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高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3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险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3、如图是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4、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伏尔泰D.卢梭5、【题文】标志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的是()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C.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6、【题文】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风云人物,对其中一人的评价为:“在许多科技领域里,特别是在探索和利用原子和宇宙的多种作用力方面,他是值得人们记忆的人。”这个风云人物是A.达尔文B.牛顿C.爱因斯坦D.居里夫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这反映马丁·路德()

A.反对上帝的权威B.反对教皇的权威C.主张服从教士的权威D.主张服从国王的权威8、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两者采取的指施相似之处有()A.都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地方治理B.都制定万民法,扩大公民权C.都颁布法律,巩固统治D.都重用贵族,实行分封制9、1920年一位生活在上海的广东商人,可能见到的场景有()A.一堆人围着黑白电视机观看节目B.戏院门口的电影广告吸引民众驻足观看C.中山装、列宁装等制服大行其道D.乘汽车马车者,男女杂坐不以为嫌10、民间诗歌常常紧扣时代主题,反映现实生活。下列诗句中,反映新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有()A.公社谷堆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B.阶级斗争记心上,马列主义指航道C.嫦娥喜送太空客,神女搬迁截大江D.联产承包春天到,政通人和谱新篇11、某西方学者认为,19世纪提出的“两个假说都带有革命性,它们猛烈冲击着关于人类和人生的传统看法,使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许多以前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这里提到的“两个假说”分别是指()A.进化论B.相对论C.社会契约论D.马克思主义评卷人得分三、双选题(共4题,共8分)12、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13、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14、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15、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16、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面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17、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______。(判断对错)18、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指导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③表述错误,故排除含③的选项,选B。考点:三民主义。【解析】【答案】B2、B【分析】【分析】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而这些主张是要为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也就是适应了资产阶级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实际是考察启蒙运动的根本原因,首先考虑经济因素: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3、D【分析】A.依据题干所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的“焚书坑儒”导致儒家思想在a处处于发展的低潮时期。

B.依据题干所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得儒家思想在b处处于发展的高潮时期。

C.依据题干所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使得儒家思想在处c处处于发展的低潮时期。

D.依据题干所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d处处于高潮是因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和推动,而不是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故选:D。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所给图片中的“时间”,并正确掌握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D4、B【分析】从“古希腊”排除选项CD,从“道德、善与恶”排除普罗塔戈拉。【解析】【答案】B5、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故选B。A项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成就,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行;C项是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成就,反对儒家伦理道德;D项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作品。CD都是在新文化运动开始后。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解析】【答案】B6、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风云人物”“利用原子和宇宙的多种作用力方”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人物是爱因斯坦,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时间不符,排除;居里夫人的贡献是发现镭,与“原子和宇宙的多种作用力”无关,排除。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爱因斯坦【解析】【答案】C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B|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关认识。根据材料“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即体现”肯定王权,服从王权“,D项正确。进一步可知:A项本身错误,改革后的基督教,仍然信奉上帝,排除A。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即能够体现反对罗马教皇的权威,B项正确。C项与宗教改革相悖,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D。【解析】【答案】BD8、AC【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实行的是专制统治,颁布法律,巩固统治,故AC两项正确。

B项只符合罗马帝国;排除。

D项只符合汉代;排除。

故选:AC。

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相同的政治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政治特点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政治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解析】AC9、BD【分析】1920年已进入民国;上海是发展较早的通商口岸地区,西方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已经渗透到民间,故BD正确;

电视事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的;列宁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比较流行,故AC错误。

故选:BD。

本题考查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从西方传入的文化;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人的个性解放,首先体现在服饰上摆脱旧的束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动巨大变动,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解析】BD10、CD【分析】A.A是指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浮夸现象严重;排除;

B.B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为地夸大阶级斗争;尤其是文革时期,排除;

C.C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三峡等工程;符合题意,正确;

D.D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措施;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CD。

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实际上可划为组合型选择题,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解析】CD11、AD【分析】A.根据信息“19世纪提出的假说”;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正确。

B.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宣告达尔文进化论诞生,正确。

C.产生于18世纪;排除。

D.产生于1905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AD。

本题考查了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关键在于对近代西方科技和思想的掌握。

本题以19世纪的思想为切入点,考查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析】AD三、双选题(共4题,共8分)12、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由“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得知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国两制”的保障。所以选B。【解析】【答案】B13、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罗马版图的扩大。不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其它是正确的。所以选C。【解析】【答案】C14、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由“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得知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国两制”的保障。所以选B。【解析】【答案】B15、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罗马版图的扩大。不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其它是正确的。所以选C。【解析】【答案】C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16、A【分析】【分析】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是一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伟大的正义战争。由于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一条全民族抗战的路线。也是抗战胜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