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中药制药(72学时)_第1页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中药制药(72学时)_第2页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中药制药(72学时)_第3页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中药制药(72学时)_第4页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中药制药(72学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_________________

课程代码:______B18964604c4_____________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______________

考核类别:因考试□考查

授课专业:_________中药制药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二级学院审核签字(盖章)教务处审核签字(盖章)

2023年8月制订

目录

一、课程基本信息..........................................1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

(一)课程性质...............................................1

(二)课程任务...............................................2

三、课程目标与要求.......................................2

(一)课程目标...............................................3

1.总体目标..................................................3

2.素质目标..................................................3

3.知识目标..................................................3

4.能力目标..................................................3

(二)课程要求...............................................4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4

(一)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5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5

五、学生考核与评价.......................................9

六、教学实施与保障.......................................12

(一)教学团队..............................................12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4

(三)教学资源..............................................16

(四)实训条件..............................................17

七、授课进程与安排.......................................18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代码B18964604C4

课程性质13必修口选修考核类另!考试

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72

□高职专科0高职本

适用专业中药制药教育层次

口公共基础课程

0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专业(技能)课程口专业拓展课

口实习实训类

口其他

□其他课程

前序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后续课程实用中药药理、中药化学技术、

人体解剖生理学中药制剂分析技术

教学方式0项目教学因案例教学因情景教学因模块化教学因其他

选用教材《生物化学》(第5版),主编xx;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7月,ISBN:9787513268943

参考教材《生物化学》,第一主编XX(中山大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8月,ISBN:978711733280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九版),主编XX;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4月,ISBN:9787117266246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生物化学》是中药制药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运用

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组成的化学

第1页共25页

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中药保管与养护、中药质量检验、各级各类医

院等工作岗位(群)的需求,打破原有课程结构,按知识技能的先后

逻辑顺序课程进行重组,形成模块和项目,制订出各项目承担的工作

任务,从而具备对中药制药工作应具备的生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与要求

(-)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线上十线下”双

元教学模式,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实现“教一学一做一评”的一体

化,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为专业培养目标

服务并“满足质量管理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线岗位需要”的总体目

标,实现课程与“药学、中药学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

证接轨,为培养能够从事中药炮制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中药保管

与养护、中药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

础。

2.素质目标: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

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

社会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严谨科学态度;具有质量意识、环

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具有科学精神、

求实的工作态度及初步符合职业道德标准和伦理职业行为,具有深厚

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牢固的专业素

第3页共25页

养、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3.知识目标: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三大营养物质在体

内的代谢过程、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与功能,

掌握常见临床生化指标,熟悉生物化学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实验室安全

知识、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在药物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等。

4.能力目标: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生化化验单、对简单病例作出正确分析,能够运用生化基础理

论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具备生

化实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科学地观察、记录、分析实脸,具有运

用创新思维分析、研究并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

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课程要求

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理实合一,学做合一。主要

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的

表达与调控、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与功能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与实训,要求学生掌握常见临床生化指标,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培养学生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具备

识别物质结构、知晓人体内正常代谢过程等能力,使学生养成批判性

思维、安全意识、创新思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依照法律法

规、医疗安全及质量管理要求开展工作的能力,具备探究学习,终身

学习、可持续发展和较强的就业能力。

第4页共25页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和职教云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聘请行业专家辅助教学,及时引入新技术新规范,打破学校设备升级、

教师知识更新跟不上行业需求的壁垒;因材施教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个性学习、终身学习;专任教师、学生和专业专家三方全员全方位参

与评价,搭建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及劳动教

育环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到课程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体

系,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具体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见表。

(一)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

表1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

理论实训合

序号模块名称项目名称备注

学时学时计

1绪论224

2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448

生物大分子的结

3核酸的结构与功能224

构与功能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426

5酷4610

4生物氧化224

5物质代谢及其调糖代谢448

6节脂质代谢448

7氨基酸和核甘酸代谢426

组织器官的代

8肝的生物化学246

谢特点与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

9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426

递与表达

10操考22

合计363672

总计:72学时(涵盖军训和法定节假日时间)

第5页共25页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表2课程内容与要求

理实

项目

序项目论验备

目标任务

号名称学学注

(三维目标)

时时

1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r解生物化学发展阶段及生物化学

任务一: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和

与医学的关系

研究内容

能力目标

任务二:了解生物化学与临床医

i.认识课程地位与作用,为学习后续临

寄:#1关系

床医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任务三:正确认识本门课程在其

2.对待学习要成勤于思考,要具备开拓

他专业课中的作用

绪论创新精神22

任务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知道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

任务五: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

项TH?

注意事项

素质目标

1.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为人类

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3.学习医务工作者不畏湿险,迎难向

上的精神

2知识目标

任务一:掌握混合物中蛋白质含

.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与蛋白质系

1量的计算

数、朝基酸的结构特点,蛋白质的理

任务二:认识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化性质22

单位是氨基酸

.熟悉蛋白质,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

2任务三:用所学知识解粹日常生

概念,维持和稳定各级结构的作用力

活现象

蛋白

3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分类

质的能力目标

结构任务一:掌握蛋白质变性、蛋白

1培.养学生横向联系、类比和空间想象

质胶体性质、蛋白质沉淀

与功能力

能任务二:认识蛋白质变性在临床

2.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日程生活中的

上的应用

现象22

任务三:用所学知识解释口常生

3学.会规范书写实验报告

活现象

4规.范实验操作。

任务四:通过实验巩固蛋白质两

素质目标

性电离和等电点相关知识

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第6页共25页

2.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国主义情

怀

3培.养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严格遵守

相关规章制度

4培.养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3知识目标

1.掌握核酸的分广组成,两类核酸分子

组成的异同,DMA双螺旋结构要点

2熟.悉核酸的理化性质

3.了解RNA的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

任务一:掌握两类核酸的异同

1.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核酸任务二:结合模型掌握核酸的双

2.培养学生横向联系和类比的能力

的结螺旋结构

3.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遗传的机制22

构与任务三:认识蛋白质合成过程

4.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进化的机

功能任务四:认识分子杂交技术在临

床上的应用

素质目标

1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自信的态度

3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4以.伟大科学家为榜样,学习科学家潜

心专研的精神

4知识目标

1.掌握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分

类、缺乏病的原因、主要生理功能及任务':掌握维生素缺乏症原因

相应缺乏病任务二:认识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2.熟悉水溶性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症、预防及治疗措施

3.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结构特点、任务二:认识水溶性维生素在体

维生性质和主要来源内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素和能力目标任务四:认识微量元素铁、锌、

42

微量1.学会食物正确的烹饪和储存方法铜和碘的来源、功能及缺乏症

元素2根.据病案能作出正确分析任务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程生

3.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日程生活中的活中的现象

现象任务六:学会根据案例分析疾病

素质目标发牛的病因、诊断依据及仟何治

1.培养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正确认疗。

2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5知识目标任务一:掌握的促反应特点

1福.的概念,施促反应特点,萌的结构任务二:熟悉酶的分子组成

特点,梅原,影响隈促反应速度的因任务三:了解陶的命名

雨22

於任务四:认识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2熟.悉酶的分子组成、酶的命名任务五:认识同工酶在临床上的

3.了解酶催化作用的机制,陶的分类,应用

第7页共25页

海与医学的关系任务一:掌握6个因素对酶促反

能力目标应速度的影响

1.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二:认识有机磷农药中毒以

2.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及解毒的机制

任务三:认识磺胺类药物抑菌消

3.科学地观察、记录、分析实验。

炎作用的机制24

素质目标

任务四:认识的在疾病的发生、

L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

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是的工作作风

任务五:通过实验巩固酶专一性

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因素相关

知识

6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氧化、呼吸链的概念、体内

两条氧化呼吸链、体内能量的生成方

2.熟悉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

3.了解胞液中NADH氧化磷酸化和化任务':掌握体内两条氧化呼吸

学渗透学说诜

能力目标任务::认识三大营养物质进入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将抽象问题转化体内怎样产生能量

生物

为具体问题的能力任务三:认识生物氧化的特点22

氧化

2培养学生联系、类比、归纳总结的能任务四:认识体内能量的储存和

力利用形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疾病的任务五:比所学知识解释CO中

发病机制毒的机制

素质目标

1.树立艮好的医德医风,具有爱岗敬业

的精神和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发

现,善于联想的能力

7知识目标

1.掌握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任务一:认识糖的化学

径、犍原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牛.的概念、任务二:掌握糖的无氧氧化

特点、生理意义,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任务三:掌握糖的有氧氧化22

2.熟悉糖的生理功能,糖酵解、有氧氧任务四: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

化、糖原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生的反应活现象

过程,血糖的调解

糖代

3.了解糖代谢紊乱任务一:认识蚕豆病的机制

能力目标任务二:掌握糖原合成、分解和

1.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糖异生

2.培养联想、独立思考的能力任务三:掌握正常人血糖的来源

22

3.能正确分析血糖化验单与去路

素质目标任务四:认识血糖的调节与糖尿

会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日常生活现病的机制

任务五:认识血糠异常的临床意

第8页共25页

象,培养牢固的专业素养、爱岗敬业义

的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

精神

8知识目标任务':掌握必需脂肪酸

].掌握必需脂肪酸、胴体的概念,脂肪任务二:认识必需脂肪酸的作用

酸B-氧化过程及能量计算,酮体的生任务三:认识脂质的分布和功能

22

理意义,胆固好的转化,脂蛋白的分任务四: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

类及功能活现象

2.熟悉脂肪的生理功能,脂肪动员,脂

肪酸氧化分解过程,胆固醇的转化

3.了解脂质的组成和分布,脂质代谢素

任务一:掌握脂肪分解代谢

脂质能力目标

任务二:掌握血浆脂蛋白功能和

代谢1.发展学生的想象、类比、综合等思维

胆固醇转化

能力

任务三:认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

典型症状的机制和并发症机制22

的某些问题

任务四:认识高脂血症和动脉粥

3.能正确分析血脂化验单

样硬化

素质目标

任务五:认识血脂指标异常的临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

床意义

发现,善于联想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正确健康

的减肥观

9知识目标任务一:掌握氨基酸代谢

1.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互任务二:认识不同食物蛋白质的

补作用,氨基酸的脱笈基作用,织的营养价值

2

代谢,一碳单位的概念任务三:认识正常人每日蛋白质

2.熟悉氮平衡、氨基酸脱废基作用、嗦摄入量

吟分解代谢

3.了解《酮酸的代谢,一碳单位代谢,

芳香族氨基酸代谢

氨基

能力目标

酸和任务一:掌握必需氨基酸,掌握

1.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如

氨的代谢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口常生活中

酸代

的某些问题任务二:认识转氨酶的临床意义

3.能正确分析、解决病案任务三:认识肾功能指标异常的

临床意义

4.能正确分析肾功能化验单22

任务四: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些遗

5.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素质目标传性疾病

任务五:通过实验对的临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发ALT

现,善于联想的能力床意义加深理解

2.培养牢固的专业素养,培养团队协作

精神

第9页共25页

10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转化的概念和反应类型

2.熟悉胆红素正常代谢

3.了解三种黄疸特点

能力目标

任务一:掌握生物转化作用

1.发展学生的想象、类比、综合等思维

任务二:熟悉胆红素正常代谢

肝的能力

任务三: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

生物2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4

活现象

化学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

任务四:认识肝功能指标异常的

的某些问题和分析病案

临床意义

素质目标

1.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

是的工作风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

发现,善于联想的能力

11知识目标

1.掌握DNA复制的概念和特点,RNA

转尿后加工的方式:生物体中蛋白质

的生物合成过程任务一:掌握遗传中心法则,

2.熟悉RNA转录后加工的方式。DNA复制方式

3.了解DNA损伤的修复:方式。任务二:掌握转录概念,RNA

遗传

能力目标转录方式、三种RNA在翻译中

信息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的作用

传递42

能力任务三:熟悉DNA复制过程

与表

2培养学生联系、类比、归纳总结的能任务四:熟悉转录过程、蛋白质合

力成和医学的关系

素质目标任务五:了解逆转录、翻洋后的

1.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爱岗敬业加工修饰

的精神和奉献秸神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发

现,善于联想的能力

12知识目标

巩固酶专一性知识

能力目标

操作任务一:掌握附专一性实验操作

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2

考试技能

素质目标

培养严避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

的工作风

第10页共25页

表3实验和实训计划表

项目实训目标学

号实训名称具体内容备注

名称时

1掌握实验室基本常

识,遵守实验室规1.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

实验室规

绪论则,掌握实验室安项2

全操作规程和注意2.实验仪器介绍和使用讲解

事项

2以2008年三聚毓胺事件引入,分

掌握蛋白质系数在

课堂讨论析此事件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2

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做出解释

取1支试管加0.5%酪蛋白溶液10

蛋白质滴,然后按下表逐项加入试剂不

的结构蛋白质两断摇匀,同时观察并记录颜色变

掌握蛋白质的两性

和功能性电离和化,是否出现沉淀及沉淀变化情

电离和蛋白质等电2

酪蛋白等况,逐项做出解释

点观察方法

电点观察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蒸偏水,不

同浓度的醋酸和酪蛋白溶液,静

置后观察试管内沉淀情况并解释

3

核酸的两类核酸基本成分让学生分组讨论两类核酸基本成

结构与课堂讨论的不同和DNA双分的不同和DNA双螺旋结构特2

功能螺旋结构特点点、

4掌握维生素和微量

维生素让学生分组讨论3个病案分析,

元素典型缺乏病的

和微量病案分析指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2

病因、临床表现、

元素疗和预防

诊断、治疗和预防

5

掌握与前所致疾病让学生分组讨论3个病案分析,

课堂讨论的病因、临床表现、指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2

诊断、治疗和预防疗和预防

6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同时加入吸收唾液,

酹专一性水浴分钟,再加入班氏试

醐37c10

和底物浓掌握酶专一性和底剂10滴,再放入沸水中煮沸约10

度对随促物浓度对酶促反应分钟,观察各管颜色反应并解糅

2

反应速度速度的影响的观察取10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体积

的影响的的方法的淀粉溶液和缓冲液,加入相同

观察体枳的稀释唾液,放入恒温水浴

箱保温10分钟后,各加入稀碘液

1滴,观察现象并解释

第11页共25页

7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

缓冲液,淀粉溶液和稀释唾液,

分别放入37℃,沸水浴和冰浴10

分钟,各加入稀碘液1滴,观察

影响酶促掌握温度、抑制剂,颜色并解释

反应因素激活剂对酶促反应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蒸饱水,2

的观察速度影响的方法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溶液,

同时加入淀粉溶液和稀释唾液,

放入3710水浴中保温10分钟,然

后每管加入碘液1滴,混匀后观

察各管颜色的区别并解释

8

让学生分组讨论病案分析,指出

生物领掌握氧化磷酸化抑

病案分析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2

化制剂

预防

9

掌握无氧氧化的意以剧烈运动后切身感受引入,分

课堂讨论2

义析原因,用所学知识做出解粹

糖代谢

10

通过微课播放进行课程导入,讨

掌握血糖的来源与

课堂讨论论正常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2

去路

路。

11

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入,分析

掌握酮体代谢的意

课堂讨论原因,用所学知识解释机制及治2

疗方法

脂质代

12

掌握脂质代谢紊乱

让学生分组讨论2个病案分析,

所致疾病的病因、

病案分析指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2

临床表现、诊断、

疗和预防

治疗和预防

13

取动物肝脏,心脏、肌肉组织,

氨基酸不同组织

掌握不同组织ALT血清,将动物肝脏,心脏、肌肉

和核昔ALT含量的2

含量观察的方法组织捣碎,纱布过滤,分别加入4

酸代谢观察

支试管,观察各管颜色并解释

15

肝的生掌握胆汁酸代谢的以胆结石引入,分析原因,用所

课堂讨论2

物化学意义学知识解释机制和预防

第12页共25页

16

掌握胆红素代谢的以黄疸引入,分析原因,用所学

课堂讨论2

意义知识解释机制及治疗方法

17通过教学视频播放进行课程导

遗传信

掌握复制、转录和入,讨论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特

息传递课堂讨论2

翻译的特点点,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与表达

理解该过程的特点

18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同时加入吸收唾液,

操作考酶专一性掌握生物化学基本

37℃水浴10分钟,再加入班氏试2

试验证实验技能

剂10滴,再放入沸水中煮沸约10

分钟,观察各管颜色反应并解释

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与评价原则

1.坚持开放、多元化整体评价观。加强过程考核、动态考核、跟

踪考核,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增值评价、对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素质

现状作出整体性评价,同时突出教师评价的重要性。

2.采取现场操作、技能比赛、论文或问题答辩、口试等多样化的

考核方法,多角度考核。

3.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创新意识强和综合评价

较好的学生予以适当的成绩奖励。

(二)考核与评价方案

采用全过程、多方位的考核模式,考核评价覆盖课前、课中和课

后三个学时时段,线上+线下两种学习方式的全方位、多维度、全面

无缝的立体化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