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_第1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_第2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_第3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_第4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8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第18课辛亥革命社会根源(政治)1.外因: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社会,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2.内因: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使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必然性可能性经济基础阶级基础一、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革命纲领的制定军事基础武装起义的开展1911.10.10—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一)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攻克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革命扩大到全国,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1)时间:(2)主力:(3)结果:(4)影响: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起义后全国十五个省宣布独立★武昌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性质:(二)革命高潮——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时间国号国都国旗纪元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五色旗南京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公历民国纪年

1.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三)革命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2.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1912.2.12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清帝退位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责任内阁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封建等级制度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否定君主专制制度1.主要原则(四)巩固政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座丰碑。2.直接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

探究: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材料一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摘编自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材料二辛亥革命那年,我十八岁,对于革命一下子成功,感到莫名其妙的高兴,看看事实,似乎跟理想中的革命不大对头,又感到莫名其妙的忧虑。

——叶圣陶《革心》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2)根据材料二分析,叶圣陶为什么感到忧虑?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蓄辫剪辫放足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一)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二)作用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4.社会:革除了封建陋习,移风易俗三、辛亥革命的意义(三)局限:1.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2.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的根本矛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半封社会。辛亥革命本课小结新政与预备立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成果的丧失进步性局限性★辛亥革命的评价(3)总结: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Q1:“反帝”的成果?——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Q2:“反封建”的成果?——推翻清朝,结束专制,建立民国Q3:为什么是“比较完全意义”?(1)“反帝”的有限:①目标:未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②结果:未改变半殖民地的性质(2)“反封建”的有限:仅仅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未改变半封建的性质。(地主阶级统治,封建自然经济,封建思想文化)清政府1901开启“清末新政”

材料: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01年清政府宣布“新政”:改革官制、奖励实业、训练新军、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等。1908颁布《钦定宪法

大纲》1910三次请愿“速开国会”1911.5“皇族内阁”汉族4人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1901开启“清末新政”1906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预十、总揽司法权……清政府结果:部分立宪派人士转而支持革命1872-1894年1895-1911年厂矿74家447家资本总数有100万以上资本6家有100万以上资本14家棉纺织资本总数9862千两26232千两(1913年数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物质基础)章炳麟(1869-1936)

邹容(1885-1905)

“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炳麟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舒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邹容“要革命的,这时候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一刻千金,时乎时乎不再来,我亲爱的同胞,快醒!快醒!不要再睡了!”——陈天华

思想方面: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在日本东京与黄兴等人组建中国同盟会(第一个革命政党)。孙中山由改良转变到革命,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1.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建立2.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随后,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满清统治(民族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

解决土地问题(社会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前提保障(1)性质:是当时最进步,最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2)作用: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的旗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满清统治(民族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

解决土地问题(社会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前提保障(1)性质:是当时最进步,最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2)作用: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的旗帜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