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遍专题5振动与波光学专题分层突破练12振动与波课件_第1页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遍专题5振动与波光学专题分层突破练12振动与波课件_第2页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遍专题5振动与波光学专题分层突破练12振动与波课件_第3页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遍专题5振动与波光学专题分层突破练12振动与波课件_第4页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遍专题5振动与波光学专题分层突破练12振动与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分层突破练12振动与波123456789101112基础巩固131.(2024湖北武汉一模)“喷水鱼洗”是我国珍贵的古代文物,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鱼洗是在先秦时期普遍使用的一种金属制盥洗用具。“喷水鱼洗”大约出现在唐代。“喷水鱼洗”的大小像一个洗脸盆,底部是扁平的,盆沿左右各有一个把柄,称为双耳。“喷水鱼洗”最奇妙的地方是,用双手快速且有节奏地摩擦双耳,盆内水波荡漾;摩擦得法,可喷出水柱。1412345678910111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现象是波的衍射形成的B.“喷水鱼洗”中的水位越低,振动越明显,喷出的水柱越高C.“喷水鱼洗”做受迫振动,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喷水鱼洗”振动的频率相等或十分接近时,“喷水鱼洗”产生了共振而使水剧烈振荡D.“喷水鱼洗”中的水做受迫振动,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水波振动的频率相等或十分接近时,水产生了共振而剧烈振荡答案

C14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喷水鱼洗”做受迫振动,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喷水鱼洗”振动的频率相等或十分接近时,“喷水鱼洗”产生了共振而使水剧烈振荡,“喷水鱼洗”中的水位越低,则水与“喷水鱼洗”接触部分越少,水的振动越不明显,则越不容易喷出水柱,A、B、D错误,C正确。14123456789101112132.(2024福建卷)某简谐运动的y-t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为2cm B.频率为2.5HzC.0.1s时速度为0 D.0.2s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答案

B14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简谐运动的振幅是1

cm,周期是0.4

s,所以频率是f==2.5

Hz,选项A错误,B正确。y-t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0.1

s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不为0,选项C错误。简谐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故0.2

s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选项D错误。14123456789101112133.(2024浙江温州三模)蜻蜓在水面上“点水”激起一圈圈波纹,如图所示。水面上有一开有两小孔A、B的挡板,A、B离波源S的距离分别为30cm、40cm,AB间距为50cm,O为AB中点,AB中垂线上的C点,距O点100cm。波源在水面处振动形成的水波视为简谐横波,t=0时,波源自平衡位置起振。已知波速为20cm/s,小孔A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谷时,小孔B处质点刚好第一次处于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S起振方向向下B.t=4s时,A、B两处质点振动方向相反C.OC线段的中点为加强点D.若蜻蜓点水的频率增大,则波速增大答案

B1412345678910111213解析

A、B离波源S的距离分别为30

cm、40

cm,A离波源S较近,则A先振动,小孔A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谷时,小孔B处质点刚好第一次处于波峰,可知波源S起振方向向上,且A、B两处质点振动方向总相反,故t=4

s时,A、B两处质点振动方向相反,OC线段的中点到A、B两点距离相等,则该点为减弱点,A、C错误,B正确;波速只与介质有关,若蜻蜓点水的频率增大,波速不变,D错误。14123456789101112134.(多选)(2024新课标卷)位于坐标原点O的波源在t=0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所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平衡位置在x=3.5m处的质点P开始振动时,波源恰好第2次处于波谷位置,则(

)A.波的周期是0.1sB.波的振幅是0.2mC.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D.平衡位置在x=4.5m处的质点Q开始振动时,质点P处于波峰位置答案

BC14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本题考查简谐运动、简谐波以及相应图像的理解。由题图可知,T=0.2

s,A=0.2

m,选项A错误,B正确。14123456789101112135.(2023浙江6月选考)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O。先调节A、B两管等长,O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管拉长d=15cm,在O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二次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A.声波的波长λ=15cmB.声波的波长λ=30cmC.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D.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答案

C14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6.(2024河北模拟预测)鱼漂是垂钓时反映鱼儿咬钩讯息的工具。如图甲所示,当鱼漂静止时,P点恰好在水面处。将鱼漂缓慢向下压,松手后,鱼漂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取竖直向上为位移的正方向,则(

)A.在t=0.3s时刻,鱼漂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B.在t=0.3s时刻,鱼漂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C.鱼漂的振动频率为1.25HzD.鱼漂在振动的过程中,存在速度和加速度均减小的时间段答案

C14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图乙可知在t=0.3

s时刻,鱼漂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此时鱼漂的位移竖直向上,则鱼漂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A、B错误。鱼漂的振动频率为f=Hz=1.25

Hz,C正确。鱼漂离平衡位置越远,速度越小,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鱼漂离平衡位置越近,速度越大,位移越小,加速度越小;则鱼漂在振动的过程中,不存在速度和加速度均减小的时间段,D错误。14123456789101112137.(2024山东聊城二模)甲、乙两列机械波在同一种介质中沿x轴相向传播,甲波波源位于O点,乙波波源位于x=8m处,两波源均沿y轴方向振动。t=0时刻,甲波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此时乙波波源开始振动,其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乙波的传播速度v乙=2.0m/s,质点P的平衡位置处于x=5m处。若两波源一直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波的周期为2sB.t=2.0s时,质点P开始振动C.t=3.0s时,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振动D.在0~3.5s时间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42cmC14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两列波传播速度大小相等,由图1可知,甲波的波长为2

m,所以周期为=1.5

s,B错误;t=3

s时,若只有乙波,质点P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若只有甲波,质点P也是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所以t=3

s时,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振动,C正确;由于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质点P到两波源的波程差等于1

m,即半波长,所以质点P的平衡位置为振动加强点,其振幅为7

m,所以在0~3.5

s时间内,质点P的路程为s=2A乙+6(A甲+A乙)=48

cm,D错误。14123456789101112138.(10分)(2024广东惠州一模)发生地震时,我国地震局能记录地震过程中的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图甲为传播方向上距离震源2km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图乙为地震发生后,质点P振动1.0s时的地震简谐横波图像,假设地震简谐横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变,求:(1)该地震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和t=1.0s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2)该地震简谐横波传播的速度大小;(3)质点P振动30s后,该地震简谐横波能到达的最远位置与震源之间的距离。答案

(1)沿x轴正方向,沿y轴正方向(2)4×103m/s

(3)1.22×105m1412345678910111213解析

(1)由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可知,该地震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t=1.0

s时,质点P沿y轴正方向振动。(2)由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可知波长λ=4

km,周期T=1.0

s,有解得v=4×103

m/s。(3)质点P振动30

s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距离为Δx=vt又dmax=Δx+x0解得dmax=1.22×105

m。1412345678910111213综合提升9.(2024湖南卷)如图所示,健身者在公园以每分钟60次的频率上下抖动长绳的一端,长绳自右向左呈现波浪状起伏,可近似为单向传播的简谐横波。长绳上A、B两点平衡位置相距6m,t0时刻A点位于波谷,B点位于波峰,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为3mB.波速为12m/sC.t0+0.25s时刻,B点速度为0D.t0+0.50s时刻,A点速度为0答案

D14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A.两列波可以发生干涉B.t=0时,P(0,6,0)处质点的位移为0C.t=0时,Q(-3,6,0)处质点的位移为0.2mD.t=0时,波源S1和S2的加速度相同AB14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两列波的频率均为f=

Hz,两列波的相位差为π,且都在z方向上振动,则两列波可以发生干涉,A正确;两波源产生的波相位差为π,而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为零,则P点为振动减弱点,振幅为零,则t=0时,P(0,6,0)处质点的位移为0,B正确;14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1.(多选)(2024河北二模)如图所示,池塘分为A、B、C三个区域,浅水区A、C两部分水深相同,深水区B中水波波长是浅水区中水波波长的2倍,浅水区水深40cm。O、N分别处于深浅两部分水面分界线上,xOM=xNP,xON=3m,t=0时刻O处水波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t=2.5s时O处水波第二次达到波峰,此时M处水波第一次达到波谷,设水波在三个区域的振幅均为A=6cm,水波的速度v与水的深度h间的关系满足v=,式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深水区水深80cmB.O、M间距离为2mC.t=1.25s时P处水开始振动BD14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2.(多选)(2024山东济宁一模)位于x=-3cm和x=13cm处的两波源都只做了一次全振动,形成两列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均为A=5cm,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M、N两点,M、P、Q、N在x轴上的坐标分别为1cm、3cm、5cm、9cm,平衡位置在M处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s时,平衡位置在M处的质点刚好运动到P点B.t=5s时,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的位移为-10cmC.P处质点振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大小为5cmD.平衡位置坐标为x=4cm的质点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总路程为10cmBC14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根据题意可知,当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刚离开P点时,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波刚好传到P点,以后P点只参与沿x轴负向传播的波引起的振动,故P处质点最大位移为振幅值,即5

cm,C正确;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先传到x=4

cm的位置,振动半个周期后,即通过路程为10

cm后,沿x轴负方向的波传到x=4

cm的位置,此时两列波在该点叠加位移为零,然后沿x轴负方向的波在该处质点振动半个周期,路程为10

cm,则在振动过程中该处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