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全部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养分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D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在肯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物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故选D。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蜜雀属于次级消费者,其次养分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百劳鸟与袋鼬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答案D解析统计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头始终到最高养分级,题图食物网中共有10条食物链;蜜雀属于次级消费者,第三养分级;能量流淌是逐级递减的,养分级越高,所含有的能量越少;袋鼬可以捕食百劳鸟,两者又都可以捕食知更鸟和蜜雀,所以它们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3.某水域有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的DDT浓度见下表,由此可知,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ABCDEDDT浓度(ppm)0.0052.01.825.50.04答案C解析五种生物种群中DDT的浓度,从小到大依次为A—E—C—B—D,其中C与B的浓度虽然不同,但相差很小,所以可以确定C、B属于同一养分级。据此,可以写出这五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4.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养分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答案C解析本题的关键词为“三大功能类群”,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养分级。据图分析,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5.如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自养型鞭毛虫与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单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养分级答案C解析解题时,要列出每条食物链,并据此分析每种生物所处的养分级。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既有自养型鞭毛虫,又有大型植物。信息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是双向传递的。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其次、三、四、五4个养分级。6.某森林生态系统中5个物种的食物网如图(箭头表示能量流淌的方向):则能使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C数量增多的是()A.E增多、D增多、A削减B.D削减、B削减、A削减C.E削减、D削减、A削减D.A削减、D增多、E削减答案D解析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它们是,D为生产者,D增多使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多;A削减则导致最终流向C的能量增多;E削减使流向C的能量损耗削减,从而使C数量增多。7.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为()A.等于10-2N B.少于10-2NC.少于10-1N D.多于10-1N答案C解析由题中食物网可找出三条食物链:①水稻→人;②水稻→奶牛→人;③水稻→鸭子→人。由能量传递效率分别计算三条食物链中人获得能量理论上最大为10-1N;10-2N;10-2N。那么通过三条食物链人所获得的能量值应在10-2N~10-1N之间。8.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提倡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依据下图做出的推断,不正确的是()①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②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b的数量增加有关③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全部异养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④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精确 表示能量流淌方向⑤图中少一个箭头,异养生物a指向无机环境,异养生物b的代谢类型不肯定相同A.一项 B.两项C.三项 D.四项答案B解析异养生物a是消费者、异养生物b是分解者,自养生物与全部异养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大气中CO2增加的主要缘由是化学燃料的过度使用。故②③错误。9.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养分级B.甲、乙、丙、丁之间可以形成一条甲到丁的食物链C.甲、乙、丙、丁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养分级所得到的能量D.甲、乙、丙、丁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淌是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养分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由于能量逐级递减,所以甲、乙、丙、丁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养分级所得到的能量。甲、乙、丙、丁每一层都有多种生物,因此,此金字塔所示生物间含有简单的食物网,而不是简洁的一条食物链。10.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养分关系)的能量调查状况,图①~④是依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5013.309.800.28220.00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答案A解析戊的能量最多,属于生产者,乙、丙的能量相差不多,依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不能构成两个养分级,所以都属于初级消费者,食物链为:,乙、丙的种间关系为图④竞争,图③为捕食关系。11.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甲所示的养分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答案A解析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过程为呼吸作用,b过程为光合作用;甲为生产者,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最多,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元素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12.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移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靠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解析该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很关键,故A错误;螃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必需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才能被蔬菜和黄瓜利用,故C错误;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该生态系统中不止包含螃蟹、蔬菜、黄瓜这三种生物,故D错误;辣椒的驱虫作用明显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实现的,故B正确。1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淌、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淌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打算着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答案A解析能量流淌是单向流淌和逐级递减的。14.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如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条食物链B.体重打算领域的大小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养分级越高答案D解析图中没有反映出三种鸟类的食物关系;食物的种类打算领域的大小;依据能量的传递规律,同化效率一般都维持在10%~20%范围内,与鸟的食性无关;能量是单向流淌、逐级递减的,养分级越高,传递到该养分级的能量就越少,故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较大是为了获得较多的食物。15.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简洁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养分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答案B解析A项中,虎属于最高养分级,猎取能量少,简洁成为濒危物种;B项中,在富养分化的水体中,N、P含量高,蓝藻会进行爆发式繁殖,但是没有体现食物链,所以不适宜用能量流淌规律来分析;C项中,牛、羊属于初级消费者,直接从生产者猎取食物,获得的能量多,因此成本低、产量高;D项中,能体现出食物链,能用能量流淌规律来解释。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供应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供应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也有利,这样可以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7.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D.人工把握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答案A解析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光照属于物理信息。圈养家畜、散养家禽是依据家畜、家禽的生活习性,不属于信息传递。18.如图是某争辩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所做的专题争辩并绘制成的食物网,他们做出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农夫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淌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该生态系统含有5个以上的种群D.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转变原有养分结构,减轻病虫害答案A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包括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两部分。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故种群数量多于5个。19.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而林产品的长期单一化,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进展面临逆境,这是由于()A.这样做不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抵制力B.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造成其功能的变化C.不利于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力量减弱,易爆发病虫害答案D解析从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林,使生态系统的养分结构简洁,生物种类削减(尤其是鸟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力量减弱,易导致病虫害发生,从而破坏林木,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进展面临逆境。20.在制作生态缸观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幼小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B.赐予生态缸肯定的光照C.向生态缸中添加一些分解者D.向生态缸中通入肯定量的空气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指土壤、空气、水分等,能量是指太阳能。池塘水含有氧气、多种矿物质和分解者,不能用蒸馏水代替。2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淌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 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答案D解析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此图中的食物链应为A→D→E,E要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1÷0.2÷0.2=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力量,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力量,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抵制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5分)23.(10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试验争辩。6月5日在肯定面积的试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对比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全部处理设置3次重复,试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觉试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比组,缘由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供应养分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________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3)试验的其次个月期间,全部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缘由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________关系。(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简单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率。(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试验争辩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①鸟②土壤质地③光照④水体肥力⑤稻田杂草答案(1)削减试验误差(增加试验的精确性)(2)浮游动物(3)竞争(4)养分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物质转化和能量流淌(5)①解析(1)生物试验中(特殊是需要统计数据的试验)通过设置重复试验,可削减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 性。(2)浮游动物的食物是浮游植物,当杂食性鱼摄食了浮游动物后,可使浮游植物较好地生长繁殖。(3)水稻与浮游植物为竞争关系。(4)稻田中放养鱼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该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即养分结构。生态系统的养分结构是其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渠道。(5)本小题的两个关键词是“影响最大”和“不定因素”,五个选项综合比较,最符合的是鸟。24.(10分)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图2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请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其次养分级的能量流入第三养分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图1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推断依据是能量输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能量输出。(3)图2所示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养分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兔和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4)通常状况下,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弱”)。(5)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答案(1)11.3(2)大于(3)4第三和第四养分级竞争与捕食寄生(4)大于增加(5)不能解析(1)图1中其次养分级的能量流入第三养分级的传递效率约为380/3370≈11.3%。(2)图1所示生态系统中,输入能量为第一养分级所固定的太阳能20810,输出能量为4600+11980+1890+316+13=18799,所以输入能量大于输出能量,其中生物群落会变得更简单。(3)植物中的能量传递给鹰的食物链有:①植物→鼠→鼬→鹰;②植物→兔→鼬→鹰;③植物→鼠→鹰;④植物→兔→鹰,共4条。鼠疫杆菌寄生在人体内。(4)鼬为鼠的天敌,其影响大于跳蚤。大量捕杀鼬后,会导致鼠的数量增多,种内斗争增加。(5)蘑菇属于分解者,其体内储存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5.(13分)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大事频繁发生。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就将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协商,签署新的协议。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淌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分析A→B和B→C过程中碳流淌形式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__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____________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进展,大量化学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__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4)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储存在1800kg葡萄糖中,则图中最高养分级释放CO2的最大量为________((5)“周一请吃素”,这是哥本哈根环保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宽敞环保人士的支持。试从碳循环和能量流淌角度分析该理念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松土是很多地方栽培植物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但是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松土会加剧全球变暖,结合示意图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7)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到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应当实行哪些减排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C→D(2)A→B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B→C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碳循环(4)105.6kg(5)削减了食物链的养分级,降低了能量流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6)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7)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解析(1)据图推断,A、B间是双箭头,且化学燃料指向A,可知B为生产者,则食物链就是B→C→D。(2)A→B是由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B→C是生物群落内碳的循环,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物的呼吸作用达到平衡才不会消灭温室效应,碳循环才是平衡的。(4)最高养分级获得物质为:1800×20%×20%=72kg,则产生二氧化碳为(72×6×44)÷180=105.6kg。(5)吃素削减了食物链的养分级,降低了能量流淌过程中的消耗。(6)松土可以让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26.(12分)请回答下列问题:Ⅰ.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爱好。(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觉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假如侦查蜂跳“圆圈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____。(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法自学技巧分享试题及答案
- 餐饮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本
- 计算机一级WPS文件输出设置试题及答案
- 持续进步2025年计算机二级VFP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ACCESS备考计划试题及答案
- 转让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
- 财务劳动合同协议书
- 诗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试题及答案
- 建筑分包合同终止协议书
- 轿车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中国艺术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工厂生产计件方案
-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06学生问卷
- (高清版)DZT 0130.9-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9部分:岩石矿物样品鉴定
- (高清版)TDT 1038-2013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 危化品运输安全责任划分与追究的标准与程序
- 护理质控课件
- 空调维保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TSM0501G 丰田试验测试标准
- 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题库答案
- 机械加工图纸标注法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