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我国从建国以来;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主要是()

A.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

B.没有战争。

C.生活水平提高。

D.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

2、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体积增大C.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D.细胞分裂3、用下面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哪一台?()

。显微镜目镜物镜A15X40XB10X40XC10X10XD15X100XA.AB.BC.CD.D4、菊原产我国,目前世界上有2万至2.5万个品种,我国有7000种左右。这一实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数量多样性5、【题文】木纤维和韧皮纤维属于()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输导组织D.保护组织6、我县玉泉山公园是广大公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下列各项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公园中的所有植物B.公园中的所有生物C.公园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D.整个公园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生物学是以科学探究为基础的,调查则是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和____,并制定合理的____.调查过程中要____.对调查结果要做进行整理和分析,若有需要,还需用数学方法进行____.8、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反映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反映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藕断丝连”中的“丝”来自植物体的________组织。10、氧气在血液中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____.(判断对错)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____.(判断对错)12、带土移栽可减少根毛的损伤,使植物能更好的成活.____(判断对错)13、【题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____进入肺泡;肺泡内的____进入血液。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动物能够排除代谢废物,植物不能排除代谢废物()15、人体的泪液和唾液具有杀菌作用.______.(判断对错)16、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17、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变化情况是静脉血→动脉血()18、莲藕、马铃薯、萝卜、红薯都是植物的地下茎。______(判断对错)19、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20、茉莉花由多种组织构成,但它不具有肌肉组织()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1、如图一是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图二是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三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请据图回答:

。组别种子数(粒)处理方法萌发数(粒)①20有光,不加水,25℃0②20有光,适量的水,25℃18③20有光,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0④20无光,适量的水,25℃17(1)图一中;胚的组成包括______(填图中序号)。若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图上,会变蓝的部分是______(填该结构的名称)。

(2)植物的受精场所发生在图二的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

(3)图三中①与②组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第③组种子不萌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图三中②和④组进行对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2、如图为人体肾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②③④组成的结构是______。

(2)血液流经③______时经过作用形成原尿;进入到②______中。

(3)人体排出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______含量也有重要作用。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23、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1)若以1和2为一组,则实验变量为____,对照组是____。(2)加入碘液后全部变成蓝色的是____号试管,淀粉被彻底分解的是____号试管,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分解还可在人体的____内进行。24、下列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里的水槽里放的是清水。把A;B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24小时,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颜色没有变化,说明______。

(2)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则叶片的颜色______。

(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______。

(4)该实验说明了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25、种子的萌发除受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是否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影响?有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豆角小麦玉米莴苣无蒜97.7%93.8%95.6%70.0%有蒜93.3%96.6%85.6%30.0%注:有蒜是指在各培养皿中加入了2克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未加,实验过程提供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

(1)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籽对______种子的发芽率最有影响.

(3)请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结果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那么,哪种方案更好,为什么?______.26、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实验方法步骤如表:。甲组乙组1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2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3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2)甲组同学通过重复实验;若______,则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

(3)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______。

(4)实验中盖好封严的目的是______;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的目的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2题,共4分)27、【题文】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示结构分别为:

A____B____

C____D____

(2)甲图表示____(回答“吸气”还是“呼气”)。

(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使胸腔容积____,肺随着____,气体便被吸入。28、【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

1949年以前;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故选:C

【解析】【答案】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2、C【分析】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从而使生物体逐渐由小长大.

故选C【解析】C3、C【分析】解:通过分析知道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所以四台显微镜中应选放大倍数最小的一台.

A: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

B:40×10=400倍;

C:10×10=100倍;是四台显微镜中的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D:15×100=1500倍.

故选: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弄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大小与所观察到的视野的关系,是顺利操作显微镜的关键.【解析】C4、B【分析】试题分析:同属于菊花世界上有2万至2.5万个品种,我国有7000种左右,这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了菊花的不同性状,体现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选B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多种表现,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理解生物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解析】【答案】B5、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

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

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常木质化.因细胞形状和细胞加厚情况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如叶脉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解析】【答案】B6、D【分析】【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所以四个选项只有D属于生态系统。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如实记录整理和分析【分析】【解答】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故答案为: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如实记录;整理和分析.

【分析】调查法:明确目的﹣确定对象﹣制订合理方案﹣记录﹣对结果分析整理.8、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繁殖。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反映了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的开花结果,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繁殖。【解析】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繁殖。

9、输导【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体主要组织的特点及分布。【解答】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比较如下表:。

名称分布细胞特点功能保护组织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而且在与空气接触的细胞壁上有着角质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营养组织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机械组织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等部分,细胞壁厚壁起支持作用输导组织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分生组织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解: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输导组织.综上分析,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来自于植物体的输导组织。【解析】输导10、略

【分析】

血液中有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人体内,肺泡处氧的浓度最高,这时血红蛋白就与氧结合,而在组织细胞处氧的浓度最低,血红蛋白就与氧分离,这样血红蛋白就为人体的组织细胞送去氧气,供组织细胞利用.可见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主要是以化合态的形式而不是游离态;所以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的氧,进入人体之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时应从血红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

11、略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和反射弧.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反射弧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2、略

【分析】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的目的.解答时可以从根毛的位置和功能,幼苗期的根系特点,带土移栽的目的方面来切入.

13、略

【分析】【解析】肺泡中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解析】【答案】二氧化碳、氧气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分析】【解答】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粪便以及多余的水,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食物消化后形成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呼出气体排出二氧化碳、水,排尿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植物产生的气体废物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可以通过气孔排出,也可以重新被利用,营养废物通过落叶的形式带走。故植物不产生废物是错误的。

所以题干错误。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熟练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便可解题。15、√【分析】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故泪液和唾液具有杀菌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

故答案为:√.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解析】√16、×【分析】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平衡能力也是受生物的影响,一旦超过这种限度,平衡很难恢复,所以我们不可以过度的利用它,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解析】F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所以血液与细胞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情况是动脉血→静脉血。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选F。

【解析】F18、×【分析】解: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莲藕和马铃薯属于茎、萝卜和红薯属于根,故“莲藕、马铃薯、萝卜、红薯都是植物的地下茎”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功能。据此答题。

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解析】×19、×【分析】试题分析:(1)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最后表达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2)评价探究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实验数据是不能随便篡改的,尊重实验事实,这是做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故答案为:×.考点:此题考查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评价探究方案的能力.【解析】【答案】×20、A【分析】【解答】茉莉属于植物;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分生(基本)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位于植物体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作用.肌肉组织是动物的组织。故此题说法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体的组织和各具有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区分动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及功能.四、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1、BCDE胚乳④水分缺乏充足的空气菜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分析】解:(1)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胚由B胚芽;C胚轴、D胚根和E子叶组成。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所以若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图上,会变蓝的部分是胚乳。

(2)雄蕊的花粉内有精子;雌蕊的胚珠内有卵细胞,花粉管内的精子到达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图三中①与②组进行对照;除水分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变量是水分。第③组种子被水淹没,缺乏充足的空气,所以不能萌发。

(4)图三中②和④组进行对照;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两组种子的发芽率,无明显差异,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菜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故答案为:(1)BCDE;胚乳。

(2)④

(3)水分;缺乏充足的空气。

(4)菜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①充足的空气、②适宜的温度、③一定的水分。自身因素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

3;图一中;A种皮、B胚芽、C胚轴、D胚根、E子叶、F果皮和种皮、G胚乳。图二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胚珠。

熟练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对照试验的设计要求。【解析】BCDE胚乳④水分缺乏充足的空气菜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22、肾单位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肾小囊腔水分和无机盐【分析】解:(1)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每个肾脏都有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2)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②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3)健康人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所以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故答案为:

(1)肾单位。

(2)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肾小囊腔。

(3)水分和无机盐。

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每个肾脏都有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腔,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解析】肾单位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肾小囊腔水分和无机盐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23、(1)唾液2(2)23小肠【分析】【分析】本题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1试管与2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另一组是1试管与3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解答】(1)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则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对照组是1号试管,经过变量处理的是实验组,因此2号是实验组。

(2)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中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没有搅拌,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1号试管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小肠是消化淀粉的主要场所。【解析】(1)唾液2(2)23小肠24、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吸收变蓝色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二氧化碳B【分析】解:(1)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叶片颜色不变蓝色,说明叶片中无淀粉存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被A装置的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故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2)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因此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变蓝,说明B装置内的叶片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

(4)由(1);(2)可知;该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为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所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B。

故答案为:(1)不变蓝;无淀粉;吸收二氧化碳;

(2)变蓝;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3)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4)二氧化碳;

(5)B。

由于甲装置叶片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甲装置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而乙装置叶片由于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故遇碘变蓝色。该对照组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设立对照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全面掌握与教材实验有关的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解析】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吸收变蓝色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二氧化碳B25、大蒜籽莴苣间行播种豆角种子更好,因为大蒜籽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豆角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分析】解:(1)从表格中看出;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大蒜籽,因此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大蒜籽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从表格中看出;无大蒜籽的莴苣种子发芽率是70.0%,有大蒜籽的莴苣种子发芽率是30.0%,与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籽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最有影响.

(3)“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结果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那么,间行播种豆角种子更好,因为大蒜籽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豆角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

故答案为:(1)大蒜籽。

(2)莴苣。

(3)间行播种豆角种子更好;因为大蒜籽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豆角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解析】大蒜籽莴苣间行播种豆角种子更好,因为大蒜籽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豆角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26、①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对照组防止杂菌进入提供适宜的温度【分析】解:(1)依据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及其方法步骤;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所做出的假设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②号培养基不做任何处理,①号培养基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是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轻轻涂抹的培养基,对照组是不做任何处理的培养基,因此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对照试验,该实验的变量是硬币上的擦取物。从甲组同学在实验中,可知在①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2)甲组同学通过重复组实验;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由探究的问题及作出的假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

(3)甲组设置①;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对照试验;而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缺少对照组,因此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

(4)实验中盖好封严的目的是防止杂菌进入。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的目的是提供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1)①

(2)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

(3)对照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