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题库-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8-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3/19/wKhkGWeA5s6AUSHSAAFn5ONY2Dg712.jpg)
![【优化探究】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题库-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8-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3/19/wKhkGWeA5s6AUSHSAAFn5ONY2Dg7122.jpg)
![【优化探究】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题库-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8-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3/19/wKhkGWeA5s6AUSHSAAFn5ONY2Dg7123.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高考浙江卷)20世纪80年月,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加企业活力”。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头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头起主导作用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抓住材料中“20世纪80年月”这一时间限定,推断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选项。A项正确。答案:A2.(2022·高考天津卷)1981年中共中心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②独立的管理体制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④市场调整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解答的关键是对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的经济政策的理解。“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①③④都属于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范畴,故C项正确。答案:C3.(2022·高考四川卷)邓小平曾说,假如当时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从改革先农村后城市,及摸着石头过河可知改革者的态度还是谨慎的,因此后开放上海,故①正确;由于上海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在人们思想解放还不够的状况下,在上海试行一些具有“资本主义”颜色的改革措施,简洁受到人们的反对,故④正确。答案:D4.(2021·高考天津卷)天津出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月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月中期的进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缘由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气减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解析:方案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全部经营行为都由政府把握,企业效益好坏与企业自身关系不大。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一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故其比较茫然,D项正确。答案:D5.(2021·高考江苏卷)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状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方案经济B.自负盈亏的支配管理制度C.方案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进展的世界形势观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甲段时间是1990—1995年,该时期我国的经济理论是中共十二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方案与市场都是进展经济的手段,C项符合题意。答案:C6.(202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月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生疏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像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方案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全部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A项表述明显有误,排解;新经济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调整经济,旨在处理方案与市场的关系问题,20世纪80年月中国的改革是在方案经济阻碍生产力进展的前提下进行的,故选B项;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执行于1978年,苏联农业集体化毁灭于斯大林时代,故排解C项;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但并未达到D项所表述的结果,故排解。答案:B7.(2022·高考广东卷)(节选)历史进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推断材料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解析:“角度”抓住“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1992年”“2001年”回答;“说明”可结合两种历史分期涉及的中国的重大历史大事阐明。答案: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8.(2022·高考天津卷)(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装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斗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日‘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争辩》材料二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铺张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解析:材料一中19世纪后期,中国在鸦片战斗后被迫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民众也只是简洁的仿照;材料二中20世纪末,“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说明中国文化也在影响世界,更加自信的融入世界。答案:进步: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洁仿照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乐观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一、选择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峻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当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方案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当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B.确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C.明确了增加企业活力和进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D.反映了领导人对方案经济体制的严峻弊端的生疏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领导人生疏到方案经济体制下的弊端,D项正确;《公报》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后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A项说法正确;B项可由“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体现,表述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共十四大做出的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仅仅是放松对企业的管理,尚未明确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2.“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全部的以外,属于集体全部;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全部”。“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土地的集体全部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全部权、经营权分开了”。这里描述的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土地制度的土地全部权不变,仍属于公有,但经营权发生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全部权、经营权分开,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夫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农夫个体土地转变为公有,全部权发生变化,故B项与题意不符;人民公社化运动未将土地全部权与经营权分开,C项与题意不符。答案:D3.(2021·浙江三市质检)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取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打算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C.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头于1978年,打算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是1979年,均早于“1984年”,故A、B两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得知邓小平的这段讲话主要是引进外资,进展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故C项正确;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属于引进外资,故D项错误。答案:C4.20世纪80年月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需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头转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头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方案经济束缚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说明国家允许在公有制经济外存在私营经济,但“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需从事劳动”说明此时的个体经济规模是较小的,不行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故C项正确,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B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放,渐渐摆脱方案经济束缚,故D项错误。答案:C5.1991年底到1992年,社会上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了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奋斗目标B.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C.开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解析:打破铁饭碗、铁工资与铁交椅,说明国有企业正在探究企业用人、工资与职责制度改革,它突破了传统的方案经济体制,逐步面对市场,故B项正确。答案:B6.票证是确定历史时期经济进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进展或文明进步的必定产物。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反映()A.由方案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B.社会主义全部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C.企业全部权与经营权渐渐分别D.国家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解析:粮票是方案经济时代的产物,股票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7.工资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进展的重要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月“工资条”是用手写的,工资条上只有工资总额一项。……到了上世纪90年月,工资条上有了“绩效工资”,“菜篮子”、高原补贴、艰苦补贴、高温补贴、取暖补贴等项目。以前发工资最大面值是十元,1987年开头有了50元和100元。——新华网《工资条里的新中国六十年》材料二西北油漆厂工人强玲工资表(月工资,单位:元)197419771979198019811984198529.54661666872247——新华网《工资条里的新中国六十年》(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工工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缘由。(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改革开放后职工工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变化的缘由。解析:本题以工资为切口,考查了新中国不同时期人民收入增长的状况。第(1)题,首先明确改革开放以前,即1949—1977年,再分析工资的特点及缘由。“特点”可多角度分析,如:工资构成种类、凹凸、增长幅度、面值等。分析“缘由”:可从当时生产力和经济进展状况、物资的丰匮状况、经济体制、支配制度等方面来归纳。第(2)题,依据上一题归纳工资收入的新特点。“缘由”可从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和生产力水平进展状况、体制变化、支配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淄博市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
- 2025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普通合伙合同协议书
- 隔音降噪合同范本
- 幼儿园中班建康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信号工劳务合同
- 标准钢材购销合同样本
- 智能设备研发与生产合作合同
- 代理的合同范本
- 2024年数字化教育平台推广合同
- 测井监督管理手册
- 冷库库房招商方案
- 芯片可靠性分析
-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版)真题含答案
- 口腔种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报告范本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优秀课件)
- 新华字典第12版电子版
- 【考试版】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血液透析个案护理两篇
- 第八章 客户关系管理
- 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一、选修二词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