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4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AKNO3溶液K2CO3BaCl2溶液BFeCu稀盐酸CCO2HCl饱和NaHCO3溶液DFeSO4溶液CuSO4ZnA.AB.BC.CD.D2、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A.AlB.FeC.NaD.Ag3、具有吞噬细菌功能的血细胞是()A.血浆B.红细胞C.血小板D.白细胞4、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选择的选择因素是人,自然选择的选择因素是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因素B.人工选择促进了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促进了生物的进化C.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保留对生物自身有利的各种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D.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而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一个新物种则需要漫长的岁月5、一只雌猫一次产了3只小猫。毛色完全不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6、国家规定每年的12月4日,4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是因为儿童服用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A.抗原B.抗体C.病毒D.杀菌物质7、下列有关艾滋病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体内检测出有艾滋病病毒,就可认定其为艾滋病患者B.艾滋病病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的传染源C.艾滋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只要发现艾滋病病人,要严格将其隔离控制起来,进行治疗D.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的继发性感染,引起多种相关疾病而致人死亡8、下列实验方案中,实验操作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B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C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D除去CO2中的SO2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A.AB.BC.CD.D9、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晶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晶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晶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0℃的物体可能比100℃的物体内能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____,塑料、合成纤维等属于____。11、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用下列对应序号填空.

①金属材料②无机非金属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____.

(2)特种陶瓷用于制作月球车中的超声电动机,它属于____.

(3)国产大飞机的轮胎是用合金钢和橡胶等物质制成的,它属于____.12、为了防止鱼虾缺氧而浮头,常在池塘中央放置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由电动泵和浮体组成,某种喷水式增氧机及工作时的情景如图,有关参数见表.若增氧机正常开机2h,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A,从环形喷口出水____kg,从而使水得到了“增氧”.。功率/W电压/V流量/m3•h﹣111002202513、合理饮食可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一个汉堡配一份薯条、一袋方便面加一根火腿肠这些“经典”搭配,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年青人简单生活的表现,这样的饮食搭配健康吗?

请以一餐“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的食谱为例;参阅如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下面问题:

(1)“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饮食搭配主要补充的营养成分是____.

(2)从均衡膳食角度考虑,应对该搭配做哪些调整?____.

14、(2016•舟山)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兴起,有更多的人参加马拉松运动,马拉松已经远远不只是一场比赛,它是你认识自己,认识一座城市,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因参赛选手很多,无法在同一起跑线出发而计时困难,近年常采用感应芯片计时,参赛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计时芯片,当参赛者通过起点、终点设置的磁感应带时,芯片里的线圈中就会产生____,从而激发芯片发送编码信息,系统实时获取计时信息.15、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低碳排放,绿色生活”.请你写出一种与该主题相符合的日常行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6、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1题,共4分)17、为了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力F1的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4分)18、(2015•温州)温州产盐历史悠久;盐产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1)用如图方法可进行粗盐提纯,其中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

(2)海水晒盐过程中,还能得到氯化镁(MgCl2)。工业上利用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获得镁和氯气(Cl2),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腌制咸鸭蛋需要合适溶质质量分解的食盐水。现有1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水;若将其稀释到20%,需加水多少千克?

19、酗酒和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解答】A、K2CO3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Cl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Zn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C【分析】【解答】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铝、铁、钠、银四种金属中钠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钠.

A;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钠,不是铝,故选项错误;

B;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钠,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C;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钠,故选项正确;

D;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钠,不是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进行分析判断.3、D【分析】【解答】四个选项中;血浆不属于血细胞,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具有吞噬病变细胞的作用,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各个血细胞的功能,属于识记题4、B【分析】【解答】自然选择通过环境因素下的生存斗争实现的;人工选择是人为因素的选择培育,都是利用生物变异促进生物的进化。

【分析】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故答案选B5、B【分析】【解答】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故答案选B。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6、B【分析】【解答】解: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4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是因为儿童服用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故选:B.

【分析】(1)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7、D【分析】【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与他们和谐相处;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解答】A;人体体内检测出有艾滋病病毒;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A错误;

B;艾滋病病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因此说法错误,C错误;

D;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的继发性感染,引起多种相关疾病而致人死亡,D正确。

故答案为:D8、B【分析】【分析】A;根据酸不能是酚酞变色进行分析;B、根据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酚酞遇碱变红色进行分析;

C;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硫酸银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不能验证,故A错误;

B;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故B正确;

C;硫酸根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硫酸银沉淀;所以不能检验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除杂,故D错误.

故选:B.9、D【分析】【分析】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A、非晶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增加非晶体的质量,内能也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晶体的内能增加,也可能是外界对晶体做了功,故C错误;

D;0℃的物体可能比100℃的物体内能多;内能大小的比较还要看物体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析】【解答】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纤维等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分析】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制造方法的不同来回答问题。11、①②④【分析】【解答】(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金属材料,故填:①;

(2)特种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②;

(3)大飞机的轮胎是用合金钢和橡胶等物质制成的;它属于复合材料,故填:④.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成分和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2、55×104【分析】【解答】解:由表格参数;增氧机额定功率为1100W;

由P=UI;

增氧机正常时通过的电流:

I==5A;

由表格知增氧机正常时流量为25m3/h;

增氧机正常开机2h从环形喷口出水的体积:V=25m3/h×2h=50m3;

由ρ=

从环形喷口出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50m3=5×104kg.

故答案为:5;5×104

【分析】根据P=UI计算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根据其流量计算2h喷水量,由m=ρV计算其质量13、维生素、糖类增加蛋白质,也要吃些水果、肉类【分析】【解答】(1)青菜富含的是维生素;馒头富含的是糖类,故填:维生素;糖类;

(2)要均衡膳食;需要增加蛋白质,也要吃些水果;肉类,故填:增加蛋白质,也要吃些水果、肉类.

【分析】根据已有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4、感应电流【分析】【分析】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解答】解:采用感应芯片计时,参赛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计时芯片,当参赛者通过起点;终点设置的磁感应带时,芯片里的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激发芯片发送编码信息,系统实时获取计时信息.

故答案为:感应电流.15、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能减少树木的砍伐,从而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分析】【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解答】解:“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能减少树木的砍伐,从而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从而减少火力发电煤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草稿纸双面使用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能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倡导使用可充电式电池,对电池循环使用,可避免大量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故答案为: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能减少树木的砍伐,从而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