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日制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⑴
一、课程性质.............................................................(I)
二、基本理念...........................................................(I)
三、设计思路.............................................................(2)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3)
其次部分课程目标.........................(3)
一、学问与技能...........................................................(3)
二、过程与方法...........................................................(4)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4)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4)
一、科学探究.............................................................(5)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9)
三、物质构成的奇妙......................................................(12)
四、物质的化学变更......................................................(13)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14)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17)
一、教学建议............................................................(17)
二、评价建议............................................................(20)
三、教材编写建议........................................................(27)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31)
《全日制义务教化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探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
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探讨分子和创建分子。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亲密相
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
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气,它在缓解人类面
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
样做出了主动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
出了新的要求,供应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化阶段的化学教化,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相识物质世界的变更规
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
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化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
性。一方面,要供应应学生揩来发展所须要的最基础的化学学问和技能,使学生
从化学的角度初步相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学问、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
简洁问题的实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沟通
探讨,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实力,引导学生初步
相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相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
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
理智、更科学的思索和推断。
二、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开心的心情去学习生动好玩的化学,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化
学变更的奇妙,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念,培育学生终身学
习的意识和实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供应同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将来
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学问、技能、方法和看法,具备适应将来生存和发展所必
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留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留意从学生已有的阅历动身,让他们在熟识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
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
关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学问的形成、相互联
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看法,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
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相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同化学将为实现人
类更美妙的将来接着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供应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驾驭学问、
技能的程度,又留意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实力和实践实力,还要重视学生在情感、
看法、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
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5.《标准》中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资
料,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
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务等。这些素材旨在帮助老师理解
课程目标。老师可在相关主题的教学中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生动地进
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化,增加学生的社会贲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引
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相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注。
6.《标准》结合案例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
源的利用与开发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我进课程的顺当实施。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
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其中,认知性目标主要涉及比较详细的学问内容,体
验性目标主要涉及情感、看法和价值观内容。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
平层次,在描述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时,采纳一系列词语来描述学习水平的不同
层次的要求。这些词语中有的是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也有的是对学习过程目
标的描述。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
低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到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
高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
低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
到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
高液、检验物质、使用化学用语、观察记录、简单计算)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U
低体验、感受
到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
高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熠强
其次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化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爱好,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实力,
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须要的化学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相识化学在
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育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念和骄傲感,引导学生学会
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义务教化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学问与技能
1.相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
用,能用简洁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相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更的
基本特征,初步相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洁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试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并能完成一些简洁的化学试
验。
二、过程与方法
1.相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简洁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
的体验。
2.初步学习运用视察、试验等方法获得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
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
加工。
3.能用变更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说明一些简洁的化学
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探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加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
学的爱好。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更的”等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相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许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动作用,关注与化学
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增加平安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惜环境、合理运用化学物质的可持
续发展观念。
5.初步养成勤于思索、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擅长合作、勇于创
新等科学品质。
6.增加酷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1二级主题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实力
学习基本的试验技能
我们四周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身边的化学物质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构成的奇妙
微粒构成物质
相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变更的基本特征
物质的化学变更相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物质与健康
爱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
可依据实际状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试验探究活动
应尽可能激励学生主动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共同协作完成,以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实力。
每个二级立题还供应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供应确定
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老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
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化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主动主动地获得化学学问、相
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支配、
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说明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沟通等要素。学生通过
亲身经验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实力。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化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
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C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
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详细要求。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兖是人们获得科学学问、相浜客刻世界的重要途径。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七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需用事乐
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it试验;视察等多种手段获得事实和证据。
4.相识到科学探兖既须要视豪祈瓦,又须要丽推理和推断。
5.相识到合作与沟通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科学探究实力
要素目标
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觉一些有探究价
提出问题值的问题。
2.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觉的问题。
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
猜想与假设
2.具有依据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
制订支配1.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探讨,提出活动方案,经验制订科学探究
「要素目标
活动支配的过程。
2.能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探讨,依据所要探究的详细问题设计简
洁的化学试验方案。具有限制试验条件的意识。
1.能主动参与化学试验。
进行试验2.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试验操作。
3.能在试验操作中留意视察和思索相结合。
1.相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更进行视察。
收集证据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视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
等形式加以表述。
4.初步学习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证据。
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推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
关系。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或通过探讨,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
说明与结论
得出合理的结论。
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学问之间的
联系。
1.有对探究结果的牢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或通过探讨,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觉自
反思与评价
己和他人的特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详细建议。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胜利的喜悦。
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沟通
和探讨。
表达与沟通
2.与他人沟通探讨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擅长倾听他人的看
法。
(三)学习基本的试验技能
化学试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试验技能是学习
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试验应高度关注平安问题,避开污染环
境,要求学生遵守化学试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试验工作习惯。初中学生
的化学试验技能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邂行药品的取用F洁仪器的运用和连接/热等基本的状验操作。
N能在老师指导下依据试验须要选择试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平安操作。
,初步学会配制确定溶质质量个数的海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依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运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别。
7.初步学习运用简洁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方四)学生的试验活动
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试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试验活动。老师应结
合详细的教学内容,主动创建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支配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
列化学试验活动。
1.粗盐的提纯试验。
2.氧气的试验室制取与性质试验。
3.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取与性质试验。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试验。
5.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试验。
6.确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试验。
7.酸、碱的化学性质试验。
8.溶液酸碱性的测定试验。
9.常见氮肥的检验试验。
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需让学生亲身经睑丰富的探究活
动。义务教化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活动中
包含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老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弱,活动的场所可以在课堂内
也可以在课堂外,探究的问题可来自课本也可源于实际生活。在探究活动中各要
素呈现的依次不是固定的,如“进行试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也可作为
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的一种依据。探究活动包括武验、调查、探讨等多种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建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需落实在其他各
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
重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须要与义
务教化阶段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协作。
附: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案例
案例1微粒的运动一一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问题情景
老师在课堂上演示r述试验。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馅水,滴入2〜3滴酚猷试剂。
让每个同学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
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
在一起(如图2)。几分钟后,可以发觉小烧杯A中的溶
液变成红色。
上述现象说明白什么?怎样用简洁的试验加以证
明?
作出假设
学生对上述现象提H几种假设:
1.A烧杯内滴入的瞄献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其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
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渐渐溶解到烧杯A的溶
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试验探究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下列试验活动:
1.在干净烧杯C中加入201nL蒸僧水,滴入2〜3滴酚猷试剂。静置,视察现
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视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代替A和B。一只中的溶液与A相同,另一只用蒸用水代替浓
氨水,如上图放置,视察现象;
3.取出少量浓氨水注入试管中,滴入酚瞅试剂,视察现象,嗅到什么气味?
4.把烧杯B中的浓氨水滴入烧杯C中,视察现象。
获得结论
学生在探讨、沟通基础上获得共识:
1.氨水能使酚猷溶液变红
2.B烧杯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烧杯A中的溶
液,使溶液成分变更,并使溶液变红U
案例2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发生变更吗?
提出问题
在确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更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参与反应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
猜想与假设
学生依据已有的化学学问和平常的阅历,对“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
否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①不相等,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不相等,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③相等,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收集证据
经过探讨,引导学刍通过下列方法检验假设:
1.查阅化学史资料:从波义耳的失误到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的发觉。
2.依据化学学问进行推理:在化学变更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原子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原子的总质量。
3.通过试验进行探究:依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学问设计试验方案(试验
方案可由学生自行设计,老师指导修改;或由老师设计,学生选择),并进行试
验,观测、记录试验现象。
试验方案演期结果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1:取一小截蜡烛粘在一小块木板上,将小
木板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有条件的也可用
电子天平)上,调整跌码,使天平达到平衡;点燃
蜡烛,视察天平的平衡状况。
试验2:将盛有20mL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放在托
盘天平上,调整碳码,使天平达到平衡;向澄清
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视察试验现象,并
视察天平的平衡状况。
试验3: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稀硫酸铜溶液,取
一根铁钉用砂纸擦去铁锈,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
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调整跌码,使
天平达到平衡;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视察
试验现象,并视察天平的平衡状况。
得出结论
在充分探讨和分析试验结果(甚至重新设计并完成一些探究试验)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得到探究结论: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进一步反思结论的正确性。
案例3怎样防止自行车棚锈蚀?
探究的问题
学校(或社区、乡村)内的自行车棚采纳了钢架结构,但运用不久就会生锈。
为了延长运用年限,须要实行防锈措施。请同学们思索:怎样应用有关金属锈蚀
的学问来防止自行车棚的钢架锈蚀呢?
猜想与假设
车棚钢架锈蚀的主要缘由是:、、……
设计方案
1.针对分析提出的缘由建议实行下列防止车棚钢架锈蚀的措施:
(1)
(2)
(3)
2.查阅有关钢铁锈蚀缘由和防护方法的资料,提出可实行的防锈措施,整理
成参考材料并与同学进行沟通和探讨。
3.考察同类车棚的防锈方法及其效果,向有阅历的人征求看法,在此基础上
写成考察报告。
4.设计几种方案,依据某些指标比较这些方案的优缺点,然后确定一个比较
好的方案。
方案1方案2方案3
主要步骤和方法
麻锈材料成本估算
施工人力成本估算
有效防锈期估计
综合评价优劣排序
几点说明:
1.本课题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单独或以小组形式进行实
地考察,结合成本核算和效果分析获得可行的方案。
2.假如没有适当的自行车棚,可选择类似的须要做防锈处理的农具棚、候车
棚、露天铁架、温室内的铁支架或者家用铁器等,并写出有关的探讨报告。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探讨物质及其变更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相识
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更的奇妙,是化学启蒙教化的重要内容。
本主题引导学生视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
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加学生对
化学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相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
学生从化学的角度相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
用物质的意识。
本主题的教学要留意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识的素材,留意引导学
生通过视察和试验探究活动,相识物质及其变更。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
多彩的化学变更,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相识学习化学
的重要意义。
(一)我们四周的空气
标准1活动与探究建议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相识空气对人①试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类生活的重要作用。②试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
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质。
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发生氧化③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
反应。吗?氧气会耗尽吗?
3.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④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试验:人呼出的
取方法。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异。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
•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
•氮气的用途
•灯管中的稀有气体
•温室效应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相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自然(自来①依据试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
水)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分。②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
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储等净化水水净化处理的方法;试验活性炭和明
的常用方法。矶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
3.相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③视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
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沸点的变更。
4.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④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
的。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
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⑤试验:比较氯化钠、硝酸较、氢氧
7.初步学会配制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放热
液。(或吸热)现象。
8.知道结晶现象。⑥视察生产、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9.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⑦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养
10.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分液。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自来水的生产工艺
•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
•制取蒸馆水
•胆矶晶体的形成
•海水制盐
・有机玻璃的溶解与粘接
•食品中的乳化剂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知道金属的物理特征,相识常见①沟通有关日常生活中运用金属材料的信
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息,或利用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收集有关新型
属腐蚀的简洁方法。合金的成分、特性和用途的资料。
2.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②试验: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
矿物;了解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③调查当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金属利用状
3.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况,提出有关的建议。
变更金属材料的性能,相识这种方④参观炼铁厂或观看工业炼铁的录像。
法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⑤用试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置换出来。
合金;相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收集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
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设计试验探究锈蚀的条件,探讨防止锈蚀的
4.相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知
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⑦调查家庭金属垃圾的种类,分析回收的价
值和可能性。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中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
•铝从贵金属到廉价金属的变迁
•不锈钢餐具
・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
•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或图片
•金属的切割与焊接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相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①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
的腐蚀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更。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②运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
3.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
的酸碱性。等的酸碱性。
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③自制汽水。
响。④当地农村常用氮肥的鉴别。
5.了解食盐、纯碱、个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⑤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
常生活中的用途。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⑥试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相识有机物
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
•作物生长最相宜的pH范围
•高镒酸钾、双氧水等常见的消毒剂
•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
•根瘤菌固氮
•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
•常见的氮肥及运用留意事项
三、物质构成的奇妙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
微观探讨和定量探讨使化学逐步成为能在试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同时发展的一门
自然科学。
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视察、想象、类比、模
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王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溢奇
妙色调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利用有关探究原子结构的科学史
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
高学生的想象实力、创新实力,帮助学生初步相浜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本主题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识的现象和已有的阅历,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
从身边的现象和简洁的试验入手相识物质的微粒唾,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
念;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学问说明一些简洁的化学现象。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相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①查找一些常见物质的熔、沸点,并说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明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②结合实例探讨:一般温度计内的液体
3.能从元素组成上相汛氧化物。应具有什么性质。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③加热碘固体,视察发生的现象。
碱、盐。④试验:粗盐提纯。
5.相识物质的多样性。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干冰的形成和升华
•金刚石、石墨和C60
•海水的主要成分
•铁的几种氧化物
(二)微粒构成物质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相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①试验:比较空气和水在被压缩
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时的体积变更状况。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某些常见的现象。②观察并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相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互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③写科普小品:“我想象中的原子
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相识核外电子在结构”。
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布朗运动
•“桂花十里飘香”
•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操纵”技术
•原子结构模型
(三)相识化学元素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空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亲密的常①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
见元素。列表说明。
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②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高
号。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3.知道元素的简洁分类。③收集有关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4.能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的资料。
指定的兀素。
5.形成“化学变更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
•人体须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①依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物的化学式。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②依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
的简洁计算。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它的纯度。
量。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药品、食品标签上相应物质的成分及含量
•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四、物质的化学变更
物质世界充溢了化学变更,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更。化学变更是化
学探讨的主要内容,它对相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有着不行替代的作生。
本主题主要包括化学变更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更以及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本主题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
变更;引导学生通过试验探究相识化学变更的规律,初步了解探讨化学变更的科
学方法;通过详细、生动的化学变更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爱好,逐步形成
“物质是可以变更的”的观点。
(一)化学变更的基本特征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相识化学变更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①沟通产常视察到的各种化学变更现
化学反应的本质。象(或视察一组化学变更),探讨并归纳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更时伴随有能量出化学变更的一些特征。
变更,相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②设计试验证明孔雀石(或碱式碳酸
要性。铜)分解的产物。
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③视察硫酸铜溶液(或二氧化辕)对过
4.初步形成“在确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
化”的观点。④视察铜锌原电池试验。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
•石灰岩溶洞和钟乳石
•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
•干电池和充电电池
(二)相识几种化学反应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初步相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①用试验证明:镁带燃烧、水的电解生
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说成了新的物质。
明口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②视察并记录试验现象:氢氧化钠与盐
2.能用金属活动性依次对有关置换反酸的反应。
应进行推断,并能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一③试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的
此化学现象。发生置换反应及其规律。
r了解利用化学变更可以制取新物质,④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
改善物质的性能,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试验,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相宜的种
须要。植方案。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石灰
•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
•用碱液处理树叶制成“叶脉书签”
•用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三)质量守恒定律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i.相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①试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
质量关系。系。
3月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
2.能正确书写简洁的化学方程式。
3.能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洁的计算。作出说明。
4.相识定量探讨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
用。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拉瓦锡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觉
•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相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有的物质
或某些化学变更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因而帮助
学生正确相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特别重要的。
本主题主要内容涉及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
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相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爱
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要留意用详细的真实事务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
系,相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相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运用氢①视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
气、自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燃烧的现象。
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②燃烧条件的试验探究。
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③试验:氢气的燃烧。
2.相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④探讨:在氢气、甲烷(自然气、
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沼气)、煤气、酒精、汽油和柴泊中,
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相识水是你认为哪一种燃料最志向?
珍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爱护水资源和节约用⑤沟通并说明口常生活中常见的燃
水的意识。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自然气)是人⑥视察汽油、柴油、润滑油样品的
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隐藏着燃烧状况,调查其用途。
丰富的资源。⑦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运用的状
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况,提出合理运用燃料的建议。
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⑧探讨用“蒸用法”淡化海水以供
工的产品。应工业用水的可行性。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相识资
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不同材料燃烧引起的火灾与自救
•“氢动”汽车的兴起
•沼气、自然气和“西气东输”工程
•“可燃冰”的利用
•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
•面粉厂的防爆措施
•海上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中国的淡水资源危机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①用简洁的试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
成橡胶及其应用。和合成纤维(如月青纶)。
2.了解运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②写调查报告:“我家里的合成材料制品”。
影响。③查阅并沟通有关复合材料和合成材料应用
3.相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的资料。
亲密关系。④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缘由,提出消退
这类污染的建议。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纯羊毛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高分子合成材料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
•纳米材料
•导电塑料
•新型陶瓷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①收集有关微量元素、维生素与人体健康
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关系的资料,并了解摄取这些物质的主要
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途径。
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蛋②收集化学物质引起毒害(如吸入有害气
白质、维生素等)。体、误食有毒物质、家居装修材料释放物
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的污染物等)的资料,提出防止这些危害
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相的建议。
识驾驭化学学问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③观看录像,了解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
爱护章识。质的危害。
4.初%S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
④观看禁毒展览或影像资料,了解毒品对
养分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个人及社会的危害。
献。⑤辩论:化学制品对人类的健康有益还是
有害?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如淀粉、维生素、葡萄糖、蛋白质和
油脂等)
•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
•导电塑料
•有关误用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事务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运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
•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录像或图片
•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对人体的危害
(四)爱护好我们的环境
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相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①参观本地的三废处理设施(或观看有关
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的影像资衿),组织探讨。
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②设计试验,探究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或
的来源及危害。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
3.相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爱护环③辩论:运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是利多还
境的重要意义。是弊多?
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运用化学品④从报刊、电视或其他媒体上收集一段时
的意识,相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间以来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
爱护中的重要作用。息,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更的缘由。
⑤从环保部门(或环保网站)了解当地环
境污染状况,参与有关的环境监测活动,
提出治理的初步建议。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二氧化硫排放与“酸雨”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富养分化污染与禁止运用含磷洗衣粉
•臭氧空洞和臭氧层爱护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详细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动身点和归宿,教
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
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
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看
法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3全面发展观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依
据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来重新构建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只是三维目标
之一,应留意挖掘化学学问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以及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要素;三
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例如,关于“空气”内容的情感看法与
价值观目标,就可设计为“学习从化学角度相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懂得空气是人
类生存的珍贵资源”,这样的设计与“能例举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的学
问目标相匹配。
2.整体规划教学目标。
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应结合《标准》中的“课
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以及学生的已有阅历,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
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
应的教学目标。例如,“酸”的概念的学习,就可以整体设计为四个阶段:在“二
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
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知道铁、铝能与稀硫酸反应”;在“常见酸的性质和
用途”学习中,要求“定性相识酸的性质”;在“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学习中,
要求“了解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初步相识。
3.科学设计课时教学目标。
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依据详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
确定,切忌生硬照搬,使得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学习活动,使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含
量”的学习,其过程与方法目标就可以设计为“通过试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分数,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课时教学目标应精确、详细和可行。例如,
“铁钉生锈的缘由“内容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假如表述为“通过试验探究铁钉生
锈的缘由,发展科学探究实力”,则欠详细,而且也不行行;若设计为“通过试
验探究铁钉生锈的缘由,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习猜想与假设、
试验设计等科学方法”则比较恰当。
案例4“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通过试验比较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
(3)通过试验探究常见金属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盐溶液的化学反应,
相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经验比较完整的试验探究过程,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
解;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欢乐。
案例4中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
活动,留意试验探究过程的阶段性,将探究设计成完整的试验探究过程,在表述
上也较为详细、可行。
(二)细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试验教学
1.细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老师应充分相识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细心设计探究
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
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两种:一是试验探究活动,二是调查、
探讨等活动。例如,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可以通过试验条件的限制方法,
设计三组探究试验,从是否有可燃物、是否有氧气、是否达到着火点等三个方面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来查阅有关“钻木取火”
“燧石取火”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出物质发生燃
烧的三个条件.老师可依据实际状况来选择和设计探究活动。
在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沟通和探讨,这样既有利于培育学
生沟通与合作的实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实力;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
究活动,如分组完成“调查家庭金属废弃物的种类,探讨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
等课题。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应避开探究过程的形式化
和表面化;应把握好探究的程度,避开浅尝辄止或贸然提升学问难度的做法;应
处理好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之间的关系,避开出现探究过程中老师包办代替
或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
2.加强化学试验教学。
老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试验教学,充分发挥试验的教化教学功能。
应细致组织学生完成好《标准》中要求的必做试验,重视基本的化学试验技能的
学习。应依据实际状况合理地选择试验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较多地实行学生
动手试验的形式,增加学生进行试验操作和试验探究的机会;目前条件有限的学
校,可实行老师演示试验或利用替代品进行试验,激励开展微型试验、家庭小试
验等。如指导学生进行“蛋壳的性质”“食用油和洗洁精在水中的分散”等试验。
在试验教学中,应重视培育学生的试验平安意识,形成良好的试验习惯;重视培
有环境爱护意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
案例5“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可以煮鸡蛋”试验的改进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可以煮鸡蛋”的试验(煮熟一个鸡蛋大约须要近
一试剂瓶的生石灰),生石灰用量大,而且在大城市中也很难买到。组织学生分
组试验时,可事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袋装食品中的干燥剂(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约食品协议书
- 幕墙板安装合同协议书
- 能源买卖协议书
- 船舶拖带协议书
- 老人独居协议书
- 无条件终止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医教联合协议书
- 培训班合伙合同协议书
- 快递打包仓转让协议书
- 自愿情人协议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身螺旋CT扫描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1、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一类生字和书后词语)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 增材制造在虚拟现实辅助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重庆金太阳2025届高三5月联考英语及答案
- 医院新建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外籍人员雇佣合同(中英文对照)6篇
- 《不可或缺的医疗保障:课件中的健康险》
- 财产申报表-被执行人用
- 云南邮政面试题及答案
- 委托聘请演员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