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科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2022年沪科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2022年沪科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2022年沪科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2022年沪科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2分)亲爱的同学,在初中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学习各种有关声、光、热、力和电的物理现象,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为基础的学科。2.(2分)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为cm。3.(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体能测试中跑上20m高的楼梯所用的时间,其读数为s。4.(2分)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子秒表记录的前2名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则第2名比第1名多用了ms。5.(2分)王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俯视倒入20毫升液体,倒出一部分后又仰视读数为10毫升,则实际取用的液体体积10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2分)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频率256z和440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图(选填“甲”或“乙”)是敲击频率256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7.(2分)“摸瞎”是涡阳地区传统儿童游戏:蒙着眼的小朋友根据声音判断其他小朋友的位置,抓住他并说出是哪位小朋友,如图所示。蒙着眼睛的小明同学能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判断出其他小朋友离他距离的远近。8.(2分)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们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交谈,从物理角度来看,这是因为。9.(2分)学校在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人在奔跑后,脉搏会迅速提高到每分钟120次,此时脉搏频率较高,这种频率的声波称为(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0.(2分)如图所示,细线一端拴住塑料尺,抓住细线的另一端转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若加快转动,则塑料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选填“高”或“低”)。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1.(2分)2012年国庆节早晨,小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明就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12.(2分)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13.(2分)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B.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14.(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能改变响度的大小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音调的高低15.(2分)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其一端伸出桌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B.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D.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其响度越大16.(2分)如表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摆的等时性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经过推理可知,若要使摆的周期恰好为1.5s,还需要研究的情况是()摆线长度L/cm604530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s18.613.411.8A.L>60cm B.45cm<L<60cm C.30cm<L<45cm D.L<30cm17.(2分)选诗“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到夜深”中的“参差”即排箫,古乐器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参差”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 B.用力吹“参差”时发声的音调高 C.能从很远处听到“参差”的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D.“参差”发声频率一定在20~20000Hz之间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18.(8分)小霞同学听老师讲了“伽利略观察教室吊灯”的故事。他猜想摆来回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l以及摆的幅度s有关。于是她一根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螺帽做成了一个摆,如图。(1)为了研究摆来回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是否有关,她应该控制摆的幅度s和摆的不变,只改变摆的。(2)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D.推理法(3)小霞同学发现摆来回一次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19.(6分)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步骤C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mL,矿石的体积是cm3.小芳的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原因是。20.(4分)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将一根尼龙丝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且A、B两个三角形柱小木块弦支起。(1)改变A、B之间距离,即改变琴弦发音部分的长度,弹拨弦的中部,听一听记录音调的高低与弦长的关系是: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2)保持A、B之间距离不变,增加悬挂的砝码,将弦拉紧些,听一听,记录音调的高低跟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是:。(3)以上的实验,采用了法。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第23题6分,共18分)21.(6分)小明同学,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六次的测量结果为:L1=25.8,L2=27.81cm,L3=25.82cm,L4=25.816cm,L5=25.81cm,L6=25.82cm,(1)这些测量结果中哪些是错误的?(2)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记作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2.(6分)在一根长为1000米的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位同学,若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求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3.(6分)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分析】物理学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分支学科。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解答】解: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而又非常有用的科学,它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和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故答案为:实验。2.【分析】(1)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2)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木块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示数9.8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故答案为:3.80。3.【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指在1min和2min之间,靠近2min,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指在39.9s,因此秒表读数为:1min39.9s=60s+39.9s=99.9s。故答案为:99.94.【分析】电子秒表读数,计算两次时间差,注意单位换算。【解答】解:时间单位换算1s=1×103ms;如图电子秒表的读数,第一名所用时间t1=0min11.794s=11.794s,第二名所用时间t2=0min12.329s=12.329s,第二名比第一名多用的时间t=t2﹣t1=12.329s﹣11.794s=0.535s=0.535×103ms=535ms。故答案为:535。5.【分析】使用量筒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凸)液面的最低(高)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而仰视读数偏小。【解答】解:使用量筒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凸)液面的最低(高)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所以该量筒内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20mL;而仰视读数偏小,所以倒出部分液体后,剩余的液体体积数应该是大于10mL;故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小于10mL。故答案为:小于6.【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解答】解:当用大小相同的两个力分别敲击音叉时,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由图可知,甲的频率小,乙的频率大;故选甲。故答案为:甲。7.【分析】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解: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着眼睛的小明同学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故答案为:响度。8.【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故答案为:真空不能传声。9.【分析】1s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解答】解:脉搏会迅速提高到每分钟120次,每秒振动2次,即频率为2Hz,这种频率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故答案为:次声波。10.【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答】解:当塑料尺转速增大时,导致周边的空气振动频率变高,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故答案为:高。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1.【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小明在室内看到暖瓶打开盖后,不冒白气,小明猜想可能是暖瓶不保温,所以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这个环节。故选:C。12.【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解答】解:1角硬币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一个硬币的厚度时,产生的误差较大,需要用累积法,一次测量出多个硬币的总厚度,除以硬币的个数,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分析】(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2)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4)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处。【解答】解:A、声音的强弱叫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的,故A错误;B、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故C错误;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D错误。故选:B。14.【分析】(1)减弱噪声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2)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3)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制作的;(4)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音器,其作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故B错误;C、倒车雷达应用了超声波来测试车后物体与车的距离,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倒车雷达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回声定位获取信息,故C正确;D、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改变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改变响度大小,不能改变音调的高低,故D错误。故选:C。15.【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解答】解:实验中钢尺振动发出声音,所以音色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振幅相同,响度相同;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选:A。16.【分析】摆的周期即为摆连续摆动1次的时间,若要使摆的周期恰好为1.5s,则摆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应该为10×1.5s=15s,根据表格数据则可找出摆线长度的范围。【解答】解:由表格可知摆线长度越短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越短,若要使摆的周期恰好为1.5s,则摆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应该为10×1.5s=15s,因为13.4s<15s<18.6s,所以此时摆线长度大于45cm小于60cm,故B正确。故选:B。17.【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音色和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解答】解:A、“参差”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用力吹“参差”时发声的响度变大,故B错误;C、很远处能听到“参差”的声音说明,空气传播声音,故C正确;D、人耳只能听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故D正确。故选:B。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18.【分析】(1)(2)根据猜想,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所以在探究过程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3)掌握测量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的方法,测出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然后除以摆动的次数。【解答】解:(1)由题意知,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l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所以要探究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是否有关,她应该控制摆的幅度和摆的质量不变,只改变摆的长度;(2)上述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为了减小误差,可以测出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然后除以20。故答案为:(1)质量;长度;(2)B;(3)测出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然后除以20。19.【分析】(1)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进行读数即可,注意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2)用原来水的体积减去剩余水的体积得出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矿石的体积;(3)将矿石从水中取出时,矿石表面沾有部分水,据此分析。【解答】解:由图可知,量筒每100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0mL,即分度值是10mL;C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B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V水=200mL﹣130mL=70mL,所以矿石的体积是V=V水=70mL=70cm3;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矿石上会沾有水,导致向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测得矿石的体积偏大。故答案为:130;70;偏大;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20.【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弦乐器的琴弦振动快慢与琴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有关,可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长的弦,振动慢,发出的声音比较低沉,说明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2)保持A、B之间距离不变,增加悬挂的砝码,将弦拉紧些,拉得紧的弦,振动快,发出的声音比较尖细,说明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高;(3)本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低;(2)在弦的粗细、长度相同时,弦越松,音调越低;(3)控制变量。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第23题6分,共18分)21.【分析】①一个正确的物理测量值,必须有单位,否则就是错误的;②同一把刻度尺准确程度一定;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是一定的,测量值不同,应该是估读值略有差异,但准确值一定相同;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