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7/0D/wKhkGWeAVq6AOkG0AALUtkw_ZNU613.jpg)
![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7/0D/wKhkGWeAVq6AOkG0AALUtkw_ZNU6132.jpg)
![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7/0D/wKhkGWeAVq6AOkG0AALUtkw_ZNU6133.jpg)
![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7/0D/wKhkGWeAVq6AOkG0AALUtkw_ZNU6134.jpg)
![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7/0D/wKhkGWeAVq6AOkG0AALUtkw_ZNU61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作业指导书TOC\o"1-2"\h\u1322第一章绪论 2288351.1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概述 214881.2课程目的与要求 31390第二章化学原理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3141612.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312452.2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4210712.3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 426798第三章生物工程技术原理 516963.1基因工程技术 5128103.2细胞工程技术 5262953.3酶工程技术 64066第四章生物反应器设计与优化 6151004.1生物反应器类型与选型 644264.1.1生物反应器类型 6259184.1.2生物反应器选型原则 630034.2生物反应器操作与控制 7318474.2.1生物反应器操作 7236534.2.2生物反应器控制 7192234.3生物反应器功能优化 794544.3.1生物催化剂活性优化 7286284.3.2生物反应器结构优化 7264524.3.3操作参数优化 750974.3.4营养物质添加策略优化 7168554.3.5生物反应器集成与自动化控制 75689第五章生物产品提取与纯化 8212525.1生物产品提取方法 8126735.1.1物理方法 8203225.1.2化学方法 886775.1.3酶法提取 8238945.2生物产品纯化技术 8112045.2.1膜分离技术 8125875.2.2色谱技术 8138445.2.3结晶技术 9292905.3生物产品质量控制 9319755.3.1物化性质检测 9319725.3.2生物学活性检测 9176015.3.3安全性检测 9253735.3.4稳定性检测 932226第六章生物制药工程技术 912726.1生物制药概述 9324436.2生物药物制备工艺 9258086.3生物药物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 1030497第七章食品生物工程技术 10303177.1食品生物技术概述 1025557.2食品添加剂的生物制备 11159807.3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110621第八章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1235998.1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2292378.2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2180828.3生物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1225452第九章生物化工工程技术 13104439.1生物化工概述 1319659.1.1生物化工的定义与分类 1360089.1.2生物化工的发展趋势 13303249.2生物化工产品制备 13131459.2.1生物制药 1482689.2.2生物农药 1469139.2.3生物饲料 1484229.3生物化工过程优化 14156469.3.1生物催化剂的优化 14284039.3.2生物反应器的优化 14218679.3.3生物分离过程的优化 14163289.3.4生物化工过程的集成 1412880第十章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案例 142587110.1生物制药应用案例 15416010.2食品生物技术应用案例 152382710.3环境生物技术应用案例 1534710.4生物化工应用案例 16第一章绪论1.1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概述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是一门融合了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以生物资源为原料,运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进行生物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该技术涉及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生物制药、生物材料等多个领域,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特点。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利用生物催化剂(如酶、微生物)进行化学反应,实现原料到产品的转化。(2)生物制药:运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药物,包括抗体、疫苗、激素等。(3)生物材料:利用生物资源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如生物降解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4)生物能源: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燃气等。(5)环境保护与治理: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过程。1.2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掌握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理解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2)运用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掌握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实验技能,能够进行生物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4)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和方法,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课程要求如下:(1)理论学习:学习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解各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实验操作:掌握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实验技能,进行生物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3)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团队协作:开展小组讨论、合作研究,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第二章化学原理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2.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涉及广泛的化学过程。这些反应在生物体内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效率和特异性。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代谢反应: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利用营养物质合成细胞组成成分、生物大分子等生命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则是指生物体分解营养物质以产生能量和废物的过程。(2)能量转换反应:生物体内能量转换反应主要涉及ATP(三磷酸腺苷)的与消耗。ATP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量载体,通过ATP的与消耗,实现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平衡。(3)信号传递反应:生物体内信号传递反应是指细胞间、细胞内以及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些反应涉及激素、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输和作用。(4)调控反应:生物体内调控反应是指生物体对生理过程的调节与控制。这些反应涉及激素、酶、基因等调控因素的相互作用。2.2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在生物工程中,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反应器设计: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工程中实现生物反应的设备。在设计生物反应器时,需要考虑反应速率、反应条件等因素,以保证生物反应的高效进行。(2)生物催化过程优化:生物催化过程是生物工程中重要的应用领域。通过研究生物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可以优化催化条件,提高催化效率。(3)生物制药:生物制药过程中,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被用于研究药物合成反应的速率、产物纯度和产量等,以实现高效、可控的药物生产。(4)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基于生物催化反应原理的传感器。通过研究生物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可以优化生物传感器的功能,提高检测灵敏度。2.3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是生物工程中两种重要的催化方式。生物催化是指利用生物体(如酶、细胞等)进行的催化反应,而化学催化则是利用化学物质进行的催化反应。生物催化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选择性: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特异性,对底物和产物具有严格的识别能力。(2)高效性:生物催化剂在适宜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3)环保:生物催化过程通常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对环境友好。化学催化具有以下特点:(1)广泛性:化学催化剂种类繁多,可应用于多种化学反应。(2)稳定性:化学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3)可调控性:化学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调控。在生物工程中,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生物工程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的原理,可以为生物工程提供更多的催化技术和方法。第三章生物工程技术原理3.1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操作和改造的技术。其核心是基因克隆和基因重组。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通过分子克隆、PCR等方法,从生物体中获取目的基因。(2)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选择合适的基因载体,如质粒、噬菌体、病毒等,并将其与目的基因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载体。(3)转化与筛选:将重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通过转化、转染等手段使其在受体细胞中自我复制、表达。(4)基因表达与调控:对导入的目的基因进行表达调控,使其在受体细胞中发挥预期的功能。3.2细胞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工程学原理,对细胞进行操作和改造的技术。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细胞培养: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对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其大量繁殖。(2)细胞融合: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实现细胞间的基因重组。(3)细胞筛选与改造: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选取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4)细胞应用:将改造后的细胞应用于生物制药、生物育种、疾病治疗等领域。3.3酶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是利用酶的催化特性,对生物体系进行操作和改造的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1)酶的提取与纯化:从生物体中提取酶,并通过各种方法对其进行纯化。(2)酶的固定化:将酶固定在载体上,提高其稳定性和重复利用率。(3)酶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根据酶的特性,设计合适的反应器,实现酶的规模化生产。(4)酶的应用:将酶应用于生物制药、生物催化、环境保护等领域。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第四章生物反应器设计与优化4.1生物反应器类型与选型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工程技术中关键设备,其类型繁多,功能各异。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生物反应器的选型。4.1.1生物反应器类型生物反应器按照操作方式可分为批次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生物反应器;按照生物催化剂类型可分为酶反应器、微生物反应器和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搅拌罐式、膜式、固定床式和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等。4.1.2生物反应器选型原则(1)根据生产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类型。(2)考虑生物反应器的操作稳定性和可靠性。(3)考虑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简单、易于清洗和消毒。(4)考虑生物反应器的能耗和成本。4.2生物反应器操作与控制生物反应器的操作与控制是保证生物反应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4.2.1生物反应器操作(1)设备调试与准备:包括设备清洗、消毒、配料、接种等。(2)生物反应过程:包括生物催化剂的活性、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等参数的监测与控制。(3)生物反应器停机与清洗:包括设备停机、清洗、消毒等。4.2.2生物反应器控制生物反应器的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保持生物反应器内温度稳定,以满足生物催化剂的活性需求。(2)pH值控制:调节生物反应器内pH值,以维持生物催化剂的最佳活性。(3)溶解氧控制:保持生物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以满足生物催化剂的需氧需求。(4)营养物质添加:根据生物反应过程的需要,适时添加营养物质。4.3生物反应器功能优化生物反应器功能优化是提高生物反应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措施。4.3.1生物催化剂活性优化通过改进生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选择合适的生物催化剂载体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生物催化剂的活性。4.3.2生物反应器结构优化通过改进生物反应器结构,如采用新型搅拌装置、优化反应器体积等,提高生物反应器内流场分布和混合效果。4.3.3操作参数优化通过调整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参数,如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实现生物反应过程的最佳化。4.3.4营养物质添加策略优化通过合理调整营养物质添加时间和剂量,提高生物反应器的生产效率。4.3.5生物反应器集成与自动化控制通过将生物反应器与其他设备集成,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生物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五章生物产品提取与纯化5.1生物产品提取方法生物产品的提取是生物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从生物体或生物材料中获取目标产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产品提取方法:5.1.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破碎、超声波破碎、微波破碎等。这些方法通过物理作用力破坏细胞壁,使细胞内物质释放出来。物理方法操作简单,但可能对目标产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5.1.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包括酸碱提取、有机溶剂提取等。这些方法通过化学作用力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目标产品释放。化学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但可能引入杂质,影响产品纯度。5.1.3酶法提取酶法提取是利用特定酶对生物材料进行处理,使目标产品释放。酶法提取具有特异性强、反应条件温和、对产品活性影响小等优点,但酶活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5.2生物产品纯化技术生物产品纯化是提取后的关键步骤,旨在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纯度和活性。以下几种常见的生物产品纯化技术:5.2.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对生物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等。膜分离技术操作简便,但膜材料的选择和操作条件对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5.2.2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根据生物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和纯化。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凝胶过滤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效果好,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5.2.3结晶技术结晶技术是通过改变溶液的浓度、温度等条件,使目标产品结晶沉淀,实现分离和纯化。结晶技术适用于部分生物产品,但可能对产品活性产生影响。5.3生物产品质量控制生物产品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稳定的关键环节。以下几种生物产品质量控制方法:5.3.1物化性质检测物化性质检测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颜色、气味、溶解度等指标的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产品的纯度和活性。5.3.2生物学活性检测生物学活性检测是评价生物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产品的生物活性,可以判断产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5.3.3安全性检测安全性检测主要包括微生物限度、内毒素、重金属等指标的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3.4稳定性检测稳定性检测是对产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进行监测。通过稳定性检测,可以了解产品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保证产品质量。第六章生物制药工程技术6.1生物制药概述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生物体(如微生物、动植物细胞)或其代谢产物生产药物的一种现代制药方法。生物制药工程技术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生物制药主要包括生物制品、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类似药等。其中,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抗体、基因治疗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生物类似药则是指与已批准的生物技术药物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药物。6.2生物药物制备工艺生物药物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材料的筛选与优化:选择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作为药物制备的原料,通过遗传改良、细胞工程等方法优化生物材料的功能。(2)生物反应器的选择与设计:根据生物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如发酵罐、生物反应器等,实现生物材料的规模化生产。(3)生物制药过程控制与优化:通过监测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pH、溶氧等,实时调整工艺条件,提高药物产量和质量。(4)药物提取与纯化:采用各种提取和纯化技术,如离心、膜分离、层析等,从生物反应液中分离和纯化目标药物。(5)药物制剂与质量控制:将纯化后的药物进行剂型设计、制剂工艺研究,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稳定。6.3生物药物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生物药物质量控制是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质量控制:对生物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验,保证原料的生物学活性、安全性、纯度等指标符合要求。(2)生产过程控制:对生物制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药物质量的一致性。(3)成品质量控制:对成品药物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稳定。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1)毒理学研究:通过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等实验,评价生物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药效学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生物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3)临床试验:在人体上进行临床试验,观察生物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药物上市提供依据。通过对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保证生物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有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第七章食品生物工程技术7.1食品生物技术概述食品生物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改造和功能强化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这些技术为食品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提高了食品质量,丰富了食品种类。7.2食品添加剂的生物制备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营养价值、延长食品保质期或提高食品加工功能的一类物质。生物制备技术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生物制备方法:(1)发酵法: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如味精、柠檬酸、酱油等。发酵法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品纯度高等优点。(2)酶法:通过酶催化反应制备食品添加剂,如酶法制备果糖、乳糖等。酶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3)基因工程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提高其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能力。如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维生素、氨基酸等。7.3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例子:(1)发酵食品生产: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类发酵食品,如面包、酸奶、豆腐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产生多种有益成分,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2)食品保鲜:生物技术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防腐剂和生物抗氧化剂。如利用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生产生物防腐剂,以及利用抗氧化酶等生物制品提高食品抗氧化功能。(3)食品加工助剂: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助剂方面的应用包括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等。如利用酶制剂提高食品加工效率,降低能耗;利用微生物制剂改善食品口感、增加营养价值等。(4)食品功能因子制备:生物技术可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成分,如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抗疲劳剂等。这些成分有助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5)食品原料改良: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对食品原料进行改良,提高其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如转基因作物、抗病抗虫植物等。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食品质量,丰富了食品种类,还为食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第八章环境生物工程技术8.1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几个应用方面:(1)生物降解污染物:生物技术能够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将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从而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2)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技术通过生物手段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这些技术能够提高土壤、水体等环境的自净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3)生物监测: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通过检测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及其生理指标,评估环境质量。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8.2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无害气体。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污泥产量少等优点。(3)生物脱氮除磷: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实现废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这种方法对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8.3生物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固体废物处理是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生物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也有广泛应用。(1)堆肥化:堆肥化技术是将有机固体废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有机肥料。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壤肥力。(2)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技术是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转化为无害物质。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塑料、橡胶等难降解固体废物。(3)生物制肥:生物制肥技术是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有机肥料。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壤肥力。第九章生物化工工程技术9.1生物化工概述生物化工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原理,利用生物催化剂(如酶、微生物、细胞等)进行生物转化和生物产品制备的工程技术领域。生物化工工程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9.1.1生物化工的定义与分类生物化工可分为生物催化、生物反应器、生物分离和生物产品四个方面。其中,生物催化包括酶催化和微生物催化;生物反应器包括发酵罐、固定化酶床等;生物分离包括膜分离、离心、过滤等;生物产品包括生物制药、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等。9.1.2生物化工的发展趋势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工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1)生物催化剂的选育与改造:通过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方法,提高生物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2)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开发高效、节能、环保的生物反应器,提高生物转化的效率。(3)生物分离过程的改进:采用新型生物分离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4)生物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拓展生物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生物产业的市场竞争力。9.2生物化工产品制备生物化工产品制备主要包括生物制药、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等。9.2.1生物制药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包括抗体、疫苗、激素、酶等。生物制药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生产过程环保等特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9.2.2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已成为替代化学农药的重要选择。9.2.3生物饲料生物饲料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饲料添加剂,包括益生素、酶制剂、生物活性肽等。生物饲料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降低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饲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9.3生物化工过程优化生物化工过程优化是提高生物化工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9.3.1生物催化剂的优化生物催化剂的优化包括催化剂的选育、改造和固定化。通过优化生物催化剂,可以提高生物转化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9.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愚人节创意活动策划(7篇)
- 工程技术年终工作总结
- 托幼机构膳食营养培训
- 国防安全知识讲座
- 开业领导致辞稿15篇
- 面向开放场景的增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 气化飞灰与煤矸石的预热混燃试验研究
- 《艾青诗选》 上课课件
- 建筑与市政工程巡查报告的编制与反馈机制
- 餐饮饭店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电力沟施工组织设计-电缆沟
- 《法律援助》课件
- 《高处作业安全》课件
- 春节后收心安全培训
- 电梯操作证及电梯维修人员资格(特种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锅炉本体安装单位工程验收表格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妊娠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儿童10岁生日-百日宴-满月酒生日会成长相册展示(共二篇)
- 《绘本阅读与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