【走向高考2022】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2-第1章-第1讲梯级演练_第1页
【走向高考2022】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2-第1章-第1讲梯级演练_第2页
【走向高考2022】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2-第1章-第1讲梯级演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讲读“不同国家诞生率、死亡率统计图(下图中1~12代表不同的国家)”,回答1~2题。1.图中1、6、12三个国家最有可能分别位于()A.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B.北美洲、欧洲、亚洲C.非洲、亚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答案:D解析:图中1国人口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很可能属于发达国家;6国、12国人口诞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属于进展中国家,但12国的人口诞生率较高、死亡率也较6国高,最有可能位于经济进展水平较低的非洲。2.图中2、3两个国家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新增人口过多 B.老年人口多C.劳动力素养低 D.劳动力过剩答案:B解析:图中2、3两个国家人口诞生率、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更低,为经济进展水平高的国家;这两个国家诞生人口少,劳动力不足,人口年龄结构表现为老龄化。(2022·东北三校二模)读“黑龙江省人口诞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3~5题。3.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A.2022年 B.2010年C.2000年 D.1995年4.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呈增长态势5.我国于2021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①诞生率趋于回升 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 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3.B4.D5.C解析:第3题,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22年相差3.6,2010年相差最小,选项B正确。第4题,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仍呈增长趋势。第5题,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诞生人口增多,导致诞生率回升,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公共资源的压力增大,而死亡率应当趋于下降。下表为陕西省关中地区人均自然生态服务需求与自然环境所能供应的生态服务数量比较表。据此完成6~7题。年份人口(万人)人均需求量(gha)供应总量(gha)人均供给量(gha)生态赤字(gha)200321801.5555万0.255-1.245201025001.5555万0.222-1.2782022(猜测)27001.5555万0.206-1.2946.表中数据说明,关中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资源数量②科技水平③消费总量④开放程度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生态赤字增加的缘由为人口的增长导致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而供应总量不变。7.为提高关中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少生优育,减轻人口压力B.大力进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C.厉行节省,降低人均需求D.扩大资源开发,增加供应总量答案:B解析:大力进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提高环境人口容量。(2022·福建文综)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1.2021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C.训练程度 D.年龄结构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消灭()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1.D2.B解析:第1题,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因此D项正确。性别比例与人口抚养比无关,A项错误;医疗水平和训练程度可以影响诞生率和死亡率,对人口抚养比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B、C两项错误。故选D项。第2题,老年抚养比上升、少儿抚养比下降,说明新增劳动人口削减、原有劳动人口渐渐削减,进而会导致劳动力短缺,B项正确。国家整体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不会导致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的明显变化,因此A、C两项错误;少儿抚养比的持续下降,说明新生儿削减,会导致人口年龄结构的持续老化,养老负担会加重,因此D项错误。故选B项。3.(2021·广东)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2009年诞生时预期寿命(岁)男性女性中国0.614319.57275印度1.438930.66366法国0.711818.47885美国0.93420.17681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国男女性诞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00年-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答力量。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143人/平方千米)低于印度(389人/平方千米),故A错误;2009年男女性诞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中国与印度相等,均为3岁,故B错误;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中国与美国最接近,故C错误;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最低,因此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故D正确。(2021·浙江)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学问,读图完成4~5题。4.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诞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5.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4.D5.C解析:第4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读图力量。观看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线: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大于0,因此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诞生率,A错误;1990-201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B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约6‰(20‰-14‰),C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不到20‰上升到20‰以上,D正确。第5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增长率较低,因此图中③、④代表欧洲和北美洲。又由于目前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因此③代表北美洲。(2022·山东)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诞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多7.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答案:6.B7.B解析:第6题,图中反映的是1982年和2009年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2009年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1982年小,故A项错误;1982年年轻人比重较2009年大,即平均人口年龄偏低,B项正确;据图可看出,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C项错误;1982年20~24岁年龄组在1982年和2009年所占比重相差不大,但1982年总人口数较2009年少,因此1982年该年龄组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少,D项错误。第7题,图中少年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