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0)高一(上)生物寒假作业(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秋•聊城期末)转运蛋白是协助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膜组分,它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需与被转运物质结合,构象也会发生改变 B.通道蛋白不与被转运物质结合,对被转运物质不具有选择性 C.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速率远大于自由扩散 D.处于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的细胞,葡萄糖可能通过不同的转运蛋白进入细胞2.(2024秋•邹城市校级期末)植物体内的多种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而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进入液泡。当液泡中有机酸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会借助H+的化学势能运出液泡进入降解柠檬酸途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机酸的产生部位主要是线粒体基质 B.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液体环境的pH C.H+进入液泡的过程伴随着载体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 D.H+进入液泡和柠檬酸运出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3.(2023秋•城关区校级期末)如图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某时刻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B.1、2、6共同构成原生质层 C.此时细胞液的浓度比质壁分离之前大 D.结构1具有选择透过性,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4.(2023秋•安康期末)盐穗木是广泛分布于新疆盐碱荒漠环境中的一种极端耐盐的灌木,其液泡膜上存在Na+﹣H+载体蛋白,它可利用液泡内外H+的浓度差将H+转运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维持较高的Na+浓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泡内Na+浓度降低有助于提高盐穗木的耐盐能力 B.液泡内外的H+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维持的 C.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Na+﹣H+载体蛋白的作用体现了液泡膜具有流动性5.(2023秋•克拉玛依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膜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a、b、c表示运输方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为O2,则甲的运输速率受能量的影响 B.若乙为K+,则连续转运会导致膜内外的K+浓度差增大 C.载体蛋白只参与协助扩散 D.甘油的运输方式为乙图所示的方式6.(2024秋•浙江月考)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以尿酸盐形式存在),尿酸盐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血液尿酸水平主要与图示四种转运蛋白GLUT9、URAT1、NPT1和ABCG2有关,其中GLUT9还可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GLUT9转运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B.四种转运蛋白均在游离型核糖体上合成 C.尿酸盐与转运蛋白结合,通过主动转运进出肾小管细胞 D.编码NPT1基因的功能增强性突变可降低痛风的风险7.(2023秋•芜湖期末)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能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都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只有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8.(2023秋•芜湖期末)图1和图2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甲可表示氧气 B.图2中乙可表示氨基酸 C.图1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D.图2方式可以逆浓度运输物质9.(2024秋•渝中区校级月考)铁元素对心脏功能的正常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心肌细胞中SLC40A1基因过度表达(大量合成SLC40A1蛋白)会导致心肌细胞中铁明显缺乏和NADPH含量的变化,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最终可导致心脏衰竭的发生,机制如图所示,箭头表示引起的相应变化。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可判断SLC40A1蛋白是通道蛋白,发挥作用过程中不与Fe2+结合 B.铁缺乏可导致线粒体外膜破裂,导致该膜上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C.铁缺乏所引起的氧化应激与NADPH的减少有关 D.该心肌细胞的凋亡只与SLC40A1这一种基因有关10.(2024秋•湖南期中)如图为海水稻根细胞抗逆性相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SOSI和NHX为膜上两种蛋白质A.SOSI和NHX转运Na+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海水稻根部若长期处于水淹状态,不会影响其H+运输速率 C.海水稻吸收水分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 D.细胞吸水的速率受到细胞内外渗透压和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的共同影响11.(2024秋•黔南州月考)如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葡萄糖通过葡萄糖载体蛋白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C.使用ATP合成抑制剂,会使Na+出细胞的运输速率下降 D.K+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12.(2023秋•萝北县校级期末)将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3种状态的细胞,则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B细胞处于质壁分离 B.这三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吸水能力的大小关系是A>B>C C.图中标号①中的物质是蔗糖溶液 D.若图示是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则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A>B二.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秋•阿城区校级月考)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上皮细胞膜上有很多与物质吸收运输有关的蛋白质,如图1是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G蛋白是细胞上的一种葡萄糖载体蛋白,图2是G蛋白发挥作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运输方式为,该过程(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2)图2中G蛋白运输葡萄糖时构象,该运输方式是,判断依据是。(3)图1中钠钾泵具有的作用是,其在小肠上皮细胞通过S蛋白吸收葡萄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是。14.(2023秋•萝北县校级期末)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利用的法研究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该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结构特点。(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可用图乙中①表示a~e中,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为a~e中的。(3)图甲中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4)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形式存在,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植物细胞往往获得N元素的量比P、K元素要多,这说明细胞膜具有性,这一特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进行的。15.(2023秋•潮安区期末)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大量存在于细胞中的跨膜转运蛋白,主要功能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多种物质的跨膜运输。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ABC转运蛋白完成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判断的依据是。大肠杆菌的ABC转运蛋白主要分布在。(2)ATP的水解使ABC转运蛋白被,该过程中ABC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会/不会)发生改变。(3)茶树根细胞吸收Cl﹣和NO3-都是由ABC转运蛋白完成的,已知若二者与ABC的结合位点相同,则会相互抑制,若结合位点不同,则不影响各自的运输。欲研究两种离子与①长势相同的同种茶树;②培养液甲:同时含Cl﹣和NO3③培养液乙:含等量Cl﹣而不含NO3④培养液丙:含等量:NO3-而不含Cl⑤离子浓度检测仪。实验思路:①将若干长势相同的同种茶树随机均分为三组,并记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和实验组;②对照组1中加入培养液丙,对照组2中加入,实验组中加入;③一段时间后用离子浓度检测仪检测三组培养液中特定离子浓度;结果分析:若,则说明Cl﹣和NO3-与
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0)高一(上)生物寒假作业(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DCBBDAACBC题号12答案D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秋•聊城期末)转运蛋白是协助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膜组分,它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需与被转运物质结合,构象也会发生改变 B.通道蛋白不与被转运物质结合,对被转运物质不具有选择性 C.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速率远大于自由扩散 D.处于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的细胞,葡萄糖可能通过不同的转运蛋白进入细胞【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如水分子、气体分子、脂溶性物质。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解答】解:A、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A正确;B、通道蛋白不与被转运物质结合,对被转运物质具有选择性。如水通道蛋白,只允许水分子通过,B错误;C、水分子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水分子更多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所以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速率远大于自由扩散,C正确;D、细胞膜上分布有很多种转运蛋白,处于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的细胞,葡萄糖可能通过不同的转运蛋白进入细胞,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2024秋•邹城市校级期末)植物体内的多种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而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进入液泡。当液泡中有机酸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会借助H+的化学势能运出液泡进入降解柠檬酸途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机酸的产生部位主要是线粒体基质 B.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液体环境的pH C.H+进入液泡的过程伴随着载体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 D.H+进入液泡和柠檬酸运出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解决问题能力.【答案】D【分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其中,协助扩散还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解答】解:A、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所以有机酸的产生部位主要是线粒体基质,A正确;B、液泡中有机酸会借助H+的化学势能运出液泡,所以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液体环境的pH,B正确;C、H+进入液泡借助于膜上的载体蛋白,通过消耗ATP,实现自身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C正确;D、H+进入液泡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柠檬酸运出液泡的过程依靠运输氢离子所产生的势能,也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2023秋•城关区校级期末)如图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某时刻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B.1、2、6共同构成原生质层 C.此时细胞液的浓度比质壁分离之前大 D.结构1具有选择透过性,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考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专题】模式图;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答案】C【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2、分析图可知: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4细胞核、5液泡膜、6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间隙。【解答】解:A、图示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A错误;B、图中2细胞膜和5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3细胞质共同构成原生质层,B错误;C、图示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过失水,则可推知此时细胞液浓度比质壁分离之前大,C正确;D、1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2023秋•安康期末)盐穗木是广泛分布于新疆盐碱荒漠环境中的一种极端耐盐的灌木,其液泡膜上存在Na+﹣H+载体蛋白,它可利用液泡内外H+的浓度差将H+转运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维持较高的Na+浓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泡内Na+浓度降低有助于提高盐穗木的耐盐能力 B.液泡内外的H+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维持的 C.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Na+﹣H+载体蛋白的作用体现了液泡膜具有流动性【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答案】B【分析】由图可知,H+进入液泡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故跨膜方式为主动运输,则液泡内的细胞液中H+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说明H+运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因此方式是协助扩散;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的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解答】解:A、Na+在液泡中的积累能使液泡内Na+浓度增大,细胞液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进而提高拟南芥的耐盐碱能力,所以液泡内Na+浓度降低不能提高盐穗木的耐盐能力,A错误;B、H+进入液泡需要消耗能量,说明液泡内外的H+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维持的,B正确;C、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所以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D、Na+﹣H+载体蛋白的作用体现了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理解和比较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5.(2023秋•克拉玛依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膜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a、b、c表示运输方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为O2,则甲的运输速率受能量的影响 B.若乙为K+,则连续转运会导致膜内外的K+浓度差增大 C.载体蛋白只参与协助扩散 D.甘油的运输方式为乙图所示的方式【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由题图可知:运输甲物质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运输乙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丙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解答】解:A、运输甲物质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若甲为O2,甲的运输速率不受能量的影响,A错误;B、运输乙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细胞内K+浓度高,连续转运会导致膜内外的K+浓度差增大,B正确;C、通道蛋白只参与协助扩散,载体蛋白参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C错误;D、运输乙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而甘油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出正确判断,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6.(2024秋•浙江月考)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以尿酸盐形式存在),尿酸盐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血液尿酸水平主要与图示四种转运蛋白GLUT9、URAT1、NPT1和ABCG2有关,其中GLUT9还可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GLUT9转运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B.四种转运蛋白均在游离型核糖体上合成 C.尿酸盐与转运蛋白结合,通过主动转运进出肾小管细胞 D.编码NPT1基因的功能增强性突变可降低痛风的风险【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材料分析题;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A、GLUT9蛋白可以转运尿酸盐和葡萄糖,但不能转运其他物质,故可以体现出专一性,A错误;B、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通常是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因为它们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然后被插入细胞膜,而游离型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质内的蛋白质,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和题图分析,尿酸盐进出肾小管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C错误;D、根据题图分析可知,NPT1可以转运出尿酸盐,如果功能增强性突变,会提高了尿酸盐的排出效率,则会降低血液中尿酸的浓度,从而降低痛风的风险,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7.(2023秋•芜湖期末)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能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都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只有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考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专题】正推法;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答案】A【分析】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1)活细胞;(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只质壁分离不复原,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可复原。【解答】解:由于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所以甲乙两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又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该实验的原理和条件,能运用该实验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死活、细胞液浓度的相对大小等,属于考纲识记和应用层次的考查。8.(2023秋•芜湖期末)图1和图2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甲可表示氧气 B.图2中乙可表示氨基酸 C.图1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D.图2方式可以逆浓度运输物质【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图1物质运输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且需要转运蛋白,为协助扩散;图2运输方式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解答】解:A、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图1物质运输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且需要转运蛋白,为协助扩散,A错误;B、图2运输方式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可以表示氨基酸,B正确;C、图1物质运输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且需要转运蛋白,为协助扩散,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C正确;D、图2中物质运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能量,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的能力。9.(2024秋•渝中区校级月考)铁元素对心脏功能的正常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心肌细胞中SLC40A1基因过度表达(大量合成SLC40A1蛋白)会导致心肌细胞中铁明显缺乏和NADPH含量的变化,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最终可导致心脏衰竭的发生,机制如图所示,箭头表示引起的相应变化。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可判断SLC40A1蛋白是通道蛋白,发挥作用过程中不与Fe2+结合 B.铁缺乏可导致线粒体外膜破裂,导致该膜上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C.铁缺乏所引起的氧化应激与NADPH的减少有关 D.该心肌细胞的凋亡只与SLC40A1这一种基因有关【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死亡;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答案】C【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心肌细胞中SLC40A1基因过度表达,在合成的大量SLC40A1蛋白的协助下,Fe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心肌细胞外排,导致心肌细胞中铁明显缺乏,说明SLC40A1蛋白是一种Fe2+载体蛋白。铁缺乏,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使Fe3+转化为Fe2+。在Fe3+转化为Fe2+的过程中消耗NADPH,引起NADPH减少,导致氧化应激,进而引起细胞凋亡。【解答】解:A、由题意和题图可知:心肌细胞中大量合成SLC40A1蛋白会导致心肌细胞中铁明显缺乏,说明SLC40A1蛋白能协助Fe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逆浓度梯度从心肌细胞外排,因此SLC40A1蛋白是一种Fe2+载体蛋白,发挥作用过程中会与Fe2+结合,A错误;B、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而外膜上不会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铁缺乏会引起Fe3+转化为Fe2+,此过程消耗NADPH,导致NADPH减少,进而发生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凋亡,C正确;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该心肌细胞的凋亡不只与SLC40A1这一种基因有关,还跟铁浓度等有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和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2024秋•湖南期中)如图为海水稻根细胞抗逆性相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SOSI和NHX为膜上两种蛋白质A.SOSI和NHX转运Na+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海水稻根部若长期处于水淹状态,不会影响其H+运输速率 C.海水稻吸收水分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 D.细胞吸水的速率受到细胞内外渗透压和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的共同影响【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据图可知,海水稻细胞从细胞质基质向液泡或胞外运输H+时需要消耗ATP,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SOSI和NHX这两种膜蛋白运输Na+时依靠膜两侧的H+浓度差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胞外向胞内运输Na+时,为顺浓度差且需要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解答】解:A、由图可知,SOSI和NHX都是利用膜两侧的H+浓度差将多余的N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B、海水稻根部若长期处于水淹状态,会影响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ATP的合成减少,会影响根部细胞的H+的运输,B错误;C、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协助扩散(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和自由扩散两种,C正确;D、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两种,故细胞吸水的速率受到细胞内外渗透压相对大小和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的共同影响,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难度适中。11.(2024秋•黔南州月考)如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葡萄糖通过葡萄糖载体蛋白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C.使用ATP合成抑制剂,会使Na+出细胞的运输速率下降 D.K+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题图分析: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虽然这种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不靠直接水解ATP提供的能量推动,而是依赖于Na+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当Na+顺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内时,葡萄糖通过专一性的运送载体,伴随Na+一起运送入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膜内的Na+再通过质膜上的钠钾泵运送到膜外以维持Na+浓度梯度,从而使葡萄糖不断利用Na+梯度形式的能量进入细胞。【解答】解:A、据题图分析可知,N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需要转运蛋白,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B、据题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葡萄糖载体蛋白进入上皮细胞是利用Na+进入细胞的顺电化学梯度移动所释放的能量,而不是直接来自ATP,B错误;C、据题图分析可知,Na+向细胞外运输是需要消耗ATP的过程,说明该过程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故使用ATP合成抑制剂,会使Na+出细胞的运输速率下降,C正确;D、据题图分析可知,K+向细胞内运输是需要消耗ATP的过程,方式为主动运输,而K+向细胞外运输从浓度高到浓度低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故K+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判断运输方式时首先运输的方向,顺浓度梯度的是被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是主动运输。12.(2023秋•萝北县校级期末)将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3种状态的细胞,则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B细胞处于质壁分离 B.这三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吸水能力的大小关系是A>B>C C.图中标号①中的物质是蔗糖溶液 D.若图示是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则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A>B【考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专题】模式图;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A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或吸水状态,B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C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较大。当外界溶液浓度一样,发生质壁分离程度越大,说明该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差越大,即细胞液浓度越小。由上图质壁分离程度可知细胞液浓度大小为:A>B>C。【解答】解:A、B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因此图B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或达到质壁分离动态平衡状态,重新放入清水中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状态,A正确;B、三个细胞放到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细胞C质壁分离的程度最大说明失水最多,即细胞液与蔗糖溶液的浓度差最大,其次是细胞B,浓度差最小的是细胞A,所以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B>C,B正确;C、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①中的物质是蔗糖溶液,C正确;D、若图示是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则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B>A,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渗透原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此类试题,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渗透原理才能准确答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图,要求考生能根据图中细胞的状态,分析出内外溶液浓度的高低,属于中等难度题。二.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秋•阿城区校级月考)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上皮细胞膜上有很多与物质吸收运输有关的蛋白质,如图1是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G蛋白是细胞上的一种葡萄糖载体蛋白,图2是G蛋白发挥作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该过程不消耗(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2)图2中G蛋白运输葡萄糖时构象发生改变,该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判断依据是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3)图1中钠钾泵具有的作用是转运和催化,其在小肠上皮细胞通过S蛋白吸收葡萄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是维持小肠上皮细胞内较低的Na+浓度,保障肠腔中Na+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同时为葡萄糖进入细胞提供电化学势能。【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1)协助扩散不消耗(2)发生改变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3)转运和催化维持小肠上皮细胞内较低的Na+浓度,保障肠腔中Na+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同时为葡萄糖进入细胞提供电化学势能【分析】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解答】解:(1)图1中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化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2)图2中G蛋白运输葡萄糖时构象发生改变,该运输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3)图1中钠钾泵既能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又能催化ATP的水解,具有转运和催化的作用。小肠上皮细胞膜上存在一种转运蛋白S,在顺浓度梯度下蛋白S将Na+从肠腔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同时,可借助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的势能将葡萄糖逆浓度运输到小肠上皮细胞内。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Na+﹣K+泵可不断向外排出Na+进入组织液,以维持小肠上皮细胞内较低的Na+浓度,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内葡萄糖则可以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中;同时为葡萄糖进入细胞提供电化学势能。故答案为:(1)协助扩散不消耗(2)发生改变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3)转运和催化维持小肠上皮细胞内较低的Na+浓度,保障肠腔中Na+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同时为葡萄糖进入细胞提供电化学势能【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14.(2023秋•萝北县校级期末)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利用的荧光标记法研究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该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结构特点。(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可用图乙中①表示a~e中b,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为a~e中的a。(3)图甲中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b】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d】协助扩散。(4)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植物细胞往往获得N元素的量比P、K元素要多,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特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转运蛋白种类和数量。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胞吐方式进行的。【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成分.【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1)荧光标记一定的流动性(2)b、c、dba(3)b自由扩散d协助扩散(4)离子主动运输选择透过转运蛋白种类和数量胞吐【分析】图甲中a表示物质经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b表示自由扩散,c表示通过离子通道,属于协助扩散的方式,d表示协助扩散,e主动运输运出细胞。乙图中的①表示自由扩散,②表示主动运输,最终细胞内的浓度大于细胞外的浓度。【解答】解:(1)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试验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点。(2)a表示物质经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b表示自由扩散,c表示通过离子通道,属于协助扩散的方式,d表示协助扩散,e主动运输运出细胞。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它们可用图乙中的①物质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外的浓度呈正比,表示的是b,可用图乙中②细胞内的浓度逐渐增大,并且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说明物质经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表示的为a~e中的a。(3)据图分析可知,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b]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中编号[d]协助扩散。(4)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植物细胞获取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植物细胞往往获得N元素的量比P、K元素要多,这说明植物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特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转运蛋白种类和数量,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因此,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胞吐方式进行。故答案为:(1)荧光标记一定的流动性(2)b、c、dba(3)b自由扩散d协助扩散(4)离子主动运输选择透过转运蛋白种类和数量胞吐【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15.(2023秋•潮安区期末)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大量存在于细胞中的跨膜转运蛋白,主要功能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多种物质的跨膜运输。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ABC转运蛋白完成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的依据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大肠杆菌的ABC转运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2)ATP的水解使ABC转运蛋白被磷酸化,该过程中ABC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会(会/不会)发生改变。(3)茶树根细胞吸收Cl﹣和NO3-都是由ABC转运蛋白完成的,已知若二者与ABC的结合位点相同,则会相互抑制,若结合位点不同,则不影响各自的运输。欲研究两种离子与①长势相同的同种茶树;②培养液甲:同时含Cl﹣和NO3③培养液乙:含等量Cl﹣而不含NO3④培养液丙:含等量:NO3-而不含Cl⑤离子浓度检测仪。实验思路:①将若干长势相同的同种茶树随机均分为三组,并记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和实验组;②对照组1中加入培养液丙,对照组2中加入乙,实验组中加入甲;③一段时间后用离子浓度检测仪检测三组培养液中特定离子浓度;结果分析:若对照组2和对照组1浓度变低更快,而实验组变低更慢,则说明Cl﹣和NO3-与【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物质跨膜运输;解决问题能力.【答案】(1)主动运输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膜(2)磷酸化会(3)乙甲对照组2和对照组1浓度变低更快,而实验组变低更慢【分析】分析题干,可知ABC转运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多种物质的跨膜运输,即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并且消耗能量,因此是主动运输。【解答】解:(1)由题干分析跨膜转运蛋白,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即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过程;转运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能够协助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因此大肠杆菌的ABC转运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2)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带有较高的自由能使ABC转运蛋白磷酸化,进而导致其构象改变(即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实现物质运输的目的。(3)由题干可知本实验是验证茶树根在吸收Cl﹣和NO3实验思路:①将若干长势相同的同种茶树随机均分为三组,并记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和实验组;②对照组1中加入培养液丙,对照组2中加入培养液乙,实验组中加入培养液甲;③一段时间后用离子浓度检测仪检测三组培养液中特定离子浓度;预期结果:实验组Cl﹣剩余量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NO3-的剩余量高于对照组1,即对照组2和对照组1浓度变低更快,而实验组变低更慢,说明Cl⁻和NO3⁻与故答案为:(1)主动运输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膜(2)磷酸化会(3)乙甲对照组2和对照组1浓度变低更快,而实验组变低更慢【点评】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意设计实验的能力,难度适中。
考点卡片1.细胞膜的功能【知识点的认识】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障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1)对于原始生命,膜的出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2)对于原生生物,如草履虫,它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与外界环境的分界面也是细胞膜,由于细胞膜的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包括细胞膜控制作用的普遍性和控制作用的相对性两个方面,如下图所示: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靶细胞.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细胞.(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在相邻细胞间形成孔道结构.【命题方向】实验室中用台盼蓝染色来判断细胞死活,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功能或特性是()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流动性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但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解答:细胞膜能够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选择透过性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判定细胞死活的方法(1)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从而判断出细胞的死活.(2)观察细胞是否流动:活的细胞由于不断进行代谢,细胞质是流动的,而死细胞的细胞质是不会流动的.(3)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会在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并在低浓度溶液中自动复原,而死的植物细胞不会发生这种现象.2.细胞膜的成分【知识点的认知】1.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和作用成分所占比例在细胞膜构成中作用脂质约50%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蛋白质约4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糖类约2%~10%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2.蛋白质与细胞膜功能的关系(1)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膜,其蛋白质含量和种类越多.(2)糖蛋白(也叫糖被)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3)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以此可以作为细胞是否癌变的指标之一.【命题方向】组成细胞膜的成分可分为三大类,即膜脂、膜蛋白和糖类。几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依据膜类型的不同,细胞类型的不同以及细胞不同的发育时期而发生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膜脂是细胞膜的基本成分,约占膜成分的50%,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B.膜蛋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约占膜成分的50%,膜的大部分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完成C.真核细胞质膜中的糖类均同膜脂或膜蛋白相连,即以糖脂或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质膜上D.真核细胞质膜上的糖类分子统称为糖被分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解答:A、膜脂是细胞膜的基本成分,约占膜成分的50%,包括磷脂、糖脂(糖类和脂质结合)和胆固醇,A正确;B、膜蛋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约占膜成分的40%,膜的大部分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完成,B错误;C、真核细胞质膜中的糖类均同膜脂或膜蛋白相连,即以糖脂或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质膜上来行使相应的功能,C正确;D、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正确答题,所以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解题思路点拨】细胞膜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此外还有少量的胆固醇。3.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考点归纳】概念:细胞器:细胞器是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微小构造。细胞器分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其中,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液泡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和低等动物,中心体只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另外,细胞核不是细胞器。注意: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基本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控制遗传和代谢。成熟的植物细胞内体积最大是液泡。1、细胞器的分类归纳按结构分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光镜下可见的细胞器液泡、线粒体、叶绿体按分布来分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动植物细胞都有,但作用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按功能分能产生水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植物的高尔基体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与糖类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叶绿体、高尔基体与物质分解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溶酶体能复制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按特有成分分含D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含R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有中心体低等植物有中心体,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相同点①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②细胞质中共有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3、细胞器的比较:(1)内质网:结构: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囊状结构,与细胞核靠近,附着多种酶类型粗面型内质网作用: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加工蛋白质;与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分布:植物、动物细胞(2)高尔基体:结构:单层膜结构,与内质网相同;分布:动物、植物细胞中;作用动物: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发送蛋白质(3)溶酶体: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4)液泡:形态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含细胞液;作用:①储存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②冬天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细胞液浓度增加,不易结冰冻坏植物);③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特征:中央大液泡为植物成熟细胞特有,中央大液泡的形成标志植物细胞成熟。(5)核糖体:形态分布: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除红细胞外的所有细胞)成分:RNA和蛋白质;作用:①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②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作为膜蛋白、输出细胞质的蛋白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由细胞本身使用。(6)中心体:分布: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如藻类);形态: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许多管状物组成)及周围物质组成;作用: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形成纺锤体。【命题方向】题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典例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厌氧呼吸的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粒的分裂与中心体无关C.蛋白质合成后,需要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绿色植物体细胞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分析:真核细胞如人的骨骼肌细胞含有线粒体,在剧烈运动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蛋白质包括胞内蛋白和胞外蛋白,胞内蛋白合成后,一般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转运,胞外蛋白合成后,一般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转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在叶肉细胞。解答:A、人的骨骼肌细胞含有线粒体,在剧烈运动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粒的分裂与中心体无关,B正确;C、蛋白质包括胞内蛋白和胞外蛋白,胞内蛋白合成后,一般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转运,C错误;D、绿色植物主要是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含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功能的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名称形态结构成分功能线粒体大多椭球形外膜、内膜、嵴、基粒、基质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DNA和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叶绿体球形,椭球形外膜、内膜、类囊体、基粒、基质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游离于基质,附着在内质网,无膜结构蛋白质、RNA“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网状单层膜蛋白质、磷脂等增大膜面积,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囊状单层膜蛋白质、磷脂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中心体“十”字形由两个中心粒构成,无膜结构微管蛋白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液泡泡状液泡膜、细胞液、单层膜蛋白质、磷脂、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调节细胞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溶酶体囊状单层膜有多种水解酶“酶仓库”、“消化车间”会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植物的高尔基体;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内液:包括细胞内细胞质基质和液泡所含的全部液体;细胞液:液泡里所含的液体。4.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知识点的认识】(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条件:(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2)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A、从细胞角度分析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③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作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B、从溶液角度分析①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如甘油、尿素、乙二醇、KNO3等。③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3)质壁分离实验的具体应用:①证明细胞的死活②测定细胞液的浓度③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④鉴定不同种类的溶液⑤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⑥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命题方向】如图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吸水B.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失水C.①过程是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②过程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解答:AC、图中①过程,细胞液泡充盈增大,表示细胞吸水;因为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吸水。AC正确。BD、图中②过程,液泡缩小,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表示细胞失水;因为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失水。B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思路点拨】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芒果供货协议书
- 道路保通协议书
- 深圳交通所合作协议书
- 签订直赔协议书
- 婚礼没登记离婚协议书
- 自用管线协议书
- 工地劳动合同和协议书
- 父母和孩子复婚协议书
- 电缆施工协议书
- 架子工承包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福建福州左海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绘画油画入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DB50-T 1279-2022 民用醇基液体燃料应用技术规程
- 中学生防诈骗安全课件
- 2025年中远海运考试题及答案
- 转正答辩流程
- 2025年瑞幸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肿瘤防治中医科普知识
- 品牌策划与管理(第5版) 课件全套 程宇宁 第1-10章 品牌基本概念- 品牌国际化战略与管理
- 数字人直播代运营协议
- 加气站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