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题:自然带和地域分异规律-6月高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解析版)_第1页
第11-12题:自然带和地域分异规律-6月高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解析版)_第2页
第11-12题:自然带和地域分异规律-6月高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解析版)_第3页
第11-12题:自然带和地域分异规律-6月高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解析版)_第4页
第11-12题:自然带和地域分异规律-6月高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组七第11-12题:自然带和地域分异规律〖真题回顾〗(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1.B12.A【解析】11.读图可知,①位于美国西部内陆高原山地地区,受西部高大山地阻挡降水,距离东部地区较远,东部大西洋的水汽到达也少,降水少,自然带以温带草原带为主;②地区位于美国东部五大湖附近,受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降水较丰富,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呈现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而引起的热量差异导致的分异。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干湿度地带分异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分异,主要体现在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受的是地方性因素如(地形、水源、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地带性自然带的改变、缺失、或分布受限等。D错误。故选A。【点睛】地域分异的判断方法:地域分异的判断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是垂直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度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异。〖基础知识〗一、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世界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特别提醒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以下几点需要同学们注意:(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2)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3)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4)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为森林,200~400mm为草原,在200mm以下为荒漠)。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自然带垂直分布的特点(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4)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3.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特别提醒】具体山地要具体分析其水、热的综合状况,判断是热量起了主导作用还是水分起了主导作用。如:1.赤道地区,南坡和北坡的热量条件差别小,如乞力马扎罗山,水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2.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1)若两坡降水差别不大,则阳坡和阴坡的热量差别对自然带的分布影响明显。阳坡的热量条件优于阴坡,蒸发强,故水分条件相对较差,因此阴坡的植被分布范围更广,如阴山。(2)若两坡降水差别大,则主要影响因素是两坡的水分差异。如天山,北坡为西风带的迎风坡,植被分布较广。四、非地带性(地方性)分异规律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2、具体表现实际分布的自然带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应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知识网络〗〖押题预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完成问题。1.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A.与地形阻挡有关 B.与沿岸洋流的性质有关C.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2.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从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答案】1.A2.D【解析】1.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A、B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但两地之间有高大的山脉阻挡,A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丰富,而B地位于雨影地带,降水量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项正确;A地西侧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不利于形成降水,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范围为南北纬20°~40°附近,且受其控制降水少,南美洲的东南信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两地纬度较高,主要是处在西风带,BCD项错误。故选A。2.B地位于温带大陆的东岸,理论上应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根据B地的降水资料可知,该地实际上形成了温带荒漠带,这是受地形影响而形成的非地带性现象,D项正确;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为南北方向上的规律性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东西方向上的规律性变化,从山麓到山顶为垂直方向上的植被分异变化,ABC项错误。故选D。【点睛】地带性现象是符合一定的分布规律的现象。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属于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如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的因素,叫做非地带性因素。它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变化叫做非地带性。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和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气候类型对应地区的分布,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甲—①、乙—③、丙—②、丁—④C.甲—④、乙—③、丙—①、丁—② D.甲—④、乙—②、丙—①、丁—③4.关于图中四地自然带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③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④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3.C4.A【解析】3.读第一幅图可知,①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因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位于南亚地区,因此是热带季风气候,③位于地中海沿岸,因此是地中海气候,④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因此是温带季风气候。读第二幅图可知,甲是温带季风气候,乙是地中海气候,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季风气候。综上所述,甲对应④,乙对应③,丙对应①,丁对应②,故选C。4.根据所学,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A正确;②是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属于热带季雨林带,B错误;③是地中海气候,自然带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错误;④是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错误。故选A。【点睛】气候与植被:1、热带雨林气候典型植被是热带雨林。2、热带草原气候典型植被是:热带草原(湿季草原一片葱绿,干季草原一片枯黄)。3、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是:热带季雨林(树木旱季有落叶现象)。4、热带沙漠气候典型植被是:热带荒漠5、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7、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8、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9、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读下面两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左图所示植被类型为(

)①森林②草原③人工植被④自然植被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6.右图所示植被为(

)A.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荒漠 C.温带草原 D.热带草原【答案】5.A6.D【解析】5.读图可知,左图植被以森林为主,排除BD;左图树木排列整齐,呈现明显的排和列,因此判断为为人工森林,排除C,故选择A项。6.由景观图可知该地植被有稀树草原,排除AB;景观图中动物有长颈鹿,是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可判断为热带草原,排除C,故选择D项。【点睛】可以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特点来判定气候类型。例如,终年温和湿润,温差小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特征;稀树草原景观反映热带草原气候;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7.甲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灌木林带8.与珠穆朗玛峰南坡相比,博格达峰北坡雪线更低,是因为博格达峰北坡(

)A.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B.是背风坡,降水较少C.纬度高,气温低 D.纬度低,气温高【答案】7.B8.C【解析】7.博格达峰为天山山峰,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其基带所在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植被为温带荒漠带。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进一步的降低,甲处的植被带应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植被带气温相对还要降低,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这两种植被温度要求较高,不符合题意,AC错误。天山北坡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在山地迎风坡的影响下,降水较多,山腰处降水多形成山地针叶林带,B选项正确。山地灌木林一般在高山草甸带或雪线以下,甲所处的位置位于山地草原带和亚高山草甸带之间,不符合山地灌木林带的分布规律,D选项错误,故选B。8.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博格达峰北坡都是迎风坡,相对降水较多,但并不是雪线更低的原因,A选项错误。都是迎风坡,B选项错误。博格达峰为天山山峰,纬度比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山脉更高,基带气温更低,雪线在迎风坡出现的海拔也更低,C选项正确。博格达峰比珠穆朗玛峰纬度更高,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3)山体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2.影响山地某一自然分布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纬度越高,海拔越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读世界雨林、针叶林、落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分布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表示针叶林分布范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下列特征与甲植被分布区域不符的是(

)A.森林高大茂密 B.生物种类丰富 C.群落季相更替 D.化学风化强烈【答案】9.C10.C【解析】9.甲地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是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热带雨林;乙地年平均气温13到29度,降水丰富,四种植被中是常绿和落叶阔叶林;丙地年平均气温3度到18度,降水较丰富,气候冷湿,形成针叶林带;丁地年降水量少,为草原荒漠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甲地为热带雨林植被,森林高大茂密;乔木具有多层结构,灌木、藤本植物繁多,栖息动物多,生物种类丰富;终年高温多雨,气候季节变化小,群落季相变化小,没有季相更替现象;高温多雨的环境,岩石化学风化强烈。C错误,A、B、D正确。故选C。【点睛】热带雨林是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读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B.经度地带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1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答案】11.A12.B【解析】11.结合材料,图中自然带呈现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特点,体现的是在热量差异下形成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即纬度地带性分异,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据材料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亚洲大陆东岸,自然带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说明该区域比同纬度大陆西岸气温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自然带P所在大陆东岸受千岛寒流影响,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导致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1.经度地带性: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2.纬度地带性: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如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南坡较多 B.北坡较多 C.大体相等 D.难以判断14.在海拔1500米以上南坡,降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①雨影效应②上升气流减弱③空气中的水汽减少④空气中的固体杂质增多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5.该山地北坡山麓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山地草原带【答案】13.A14.D15.B【解析】13.本题需要作辅助线,同为1000米高度,地形剖面与降水量线交于两点,然后找其对应的降水量。可以看出同一海拔高度南坡降水量大于北坡,A对。B、C、D错。故选A。14.气流受到地形的抬升的作用上升,不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但降水之后空气中水气含量不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所以就会出现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现象,②③对,D对。图中显示山脉同一高度南坡降水量大于北坡,南坡为迎风坡,北坡发生雨影效应,①错;在海拔1500米以上,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因大气中水汽和的凝结核减少,大气达不到饱和状态,④错,A、B、C错。故选D。15.据图可知,南坡为迎风坡,该山地海拔在2000多米,南坡基带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北坡基带年降水量在700mm左右,最可能是我国秦岭地区,北坡山麓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对,A、C、D错。故选B。【点睛】山地降水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到一定高度以后又出现减少的趋势。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是因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到一定高度以后,大气中的水汽因在此高度以下的降水消耗而减少,再往上,降水出现减少趋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17.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水热状况 D.地形【答案】16.A17.B【解析】16.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是由北方到南方的变化,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也是经度地带性分异,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形成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主导因素是水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有: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由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分异三种规律。下图为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索伦至洮南植被的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三类草原水分条件最差的是草原ⅠB.图中三类草原水分条件最好的是草原ⅢC.山麓地带因西北季风强劲难以出现森林D.山麓地带因地下水位偏低难以出现森林【答案】18.D19.B【解析】18.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体现在热量带的变化上,故A不选;而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降水,表现是由森林到荒漠的递变,故C不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反应的是植被的变化,草原、森林等之间的变化,但题意反应的索伦到沼楠全是草原,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故B不选,D正确。答案选择D。19.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图中三类草原水分条件上,由于是大兴安岭的东坡,受地形抬升的影响,草原Ⅰ降水量可能多雨草原Ⅱ,但是草原Ⅲ由于地势较低,更靠近暖湿气流来的方向,且位于山脚,更易积水,故A错误,B正确;图示为大兴安岭东坡,主要是受到东南季风强劲影响,难以出现森林,故C错误;山麓地带地势地平,更易积水,地下水位较高,故D错误。答案选择B。【点睛】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降水。图为我国某山地东段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导致该山地南坡缺失山地草原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相对高度 C.气温 D.山顶海拔21.该山南北坡发育了不同种类灌丛,推测金露梅灌丛与高寒杜鹃灌丛的生长习性是(

)A.金露梅喜光耐旱,杜鹃喜凉爽湿润 B.金露梅喜湿耐寒,杜鹃喜热喜干C.金露梅喜阴喜湿,杜鹃喜干耐晒 D.金露梅喜光喜湿,杜鹃喜热喜湿【答案】20.B21.A【解析】20.读图可知,该山地海拔整体较高,在5000米以上,应位于我国西部高山区,北部海拔低,且山麓地带分布着半灌木盐柴类荒漠,再往上为山地荒漠带。而南坡山麓地带的海拔在3000米左右,因此该山地应分布在青藏高原北部边缘,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该山地北坡山地草原带分布在海拔2000到3000米范围内,该山地南坡山麓地带的海拔高度为3000米以上,因此没有3000米以下的自然带的分布,山地草原自然缺失。所以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对高度,B正确;与降水、气温和山顶海拔高度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21.读图可知,该山地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高山冰雪带的下界在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低,而且山地北坡从山麓荒漠带向海拔高处依次过渡为山地草原带和寒温性针叶林分布,说明在北坡山坡有迎风坡降水;由此可以推测生长在北坡的高寒杜鹃灌丛喜凉爽湿润,而生长在南坡的金露梅灌丛喜光耐旱,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2)同一山体降水量的差异: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共同决定区域干湿状况,并且是估算生态需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关键因素。区域内的农业水平与气温、土壤、降水等因素息息相关。下图示意东欧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自然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草原带落叶林带 B.针叶林带落叶林带草原带C.落叶林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D.草原带针叶林带落叶林带23.影响该区域表层土壤深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候②有机质③距海远近④地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22.B23.A【解析】【分析】22.由图可知,甲处气温低,降水较丰富,冷湿的气候形成亚寒带针叶林;乙处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