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卷03一、单选题1.(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一校考期中)从生命系统层次来分析,属于种群的是()A.池塘中的一群鱼B.池塘里的所有鲤鱼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池塘里的所有生物和池塘环境【答案】B【分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详解】A、池塘中的一群鱼不是同一个物种,故不是同一个种群,A错误;B、池塘里的所有鲤鱼为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故为种群,B正确;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为群落,C错误;D、池塘里的所有生物和池塘环境为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B。2.(2022春·江苏淮安·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在小麦育种中,人们发现麦穗无芒与有芒为一对相对性状,无芒为显性性状,有芒为隐性性状。现有一株杂合无芒小麦,将其自交,得到的无芒性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1/4 B.1/3 C.1/2 D.1【答案】B【分析】设小麦的无芒和有芒分别由A、a控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杂合无芒小麦的基因型为Aa。【详解】杂合无芒小麦的基因型为Aa,将其自交,得到的F1为1AA、2Aa、1aa,其中AA、Aa为无芒,无芒性状中纯合子占1/3。B正确,ACD错误。故选B。3.(2021春·山西晋中·高一校考周测)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或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答案】B【分析】【详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生出一个XXY正常的孩子,即两条X染色体中一定有一个XB,由于母亲不能产生XB的卵细胞,因此父亲产生了XBY的精子,即异常发生在精子中,故B正确。4.(2020·全国·校联考零模)红树林素有护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功能,是极为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海洋气候和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人类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其面积日益减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树林中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B.红树林面积的减少会影响附近其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红树林对海岸生态环境的防护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对红树林的保护【答案】C【详解】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共同构成的,A正确;由题意红树林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功能,是极为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所以红树林面积减少,会影响附近其他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红树林对海岸生态环境的防护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对红树林的保护,D正确。5.(2022·浙江·模拟预测)脱落酸可以促进植物的叶、花等器官脱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条件下,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增加B.脱落酸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C.脱落酸可解除种子的休眠D.脱落酸可用于蔬菜的保鲜【答案】A【分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详解】A、干旱条件下,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脱落,A正确;B、脱落酸只能抑制植物生长,不能促进植物生长,没有两重性,B错误;C、脱落酸可促进种子的休眠,C错误;D、脱落酸会加速蔬菜的衰老,会缩短保鲜时间,D错误。故选A。6.(2020秋·安徽安庆·高二校考期中)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不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起始密码子存在于基因的前端C.所有细胞转录而来的mRNA都要经过加工才能进行翻译D.若减基对缺失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答案】D【详解】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内部内含子不同、非编码区等因素,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有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A项错误;B、基因的前端是启动子,起始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B项错误;C、原核细胞(无内含子)边转录边翻译,转录而来的mRNA不需加工,C项错误;D、若碱基对缺失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mRNA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使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项正确。故选D。【点睛】7.(2022秋·湖北荆州·高三荆州中学校考期末)真核生物中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但有科学家发现人体血浆中可以检测到游离于细胞外的部分降解了的机体内源性DNA,科学家们称之为“cfDNA”。后来又有研究者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中的cfDNA的含量显著增加,且经过DNA测序后发现其含有肿瘤细胞DNA的相同基因突变。下列有关cfDNA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浆中存在的cfDNA是入侵的病原体释放的B.孕妇的血浆中可能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释放的cfDNAC.经历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患者血浆中的cfDNA可能会增加D.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肿瘤的筛查和监测【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血浆中的cfDNA属于机体内源性DNA,孕妇和胚胎之间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孕妇的血浆中可能存在胚胎细胞成分的降解物。【详解】A、按照题干给的信息,cfDNA属于机体自身细胞破碎后DNA部分降解后产物,不可能是外来病原体,A错误;B、胚胎发育过程中会有大量细胞凋亡,其部分降解的DNA可能随胎儿和母亲的血液循环进入孕妇的血液中,B正确;C、经历器官移植后的患者会因为免疫排斥,移植的器官中有部分细胞会凋亡,引起cfDNA的增加,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cfDNA中的基因与肿瘤细胞中DNA有相同突变序列,所以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肿瘤的筛查和监测,D正确。故选A。8.(2022秋·山东临沂·高三校考期中)某研究小组开发出一项新的血液检测技术,该技术能检测出胰腺癌患者血液中一种名为HSATⅡ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今后有望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一特殊RNA是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的B.胰腺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代谢强度降低C.HSATⅡ不能编码蛋白质,可能是因为它缺乏起始密码子D.癌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表面均发生改变,但其遗传物质未改变【答案】C【分析】1、细胞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详解】A、RNA是通过转录产生的,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细胞质也可合成,无法从题干中得知该RNA产生的场所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A错误;B、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的黏着性降低,易于扩散,癌变细胞代谢活动增强,B错误;C、蛋白质合成是通过翻译过程实现的,该过程需要读取密码子,故HSATⅡ不能编码蛋白质,可能是因为它缺乏起始密码子,C正确;D、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错误。故选C。9.(2011秋·福建泉州·高二校联考期末)关于基因表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翻译时有RNA分子间的碱基配对 B.细胞中mRNA的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种类C.基因只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模板 D.除原料不同外,转录与DNA复制过程相同【答案】D【详解】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翻译时mRNA和tRNA进行碱基配对,A正确。mRNA上遗传密码子决定蛋白质的种类,B正确。转录时只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C正确。转录与DNA复制时所需原料、酶都不相同,D错误。10.(2023春·河北石家庄·高三石家庄二中校考开学考试)甲乙两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人群中每100人有一个甲病患者。右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6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C.Ⅱ4和Ⅱ5产生同时含甲、乙两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为和D.Ⅲ7和Ⅲ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Ⅰ1和Ⅰ2都正常,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生出了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甲、乙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假设控制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为a、b,则Ⅰ1和Ⅱ2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人群中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即aa=1/100,则a=1/10,A=9/10,因此正常人群中杂合子的概率为Aa=(2×1/10×9/10)÷(2×1/10×9/10+9/10×9/10)=2/11,因此Ⅱ6的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为2/11,B正确;C、Ⅱ4的基因型为2/3AaXbY,产生aXb配子的概率为2/3×1/4=1/6;Ⅱ5的基因型为1/2aaXBXb,产生aXb配子的概率为1/2×1/2=1/4,C正确;D、Ⅱ3的基因型为AAXBX-,Ⅱ4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故Ⅲ7和为2/3AAXBXb、1/3AaXBXb,Ⅲ8为AaXBY,两者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aaXbY的概率为1/3×1/2×1/2×1/2×1/2=1/48,D错误。故选D。【点睛】遗传系谱图的推导,首先利用遗传规律判断出显隐性,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接着推导基因型,最后计算概率。同时还要注意结合遗传平衡定律的使用。11.(2017·浙江·高二专题练习)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出的大量子代噬菌体A.一定有35S,少数有32P B.一定有32P,可能有35SC.一定有35S,大多数有32P D.不含35S,少数含32P【答案】A【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据此,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并结合题意可推知: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出的大量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S,少数有32P。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①熟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②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若是噬菌体则标记蛋白质的元素在子代不会出现;若是细菌则在子代噬菌体中都会出现。噬菌体亲子代个体与细菌之间的同位素标记关系如下:项目DNA蛋白质DNA和蛋白质亲代噬菌体32P35S14C、3H、18O、15N细菌31P32S12C、1H、16O、14N子代噬菌体32P、31P32SC、H、O、N两种都有12.(2016春·江西上饶·高三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的几个生物实验中、实验操作、结果或原理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向光集中移动,并且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大的侧面朝向光源,以充分接收光能。B.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通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C.在晴朗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1cm小孔的锡箔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小孔处成蓝色,被锡箔纸遮住的部分也可能成蓝色。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答案】C【详解】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向光集中移动,并且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以减少强光对叶绿体的伤害,A项错误;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通常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B项错误;因实验前没有进行饥饿处理,小孔处和被锡箔纸遮住部分的细胞中都含有淀粉,所以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小孔处和被锡箔纸遮住的部分都能成蓝色,C项正确;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是: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D项错误。【考点定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检测光合作用的产物、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名师点睛】本题以实验的客观事实呈现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理解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13.(2020·山东泰安·统考三模)下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b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大C.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b、c点对应的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D.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答案】C【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有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详解】A、生长素主要在芽尖、根尖等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A正确;B、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运输尖端以下部位如b,促进该部位的细胞生长,故b细胞体积比a点细胞体积大,B正确;C、bc属于尖端下部,生长素是由尖端运输到尖端下部的,C错误;D、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正确。故选C。14.(2023·四川·一模)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能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叫复等位基因。烟草(2n=24)的复等位基因S有15个,其中含Sx(x=1,2,3……15)基因的精子不能与相同Sx基因的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1、S2…S15互为等位基因,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基因型为S5S7的亲本,不能通过自花传粉的方式产生子代C.基因型为S1S2和S1S4的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不同D.当种群中S基因只有S2、S4、S6、S8时,该群体有8种基因型【答案】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分析题意,烟草有15个复等位基因,彼此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因此S1、S2…S15互为等位基因,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A正确;B、基因型为S5S7的亲本均能产生S5、S7的雌雄配子,但由于自交不亲和,后代基因型只有S5S7一种后代,B错误;C、基因型为S1S2和S1S4的亲本,正反交的实验分别是:S1S2(♂)×S1S4(♀)→S1S4、S1S2、S2S4;S1S4(♂)×S1S2(♀)→S1S2、S2S4、S1S4,因此正反交结果相同,C错误;D、当种群中S基因只有S2、S4、S6、S8时,该群体的基因型有S2S4、S2S6、S2S8、S4S6、S4S8、S6S8,共6种,D错误。故选A。15.(2022·浙江·温州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4000。甲、乙家系中两患者的外祖父均表现正常,家系乙II-2还患有红绿色盲。两家系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部分序列,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家系甲Ⅱ-1和家系乙Ⅱ-2分别遗传其母亲的DMD致病基因B.人群中女性DMD患者频率远低于男性,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2000C.若家系乙Ⅰ-1和Ⅰ-2再生育一个儿子,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比患一种病的概率高D.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Ⅱ-2和家系乙Ⅱ-1婚后生出患DMD儿子的概率为1/8【答案】A【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也是伴X隐性遗传病,这两种病均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连锁遗传。根据家系甲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可知,Ⅰ﹣2个体基因序列正常,Ⅱ﹣1个体基因序列异常,设b表示DMD的致病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为XBXB,Ⅱ﹣1的基因型为XbY,则Ⅱ﹣1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其母亲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分析家系乙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可知,用a表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为XABXab,Ⅱ﹣2的基因型为XabY。【详解】A、由分析可知,家系甲Ⅱ﹣1的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其致病基因可能是其母亲在产生卵子的时候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家系乙Ⅱ﹣2遗传其母亲的DMD致病基因,A错误;B、由于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人群中女性DMD患者(XbXb)频率远低于男性(XbY),由题干可知,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4000,即Xb=1/4000,则XB=3999/4000,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2×1/4000×3999/4000≈1/2000,B正确;C、若家系乙Ⅰ﹣1(XABY)和Ⅰ﹣2(XABXab)再生育一个儿子,由于ab基因连锁,交叉互换的概率较低,因此,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高于患一种病的概率,C正确;D、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Ⅱ﹣2的基因型为XBY,家系乙中Ⅰ﹣1的基因型为XBY,Ⅰ﹣2的基因型为XBXb,则Ⅱ﹣1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是1/2,家系甲Ⅱ﹣2和家系乙Ⅱ﹣1婚后生出患DMD儿子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16.(2021·高二课时练习)植物激素可以调控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以下激素与功能配对正确的是(
)A.脱落酸——促进种子萌发B.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C.乙烯——促进果实成熟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凋亡【答案】BC【分析】脱落酸的主要作用为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详解】A、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A错误;B、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B正确;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D、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故选BC。1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摄入咸鱼咸菜等高盐食物后,人体不会发生的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答案】C【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可知,摄入咸鱼咸菜等高盐食物后,血浆渗透压升高,A不符合题意;B、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可知,摄入咸鱼咸菜等高盐食物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B不符合题意;C、摄入咸鱼咸菜等高盐食物后,人体不会发生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当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才会发生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符合题意;D、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可知,摄入咸鱼咸菜等高盐食物后,大脑皮层能产生渴觉,下丘脑是调节水盐平衡的,所以下丘脑中的渴觉中枢兴奋,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2022秋·贵州黔西·高二校考期末)下图为能量流经某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100B.由图可知该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20C.流经该营养级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据图可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答案】BC【分析】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等过程,其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般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详解】A、图中有次级消费者摄入量,所以该营养级为第二营养级,其摄入量为100,粪便中能量为20,同化量为100-20=80,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该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20,B正确;C、流经该营养级的能量最终都通过呼吸作用或燃烧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D、能量传递效率应为相邻两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例,而分析题图无法得知流入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D错误。故选BC。19.(2022秋·天津红桥·高三统考期末)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µU/mL,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II型糖尿病肥胖者与I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对I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B.非糖尿病肥胖者和II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均不同程度下降C.若检测正常人胰高血糖素浓度,曲线的峰值应出现在胰岛素的峰值之前D.若45min时测血糖浓度,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高于II型糖尿病肥胖者【答案】CD【分析】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可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2.据图分析: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都较正常人升高,说明这两种人的胰岛B细胞正常,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说明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详解】A、由图可知,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人,对I型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
- 耻骨骨折护理措施
-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进计划
- 幼儿园师生安全行为规范培训计划
- 普贝生引产护理规范
- 2024届吉林市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2版) 课件 第五章 发热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的创新探索
- 2025年高校教师在线学习发展计划
- 烧伤护理查房要点解析
- 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五月模拟训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洞察阐释
- 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 《论亚太局势》课件
- 基于深度学习的日志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华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见面课、章节测试、期末考试答案
- 水电站收购分析报告
- 水泥粉助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委立项模板
- 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