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外历史纲要(下)知道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和辉煌成就学习目标一、人类文明的产生采集狩猎食物的采集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1、前提:农耕和畜牧的产生一、人类文明的产生放牧收割
左边两幅图大约绘制于5000—6000年前,反映农业和畜牧业刚刚产生时的情景。虽然原始时代的艺术家们采取了印象化的手法,但我们仍能清楚地发现,左上图的人们在放牧,左下图的人们在收割。农耕畜牧食物的生产者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中外历史纲要》(下)P3(1)阶级的出现2、基本标志:阶级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农耕畜牧的产生手工业商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出现(2)国家的形成2、基本标志:阶级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出现卡塔尔·休于遗址(距今约6000年)农耕畜牧的产生定居生活早期城市的出现(城市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2)国家的形成部落之间爆发战争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出现国家开始形成出现原始社会部落战争想象图2、基本标志:阶级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出现(3)文字的产生楔形文字字母文字象形文字甲骨文古希腊文明
约BC800年两河流域文明
约BC4000年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古印度文明
约BC2300年中国文明
约BC2070年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分布特点:中低纬、大河流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文明的诞生(1)地点: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2)分布:中低纬、大河流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文明的诞生(1)地点: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2)分布:中低纬、大河流域(2)原因: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离河流近动植物丰富天然食物丰富,适宜人类居住。2、古代文明的发展(独立发展,多元性特征)(1)西亚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地域范围政治文化两河流域的文明时间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向文明过度约公元前2900年出现一些城市国家西亚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自然环境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建筑:空中花园数学:发明了60进位制文学作品: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文明象征)《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苏美尔人之间经常相互征战,需要使用战车调动军队和作战,苏美尔文明成为第一个使用战车和车轮的文明。上图为苏美尔人的战车。2、古代文明的发展(独立发展,多元性特征)(2)东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法老具有至上的权威;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地域范围政治文化古埃及文明时间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公元前3100年左右东北非尼罗河流域干旱少雨。但流经这一区域的尼罗河每年均有泛滥而且准时,泛滥而不成灾。自然环境文字:象形文字书写材料:纸莎草建筑:金字塔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数学: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宗教:法老作为神权象征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法老图坦卡蒙安葬面具纸莎草和最古老的纸画2、古代文明的发展(独立发展,多元性特征)(3)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文明种姓制度地域范围政治文化古代印度文明时间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物茂盛自然环境文字:象形文字数字:创造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记值方法宗教:婆罗门教,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文学作品:世界上最长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种姓制度形成佛教的创立创立者:释迦摩尼2、古代文明的发展(独立发展,多元性特征)(4)希腊爱琴地区的古希腊文明(海洋文明)出现众多以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为特征的城邦(城邦体制)。斯巴达实行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雅典实行多数人掌权的民主政治地域范围政治文化古希腊文明时间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公元前8世纪到前4世纪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多山少平原。自然环境文学:神话戏剧历史:希罗多德(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雅典的民主政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评价:在民主政治下,公民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这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使雅典创造了古希腊文化的大部分辉煌;雅典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的源头。但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的污点之一:苏格拉底之死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哲学《荷马史诗》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1.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到古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A.印度文明B.希腊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D.埃及文明2.公元前18世纪的某条法律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对该法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制定于古代印度B.出自《汉谟拉比法典》C.维护奴隶主利益D.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A3.“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A.尼罗河流域B.爱琴海区域C.印度河流域D.两河流域4.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DC5.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A.金字塔B.《汉莫拉比法典》C.佛教D.秦始皇陵兵马俑6.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吉尔伽美什》D.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AD7.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山地D.大河流域8.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可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是()A.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有利于埃及农业的发展B.尼罗河的泛滥毁灭了埃及文明C.尼罗河在埃及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D.尼罗河的泛滥淹死了许多人DA9.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条文。这重要遗产属于()A.古代埃及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统维保协议书
- 早餐店桌子转让协议书
- 股份划分协议书
- 签订婚内协议书
- 葡萄栽种协议书
- 曲棍球竞赛招标协议书
- 遣散员工协议书
- 结婚入户协议书
- 自愿退兵协议书
- 线路修整协议书
- 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24917-2010眼镜阀
- GB/T 20812-2006角膜接触镜附属用品
- 抢救仪器设备管理课件
-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请承诺书
- 初一家长会课件差班
- 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挤塑聚苯板)
- 《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牙髓炎护理查房【版直接用】课件
-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处理(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