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_第1页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_第2页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_第3页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_第4页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比如:煎熬、裸露、咆哮。

3、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少年儿童

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豪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

会少年儿童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豪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学期第一课,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春风扑面的现

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和学生读写课题,教师提示

“染”字的规范书写)

二、字词学习:

1、认字学习:

1)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巩固识记本课认字

掀起——铁锹搞活动--铁镐前进--煎熬骄傲-一煎熬

2)理解“煎熬”的意思并以“造句”的形式进行运用练习.

2、写字学习:

叮叮当当、歌谣、裸露、寂寞、叽叽又蹦又跳、咆哮、茂密、

拥抱、(荒山野岭

——青山碧岭)、枝繁叶茂

1)通过指名上黑板听写的形式检查写字预习情况,并做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的书写指导

2)理解“裸露、咆哮”的意思并以“造句”的形式进行运用练

习.

三、整体感知:

1读诗歌,思考诗歌主要写的是什么?(少先队员到荒山植树,

给荒山带来巨变。)

2、同样一座山岭在植树前后有什么不同?请快速浏览课文,用

文中的2个词语

分别概括(板书: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四、品读感悟:

(一)感悟山岭的变化:

1、植树前的荒山野岭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1)请抓住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试着进行描述(根据学生描述板书)

2)想象一下,植树前的荒山野岭还会是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2、植树后的青山碧岭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个小节描写出了这番景象?

(3——7)

2)课文从几方面描绘了青山碧岭?(少先队员到荒山植树带来

哪些巨变?)

(根据学生描述板书)

3)想象一下,植树后的青山碧岭还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4)引导感情朗读:植树后的青山碧岭处处充满美景,洋溢着大

自然的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境,谁愿意来读一读?(指读、学生

互评-一齐读)

(二)体会劳动场面:

1、山岭从“荒山野岭”变成“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少

先队员植树的功劳板书)

2、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少先队员植树的场面(第2小

节)

1)请抓住关键词语说说从中体会出了怎样的的植树场面?(热

烈、欢快)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表达,感受劳动场面:

同学们来到山上,就热火朝天地忙起了种树!有的()、有的

()、还有的()…・・・同学们的脸上(),还自信满满的地说:

“()”……这真是一个()场面!

3)引导感情朗读第2小节

(三)感悟作者表达:

1、植树造林其实很辛苦,可是少先队员却是“撒一路欢笑、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扎实基础。

2、背诵指导与练习。

3、拓展补充,尝试创编植树造林公益宣传用语。

4、课堂练笔,改写诗歌。

教学重难点:课堂练笔,改写诗歌

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

1巩固字词:听写、集体订正

2、课文朗读比赛

二、指导课文背诵:

1、交流自己试背好方法,教师指导点拨

2、展开限时背诵竞赛

三、拓展补充:

1、3月12日中国植树节20_年植树节主题:与大树在一起

2、植树造林公益宣传用语: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内容(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植树

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绿化环境,美化人生;栽树忙一天,

利益得百年;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2)尝试创编(形式:个人、同位、小组均可)

四、课堂练笔——改写诗歌

(附:教师练笔)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山野岭。山岭上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棵小草,

千年裸露的山岩终日饱受着烈日的煎熬。来到这里,你看不到一只

小鸟翻飞的风姿,看不到一只小兔蹦跳的‘身影,更看不到有人在这

里安家。这里时时飞沙走石,山下的河水浑浊咆哮,山脚下更是渺

无人烟。

又是一年春来到,一群少先队员伴着和煦的春风,迈着轻快的

脚步,唱着欢乐的歌曲来到了这片荒山野岭。他们要干什么?对,

他们要用双手为这里披上绿装!

你瞧,他们或两人一组或三五成群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的正

挽起袖管,奋力挥动锹镐忙着挖树坑;有的抱着小树苗来回穿梭;

有的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栽进了坑里,正左瞧右看地把树苗扶正;有

的给栽好的小树仔细培土,一边培,一边还用脚踩实,使树根与土

紧密结合;有的用一桶桶清水滋润棵棵树苗.....锹镐叮叮当当的

歌谣,清水哗哗作响的乐曲,少先队员的欢笑声,在山岭奏响了最

美妙的春之歌!

少先队员走遍荒山野岭,植树造林使这里旧貌换新颜。瞧,光

秃秃的山岭,成了绿色的海洋,山岩也躲进了绿荫,再也不被烈日

暴晒,群山到处郁郁葱葱。一阵风吹过,群山起伏,犹如阵阵海涛,

那声音令人陶醉,那景色美不胜收。小鸟飞来了,又是搭窝又是筑

巢;松鼠、小兔、小猴更是在绿色的大伞下,茂密的树丛中快乐地

玩耍。山下的河水也不再浑浊了,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

草……秋天到了,山上的果园散发出阵阵清香,一派丰收的景象。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充满豪情壮志的少先队员必定走遍

青山碧岭!

五、作业设计:

1、继续完成练笔并自主修改

2、查阅资料,继续了解植树的好处

3、积累描写春天的诗歌、阅读写春的文章

(附: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南春》(唐•杜牧)《春日偶成》(宋•程颖)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

随柳过前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

偷闲学少年。

《春晓》(唐•孟浩然)《春夜喜雨》(唐•杜甫)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咏柳》(唐•贺知章)《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

扉久不开。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杏出墙来。《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2—、教材解读:

1、本文是一首诗歌,生动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变化,

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2、诗歌节奏整齐,音韵铿锵,琅琅上口。拟人手法大量使用,

生动地表现了植树给荒山野岭带来的变化。对比手法的运用,荒山

野岭和青山碧岭形成对比,表现了植树造林的巨大作用。

3、结构上首尾呼应,具有点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重点部

分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们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

美丽。第二节写少先队员植树劳动的欢乐场面和愉悦之情。第三到

七节写少先队员的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子组成的词语。

3、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美

化自然的豪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课文读熟,有感情朗读及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是正确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春天是怎样的一个季节,你能用哪些学过的成语或者诗句来描

述一下?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细雨如丝……

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

是啊,春天到了,春意融融,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做一件

功在千秋的事情一一植树造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描写荒山植

树造林的诗歌。

板书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读题,指导读好“春光”、“染绿”

二、出示生字词语

叮叮当当歌谣—露寂寞叽叽直叫又蹦又跳

咆哮荒山野岭枝繁叶茂煎熬锹镐

1、指名朗读,反复读。

2、词义质疑。

锹镐:锹是铲土用的工具,镐是刨土挖坑用的工具。

三、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二)指名朗读,齐读课文。

交流初读诗歌的感想: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春天到了,同学们去荒山野林植树,绿化了山岭,为小动物创

造了美丽的家园。)

四、再读词语

师:在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们再读词语,请你展开想像,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

(示例:

露”一一我仿佛看到荒山野岭上没有了小鸟翻飞的身影,到

处飞砂走石,让人睁不开眼。

“寂寞:一一我孤零零地站在荒野上,没有人来帮助我,没有

人和我说上一句话,小草隐去了她的身影,松鼠也不知道到哪里去

了?

,,荒山野岭,,一一没有树木,没有溪水、没有鸟鸣,没有花

草……

“枝繁叶茂”一一眼前一片绿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

绿色的希望。

“煎熬”一一我仿佛感到自己被束缚住了手脚,心中感到窒息,

心中充满了怨言,我仿佛被困住了,不能动弹。

“咆哮”一一我仿佛来到了黄河边,感受巨浪滔天的气势,我

又来到了瀑布旁,聆听着瀑布从天而降的英姿。)

五:小结作业

1、抄写词语

生字指导书写:

叮叮当当叽叽咆哮“口”要齐其上;

繁笔画多,上宽下省,注意展点在上,要紧凑

2、完成补充习题部分作业

3、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二、教学要求: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同

学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欢快心情,感受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一)第一部分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段。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

双脚。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质疑: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踏”体现了什么?

(脚步轻盈,心情欢快,一路上有说有笑。)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少先队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一片。使荒山变

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3、感情朗读,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二)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

的内容?

交流:这一部分写了两个内容:

(1)欢快热闹的植树场面。

(2)植树造岭给荒山野岭带来的变化(美好的遐想)。

2、出示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朗读

锹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清水/哗哗流淌,滋润着

/棵棵树苗。

3、想像劳动场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4、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朗渎第3〜?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

好?为什么?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写出

了小动物的活泼可爱,以及他们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写出植树造

林,美化了环境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美好和安宁。

(三)第三部分

1、出示课文第三部分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

脚。

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一段。

这首尾两段有什么异同之处?

(结构相同,内容差不多,但是第一段中的“荒山野岭”变成了

“青山碧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写?

(首尾呼应,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点明了

课文的中心。)

2、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3、诗歌最后再一次提到“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呢?

(交流: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重在“春光“和“染"字上.首先,春光

从哪里来?是少先队员的植树活动改变了环境,绿化了祖国,把荒山

野岭变成了青山碧岭•其次是“染“,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植树后

荒山的巨大变化,寄托了少先队员对美好环境的无限向往,体现了他

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决心。)

三、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板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3

知识技能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

通过朗读、领会诗句内容,理解诗意。

价值观

情感态度

体会作者绿化祖国,美化自然的豪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

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板书设计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植树荒山披绿装

荒山野岭--------动物有家园

造林环境变美丽

课后反思:

章节首页

续页

教师活动预设

预设学生行为及设计理念

补充修订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年儿童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板书课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正音。

2、讨论交流不懂地方或读书感受。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精读感悟:

1、出示第一节(第一部分)。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2、学习第二节到第二节(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学习第八小节(第三部分)。

五、练习背诵:

六、作业:

诵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下来。

学生齐读两遍,质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在感受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学生交流。

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1、自由读第2—7小节。

2、想一想:这部分写了什么?

(植树劳动的热烈场面和同学们的欢欣喜悦。)

3、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4、指名读第二小节,想象当时场面,并指导朗读。

植树造林很辛苦,可是“我们”却是“撒一路欢笑”,“锹镐

叮叮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是什么力量支撑了“我们”?

5、默读第3——7小节,思考: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

么变化?

6、讨论: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7、指导朗读第3一—7节,自由练习。

你还知道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

1、齐读。思考:这一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首尾呼应)

2、哪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的意义

之大?(青山碧岭一一荒山野岭)

3、指导感情朗读。

1、引导助背。

2、自由背,抽查,齐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并结合课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

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点】

从诗句中品读出绿化、改造祖国的豪情壮志。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春天就要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最令我们欣慰的就是

那些红色了,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还

专门设立个植树的节日,你们知道这些吗?(让学生简短讨论)。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出示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感受一下吧。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的意思:

锹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要求学生能非常准确快速读出。

(2)指名分节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感知理解以下词语。

荒山野岭锹镐裸露枝繁叶茂咆哮

4.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1)分节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能读得正确。

(2)让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

(3)植树造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再在读中感知)

三、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先仔细观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2、有重点地指导。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3、给予充足时间完戌写字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

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从读中感悟“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写课题,有感情地朗读。

2、谁能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呢?

(注意链接以前的有关课文。)

二、精读感悟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锹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关系。

⑷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

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

好、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可对比录音的朗读。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

大?

(板书:青山碧岭一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背诵指导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深化感受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

1、白拟题日: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荒山披绿装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

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领会诗句内

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3、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春

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教学重点:

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课文录音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

生交流:(春风、春花、春草、朗诵关于春天的诗歌。)

师:是啊,春天,暖意浓浓,草长莺飞,是纸莺腾空翱翔的季

节,是百花争艳的季节,当那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地滋润着大地

的时候,这更是一个植树造林绿化地球的季节。你们有没有植树过

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2、板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读课题)

染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交流:(非常美妙,在绿色的世界上心情变得喜悦,脚步也变得

轻盈)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默读课文,说说预习中在字词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3、交流(可学生间互相考问或互相帮助)

4、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锹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细读,说说感受。(指导评价)

学生读3-5分钟后交流:

(小鸟彩色的翅膀,为荒山增添色彩。大树是小兔的保护伞。挥

动锹镐的声音,丁丁当当,那么活泼。果树硕果累累,色彩缤纷。)

设想一下金色的秋天,丰收的果园是怎样的美景?(交流)

5、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

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祖国的决心和豪情,文章首

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家园()的树丛()的秋天()的果园

()的荒山()的树林()的生活()的溪流

3.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品析语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

文。

一、复习。

1、默写词语。

2、按角色分配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少先队员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一片。“我们”

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乡间野外那清新的泥土气息,同学们手中丁当碰撞的

劳动工具,无不给我们的大自然送去了春天的问候,看到那清澈的

泉水瞬间消失于泥土的缝隙时,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

能读好这一段文字吗?)

锹镐/叮叮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溪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默读第3-7节,思考: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怎样的

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4)讨论: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

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

的美好、安宁。)

(6)(放眼望去,满目青翠,有了绿茵,大地充满了生机,昔日

那哭泣的土地在微笑,那混浊的河水又清亮如昔,还有那光秃秃的

山岭,此时更是一片苍翠,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这绿色

的世界)指导朗读第3、4、7节。

听课文录音。自由练习。开火车朗读。评议。

(7)绿色让你我快乐,也为小动物们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天堂,该

怎样把快乐读出来呢?四人小组练习多读读5、6小节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教师引读1、8两节

春光为何能染绿我们的双脚呢?(因为我们的到天使荒山变得苍

翠,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所以地球上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小参加植

树造林,改造自然,美化地球,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用我们的爱

心共创美好的未来。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

大?

(板书:青山碧岭一荒山野岭)

(3)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2、跟录音轻声背。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

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春光染绿我们

双脚》教案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

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

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与什么活动?(植树节活动)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

门设立了这个节日一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植树活动的待歌,

出示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渎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同学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渎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锹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锹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局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局部(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局部(第2-7节):写“我们“用双F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

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局部(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局部。

(1)自由渎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

留下绿色-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

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身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局部。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局部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局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局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示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锹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坚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竹,考虑: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

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

的美好、安定。)

(6)指导朗渎第3〜?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局部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示出植树意义之

大?

(板书:青山碧岭一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示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青L1J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

L白拟题日: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春光染绿我们

双脚》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

志豪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

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能哪些自然景物能感受到?你能用哪些成语、

哪些诗句形容春的景象?

(草长莺飞、白花争艳、春意融融……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杏出墙来。……朱自清《春》……)

2、说说你眼中的春!

3、此时此刻,我们教室里师生一堂,暖意融融,而窗外草长莺

飞,春意融融,这阳春三月,是白花争艳的季节,当那贵如油的春

雨淅淅沥沥地滋润着大地的时候,这更是一个植树造林、绿化地球

的季节。

二、自主学文(一)

1、边听边想象画面。

教师描述:乡间野外那纯朴的泥土气息,同学们手中叮当碰撞

的劳动工具,无不给我们的大自然送去了春天的第一声问候,当看

到那清澈的泉水瞬间消失于泥土的缝隙时,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

慰的笑容,你能读好课文吗?(出示语段)

2、指导朗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劳动场面。

(3)齐读。

3、照样子写词语:

丁丁当当一哗哗流淌一棵棵树苗一

4、照样子(文中语句)说短句:

5、小结点题:作者用精练的.26个字生动地再现了造林的欢快

场面。全世界的人们植树造林的大行动给地球穿上绿装,带来生机,

所以说一(生: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6、改写成把字句、被字句。

三、自主学文(二)

1、教师描述:有了绿意点缀后的地球家园又是那么神采奕奕,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这绿色的世界。你从课文哪些词句

中感受到了绿意和生机。

2、学生自读,感悟。

3、组织交流:从枝繁叶茂、林涛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

Pdolu?dojimd

相机学习生字:绿袍裸露煎熬寂寞

4、练习朗读。

5、小结过渡:绿色世界的不断扩大,不仅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

家园,也为小动物们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天堂。用一句话说说其他小

动物在绿色大地上快乐活动的情景。

6、巩固:齐读2-7自然段;选择其中一段背诵,连背。

四、拓展延伸

植树的作用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你还知道哪些,课后请大家

到课外书上、网络上查阅资料,下节课用简单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五、家作

1、抄写10个表现春景的成语,2遍;摘录描写春景的语段。

2、背诵2-7自然段。

3搜集资料,(延伸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引背第2-7自然段

二、交流资料

1、春天到了,同学们扛上铁锹去荒山植树造林,给大地带来绿

色,带来生机。植树的作用除了书上讲的,你还知道有哪些作用呢?

2、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每组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汇报小

组研究成果。

(相机出示:固沙的尖兵、抗盐碱的勇士、大气的清洁工、净化

污水的能手、噪声消音器、天气预报员……)

三、自主学文(三)

1、描述过渡:看来,植树的作用还真多呀,我们的劳动能使大

地披上了绿装,能使小动物们在自己的田地里快乐地生活,内心就

有了一种无法言语的喜悦。(出示第一8自然段)

2、请大家自读1、8自然段,找出不同之处。(板书:荒山野岭、

青山碧岭、让……色)

3、此时此刻,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

再读课文。

4、语言训练: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听到了一

5、小结:因为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苍翠,使野岭变得春

光无限,所以地球上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小参加植树造林、改造自然、

美化地球,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用我们的爱心共创世界的美好未

来。

四、拓展

1、荒山在我们手中变得那么美好,请你想象这美好的景象,说

一段话,可以用上下列词语(出示),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

波荡漾)

2、你准备如何为春天增添绿意?

(自由说)

3、补充阅读

P221《春雨》,谈读后感。

介绍硫酸雨。

以上就是分享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

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会尽最大

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

案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

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

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加什么活动?(植树节活动)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

门设立了这个节日一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待歌,

出示课题: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渎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渎绿线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锹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锹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F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

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渎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

留下绿色-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

无限)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锹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竹,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

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

的美好、安宁。)

(6)指导朗渎第3〜?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

大?

(板书:青山碧岭一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要求:

自拟题日: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荒山披绿装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

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

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

壮志豪情;

(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三、设计理念实实在在,想象出最美的画面;简简单单,诵读

出最真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

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

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教学理念:

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一一读中感悟;诵读一一读中生情;

诗歌朗诵一一以诵立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课文;

(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

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生字,练读课文,理解题意,把握诗歌内容。

一、谈话导人

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

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

代诗一一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谁来读题。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

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陶醉或发问)

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

习朗读的好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让我们看看谁朗

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

(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5、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

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

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

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

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

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

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袍、裸:衣字旁,别写成示字旁。鼠:

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品诗韵,赏语言,用情诵,立志行。

一、上节课我就说,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一一(情的艺

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我们分小组再来次朗诵比赛,

怎么样?

二、咀嚼诗歌韵味,探究表现特点。

1、师: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尽兴,很投入,朗读中你体会到诗歌

韵味了吗?(板书暗示:语言—情韵)

2、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体会,将自己的感受、发现有书

上注下来。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议一议,十分钟后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

之一:植树的场景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植树经历。如言:提着水桶,扛着树

苗,走向旷野一一满怀激情。挖坑,放苗,回土,浇水-----脸欢

笑。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情感作者表达出来了吗?品赏体会:“踏”

春风?意韵:春风是轻柔的,脚步是轻盈的。

之二:植树的意义

1、课文中写了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2、有哪些语言特别有味?

品赏: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寂寞多年的荒山”、

“荡漾的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

之三、结尾段的色彩

1、教师引读第1.8节。

2、比较两节有什么异同?两段能交换吗?(学生比较并说说理

由)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深化中心)

4、哪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的意义

之大?(划出有关词语)(板书:荒山野岭一一青山碧岭)

5、此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你读

着呢?

三、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既恰当又不重复的词语。

()的家园()的树叶()的秋天()的果园

()的家园()的树叶()的秋天()的果园

2、完成课后第四题写话练习: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

好景象,写一段话。

(二)

一、教材分析与设想:

1、苏教版的教材从中年级开始,每一册的开始都是以一首现代

诗歌打头,非常有新意。孩子们也爱读。第十册的第一篇课文也是

一首现代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

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全诗共有八个小节,分三个部分来写:

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

军。

第二至七小节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

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第八小节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

进军,显示出了“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

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富有诗意,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植

树让荒山野岭变成了绿色的天地,改善了环境,到处都有春天的脚

步,春意才会如此贴近我们,我们的双脚才会被春若染绿。但是我

们读完全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小小植

树员,春光才被他们的辛勤染绿了呢?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歌和以往的诗歌存在着不同点,

它的意象比较明确,语言的跳跃性不大,没有使用一些比较深奥的

修辞手法,这就为理解带来了方便。但是诗歌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

于理解诗歌的意思。在这篇诗歌的教学中,应该抓住重点词语(如

“林涛”“煎熬”),意象(如“小鸟”、“松鼠”、“小兔”、

“小猴”)展开想象,进行情境设置,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

到森林美丽的景色、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

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其次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诗歌的对比因素,进行对比教学。诗歌

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起到首尾呼应

的效果(第九册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结构就是这样)。

但是从“向荒山野岭进军”到“走遍青山碧岭”,我们还是可以发

现明显的变化,抓住这一个突破口,我们就可以为文章的教学抓住

了一条主线。诗歌中也有这样的对比点,如“咆哮”与“轻抚”。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植树者身上的对比,植树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可

是“我们”却是“撒一路欢笑”“锹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

谣”,是什么力量支撑了他们?是春光的温暖、丰收的展望、劳动

的快乐、绿色的喜悦!让学生通过朗读,通过字里行间和这些植树

的孩子们共享他们的快乐。

二、课文解读:(摘录于网络)

轻轻地读着这些诗句,边读边跟着诗句想象,我们仿佛来到了

植树的现场,听到了掀镐丁丁当当的歌谣,清水哗哗作响的乐曲,

看到了少先队员们有的挽起袖管,用力的挥动着铁镐,有的抱着小

树苗来回穿梭,还有的拎着水桶忙着给树苗浇水……一派欢快的景

象。

转眼间,光秃秃的山岭,成了绿色的海洋,山岩也躲进了绿荫,

再也不被烈日暴晒,群山到处郁郁葱葱。一阵风吹过,群山起伏,

犹如阵阵海涛,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小鸟起来了,又是搭窝又是筑巢;松鼠、小兔、小猴更是在绿

色的大伞下,茂密的树丛中快乐地玩耍。山下的河水也不再浑浊了,

碧绿碧绿的……秋天到了,山上的果园散发出阵阵清香,一派丰收

的景象。

全诗就是先抓住植树时所发出的声响,来折射出劳动的场景,

写出人们欢快的心情,简洁而传神。然后抓住荒山的变化、小动物

的高兴,河水的变清等来写,虽然只抓住了几点变化,但却生动地

展现出了植树给荒山野岭所带来的巨变。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

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

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

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

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

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娓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

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

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

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叽叽支撑锹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

(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

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

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

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

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

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

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

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

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

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3、描红。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一一“荒山野岭”,

一个是一一“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

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

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

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

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

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

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

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一“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

自然段。

2、锹、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

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

五、朗读全诗:

1、齐读。

2、尝试背诵。《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11

一、教材分析与设想:

1、苏教版的教材从中年级开始,每一册的开始都是以一首现代

诗歌打头,非常有新意。孩子们也爱读。第十册的第一篇课文也是

一首现代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

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全诗共有八个小节,分三个部分来写:

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

军。

第二至七小节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

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第八小节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

进军,显示出了“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

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富有诗意,我们可以说正是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