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综合检测卷(A) 单元检测_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综合检测卷(A) 单元检测_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综合检测卷(A) 单元检测_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综合检测卷(A) 单元检测_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综合检测卷(A) 单元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综合检测卷(A)(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阿图什天门位于新疆阿图什市,这个由灰黄色的砾岩形成的天然石拱门呈“∩”形,宽约100米,高500米左右,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阿图什天门。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阿图什天门类似的是()A.喀斯特地貌B.丹霞地貌C.雅丹地貌D.风积地貌A.风力侵蚀显著B.流水侵蚀显著C.更加雄伟壮观D.更容易拍到日落景观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可判断,阿图什天门主要是由风力侵蚀导致的。A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形成的,B丹霞地貌是流水作用形成的,C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风蚀形成的,D风积地貌是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第2题,题干材料“石笋、石芽举步皆是”,可知该处天门洞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因此该地流水侵蚀显著。比较两处材料,天门山的天门洞的高度和宽度没有阿图什天门高大、雄伟。天门山的天门洞南北穿透,即朝向南北,因此不易看到或拍摄到日落景观。答案:1.C2.B读下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被侵蚀 B.先侵蚀,后沉积C.不断有泥沙沉积D.先沉积,后侵蚀4.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A.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B.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第4题,海岸线向南推进,可能是入海年径流量增大,输送泥沙增加。答案:3.C4.B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沟渠纵横。读下图完成5~6题。5.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河流地貌()A.三角洲B.冲积平原C.“V”形河谷D.冲积扇6.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A.甲 B.丙 C.庚 D.乙解析:第5题,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或入湖处,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形成扇形的地貌形状,且位于河流出山口,由于水流速度降低,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碎石在山前堆积,属于河流冲积扇。第6题,据材料,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沟渠纵横,可知该地地形平坦,河网密布。答案:5.D6.C某课堂演示实验(下图)如下: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完成7~8题。7.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8.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A.河流出山口 B.平原边缘处 C.狭长山谷底 D.河流入海口解析:第7题,该演示实验中,沙子沿书本中缝滑下,形成堆积体,模拟的外力作用是沉积作用。风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水蚀作用形成沟谷地貌。风化作用使岩石崩碎,碎屑堆积物颗粒大。第8题,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河流出山口,从山谷中流出,地形变得开阔,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平原边缘处、狭长山谷底没有冲积扇分布。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答案:7.C8.A读下面两幅图,完成9~10题。甲乙9.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10.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解析:第9题,图乙所示地形剖面,T岸较陡,说明受侵蚀,为凹岸。P岸有沉积,是凸岸。对应图甲中的①③处。第10题,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沉积。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从上游到下游,河谷横剖面由“V”形变为槽形。答案:9.C10.C岩石及地貌的形成均与地质作用有关。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类型。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干旱环境下的风力沉积作用 B.b表示地壳的水平运动C.c表示流水对岩石的侵蚀作用 D.d表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12.下列人类活动能够加重c过程的是()A.退耕还林B.围湖造田C.陡坡垦荒D.营造薪炭林解析:第11题,a应是湿润环境(或热带浅海);b应是地壳的垂直上升运动;d表示流水侵(溶)蚀作用。第12题,石灰岩地貌地表崎岖不平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人类在陡坡垦荒会加剧水土流失,加重流水对岩石的侵蚀作用。答案:11.C12.C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a表示风力侵蚀②b表示风力搬运③c表示流水溶蚀④d表示流水搬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13题,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为风力侵蚀。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从西北地区、蒙古高原及至中亚地区搬运来的,b为风力搬运。华北平原则是流水从黄土高原上搬运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c为流水搬运,d为流水堆积。第14题,c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答案:13.A14.B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涸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完成15~16题。15.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东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A.东南—西北B.东北—西南 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解析:第15题,结合材料“干涸龟裂”“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可知该地为干旱地区,因风力侵蚀作用是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故判断可能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结合选项只有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故B项正确。第16题,由题干可知,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干涸的湖底在盛行风吹拂下,岩性较差的被侵蚀掉,而岩性强的保留下来,形成槽、垄,其伸展方向应与风向一致,应为东北—西南方向,故B项正确。答案:15.B16.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某旅行社为吸引人们出游制作了几幅简易宣传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ABCDEF(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a.长江三峡,b.楼兰古城,c.天山一号冰川,d.风蚀蘑菇,e.“鱼米之乡”,f.“黄土高原”。

(2)请用地质作用(外力作用)解释各地貌景观的成因。A;B;C;F。

(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①②③的具体名称。①是,②是,③是。图示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主要来自。

解析:第(1)题,结合图可知,A表示的是长江三峡;B表示的是南方地区的“鱼米之乡”;C表示的是楼兰古城;D表示的是冰川地貌;E表示的是黄土高原;F表示的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第(2)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据图可知,A为流水侵蚀作用;B是流水沉积作用;C是风力沉积作用;F是风力侵蚀作用。第(3)题,考查冰川地貌的形态。据图可知,①是冰斗,②是角峰,③是“U”形谷。六种地貌都是受到外力作用形成的,其能量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答案:(1)ACDFBE(2)流水侵蚀流水沉积风力沉积风力侵蚀(3)冰斗角峰“U”形谷太阳辐射(地球外部)18.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解析:第(1)题,小河发育在山谷。读图可知,该小河上下游河段等高线密集,所以坡度大,水流急;而中游河段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水流慢。第(2)题,读图,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C、D之间有山脊,会挡住视线,看不到C处同学。D、E之间是低谷,不会影响通视,因此能看见E处同学。第(3)题,DE、GH的交点处为鞍部,交点处对于GH线来说为最高点。第(4)题,读出两地高度差,计算可得两地温差。答案:(1)画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3)②;画图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4)3℃。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3000毫米。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3)推断沙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