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根据西周时期车马祭祀制度,国君一级应随葬10车,大夫一级应随葬5车;但据考古发掘,在西周晚期虢国国君虢季墓里发现13辆殉车,大夫梁姬墓里殉车19辆。这说明当时()A.统治基础动摇B.权力财产分配不均C.神权色彩浓厚D.政治秩序面临挑战2.表1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关于“义”的认识。由此可见,他们都将“义”视为()表1思想家认识孟子无礼义,则上下乱。墨子且夫义者,政也。庄子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韩非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起。A.治理国家的准则B.加强集权的工具C.区分等级的依据D.实现统一的手段3.周公“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逸周书·作雒》),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这表明秦朝郡县制()A.因袭周代制度B.强化宗法管理C.尚需不断完善D.具备创新特性4.下图是名为“司禾府印”的官印,它是汉代文物,1959年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在尼雅汉晋时期遗址中,考古人员还发现麦粒、麦穗、青稞、糜子、谷、蔓菁、桃、杏等遗物。这可以证明汉朝()A.积极推行屯田政策B.在边疆实行郡县制C.设置卫所管理西域D.与外界的交往扩大5.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卤城之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表1记述出处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汉晋春秋》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A.诸葛亮技高一筹击败司马懿B.蜀军魏军互有胜负最终魏军取胜C.司马懿老谋深算且击败蜀军D.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了正面作战6.“任土作贡”(依据土地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现象古已有之,汉代形成制度。唐代法律明文严格规定土贡征收数量、种类、时间及运输、库存、支用;唐后期地方官员间馈赠礼物中有许多当地土贡物产,土贡流动距离近至同一州、同一道,远至跨州连郡。唐后期这一现象()A.主导区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B.为地方割据奠定了经济基础C.表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D.说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7.唐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监察制度体系。唐肃宗曾敕令谏议大夫,“(论事)不须令宰相先知”;唐德宗时明确规定,“御史得专弹劾,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这些规定()A.赋予监察职权相对独立性B.意在限制三省长官的权力C.提升了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强化了监察机构的内部分工8.唐代房玄龄在其编写的《晋书》中,对于前秦统治者苻坚的人格给予高度赞美:“修废治,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其赞美主要是因为()A.苻坚对稳定社会做出突出贡献B.苻坚励精图治符合唐代审美标准C.苻坚的作为符合儒家德治标准D.作者借苻坚教化唐代的统治阶层9.宋代的知州经历了从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事,到以文臣知州为主作为常设的州级长官的渐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A.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B.理学影响力日益扩大C.文官势力得到了增强D.守内虚外的治国方针10.元代在西藏确立统治之后,开始派官员清查户口,并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小“甲姆”(驿站),在第三次清查户口时,还增设一种“马甲姆”(兵站),负责吐蕃到内地道路的安全及秩序,并为军事行动提供方便。这些做法()A.强化了对西藏的管理B.保证了政令的顺畅通达C.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D.加重了西藏人民的负担11.宋代户籍根据居民是否有不动产分为“主户”和“客户”,乡村客户“佃人之田,居人之地”。客户在某地定居满一年,即可编入当地户籍之中,甚至可以“置田以为主户”。由此可知宋代()A.户籍管理制度懈怠B.允许产权自由流动C.社会成员身份固定D.客户对主户有依附性12.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北宋时,监镇一职多为贬官或武人所任,以收税为主要职能;南宋中后期,出任者逐渐以进士为主,职权扩大到司法、社会文化和社会救济等,又有监镇、巡检、监酒、监盐等职能分工。据此可知()A.地方社会治理体系逐渐完备B.镇因经济发展地位得到提升C.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显著加强D.经济重心转移促进制度创新13.关于古礼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古今异便,风俗不同,虽有崇儒重道之君,知经好学之士,亦不得尽由古礼以复于三代之盛,其因时述作,随事讨论,以为一国一家之制者,固未必皆得先王义起之意”。朱熹的这一论述意在()A.改变儒学的社会功能B.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C.推动儒学的顺时更新D.摒弃儒家的礼制传统14.明代,若遇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共相计议,而后推荐,再经皇帝批准任用,称“廷推”。大臣们若未经廷推而是由皇帝特旨简拔的话,则深以为耻。据此可知,廷推制度()A.有利于理性构建政治领导层B.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C.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D.致使科举的选官功能被削弱15.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A.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C.优待少数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D.改变了夷夏观念且实现了民族平等16.在明代的通俗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替买卖双方说合并抽取佣金的牙人群体。明代的牙人,上至皇亲贵族,像《明实录》中记载有许多皇亲族属“私开牙行,侵渔民利”,下到市井无赖,甚至士大夫也多参与其中,如《南浔文献》说“近年士人艰于谋生,亦多习丝业”,更不乏豪富巨商。这一现象表明()A.社会等级间的界限淡化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明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传统的义利观被抛弃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其中17题20分,18题12分,19题10分,20题10分,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15世纪前后突然超过亚洲大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共同采用了贸易开放政策。同时,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最先富裕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而是发生在欧洲人口规模相对较大的英国与后来的法国和德国,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除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之外,还较好地将殖民地纳入本国的分工体系,而且拥有更好的市场条件、高效的法制传统和人力资本培育体系,使本国的要素结构更能支持大规模的民间技术创新,吸纳过剩资本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促使其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向近代工业转型。——摘编自李君华、欧阳晓《欧洲大国发展道路的经验解释》材料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其特定含义,系指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由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身经过近两千年的向前发展,至明代后期已经积累、孕育出新的社会因素,这些新因素在性质上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封建社会而与未来的近代社会相同。它们首先出现在经济领域,然后引起阶级关系、社会生活、政治关系、思想意识、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发生相应变化,传统古代封建社会已经发生局部结构性变换。新生的先进社会因素代表了社会的未来,显示了社会的新走向,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摘编自张显清《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大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的依据。(8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时期内容出处战国时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秦汉及以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王吉传》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四个特点:国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白寿彝《中国通史》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玄宗在诏敕中指出:“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如荆州(治江陵县)天宝年间有3万多户。而乾符年间“江陵城下有三十万户”,百年间增长了近10倍!益州,天宝有户59万多,大中年间则“户百万,兵士五万”,也增加了近1倍。唐前期,河南、河北不仅“桑蚕倍多”,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当时绢分为8等,而河南道宋、毫两州的绢列第1等。德宗时顾况指出:“今江南绿帛,胜于樵(即毫州又名樵郡)、宋。”唐后期,在江淮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至德年间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指出:“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比唐前期洛阳开肆三千余多了10倍。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杜牧也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而韩愈则更进一步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摘编自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区域经济演变趋势形成的原因。(4分)(2)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6分)2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0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韩知古、韩延徽等人的帮助下建立政权。初创之时,辽境内除了有从事游牧的契丹、奚等民族,还有从事农耕的汉族。当时,“庶事草创”,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对此,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对大臣道:“凡国家庶务,钜细各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要素试题及答案
- 高效学习软件测试2025年试题及答案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库-16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真题库-13
- 社会工作者-初级民航安全检查员真题库-5
- 社会责任对税务决策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托班合同保障协议书
- 2025年计算机VFP考试复习策略及试题答案
- 2025年计算机VFP考试综合材料及试题答案
- 2025年VFP考试生动案例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含解析
- 成人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与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十五五如何谋篇布局
- 遵义市购房合同协议
- 2024年四川省天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7语期中】合肥市包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 (三诊)成都市2022级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物理试卷(含答案)
- 香港借贷合同协议
- 酒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经营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上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