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证、解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互证可以提高史料的可信度B.文献史料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才能证明它的真实性C.文献史料只要来源可靠就是真实的且不需要甄别D.二重证据法是历史学家进行史学研究的唯一方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材料“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可知,王国维运用二重证据法对史料进行甄别,可见考古史料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佐证,提高史料的可信度,A项正确;文献史料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才能证明它的真实性,“只有”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文献史料只要来源可靠就是真实的且不需要甄别,“不需要”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二重证据法是历史学家进行史学研究的唯一方法,“唯一”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相传,五帝之一的尧出于“方(违)命圮(同)族”的忧虑,本不同意让鲧去治水,但面对四岳(相传为重臣羲和的四个儿子,分别在四方任职)、百姓的“强请”,尧也只能顺从。这说明,传说时代末期的中国()A.君主权力尚未集中 B.原始民主发挥功用C.尚贤观念深入人心 D.神权干预部落决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五帝之一的尧放弃个人意志,服从部落上层和百姓的要求,这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民主制发挥效力的典型案例,B项正确;尧属于部落联盟首领,当时中国尚未出现世袭君主制,排除A项;结合禹的传说可知,鲧并不是因为贤明而受到推崇,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神权对部落决策的干涉,排除D项。故选B项。3.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材料说明A.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 B.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答案】A【解析】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打击儒家和其他学派,因此儒生借陈胜、吴广起义之机,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故答案为A项。儒生是因为遭到镇压而反抗,不是为争夺主流意识形态,排除B项;C、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4.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B.使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D.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之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B项正确;A项“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A;C项是科举制,排除C;D项与郡县制无关,排除D。5.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写道:“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关于这首诗所描述的历史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班超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B.从关中至成都,跨越澜沧江、怒江,前往印度和中亚、西亚的路线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C.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D.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在敦煌分为北线、中线、南线【答案】D【解析】材料描述的历史背景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在敦煌分成三条路线,D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排除A项;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排除B项;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6.《汉书》记载,颍川太守黄霸以“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后汉书》记载,丹阳太守李忠“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守”。《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记载了东海郡19个长吏的升迁情况,其中有70人升迁与黄霸、本忠相类。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察举制逐渐被时代淘汰 B.官吏选拔程序日趋规范C.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政府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材料中两汉政府对官吏的提拔主要依据官员治理的经济成就,可知两汉政府重视经济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察举制的衰落,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吏的考核提拔,并未显示官吏选拔程序的规范,排除B项;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表述与材料主旨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C项。故选D项。7.学者阎步克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B.建立了大一统国家C.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完善 D.调和了各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中国。根据材料“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帝国制度重建、走出颓势作出了贡献,也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A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士族在东晋后逐步走向衰落,排除C项;材料强调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调和了各族矛盾”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8.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 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 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并结合所学可知,曹魏政权、东吴政权以及刘蜀政权分别是在中原名门望族、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说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实质上源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使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自然地理屏障、小农经济分散保守特征以及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无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9.“任土作贡”(依据土地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现象古已有之,汉代形成制度。唐代法律明文严格规定土贡征收数量、种类、时间及运输、库存、支用;唐后期地方官员间馈赠礼物中有许多当地土贡物产,土贡流动距离近至同一州、同一道,远至跨州连郡。唐后期这一现象()A.主导区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B.为地方割据奠定了经济基础C.表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D.说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土贡原指从地方流向中央,但唐后期土贡经由地方官员之手以礼物馈赠的形式在地方间频繁流动,说明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比较,得不出“主导”的结论,排除A项;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藩镇割据奠定经济基础,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变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A.传统儒学思想僵化和局限 B.制度创新源于少数民族文化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型 D.民族交融对隋唐盛世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一变而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可得出少数民族的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影响到隋唐盛世的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意在说明民族交融对盛唐盛世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与儒学无关,排除A项;汉族制度变化和创新的思想渊源并非来自于少数民族文化,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对外交流,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11.唐玄宗时,将贵族勋臣的“食封制”改为政府向封户征收租调,贵族勋臣至政府领取所得,禁止他们直接苛索封户。这一做法()A.反映了赋税制度的革新 B.限制了藩镇势力的扩张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助推了盛世局面的出现【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唐玄宗时,将“食封制”改为政府向封户征收租调,封家至政府领取所得,禁止封家直接苛索封户。这种措施使封家势力受到一定的压抑,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助推了盛世局面的出现,D项正确;唐玄宗时仍然是租庸调制,排除A项;唐玄宗时藩镇势力扩张,并未受到限制,排除B项;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12.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 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 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唐(中国)。根据材料“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与“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允许士人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和官职,不依赖于家族背景或财富。这确实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的壁垒,使得有才能但出身低微的人有机会上升,诗句强调了士人登科后家族地位的提升,这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变化,A项正确;虽然科举制有助于社会流动,但它并没有完全实现四民(士、农、工、商)的平等,排除B项;科举制确实注重士子的文化才能,因为它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然而,材料中的诗句更多强调的是科举成功后的社会影响,而不是培养过程,排除C项;“科举促进社会流动”,有助于缓和了统治阶级与下层士人的矛盾,不是统治阶级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1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与科举制有关,科举制确立于隋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C项正确;“立嫡以长不以贤”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反映的是察举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租庸调是唐前期国家的主要税法。这种据丁征收同样数额的税制,只有在自耕农大量存在,土地占有比衰平均的条件下才能实行。”下列关于“租庸调制”的解读,正确的是①与均田制相辅相成②材料中的“丁”是指21岁—59岁的成年人③“庸”是指可以纳绢或布代役④此项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庸”是指可以纳绢或布代役,而这一项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②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15.河南卫视春晚上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的大火,彰显了盛唐文化的繁荣,反映出大国文化的自信。从这支舞蹈中我们不难看出胡风的盛行。“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风盛行的现象主要反映()A.文明交汇 B.国力强盛 C.交通便利 D.中外交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彰显了盛唐文化的繁荣,反映出大国文化的自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文化交流频繁,胡风盛行,反映了这一时期,各种文明交汇于此,A项正确;胡风盛行主要反映了唐朝各种文明的交融,不能说明其国力强盛,排除B项;唐朝交通便利,但不能代表一定会胡风盛行,排除C项;胡风是西域各民族的文化,不属于中外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16.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它始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石窟中的一些窟龛外观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但其前廊立柱样式及相关装饰和技法上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比如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的立柱。据此可知()A.艺术发展体现了文明的交融B.儒学正统地位呈现衰落趋势C.佛教已经实现中国本土化D.西域文化受到中原王朝青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石窟中的一些窟龛外观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但其前廊立柱样式及相关装饰和技法上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可知,麦积山石窟艺术融合了中原与西域文明,A项正确;儒家思想受到佛道的冲击,但仍处于主导地位,未出现衰落趋势,排除B项;佛教已经实现中国本土化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但其前廊立柱样式及相关装饰和技法上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只提到了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反映不出受到中原王朝青睐,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是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如根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百家争鸣’……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一是同意《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与评价;二是认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或者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其他观点。其次结合相关知识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评析。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缚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材料二汉代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登上后位并荣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7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厉行嫡长子继嗣的宗法制度。在两汉帝系的传嗣过程中,“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的情况时常出现。为保证皇权嫡传,母后们便临危受命,援立幼主,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局。如东汉孝和帝驾崩后,邓后临朝听政,号令自出,不论外戚还是宦官,在她的严格约束下都心怀畏惧,不敢擅权为政。她还先后创办两所宫邸学,整理经学,教授宫人,教育王家子弟,亲自监督考试,以示督促。吕后听政时,实行宽徭薄赋政策,“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严苛法令予以省减,先后废除《挟书律》和《妖言令》,允许民间收藏书籍,恢复言论的相对自由。——摘编自贾丽英《论汉代母后政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母后政治兴盛的原因和影响。【答案】(1)历史作用:稳定周初政治局势,巩固疆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全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2)原因:“家天下”政治的传统;“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影响;“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现象频发;部分母权者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答出三点即可)影响:积极:维护了政权过渡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思想教育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消极:导致外戚势力膨胀,加剧了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解析】(1)历史作用:根据材料“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可知,稳定周初政治局势,巩固疆土;根据材料“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可知,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根据材料“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缚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全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母后政治兴盛受到“家天下”政治的传统影响;根据材料“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厉行嫡长子继嗣的宗法制度”可知,“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的情况时常出现”可知,“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现象频发;从邓太后、吕后的做法可以看出,部分母权者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影响:积极:根据材料“为保证皇权嫡传,母后们便临危受命,援立幼主,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护了政权过渡的稳定;根据材料“吕后听政时,实行宽徭薄赋政策”可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根据材料“她还先后创办两所宫邸学,整理经学,教授宫人,教育王家子弟,亲自监督考试,以示督促”可知,促进了思想教育的发展;消极:母后政治导致外戚势力膨胀,加剧了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算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科举制的长期存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政治、文学乃至社会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科举制的作用一直是双重的:它曾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得中国衰败落后;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朋党;既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庸;既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用较明显,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及至清末,科举制还来不及完成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变,便在历史的浪潮中消失了。——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彻底摒弃了文官对于权势的依附关系,使得文官成为一种常任职业。西方各国都确立了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制度。要求文官对政党必须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参加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忠诚地为政府服务。同时近代文官以技术资格为根据进入文官系统。在贯彻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基础上,录用文官的条件只看其是否具备任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文官系统中,官员的工作完全与管理资料的所有权分离,文官本身并不占有非人格化的生产资料和管理资料。——摘编自郭素萍《论西方文官的职业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科举制的双重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今中外人才选拔的启示。【答案】(1)影响:有利于促进国家强盛统一、吏治清明;推动了文化普及和学校教育的发展;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有利于官员队伍素质的提升;扩大了统治基础。(答出三点即可)易导致朋党政治出现;明清时期的)股取士日益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学术进步。(答出一点即可)(2)特征:摆脱了对权势的依附;政治上保持中立;强调文官的技术资格;强调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文官实行管理资料所有权与行政权分离。(答出三点即可)启示:人才选拔制度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大力发展教育,提升未来人才的素质;加强人才选拔过程中的监管:加大人才培养,实行分级管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根据材料一“它曾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等信息可从有利于促进国家强盛统一、吏治清明;推动了文化普及和学校教育的发展;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有利于官员队伍素质的提升;扩大了统治基础等方面思考作答。根据材料一“也一度使得中国衰败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朋党”“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庸”“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易导致朋党政治出现;明清时期的股取士日益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学术进步。【小问2】关于特征:根据材料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彻底摒弃了文官对于权势依附关系”得出摆脱了对权势的依附;根据材料二“西方各国都确立了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制度”得出政治上保持中立;根据材料二“同时近代文官以技术资格为根据进入文官系统”得出强调文官的技术资格;根据材料二“在贯彻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基础上,录用文官的条件只看其是否具备任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得出强调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根据材料二“在文官系统中,官员的工作完全与管理资料的所有权分离,文官本身并不占有非人格化的生产资料和管理资料。”得出文官实行管理资料所有权与行政权分离。关于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才选拔制度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大力发展教育,提升未来人才的素质;加强人才选拔过程中的监管:加大人才培养,实行分级管理等方面思考作答。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陆上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这一时期,从西方传到中国的农产品有芝麻、蚕豆、黄瓜、石榴、核桃、葡萄、胡萝卜、菠菜、大蒜等数十种。由中国传往西方的物品以丝绸和瓷器为主,主要是由安息商人转运从中国来的大量丝绸到欧洲。唐朝对于陆上贸易限制相当严格,在官府监督下进行互市。相反,唐代鼓励海外贸易,唐代海船制造技术称雄世界,海上贸易发达。唐朝在广州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中国出口商品种类除丝绸外,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都成为大宗贸易商品。西方的历法、数学、医学等伴随着外贸传入中国。——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材料二两宋以后,对富庶南方的持续开发,使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人们被迫开发其他地区的贫瘠土地,中国地理环境面临一种窘迫境地。而来自美洲的玉米和土豆不仅能够在西北干旱和热量不足的地区生长,“荒丘之区,向所弃之地”也可种植,其产量高、易保存的特点,使小农不仅可以依靠它们度过灾年,还可将宝贵的稻种保留下来以备春耕。番茄、花生等作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副食品缺乏的情况。基于此,虽然明清时期中国耕地只增加了4倍,但人口却能增加6倍。此外,新作物的种植普及也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进行丝绸等物品的生产和更多富余的土地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摘编自罗振嘉《东亚前近代社会的形成探析-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为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对外贸易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答案】(1)特点:唐代海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外贸出口商品种类增多;对外贸易带动了科技的交流。(2)影响:增加了粮食的品种,改变了我国的农作物结构;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丰富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原有的饮食结构;调节了粮食市场价格,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土地开垦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答对任意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特点:据材料“唐代鼓励海外贸易,唐代海船制造技术称雄世界,海上贸易发达”可知唐代海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据材料“中国出口商品种类除丝绸外,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都成为大宗贸易商品”可知外贸出口商品种类增多;据材料“西方的历法、数学、医学等伴随着外贸传入中国”可知对外贸易带动了科技的交流。【小问2】影响:据材料“而来自美洲的玉米和土豆不仅能够在西北干旱和热量不足的地区生长”可知增加了粮食的品种,改变了我国的农作物结构;据材料“其产量高、易保存的特点,使小农不仅可以依靠它们度过灾年,还可将宝贵的稻种保留下来以备春耕”可知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据材料“番茄、花生等作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副食品缺乏的情况”可知丰富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原有的饮食结构;据材料“新作物的种植普及也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进行丝绸等物品的生产和更多富余的土地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可知调节了粮食市场价格,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结合其片面影响可知土地开垦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证、解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互证可以提高史料的可信度B.文献史料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才能证明它的真实性C.文献史料只要来源可靠就是真实的且不需要甄别D.二重证据法是历史学家进行史学研究的唯一方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材料“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可知,王国维运用二重证据法对史料进行甄别,可见考古史料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佐证,提高史料的可信度,A项正确;文献史料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才能证明它的真实性,“只有”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文献史料只要来源可靠就是真实的且不需要甄别,“不需要”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二重证据法是历史学家进行史学研究的唯一方法,“唯一”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相传,五帝之一的尧出于“方(违)命圮(同)族”的忧虑,本不同意让鲧去治水,但面对四岳(相传为重臣羲和的四个儿子,分别在四方任职)、百姓的“强请”,尧也只能顺从。这说明,传说时代末期的中国()A.君主权力尚未集中 B.原始民主发挥功用C.尚贤观念深入人心 D.神权干预部落决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五帝之一的尧放弃个人意志,服从部落上层和百姓的要求,这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民主制发挥效力的典型案例,B项正确;尧属于部落联盟首领,当时中国尚未出现世袭君主制,排除A项;结合禹的传说可知,鲧并不是因为贤明而受到推崇,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神权对部落决策的干涉,排除D项。故选B项。3.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材料说明A.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 B.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答案】A【解析】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打击儒家和其他学派,因此儒生借陈胜、吴广起义之机,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故答案为A项。儒生是因为遭到镇压而反抗,不是为争夺主流意识形态,排除B项;C、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4.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B.使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D.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之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B项正确;A项“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A;C项是科举制,排除C;D项与郡县制无关,排除D。5.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写道:“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关于这首诗所描述的历史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班超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B.从关中至成都,跨越澜沧江、怒江,前往印度和中亚、西亚的路线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C.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D.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在敦煌分为北线、中线、南线【答案】D【解析】材料描述的历史背景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在敦煌分成三条路线,D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排除A项;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排除B项;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6.《汉书》记载,颍川太守黄霸以“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后汉书》记载,丹阳太守李忠“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守”。《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记载了东海郡19个长吏的升迁情况,其中有70人升迁与黄霸、本忠相类。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察举制逐渐被时代淘汰 B.官吏选拔程序日趋规范C.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政府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材料中两汉政府对官吏的提拔主要依据官员治理的经济成就,可知两汉政府重视经济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察举制的衰落,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吏的考核提拔,并未显示官吏选拔程序的规范,排除B项;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表述与材料主旨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C项。故选D项。7.学者阎步克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B.建立了大一统国家C.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完善 D.调和了各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中国。根据材料“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帝国制度重建、走出颓势作出了贡献,也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A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士族在东晋后逐步走向衰落,排除C项;材料强调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调和了各族矛盾”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8.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 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 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并结合所学可知,曹魏政权、东吴政权以及刘蜀政权分别是在中原名门望族、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说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实质上源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使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自然地理屏障、小农经济分散保守特征以及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无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9.“任土作贡”(依据土地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现象古已有之,汉代形成制度。唐代法律明文严格规定土贡征收数量、种类、时间及运输、库存、支用;唐后期地方官员间馈赠礼物中有许多当地土贡物产,土贡流动距离近至同一州、同一道,远至跨州连郡。唐后期这一现象()A.主导区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B.为地方割据奠定了经济基础C.表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D.说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土贡原指从地方流向中央,但唐后期土贡经由地方官员之手以礼物馈赠的形式在地方间频繁流动,说明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比较,得不出“主导”的结论,排除A项;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藩镇割据奠定经济基础,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变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A.传统儒学思想僵化和局限 B.制度创新源于少数民族文化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型 D.民族交融对隋唐盛世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一变而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可得出少数民族的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影响到隋唐盛世的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意在说明民族交融对盛唐盛世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与儒学无关,排除A项;汉族制度变化和创新的思想渊源并非来自于少数民族文化,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对外交流,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11.唐玄宗时,将贵族勋臣的“食封制”改为政府向封户征收租调,贵族勋臣至政府领取所得,禁止他们直接苛索封户。这一做法()A.反映了赋税制度的革新 B.限制了藩镇势力的扩张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助推了盛世局面的出现【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唐玄宗时,将“食封制”改为政府向封户征收租调,封家至政府领取所得,禁止封家直接苛索封户。这种措施使封家势力受到一定的压抑,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助推了盛世局面的出现,D项正确;唐玄宗时仍然是租庸调制,排除A项;唐玄宗时藩镇势力扩张,并未受到限制,排除B项;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12.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 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 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唐(中国)。根据材料“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与“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允许士人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和官职,不依赖于家族背景或财富。这确实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的壁垒,使得有才能但出身低微的人有机会上升,诗句强调了士人登科后家族地位的提升,这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变化,A项正确;虽然科举制有助于社会流动,但它并没有完全实现四民(士、农、工、商)的平等,排除B项;科举制确实注重士子的文化才能,因为它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然而,材料中的诗句更多强调的是科举成功后的社会影响,而不是培养过程,排除C项;“科举促进社会流动”,有助于缓和了统治阶级与下层士人的矛盾,不是统治阶级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1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与科举制有关,科举制确立于隋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C项正确;“立嫡以长不以贤”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反映的是察举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租庸调是唐前期国家的主要税法。这种据丁征收同样数额的税制,只有在自耕农大量存在,土地占有比衰平均的条件下才能实行。”下列关于“租庸调制”的解读,正确的是①与均田制相辅相成②材料中的“丁”是指21岁—59岁的成年人③“庸”是指可以纳绢或布代役④此项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庸”是指可以纳绢或布代役,而这一项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②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15.河南卫视春晚上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的大火,彰显了盛唐文化的繁荣,反映出大国文化的自信。从这支舞蹈中我们不难看出胡风的盛行。“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风盛行的现象主要反映()A.文明交汇 B.国力强盛 C.交通便利 D.中外交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彰显了盛唐文化的繁荣,反映出大国文化的自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文化交流频繁,胡风盛行,反映了这一时期,各种文明交汇于此,A项正确;胡风盛行主要反映了唐朝各种文明的交融,不能说明其国力强盛,排除B项;唐朝交通便利,但不能代表一定会胡风盛行,排除C项;胡风是西域各民族的文化,不属于中外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16.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它始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石窟中的一些窟龛外观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但其前廊立柱样式及相关装饰和技法上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比如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的立柱。据此可知()A.艺术发展体现了文明的交融B.儒学正统地位呈现衰落趋势C.佛教已经实现中国本土化D.西域文化受到中原王朝青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石窟中的一些窟龛外观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但其前廊立柱样式及相关装饰和技法上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可知,麦积山石窟艺术融合了中原与西域文明,A项正确;儒家思想受到佛道的冲击,但仍处于主导地位,未出现衰落趋势,排除B项;佛教已经实现中国本土化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但其前廊立柱样式及相关装饰和技法上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只提到了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反映不出受到中原王朝青睐,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是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如根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百家争鸣’……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一是同意《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与评价;二是认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或者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其他观点。其次结合相关知识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评析。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缚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材料二汉代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登上后位并荣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7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厉行嫡长子继嗣的宗法制度。在两汉帝系的传嗣过程中,“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的情况时常出现。为保证皇权嫡传,母后们便临危受命,援立幼主,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局。如东汉孝和帝驾崩后,邓后临朝听政,号令自出,不论外戚还是宦官,在她的严格约束下都心怀畏惧,不敢擅权为政。她还先后创办两所宫邸学,整理经学,教授宫人,教育王家子弟,亲自监督考试,以示督促。吕后听政时,实行宽徭薄赋政策,“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严苛法令予以省减,先后废除《挟书律》和《妖言令》,允许民间收藏书籍,恢复言论的相对自由。——摘编自贾丽英《论汉代母后政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母后政治兴盛的原因和影响。【答案】(1)历史作用:稳定周初政治局势,巩固疆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全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2)原因:“家天下”政治的传统;“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影响;“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现象频发;部分母权者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答出三点即可)影响:积极:维护了政权过渡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思想教育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消极:导致外戚势力膨胀,加剧了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解析】(1)历史作用:根据材料“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可知,稳定周初政治局势,巩固疆土;根据材料“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可知,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根据材料“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缚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全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母后政治兴盛受到“家天下”政治的传统影响;根据材料“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厉行嫡长子继嗣的宗法制度”可知,“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的情况时常出现”可知,“主幼时艰”或“皇统屡绝”现象频发;从邓太后、吕后的做法可以看出,部分母权者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影响:积极:根据材料“为保证皇权嫡传,母后们便临危受命,援立幼主,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护了政权过渡的稳定;根据材料“吕后听政时,实行宽徭薄赋政策”可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根据材料“她还先后创办两所宫邸学,整理经学,教授宫人,教育王家子弟,亲自监督考试,以示督促”可知,促进了思想教育的发展;消极:母后政治导致外戚势力膨胀,加剧了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算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科举制的长期存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政治、文学乃至社会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科举制的作用一直是双重的:它曾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得中国衰败落后;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朋党;既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庸;既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用较明显,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及至清末,科举制还来不及完成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变,便在历史的浪潮中消失了。——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彻底摒弃了文官对于权势的依附关系,使得文官成为一种常任职业。西方各国都确立了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制度。要求文官对政党必须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参加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忠诚地为政府服务。同时近代文官以技术资格为根据进入文官系统。在贯彻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基础上,录用文官的条件只看其是否具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060-2024黑斑侧褶蛙
- 二零二五年抖音短视频内容版权代理与维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影视作品制作定金合同附属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设计公司技术秘密保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反担保证券交易合同3篇
- 2024年通信基站租赁协议标准格式版
- 2024版医院劳动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抖音美妆品牌合作协议2篇
- 2024版竹制品买卖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企业供应链优化与风险控制合同3篇
-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 中介费合同范本(2025年)
- 《kdigo专家共识:补体系统在肾脏疾病的作用》解读
- 生产调度员岗位面试题及答案(经典版)
- 【物 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人教版
-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 电力行业 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 《法制宣传之盗窃罪》课件
- 通信工程单位劳动合同
- 查对制度 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猪肉市场销售规模及竞争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