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团体标准《区域碳汇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2020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做出庄严承诺,
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
指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区域生态系统碳吸
收总量相等时的状况。准确估计区域碳汇量是评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目前,由
于不同研究者的数据来源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相
关的自然资源监测技术指南大多仍停留在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层面,相关的调查、
监测和评估标准制定工作滞后,尤其缺乏区域碳汇的计量标准方法。严重阻碍了
碳中和评估的开展,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与国际接轨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碳汇计
量技术体系,以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服务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
标的关键技术手段。
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长期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
循环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资助的多个碳循环研究项目,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碳水通量野外观测的网络平台(ChinaFLUX),对典型生态系统开展了连续的碳、
水通量观测,定量评价了中国典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时空格局与变
化特征。自主开发了多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已模拟分析了中国区域碳汇
格局、历史变化和未来变化趋势,为深入开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区域响应
的集成性模拟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在前期大量生态系统碳汇相关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提出了本标准。
1.2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研究
起草组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收集分析了国际国内相关规范和标准文件,如
《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设计书编制指南
2
(CDM-PDD)第03版》、《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
监测指南》等。
(2)正式启动
起草组在完成前期的国内外相关标准收集整理和文献调研准备工作后,开
始了标准的起草工作,于2021年10月1日完成了标准草稿。
(3)征求专家意见时期
2011年10月-11月,标准草稿广泛征求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
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有关科研院校的意见,专家对评价指标
体系的组成、定量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方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4)形成征求意见稿
根据专家讨论会的修改意见,起草组又经多次讨论,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完
善,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1.3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碳金鸿科技有限
公司,富景天策(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玫,顾峰雪,张勇,巩贺,郑立明等。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
则。同时遵循“适用性、充分的可预见性、高效的协调和兼容性、灵活的开放性”
等原则。在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和技术条款先进性的前提下,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进行
编写,力求各项要求科学合理,符合行业工作实际需要,并注重标准的系统性和
可操作性。
3
2.2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2.2.1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包括正文及八个资料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
附录E,附录F,附录G和附录F),其中正文分七章阐述了本标准的目的和范
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区域碳汇评估的基本原则、区域碳汇评估
方法、区域碳汇评估质量控制、参考文献等。资料性附录为:区域碳汇评估数
据来源、中国森林林龄-生物量方程、不同森林类型叶、茎、根和凋落物占总生
物量的比例、CEVSA模型计算GPP方案、AVIM模型计算GPP方案、陆地生态系
统过程模型相关参数参考表、区域碳汇评估报告编制内容和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
取样方法。
2.2.2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1)目的和范围:本标准的目的是评估区域碳汇,范围包括区域所有陆地生态
系统,即区域不同行政单元、不同范围和不同权属土地的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引用了5个标准,分别是:
《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GB/T12343国
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CH/T
9005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3)术语和定义:规定了22个术语和定义,分别是: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
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田生
态系统、光合作用过程、呼吸作用过程、土壤碳动力学过程、总初级生产力、净
初级生产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植物体自养呼吸、植物体维持呼吸、植物体生
长呼吸、土壤有机碳、土壤异养呼吸、生态系统呼吸、植被碳储量、土壤有机碳
储量、区域碳汇等。
(4)区域碳汇评估的基本原则:对区域碳汇评估的客观性、准确性、连续性和
一致性进行了规范。
(5)区域碳汇评估方法:针对森林、草地、灌丛、农田、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
4
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模型的评估方法。评估流程为:确定评估的地域范围和时段、
确定评估方法、获取观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本地化和校准、获取模型输入数据、
运行区域碳汇评估模型、撰写区域碳汇评估报告。
(6)区域碳汇评估质量控制:提出了模型的验证和校准规范、模型误差评估标
准以及区域碳汇评估的空间分辨率要求。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
经济效果
(1)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本文件已经应用于指导全国各省、市县各类生态系统NEP的评估与核算,对
标准的技术路线、技术要点、核算方法进行了实践验证。本标准的核算方法得到
鼎湖山、长白山、千烟洲、西双版纳、海北、当雄、禹城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
量观测站的长时间NEP数据的验证。
(2)技术经济论证
本技术是一项基础规范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将生态系统碳汇纳入碳交易市
场、完善碳中和评估体系以及碳汇相关政策的制定。
(3)预期经济效果
本标准的经济效果将间接体现。区域碳汇评估技术可应用于区域碳中和管理
与评估、碳汇交易、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管理、绿色产
业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
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目前尚无“区域碳汇评估”对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文件所有条款均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建设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5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
法等内容)
本标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产业园租赁及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合同4篇
- 2024隗蓉与物流公司关于货物运输的合同
- 2025年度拆除工程风险评估分包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LED路灯节能升级项目购销及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商业街租赁合同标准范本4篇
- 2025年度彩钢房拆除与装配式建筑推广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厂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同范本4篇
- 2024版招商引资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电子游戏角色插画开发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合作协议范本4篇
-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
- 2025年经济形势会议讲话报告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测试卷(含答案)
- 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3篇
- 2024年度顺丰快递冷链物流服务合同3篇
- 六年级下册【默写表】(牛津上海版、深圳版)(汉译英)
- 合同签订培训
- 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 铁路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金融AI:颠覆与重塑-深化理解AI在金融行业的实践与挑战
- 住宅楼安全性检测鉴定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