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9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A.秦襄公B.秦穆公C.秦孝公D.秦献公2、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什么方式()A.分封制B.战争C.世袭制D.禅让制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选项属于灿烂文明表现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下列对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影响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B.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线C.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D.迅速发展了海外贸易5、19、下列关于元朝和清朝共同之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政权B.都设立行政机构管辖和开发边疆C.都抗击外来殖民侵略D.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6、古代文化在商朝时有了巨大的发展和飞跃,下列内容哪项不属于商朝时期()A.甲骨文B.青铜文化C.铁制农具D.都城亳7、“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被迫开放五处通商C.坚持重商抑农政策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萌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朝。9、识读下图。

图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二:西汉疆域图。

请回答: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上。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____?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____的措施?10、《农政全书》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______。(判断对错)11、根据提示,列举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相关信息。(1)北宋平民___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宋朝制成大量的__________和火器被广泛应用于军事。(3)__________的发明为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4)元代劳动妇女“__________向海南岛黎族人民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12、秦朝,最后的决断权由______掌控;汉武帝时期建立的______行使监察权。13、______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气势浑厚的______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的文明。14、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蕃坊,加以管理。______(判断对错)15、(1)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思想领域中_____的局面,其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是_____和_____(2)东汉时,改进造纸术的是_____(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名著是《_____》(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5)被尊为“书圣”的是_____(6)被尊为“医圣”的是_____(7)请写出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_____、_____(8)请写出两汉时期出现的两个清明治世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周朝统治者为了维系分封制的稳定,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17、孔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即“民贵君轻”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______(判断对错)18、(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19、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唐朝。20、孟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21、夏商周时期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故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没有青铜器了。______(判断对错)22、昭君出塞的佳话发生于汉文帝时期。______(判断对错)23、禹建立夏王朝,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18分)24、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宋代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哪个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了宋代农业的发展,当时从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什么?图二反映宋朝瓷器的繁荣,哪个地方后来成为著名瓷都?图三反映了我国宋代经济在哪个领域的繁荣?(4)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何时完成?2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4题,共40分)26、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这个说法正确吗?请写出理由。27、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任何价值。

判断上述材料正误;理由是什么?28、小红要写一篇有关“蔡侯纸”的历史小论文。她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9、对1000年前的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持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第二种主要持肯定。认为签订这个协定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评卷人得分六、列举题(共2题,共12分)3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七年级(1)班同学为此举行了《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他们高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他们邀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完成下面内容。

(1)在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那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新成员在元朝时加入到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2分)

(2)在我国历史上有些政权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请你完成下列表格。(5分)

。政权北魏辽‚金元⑤民族鲜卑族党项族③④满族(3)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那么在古代,藏族的祖先是____,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是____(写朝代名称),清朝时,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了____,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3分)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2分)

3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下面中国古代四部重要著作,对此有几种说法,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识别判断,在题前括号内打”√”和”×”,并对错误之处加以改正。【】(1)《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改正:【】(2)《天工开物》被欧洲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改正:【】(3)《本草纲目》是明清时期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改正:【】(4)《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改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秦孝公,故选C。【解析】【答案】C2、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故选D。【解析】【答案】D3、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相关史实。依据所学知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制作工艺高超;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广泛应用铁制农具出现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是西汉,所以①②是正确的。故选A.

【解析】A4、D【分析】【分析】根据郑和七下西洋的影响可知;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远航,促进了我过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郑和是我果也是世界上的伟大的航海家,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我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在唐朝和宋朝已经取得很发大发展,D错误。故选D项。

【点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5、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和清朝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比较问题的能力。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清朝是满族建立的,都是少数民族,而且都统一了全国,故A不符合题意;元朝时期开发边疆并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清朝时期也是设立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故B不符合题意;元朝时期没有抗击外来侵略,故C符合题意;元朝时期设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大臣加强中央集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6、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时期的历史。铁制农具属于春秋时期。故选C。【解析】C7、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开放四个港口,最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者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故选A。【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朝的相关知识,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所以答案是夏朝。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夏朝9、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张骞设立西域都护【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对西域的有效管理的史实。

(1)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图一是丝绸之路开辟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在转运往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运往中国。因此题目中的①②③④⑤分别是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

(2)张骞同西域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商人来往频繁,互通有无,这样就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所以对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3)图二是西汉疆域图;解读信息,划斜线的覆盖区域是西北地区,也就是古代的西域地区,为了加强对这以地区的控制,汉武帝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物,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解读和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大事,扩展了我国疆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丝绸之路使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我国后来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些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10、略

【分析】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农政全书》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明代《农政全书》.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明代《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和地位.【解析】√11、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火药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箭、火枪、火炮等。(3)本题考查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相关内容。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4)本题考查黄道婆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向海南岛黎族人民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促进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解析】(1)毕昇(2)火药(3)指南针或罗盘针(4)黄道婆12、略

【分析】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汉武帝时,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为专职监察官,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

故答案为:

皇帝;刺史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地方还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汉武帝时,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本题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相关史实.【解析】皇帝;刺史制度13、略

【分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的文明.

故答案为:

青铜器;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青铜文明的繁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夏商周的青铜文明成就.【解析】青铜器;司母戊鼎14、略

【分析】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新旧社会的交替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于是纷纷著书立说,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儒家学派的另外一个代表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故填:百家争鸣;孟子和荀子。(2)本题主要考查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故填:蔡伦。(3)本题主要考查了《齐民要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填:《齐民要术》。(4)本题主要考查了《史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年的主要史事,体例完备,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故填:《史记》。(5)本题主要考查了王羲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填:王羲之。(6)本题主要考查了张仲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填:张仲景。(7)本题主要考查了东汉末年以少胜多的战役。根据所学知识,200年,袁绍率大军十万,进攻曹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后来曹操袭击袁军屯粮,火烧全部粮草,然后趁袁军军心动摇,大败袁军。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只有五万人,双方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都是以弱胜强的战役。故填:官渡之战;赤壁之战。(8)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汉时期出现的清明治世。根据所学知识,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为了使社会安定,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填: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解析】(1)百家争鸣;孟子和荀子。(2)蔡伦。(3)《齐民要术》。(4)《史记》。

(5)王羲之。(6)张仲景。(7)官渡之战;赤壁之战。(8)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分析】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维系分封制的稳定。西周礼乐制度在当时起到教化民众;凝聚宗族、巩固统治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族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本题考查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维系分封制的稳定。17、×【分析】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孟子。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解析】×18、×【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青铜文明的史实。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这句话没错,但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到了夏朝,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故本题后一句错误。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解析】【答案】×19、×【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自东汉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以后,道教就开始兴起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道教。20、×【分析】【分析】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其思想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是老子,不是孟子。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21、×【分析】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了进步,如: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分工细致;种类繁多,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夏商周时期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的相关史实。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工艺高超。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青铜器的相关史实。【解析】×22、×【分析】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同汉朝订立了和好盟约。汉元帝时,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此后约半个世纪,在北部边境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局面,因此董必武认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昭君出塞。熟练掌握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变化。

本题以昭君出塞的佳话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汉与匈奴的和与战的相关史实。【解析】×23、×【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立起国家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禹死后,传位给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我国的夏朝。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能力,要分清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内容。【解析】×四、材料题(共2题,共18分)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一的信息,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根据教材所学得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但是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2)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3)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图一反映了宋代农业的发展,当时从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占城稻。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图二反映宋朝瓷器的繁荣,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瓷都。图三的《货郎图》反映了我国宋代经济在商业领域的繁荣。该画作表现了挑满玩具百货杂物的货郎受到了乡村孩子、母亲的欢迎,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作者概括地展示了乡村货郎的真实形象。整个画面表现了生动热闹的气氛,说明了宋代城镇集市贸易和商品交换的繁荣。(4)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可以得知,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期南移完成。

【解析】(1)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2)太湖流域。(3)占城稻;景德镇;商业。(4)经济重心南移;南宋。25、(1)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管仲改革,据材料二“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据材料三“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2)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3)据材料二“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可知,商鞅变法农业措施的主要内容有,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能够反映出此次改革所起到的作用的是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据所学知;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增强了北魏实力,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5)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必须要与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故答案为:

(1)材料一:管仲改革;材料二:商鞅变法;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荦。

(2)影响:管仲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3)农业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影响: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主要内容: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棼用鲜卑语。历史意义:增强了北魏实力,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5)看法: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必须要与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本题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春秋争霸;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争霸、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解析】。【小题1】(1)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管仲改革,据材料二“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据材料三“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2)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3)据材料二“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可知,商鞅变法农业措施的主要内容有,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能够反映出此次改革所起到的作用的是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据所学知;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增强了北魏实力,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5)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必须要与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故答案为:

(1)材料一:管仲改革;材料二:商鞅变法;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荦。

(2)影响:管仲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3)农业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影响: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主要内容: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棼用鲜卑语。历史意义:增强了北魏实力,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5)看法: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必须要与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五、辨析题(共4题,共40分)26、错误,“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形成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分析】【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而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答案为:错误;“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形成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

【点评】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开创的盛世局面。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区别。27、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金文。【分析】【分析】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任何价值。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金文(或铭文)。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甲骨文和铭文的区别。关于甲骨文,学生还要掌握它记录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之有着渊源关系。28、错误: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理由:《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蔡侯纸”是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发明的。【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红要写一篇有关“蔡侯纸”的历史小论文。她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这个是不正确的;《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蔡侯纸”是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发明的。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9、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方面来讲,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确实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双方在边境上开展贸易,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辽所统治的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从而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分析】【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用历史唯物之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的方法。全面的就是要一分为二的看法人的一生,既要看主流又要看缺点或不足;历史的就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当时起的作用如何?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一分为二对待他们。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上述材料的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方面来讲,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确实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双方在边境上开展贸易,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辽所统治的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从而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的评价。六、列举题(共2题,共12分)30、略

【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分析、应用和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元朝时,许多汉族人外迁,为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经过长期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