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貌的观察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1页
4-2-地貌的观察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2页
4-2-地貌的观察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3页
4-2-地貌的观察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4页
4-2-地貌的观察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地貌的观察自预习试一试自预习试一试一、判断(1)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2)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3)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是等高距。()(4)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5)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二、思考(1)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2)常见地貌类型?答案自查答案自查一、判断(1)√(2)√(3)√(4)×(5)×二、思考(1)(n-1)d≤△H≤(n+1)d(2)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知识对点练知识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等高线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几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B.同一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不相同C.山脊处比山谷处等高线密集 D.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同。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答案】1.A

2.D【解析】1.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坡度越大,几条等高线重叠,表明当地地形坡度接近90°,因此几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A正确;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曲线,因此同一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相同,B错误;山脊等高线不一定比山谷处密集,C错误;河流发育在谷地,在等高线图上,谷地等高线凸向高处,而河流流向低处,因此穿过河流的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往往相反,D错误。故选A。2.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地的等高线凸向高处,表明虚线处比两侧低,地形部位都应该是山谷,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知识点二地貌观察的内容(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观察者观察某地地貌时绘制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观察图中地貌的是(

)A.A B.B C.C D.D4.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C.某地的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答案】3.B

4.D【分析】3.观察地貌时,最适宜选在高处且视野广阔的地方。图中B处最高且视野辽阔,B项正确。A处位置较低,A项错误。C处低洼的山谷处,不易观察,C项错误。D处位于平原,最不适宜观察地貌,D项错误。故选B。4.观察地貌的顺序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A项错误。观察地貌得按照从大到小,从高级地貌到低级地貌的顺序,B项错误。绝对高度不一定大于相对高度,比如相对于海平面以下的地方,相对高度更大,C项错误。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D项正确。故选D。培优第二阶——核心知识重点练(2022·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一期末)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坡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00m B.500m C.600m D.700m【答案】1.D

2.C【解析】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疏密表示坡度大小。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丁地附近等高线最为密集,因此坡度最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读图可知,图中①的海拔为800~900米,②地的海拔为200~300米,两地海拔范围交叉相减得出相对高度范围,则两地相对高度为500~700米,不等于500米或700米,则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022·山西·致远实验中学校高三阶段练习)图甲是某区域等高线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m。图乙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4.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B

4.B【解析】3.图中①处与其西北方向的阴影区域都位于310米和32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同时可看出阴影区域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这两条等高线间距越来越大,根据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可知沿该方向坡度逐渐减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4.图中②西侧距离山脊较近,因此公路会急转弯,视线会受到阻挡,凸面镜应设置在②急转弯处,①③④处观察对向车辆的视线均不受阻挡,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两位摩托车骑手想近距离观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图1)。图2为该处沙丘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观察地貌状态,判断骑手现在正在前往的方向大致是(

)A.北 B.南 C.西 D.东6.站在丁地能看见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都看不见【答案】5.C

6.A【解析】5.读图2可知,沙丘的凸坡大致向北延伸,图1中骑手前进方向大致与沙丘凸坡延伸方向垂直,凸坡方向在骑手的右侧,即右侧大致为北,由此推断,前进方向大致向西,C正确,ABD错误。故选C。6.读图2可知,丁与甲之间等高线分布较均匀,属于较平的斜坡,没有地形阻挡视线,站在丁地可看见甲地,A符合题意,排除D;图中丁地与乙地、丙地之间有沙丘顶部阻挡视线,站在丁地不能看见乙地和丙地,排除BC。故选A。(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图中字母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8.甲地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A.100米 B.200米 C.230米 D.330米【答案】7.D

8.C【解析】7.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处有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D正确。故选D。8.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海拔为600米,乙山峰的海拔为830米,则甲地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是830-600=230米。故选C。(2022·浙江·舟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

)①高度

②坡度

③颜色

④面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0.图中④处的地形名称为(

)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1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拔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9.A

10.B

11.A【解析】9.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进行地貌观察,主要看海拔高度,等高线的弯曲、疏密等,通过疏密可判断坡度的陡缓,①②正确,无法直接观察到颜色,③错误;面积不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0.由图中信息可知,④处多条等高线相交,为陡崖,B正确;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ACD错误,所以选B11.图中等高距为100米,①处的海拔为400-500米之间,②处海拔为200-300米之间,③处海拔为100-200米之间,④处为陡崖,最高的海拔为300-400米之间,四地海拔最高的是①处,A正确,BCD错误。12.(2022·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③____(2)图中范围内最大高差范围是____米。(3)站在山顶⑤处观景台向①-⑦处观景,无法看到的地方是____(4)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用数字表示)。(5)小河干流流向____方。计划引河流水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____。【答案】(1)山谷(2)550-650(3)④(4)1:100000(5)

东北

AC【分析】(1)读图可知,③处等值线像高值处弯曲,根据凸高为低的规律,可知该地为山谷。(2)图中最高处位于西北角,600m<Hmax<650m,最低位于东南角,0m<Himin<50m,交叉相减得550m<△h<650m。(3)⑤处为山峰,④处西侧为山脊地形,由于山脊阻挡,无法通视,故看不到④处。(4)若将比例尺放大到原比例尺的两倍,则应该在原比例尺的基础上乘2,原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写成分数为1:200000,故放到到两倍后为1:100000(5)根据图中的指向标以及地势的高低可知,小河干流流向东北方向;AC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有一定的坡度且没有穿过等高线,水可自流,工程难度小。培优第三阶——高考真题实战练(2020·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1.A

2.D【解析】1.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故选A。2.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故选D。(2014·北京·高考真题)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该河谷()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4.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答案】3.A

4.D【解析】3.图示岩层①位于岩层②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早,A正确;而图示岩层①受流水影响,侵蚀较严重,岩层②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所以岩层①比岩层②易受侵蚀;该处是断裂形成的谷地;因断层地基不牢固,所以不适宜修水库,BCD错误。故选A。4.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积物较少,表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A错误;水位下降时,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B错误;流量增大时,河流侵蚀作用增强,C错误;而河流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使河床加宽变深,D正确。故选D。(2007·天津·高考真题)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小题。5.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A.a B.b C.c D.d6.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A.a B.b C.c D.d【答案】5.C

6.A【解析】5.冀东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山地地区水分条件对植被生长影响较大。阅读图示可知,a、b、c、d四地比较,a、b两地位于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而d地位于山顶,海拔高,储水条件差。由此可知,a、b、d三地土壤水分条件差。和其他三地比较,c地海拔较低,位于沟谷边缘的阴坡,蒸发较弱,地下水储水条件较好,土壤水分充足,森林植被最茂密。故A、B、D三项错误,只有C项正确。6.暑假山地地区宿营,从安全角度考虑要避开陡坡、避开地势低的沟谷地带(夏季多暴雨,容易出现山洪,滑坡、泥石流),选择地势较平坦的高地(适宜搭建帐篷,活动空间较大且排水条件好)等。分析图示可知,d地位于山顶,夏季出现雷阵雨时不利于避雷且风力较大,D项错误。c地离沟谷太近,山洪爆发时可能会受到洪水威胁,C项错误。b地位于山谷汇水地带,也会受到洪水威胁,B项错误。a地位于海拔200m以上的山脊地带,地势较高且有利于排水;该地等高线较稀疏,有较开阔平坦的空间。故A项正确。7.(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站点日期28日29日30日1日2日3日4日5日安阳45445556郑州44345425商丘32345333南阳34234432三门峡34325432注:空气质量1-优,2-良好,3-轻度污染,4-中度污染,5-重度污染,6-严重污染(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答案】(1)西高东低;平原。(2)特点:污染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成因:位置偏南,受冬季风从邻省输入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山地阻挡,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污染。(3)利用太阳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增加二次能源使用;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暖,改进能源利用方式。【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