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3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句子中解词错误的一项是(1分)()
A古之学者必有____:(名词,老师)B____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C吾从而____之:(意动用法以为师)D则耻____:(名词老师)A.B.BC.D.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红海行动》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海军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展现并挖掘了中国军队的实力,获得高达5亿美元的票房。B.“一个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外地人会说你那个城市服务态度不好,港澳同胞会感到祖国不温暖”,张秉贵简单的话语彰显其胸怀全局的大局观念。C.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我们渴望施展自身的意志和才华,做真正的自己,渴望比“服从工作需要”更自由和更深层次的表达。D.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他坚持义务献血18年,累计献血量超过11000毫升,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和山东省师德标兵称号。3、下列对《致云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的不朽之作,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描绘云雀的形象,也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B.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所写的云雀,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是理想的载体。C.诗中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夸张等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如诗人、如少女、如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D.《致云雀》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新明快,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给人向上的力量。4、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学于余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以为轮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游处:交游相处B.重念蒙君实视遇厚视遇:看待C.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强:加强D.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膏泽:施加恩泽6、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生乎吾前,其____道也固先乎吾闻:见闻。
作《师说》以____之贻:赠送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____江河绝:横渡。
木直____绳,輮以为轮中:射中C.是故____贵____贱无:没有。
六艺经传皆____习之通:全面D.金____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顺风而呼,声非加____也疾:强,猛烈7、下列选项中与以下事件发生地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偶结海棠社夜拟菊花题雅制春灯谜联诗悲寂寞A.衡芜苑秋爽斋暖香坞凹晶馆B.衡芜苑潇湘馆秋爽斋凸碧堂C.秋爽斋衡芜苑暖香坞凹晶馆D.秋爽斋潇湘馆衡芜苑凸碧堂评卷人得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共6题,共12分)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交代了听筝的环境。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表现了女子的处境孤单,也写出她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C.三、四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D.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琵琶行》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哀景哀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小题2】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
【小题3】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公安县怀古①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②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秋。当年八月,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戒严。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川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君臣:指刘备与他的臣子诸葛亮等。【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构思精巧,重点表现出“野”之“旷”“江”之“深”。B.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现象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C.颈联运用典故,写出了刘备君臣关系的融洽,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先描写古迹遗址,然后描绘眼前时景,最后抒发怀古情思。【小题2】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10、阅读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回答问题。
(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3)诗人为何花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忆秦娥娄山关【注】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斗,最终取得胜利。这首词即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练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D.这是一首雄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2)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②在扬州。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诗《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给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②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代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③“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
(1)请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
(2)清人黄生评此诗“直而实曲,朴而实秀”,请对此作简要分析。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析。评卷人得分三、选择+简答(共1题,共2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评卷人得分四、名著阅读(共3题,共18分)15、以下描述,符合《红楼梦》内容的一项是()A.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带着板儿,通过周瑞家的找到王熙凤,主要是为了求取资助。她得到了二十两银子,还得到了一吊雇车的钱。B.宝玉衔玉而生,宝钗衔金锁而生,两物上面的文字十分匹配,贾府有了金玉良缘的说法。C.木石前盟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高度赞美了宝黛爱情,也为他们的爱情悲剧埋下伏笔:黛玉作为神瑛侍者的化身,还泪给宝玉,直到泪尽而亡。E.贾赦看上贾母的丫鬟鸳鸯,托儿媳王熙凤去劝鸳鸯,鸳鸯不听凤姐的规劝,跑到贾母面前,当众剪发,立誓不嫁。E.贾赦看上贾母的丫鬟鸳鸯,托儿媳王熙凤去劝鸳鸯,鸳鸯不听凤姐的规劝,跑到贾母面前,当众剪发,立誓不嫁。16、下列《红楼梦》的人物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金陵十二钗之一,其别号为“稻香老农”,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贾兰的亲生母亲。B.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一,成立“海棠诗杜”,自号“蕉下客”,比同辈份的贾迎春、贾惜春年龄小,在贾府通称“三姑娘”。C.王夫人: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二老爷贾政的妻子,贾元春、贾珠、贾宝玉的母亲,王熙凤的姑母,薛宝钗的姨母。D.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贾母的孙媳妇,贾赦与邢夫人的儿媳妇,贾琏的妻子,巧姐的母亲。17、请依据《红楼梦》;在下列语句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内容。
(1)“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这段文字描绘的处所,后被赐名为“潇湘馆”,是______(填人名)的住所。
(2)甄士隐在梦中见到一僧一道来到太虚幻境,幻境的大石牌坊两边一副包含“真”与“假”矛盾关系的对联,对联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情景默写(共4题,共16分)18、(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
(2)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两句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19、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舒缓、柔和。远景描写,静中寓动。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21、填空。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认为让百姓向善的前提除了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还要做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2题,共4分)22、很多革命前辈和革命英烈为人民为理想无私奉献、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却并不广为人知,你的家乡也许就有这样的英雄。以班级为单位,参观访问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并查阅资料,搜集、积累相关素材,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可以写人物素描、事迹简介、新闻通讯等,也可以根据基础材料创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写完后同学之间交流,并以“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编辑纪念册。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沐浴在家人对我们的浓浓的爱意中,我们没有能够去了解我们的家人,去观察我们的家人。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视了那时刻包围在我们周围的家人之爱。你有过吗?
打开你尘封已久的记忆,翻开你成长的历程,请回忆触动心灵的所见或所闻,叙述一件事,捕捉、突出动情点,抓住细节描写,可兼用抒情句、议论句来表达情感。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你体验、感悟到的家人的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试题分析:应该是动词;解释为“拜师”。本题着重考查了重要实词的意义。对于课内重要的实词,平时复习要落实好注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理解;把握能力。常见病句六大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A项;语序不当,改为“挖掘并展现”。C项,搭配不当,“施展”和“意志”不搭配。D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改为“被评为”或者“荣获称号”。
故选B。
【点睛】
解析病句的技巧:
1.看动词。
在一个句子里;动词是灵魂,它既承接前面表示主语怎么样,又要支配后面的宾语来表示具体的句意,因而极易成为命题者设置误点的首选对象。审读句中的动词,不仅要看全句的谓语动词,还要关注分句或小成分里的动词。一般情况下,在动词上设置误点主要有动宾搭配不当和缺少宾语中心语等。
2.看关联词。
不同的关联词所运用的语义场是不同的;因此在遇到一个句子含有关联词时;
首先要注意运用的关联词是否符合语境要求;
其次;要注意关联词是否正确搭配或残缺不全;
第三;特别要注意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得当。
3.看数量词。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一般一眼就能分辨出数量词使用的正误。
错误地使用数量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约数与语气副词合用所导致的语意重复或矛盾,二是用倍数来表示降低或减少,三是数量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四是“数量词+名词+名词”这一结构产生歧义。
4.看否定词。
在病句题中;因错误运用否定词而导致句子不合逻辑的情况时有出现。在辨别时,尤其不能忽视像“防止;否认、杜绝、禁止、避免”等含有否定义的词语,当它们与否定词连用时,务必要审查该句语意是否符合逻辑。
5.看并列项。
并列项在句子里是常见的;任何一个句子成分都可以用并列项来表示。并列项之间一般有顿号或表并列关系的连词作标志,它可以是名词与名词的并列,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的并列。
并列项如果有误;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并列项之间类属关系不当,存在包含或交叉关系;二是并列项在句中与同其发生关系的另一成分不能完全搭配或一一照应;三是并列项之间语意重复或抵触,导致句子成分赘余或逻辑有误。
6.看“是”和“和”
“是”和“和”是造句时常用的两个字;但运用时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语病,因而也很容易成为命题者的设置点。
一般来讲,“是”字句较常见的语病是主宾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和成分赘余等;“和”字句较常见的语病是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和搭配不当等。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诗中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夸张等手法”错误。在诗歌的第八、九、十、十一小节;作者把云雀比作“诗人”“高贵的少女”“金色的萤火虫”和“玫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类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爱情或是醇酒的颂歌”运用的是设问修辞;“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边”运用夸张修辞。诗文中没有运用“排比”修辞。
故选C。4、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状语后置句。状语“于蓝”放在谓语“取”的后面,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A.状语后置句。状语“乎已”后置。正常语序是:“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B.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余”后置;正常语序是:“于余学”。
C.状语后置句。“乎吾(比我)”这个状语放在谓语形容词“先(早)”的后面。正常语序是:“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D.省略句。省略了代词“之”;正常语序是:“????之以之为轮”。
故选D。5、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
C.“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的意思是即使我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其中“强”,译为“勉强”。
故选C。6、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句句意: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闻:知道,懂得;
B.第二句句意: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中:合乎;
C.第一句句意: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无:无论。
故选D。7、C【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红楼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红楼梦》,并能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做出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找出答案。
由《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和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可知;此处答案C合适。
故选C。二、古代诗歌阅读(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小题1】采用了“哀景哀情”的正衬手法;错误。这首诗应为反衬,是“乐景哀情”。
点睛:古典诗词中情与景的关系:1;情景分写;情景互见:可先景后情,也可先情后景;有一句景一句情的,有一联景一联情的,也有一阕景一阕情的;先景后情,情感易把握;先情后景,一般情感较含蓄。2、只写景,不写情,景中含情。3、情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⑴情景关系的具体表现: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正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⑵怎样写景:①从多种感觉写;②动静(有声无声)搭配写;③总分结合写;④借助修辞方法写;⑤借助联想想象写。
【小题2】作者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
点睛: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而诗歌鉴赏又是高考语文评价能力综合考试的主要题型,所以对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也就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了。以下几个解题技巧可供参考。1.领会意境,综合分析,整体阅读防片面。答题时,应整体阅读;把握原诗、看清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领会意境,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2.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3.分析技巧,品味表达,以小见大看本质。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象征或其它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的技巧,抓住这些技巧和关键性的诗句,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比较,准确理解,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以小见大,把握全诗的主旨或诗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从而解答关于主旨、诗句这一类考题。
【小题3】《夜筝》描绘明月之夜女子弹筝的形象,着力描写了音乐效果,表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与《琵琶行并序》是相似的。再者,从弹筝者的身世来看,《夜筝》与《琵琶行并序》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对音乐本身的描写。【解析】【小题1】D
【小题2】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暗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
【小题3】《琵琶行并序》中得意的笔墨是对琵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所取的是《琵琶行并序》中用作陪衬的描写。9、略
【分析】【分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A项;“重点表现之‘深’”错误。这首诗是怀古诗,“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重点表现的不是自然景观的特点,而是为了重点突出公安县的历史变迁。
故选A。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题干问的是“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比较。比较杜甫在两首怀古诗中的异同,需要对两首诗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从题材上讲,两首诗都是怀古诗,都是因为诗人来到了名人故地而自然生发的感慨。《咏怀古迹》(其三)是诗人对王昭君的缅怀,想到昭君远嫁异域,最终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杜甫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的怀才不遇。《公安县怀古》是杜甫对吕蒙,刘备等人的缅怀,表达对他们能建功立业的人生的羡慕和刘备与诸葛亮等和睦君臣的关系的向往。【解析】【小题1】A
【小题2】相同点:杜甫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杜甫对古人缅怀敬仰的具体情感。《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主要表达对王昭君凛然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公安县怀古》中,杜甫主要表达对吕蒙等人能建功立业的人生的羡慕和刘备与诸葛亮等和睦君臣关系的向往。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选项解析不当,错在“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这个地方,这是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情感基调的错误解读。从文中最后一句话是的把握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以看出诗人充满着正能量,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风范,读来令人肃然起敬,一点都不消极颓废。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中关键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往往有承上启下;铺垫、卒章显志等等。做的时候重点是结合该语句所在的上下文语境;判断其位置,然后从结构方面去思考和分析。题干要求回答:“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这两句话出自原文的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既承接了前面“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越人描绘的天姥山的情形,表现了诗人的向往,又开启了下文写自己的“梦游”并呼应了标题。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句子的把握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文章着墨最多的地方往往是最传神;最精彩的所在;其作用要么凸显主题,要么通过细节的刻画,使之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题干要求回答:诗人为何花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主要是从标题、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方式等角度作答。文章题目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当然要花大量笔墨写梦境了,而梦境、神话等瑰丽的想象正是浪漫主义文学常用的创作方法。李白把梦境写得这么绚烂美好,令人神往,其目的是为了反衬现实的苦痛、现实的不堪。所以第二问关于这样写对主题的作用,那就是反衬和揭示。梦境是美好的,是诗人的政治理想,反衬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厌恶。
【点睛】
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
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
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解析】(1)D
(2)这两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梦”字点题,既交代了“梦”之所由,也申述了“梦”之所向。
(3)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11、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项;“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错误,“咽”指的是在昂首挺进的队伍中,军号吹奏着低沉悲壮的音调,并没有表现战士们的悲凉。
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从诗句使用的手法的角度分析;“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体现了夺取雄关的艰难。“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从描写的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两句诗表现了夺取雄关后的豪迈之情。
【点睛】
诗歌中炼句题一般解答思路:
①找出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
②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
③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不要忘记“修辞手法”)。
④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
虽然以上四点最终并不一定都会体现在答案中;但锻字炼句题仍应始终牢记联系意境;情感、手法这三大鉴赏角度。
诗词赏析: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眼中之景如王国维所说的“景中有我”实在是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不过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投射在周围景物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一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人变得心情沉郁。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片的凄厉悲壮豪气突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照一般的章法写来下阕可以写人之困顿路之艰难以抒行军艰难之慨进而深化这种基调写成一首写长征路难的抒情之作。但作者没有如此而是笔锋一转横空出世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因而已被广泛传诵成为佳句。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解析】(1)C
(2)①“雄关漫道真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出夺取娄山关的艰难。②这两句词体现了红军夺取娄山关后的豪迈之情,表现了革命队伍踏平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12、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感情的能力。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词语“相忆”“岁暮”“乡愁”“白头”。注意注释中的“大唐帝国万方多难”等。(2)这是一道考查诗歌风格的题目,此题给出了特点“直而实曲,朴而实秀”,即“朴实之中带有委婉”,结合诗中的语句解释说明这个特点即可。重点结合“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的直白和“”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分析委婉。【解析】(1)①老去之愁,②失意之愁,③思乡之愁,④忆友之愁,⑤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2)前两联围绕“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语言浅白质朴;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感情深挚而婉曲,推心置腹,荡气回肠。所以说“直而实曲,朴而实秀”。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中表达技巧以及主题思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审清题目要求“《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析”,然后再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把握重点词句,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从用词上来看,“三夜”、“一竿”突出了时间的长短,“败”、“舞”突出了农人因天气而变化的心情。【解析】(1)对比手法。把“三夜阴霪“和“一竿晴日”进行对比;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外孙入村收友的急切与喜悦之情。
(2)用词生动形象,富有内涵。“三夜”突出了“阴霪”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三、选择+简答(共1题,共2分)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消息的把握。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第二题要求考生对消息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考生要注意到消息中出现了数字化;有声阅读等与科技相关的词语,考生一方面可对阅读率的增长加以肯定,也可以适当分析科技给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
点睛:新闻类语言运用题旨在考查学生辨识、筛选、提炼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概括新闻的中心要素是较为常见的压缩语段题目,解答时对新闻的有关知识需了然于胸。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个部分。新闻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五个要素。新闻以记叙为主,它告诉我们“谁做了什么事”或“谁怎么了”,即是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做好新闻评析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准确把握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作好准;其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再次要注意点评从新闻材料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解析】(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2分)
(2)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4分)四、名著阅读(共3题,共18分)15、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B.宝钗的金锁是出生后得到一个人给的吉利话;才人为打造佩戴的;
C.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神瑛侍者是顽石幻化的,是后来的宝玉;
D.芳官要改为龄官;
E.贾赦是托邢夫人办理;邢夫人找儿媳王熙凤帮忙,但王熙凤巧妙推脱逃避,并未出面劝鸳鸯。
故选A。16、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B.“贾探春比贾惜春年龄小”错误。探春是三姑娘;惜春是四姑娘,探春比惜春年龄大。“四春”的年龄排序如下: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故选B。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1)潇湘馆:《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寄居荣国府的住所。贾宝玉曾提匾额:“有凤来仪”,后文中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而更名为潇湘馆。
(2)《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在睡梦中随一僧一道来到太虚幻境大石牌坊前,只见两边书写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到了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也看到了这副对联。【解析】林黛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五、情景默写(共4题,共16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渌”“漾”“猿”“作客”“独”。【解析】①.谢公宿处今尚在②.渌水荡漾清猿啼③.万里悲秋常作客④.百年多病独登台⑤.江山如画⑥.一时多少豪杰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
注意“暧暧”“依”“墟”等字的书写。【解析】①.暧暧远人村②.依依墟里烟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抟”“扶摇”“坼”“乾坤”,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属于山东卷必考内容,命题形式延续了2015年考查理解性默写的题型。语境提示明显,试题难度较低。(1)题中,由“击水之广、飞升之高”即可确定答案;(2)题中由“颔联”“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可确定答案;(3)题中由“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即可确定答案。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山东卷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考生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名篇中的非名句和非名篇中的名句。对于“理解性默写”,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解析】(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帛”“黎”“谨”“庠序”“悌”。【解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六、写作题(共2题,共4分)2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题干要求采用不同的体裁写家乡的革命前辈或革命英雄的事迹;编写以“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编辑纪念册。
以班级为单位,参观访问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并查阅资料,搜集、积解读题干要求:(1)所写的对象是为人民为理想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和革命英烈是事迹;在写作时要详细真实地介绍人物的事迹,可从参观访问和查阅资料积累的材料中,选出一些典型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以便在运用时得心应手。(2)英雄们的事迹的来源可参观访问获得,也可以是查阅资料,搜集、积累相关素材,但一定要真实。比如:抗日英雄吉鸿昌,《红岩》里的江姐、郧西游击“神枪手”刘世让,赵一曼,等等;(3)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可以写人物素描、事迹简介、新闻通讯等,也可以根据基础材料创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体裁不同,写法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如果写人物素描,就要抓取一个片段侧重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如果写事迹简介,就要侧重叙事,疾苦要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如果写新闻通讯,就要有导语,主体部分可以采用小标题形式。写之前,要熟悉该文体的写作要求,以突出文体特征,最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作。(4)最后把这些介绍革命英雄的文章以“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的形编辑成纪念册。可按照地城方位顺序、年代先后顺序、文体特征或英雄精神的侧重点等,进行分类整理,策划编辑。(5)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等能力。【解析】(1)人物素描受刑后的江姐通宵受刑后的江姐,昏迷地一步一步拖着软弱无力的脚步,向前移动;鲜血从她血淋淋的两只手的指尖上,一滴一滴地往下滴落。人们屏住呼吸,仇恨的烈火在心中燃烧,眼里噙着的泪水和江姐的鲜血一起往下滴一阵高昂雄壮的歌声,从楼八室铁门边最先响起。江姐在歌声中渐渐苏醒了。她宁静地聆听了一下,缓缓地抬起她明亮的双眼,像要找寻这歌声发出的地方。目光一闪,江姐仿佛发现了从楼八室传来的,许云峰的信任与鼓舞的眼波。战友的一瞥,胜过最热切的安慰,胜过任何特效的药物,一阵激烈的振奋,使她周身一动,立刻用最大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积聚起最后的力量,想站定脚步。她摇晃了一下,终于站稳了。头朝后一扬,浸满血水的头发,披到肩后。人们看得见她的脸了。她的脸,毫无血色,白得像一张纸。她微微侧过头,用黯淡的、但是不可逼视的眼光,望了一下搀扶着她的特务。像被火烧了一下似的,她猛然用两臂甩开了特务,傲然地抬起头,迈动倔强的双腿,歪歪倒倒向女牢走去。“呵——江姐!”大家禁不住喊出声来。可是,江姐只跨了几步,便扑倒了。蓬乱的头发,遮盖着她的脸,天蓝色的旗袍和那件红色的绒线衣,混合着斑斑的血迹(节选自《红岩》)
(2)事迹简介抗日英雄吉鸿昌吉鸿昌(1895一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人,祖籍陕西韩城西原村吉家巷。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准备在家乡河南发动中原暴动,向国民政府发难。经党组织同意,吉鸿昌与南汉宸、宣侠父等一起拟定了暴动计划,准备将在江西的吉鸿昌旧部两个师调回河南,与河南当地的地方武装结合起来,进行暴动。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为置吉鸿昌于死地,宋美龄不遗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贿,将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9月1日,被列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房保温地面桥架施工方案
- 小流域植物措施施工方案
- 脱硫塔防腐施工方案
- 铁路放电施工方案
- 云南室外拼装地板施工方案
- 皖河大桥施工方案
- 英伦风格庭院施工方案
- 金华防滑路面彩色施工方案
- 旧楼楼顶防水改造施工方案
- 浙江单位停车棚施工方案
- 病理科医院感染控制
- 2024年电信综合部办公室主任年度述职报告(四篇合集)
- 购销合同电子版完整版
- 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 2024年度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生带教计划课件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综合-必看)
- 劳务投标技术标
- 研发管理咨询项目建议书
- 转钱委托书授权书范本
- 一种配网高空作业智能安全带及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 某墓园物业管理日常管护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