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6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说:“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游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反映了郑板桥的艺术创作A.承袭了格物致知的观念B.形式主义地重复自然物C.迥异于传统文人画特征D.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2、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金大安二年(1076年)董氏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这说明A.考古资料完全复原历史场景B.宋代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C.山西是当时戏曲的繁荣之地D.宋代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3、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4、尼古拉・比萨诺是中世纪宫廷文化培育的艺术家,其大理石浮雕《最后的审判》背景有宗教教义描绘的场景,受罪人被恶魔折磨,受罚或得救的灵魂都以现实个体的人的形象,而非程式化的出现,在大街上能找到他们的容貌,看到的人可以想象到他们的身体走路或起跑的样子。这一浮雕A.表明基督教仍然严格控制思想B.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C.描绘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遭遇D.具有典型中世纪宗教画特征5、董仲舒认为,天是为百姓而生皇帝,而不是为皇帝生百姓。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这一思想A.具有限制皇权的积极意义B.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C.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学说D.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7、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8、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0、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2、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3、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4分)14、现代戏曲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3年全国第二届文代会强调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批评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特别是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后,创作环境相对宽松,加上前一时期戏剧创作经验的积累,戏剧创作开始走向繁荣,涌现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如《刘莲英》《妇女代表》等。但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扩大化使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探索就此夭折,不得不以政治风向为依归。

这一时期创作上的不足也是明显的:虽然有着对新社会的由衷热爱;但缺乏对新生活的深刻体验;由于对新社会可能出现的矛盾与曲折估计不足,戏剧冲突的解决往往过于简单,因而总体上缺乏一种历史的深度与广度。

正是在这种创作背景下;老舍的话剧《茶馆》益发显得卓尔不群。

——摘编自黄仕忠《中国戏曲史研究》(1)编写一幕发生在1957年一位中国戏曲爱好者家庭里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戏曲的发展,说明中国戏曲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发展史”。15、东西方先哲关注社会。其思考;启迪后人。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建立社会等级)。分何以能行?曰:义(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由于,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

——柏拉图《国家篇》(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和柏拉图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人,分析其主张的社会背景。16、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唐朝官修支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摘编自熊鸿儒《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及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科技创新”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的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应模式,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②侵略——革命模式,其主要观点是由于受到西方列强侵略,激起中国人民反抗;③“早期启蒙”模式,其主要观点是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其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和发展,引发近代化的方式。

运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模式进行探讨(说明:就其中一个模式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模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模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19、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请回答。

(1)被后人尊称为“至圣”的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重要贡献?

(2)汉武帝时;兴办的官立最高学府是什么?

(3)“1915年以后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20、关注人;关注社会是东西方很多哲学家的主张,东方的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西方古代希腊和近代欧洲更是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由此请回答: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儒学是怎样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

(2)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3)启蒙思想家进步主张的核心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是他在艺术创作上把主观与客观、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表现,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郑板桥的艺术创作承袭格物致知的观念,故排除A项;郑板桥不是形式主义地重复自然物,而是经过了加工升华,故B项错误;郑板桥的画是对古代文人画的继承和发展,故C项错误。2、D【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的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可排除;仅依据这一个考古发现,是不能说明“宋代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这一结论的,故可排除B;仅依据这一处考古发现,并不能说明整个山西的戏曲发展情况,故可排除C;依据材料中的“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这些信息可以看到宋代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故选D。

点睛:解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把握准确选项的特征。A项的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BC两项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夸大了材料所讲到的事件的影响。这两个特征也是在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所以把握了这些选项的特征后,就容易选出正确答案。3、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救亡图存是主题,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属于备考重点。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受到威胁,封建传统政治思想也遭遇挑战,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先后上演,维新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从洋务派中发展出来,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由学习西方的“船坚利炮”发展到政治层面,积极主张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但遇到了失败。最后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之时,退出了历史舞台。4、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受罚或得救的灵魂都以现实个体的人的形象”“他们的容貌,看到的人可以想象到他们的身体走路或起跑的样子”可知,这一浮雕体现出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基督教仍然严格控制思想”,排除A;《最后的审判》反映的是宗教故事,并非描绘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遭遇,排除C;浮雕体现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与中世纪宗教画有着鲜明地区别,排除D。5、A【分析】【详解】

根据“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可知董仲舒的思想明显体现了对皇权的限制,故选A项;根据“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可知董仲舒不是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思想体现了“天人感应”,而不是否定了“天人感应”,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不是将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故排除D项。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8、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0、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2、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4分)14、略

【分析】【详解】

(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本题作答需要围绕双百方针的提出及意义的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2)关于本题作答可从戏曲性质或服务对象、戏曲自身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示例】

主题:生活越来越好。

对话场景:

妈:他爸;我发现你这几天气色不错呀!爸:呵呵,被你发现了。听说过“双百”方针吗?你没感受到我们身边生活的变化吗?妈:你这么说,好像也是。我不仅发现你喜欢的戏曲曲目增加了不少,而且发现我们的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爸:是的;通过公私合营,我也成了国家企业的工人。家门前的道路也整平了;拓宽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从戏曲性质或服务对象的角度: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更多地讴歌新社会,反映各条战线的新人新事;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变化。

从戏曲自身发展历程的角度:“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戏曲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大量剧目和新剧种涌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的发展态势。15、略

【分析】(1)关于荀子和柏拉图思想主张的异同点;找出各自的思想主张,进行比较即可。关于相同点,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荀子和柏拉图都强调在群体相处中要和谐相处方面作答即可。关于不同点,可知二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途径不同,根据材料“建立社会等级”“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等信息即可概括孟子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途径;根据材料“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即可概括柏拉图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途径。

(2)关于社会背景;结合两者所处的时代,选择其中一人作答即可。如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家,当时旧制度衰落,诸侯割据,需要重建秩序;柏拉图生活的雅典,民主走向衰落,城邦间的纷争不断,政局动荡。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建立社会等级”“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孟子思想、柏拉图思想等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解析】(1)共同点:人须要构建社会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相处)

不同点:二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途径不同。

荀子主张依靠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建立社会等级秩序,属于儒家思想;柏拉图强调公民互助合作,建立理想城邦,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2)荀子:战国时期;旧制度衰落,诸侯割据混战,社会动荡,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柏拉图:雅典城邦民主制走向衰落,社会世风日下,政局动荡,城邦纷争不断。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据“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得出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据“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得出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据“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佘”得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解析】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五、论述题(共2题,共18分)17、略

【分析】【详解】

论题:根据材料中所列的五次科技革命长波以及所对应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观点:科技创新是影响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

阐述:选择其中若干次长波以及对应国家的发展情况进行阐释,以此突出科技革新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于英国、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于德国、第四五词科技革命对于美国的影响,具体阐释如下“”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棉纺织业、冶金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生产部门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传统手工劳动,促使英国成为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技术更新缓慢,丧失科技创新中心位置,国力衰弱,而美国、德国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产生内燃机、发电机等重大发明成果,并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改造钢铁生产等传统产业,迅速超过英法而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是,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丧失发展优势。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产生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发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使其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进一步抓住全球化、信息化的机遇,促进科技的持续发展,国力进一步加强。总而言之,近代英美等国的发展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决定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技和产业政策等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的建设。【解析】示例:论题:科技创新是影响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阐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棉纺织业、冶金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生产部门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传统手工劳动,促使英国成为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技术更新缓慢,丧失科技创新中心位置,国力衰弱,而美国、德国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产生内燃机、发电机等重大发明成果,并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改造钢铁生产等传统产业,迅速超过英法而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是,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丧失发展优势。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产生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发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使其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进一步抓住全球化、信息化的机遇,促进科技的持续发展,国力进一步加强。总而言之,近代英美等国的发展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决定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技和产业政策等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的建设。

(“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以就其中一种模式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进行解答,可见出题者的意图是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的能力,具有角度的自主性。“冲击——反应”模式中“冲击”是与西方列强侵略有关,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但是对“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这个观点不赞同。其观点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并不缺乏内部动力,中国社会内部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解析】“冲击——反应”模式中“冲击”是与西方列强侵略有关,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