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塘沟高级中学等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各诸侯国担任治国重任的“相”,皆属卿大夫等世袭贵族。战国时期的“相”往往只有职官的意义,不是传统的贵族身份的标识。这一变化()A.反映了卿大夫势力的衰落 B.导致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C.得益于社会结构的大变动 D.彰显了原始民主的影响力【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原因、本质、影响题。时空范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春秋时,各诸侯国担任治国重任的‘相’,皆属卿大夫等世袭贵族。战国时期的‘相’往往只有职官的意义,不是传统的贵族身份的标识”,这一变化确实反映了卿大夫势力的衰落。在春秋时期,卿大夫等世袭贵族担任治国重任的“相”,而在战国时期,“相”这一职位逐渐脱离了贵族身份的束缚,更多地是基于能力和功绩来选拔,这体现了卿大夫势力的衰落,A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分封制的瓦解,而且从材料信息看不出来,排除B项;虽然社会结构的大变动可能影响了这一变化,但题干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排除C项;原始民主的影响力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岳麓书院秦简记载了一件“赏金案”:公元前222年,陵县抓捕十四名盗贼,其中四人是很久前逃入楚国的秦人,另外十人则是在秦的楚国人。按秦律,捉拿秦国盗贼赏金14两,抓捕他国人在秦盗窃则给赏金2两。因盗贼身份难以界定,赏金无法定夺,陵县长官上文书给南郡太守请求决断。南郡太守回复:当地已归属秦国,四人还是秦人,每人赏14两;另外十人未入秦籍,仍视作楚人,每人赏2两。该案件体现了()A.秦统一进程中逐步加强地方管理 B.秦国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C.文书制保障了秦朝社会秩序稳定 D.全面推行郡县制利于秦法的实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抓捕盗贼,文书制度请示等都体现了秦国在统一进程中逐步加强地方管理,A项正确;“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选官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文书制保障了秦朝社会秩序稳定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秦国当时尚未统一,还未全面推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A项。3.《颜氏家训》(南北朝时颜之推著,成书于隋)记载当时南北语言的差异:“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这折射出当时()A.选官制度演变强化士庶之分 B.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开发C.社会变革影响民族交融程度 D.政治分裂加速了政权更迭【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颜氏家训》中提到的南北语言差异说明了当时南北方存在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局面的分裂和地方之间的隔绝,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因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较为明显,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对不同地区、文化之间交融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涉及南北地区的情况,而非士庶之分,排除A项;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开发,强调的是经济开发而不是材料强调的语言或文化交融,排除B项;D选项则侧重于政治分裂对政权稳定的影响,与题干中反映的语言文化差异无直接对应,排除D项。故选C项。4.唐初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的数量达300多个,唐太宗李世民苦于记各州长官们的名字,只好将他们都写在屏风上。为此,唐太宗()A.实行上计制 B.设置监察机构C.设立节度使 D.改革中枢机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唐初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的数量达300多个,唐太宗李世民苦于记各州长官们的名字,只好将他们都写在屏风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州、县二级制中,州数量过多,唐太宗因为难以记住各州长官的名字而烦恼,于是实行了上计制。上计制是指各地官员定期向中央汇报政绩,以此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是涉及考核官员的制定,而不是监督官员的制度,排除B项;节度使是唐朝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而材料是考核官员的制度,排除C项;材料是监督地方官员的,而不是中枢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5.明代以来,嘉定水旱灾害频发,不少农民弃稻种棉,但缴纳田租时仍需纳米,故百姓还需“以花成布,以布贸银,以银兑米”,中间几经周折耗损。为此时任礼部尚书、嘉定人徐学谟谒见首辅张居正,积极促成漕粮折银。漕粮折银后,嘉定形成了一整套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体系,布匹远销全国各地。材料主要说明明朝时()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六部已经正式成为了内阁下属机构C.人身依附关系明显减弱 D.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以花成布,以布贸银,以银兑米”“漕粮折银后,嘉定形成了一整套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体系,布匹远销全国各地”可知,明代农民弃稻种棉,棉花得到大量种植,为棉纺织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但此时缴纳田租时仍需纳米,百姓中间几经周折耗损。张居正改革推行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因此,材料主要说明明朝时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明朝时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A项理解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明朝时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史实错误,六部并非内阁的下属机构,排除B项;材料强调明朝时期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未涉及人身依附关系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6.以下为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其中“厘金”指的是: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对趋势表解读正确的是()A.内外形势推动晚清税务结构转变 B.民族工业发展推动税收增加C.关税主权丧失导致关税收入下降 D.国内关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1至1874年(中国)。据图可知,田赋收入相对稳定,而关税和厘金收入有所波动。特别是厘金,作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临时措施,其收入在特定时期有所增加,这反映晚清时期内外形势的变化对税务结构产生了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讲述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民族工业发展推动税收增加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排除C项;从图表中看出,关税收入在特定时期内有所波动,但并未表现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将县自治列为训政时期重要工作,“各乡镇间治民机关骤添二百余处”。但在时人看来,国民政府的自治措施“重在推行上级机关的政治,注意乡区邻间或保甲的编制”。由此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自治旨在()A.训练民众的民主意识 B.继承传统社会的统治秩序C.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 D.压缩边区政府的发展空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在中国推行县自治,但本质上是“重在推行上级机关的政治,注意乡区邻间或保甲的编制”,即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C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的自治旨在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训练民众的民主意识,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的自治旨在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还未出现边区政府,排除D项。故选C项。8.19世纪中期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没有解决好央地关系倒挂的问题。在大革命危机之际,在重要省区设立省委;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在解放区建立行政区,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克服了近代央地关系失序的弊端,为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支撑。由此可见()A.省制有效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B.“三三制”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C.行政区制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奠基 D.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19世纪中期后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没有解决好央地关系倒挂的问题。而在大革命危机之际,在重要省区设立省委;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在解放区建立行政区,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克服了近代央地关系失序的弊端,为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支撑。这些表明了在各个时期不断根据形势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有效克服了近代央地关系失序的弊端,即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D项正确;材料仅仅是强调大革命危机之际,在重要省区设立省委,而解放战争时期,建立行政区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不能体现省制有效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排除A项;“三三制”是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分配上的一种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在解放区建立行政区,并不能得出行政区制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奠基,排除C项。故选D项。9.1958年之后,中国逐渐建立起以“政社合一”为特点的人民公社体制,人民公社既是农村基层政权机关,又是农村经济单位,还是基层军事组织。1982年宪法确立了“乡政村治”模式,改公社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农村基层政权,乡以下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行村民自治。这一变化()A.推动了包产到户的出现 B.体现出基层民主的完善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D.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82年宪法改公社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农村基层政权,乡以下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行村民自治等规定,适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推动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D项正确;包产到户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民主的出现,并非完善,排除B项;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4年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再次强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这一行动的目的是()A.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B.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C.发展与非洲的睦邻友好关系 D.维护国际法的权威和公信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4年9月5日(中非国家)。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强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是国家治理体系,排除A项;题干中“强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主要强调的是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是发展与非洲的睦邻友好关系,排除C错;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是维护国际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排除D项。故选B项。11.罗马帝国的行省中,只有贵族、官僚能说拉丁语,基层群众基本上不会拉丁文。高卢和西班牙并入罗马300年后,农民们还在说自己的凯尔特语。屋大维苦心建构的“罗马民族认同”,随着拉丁语仅停留在贵族圈里,从未抵达基层。由此可知()A.帝国建立弱化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B.阶级对立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分裂C.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治理的历史传统D.语言差异不利于基层民众的政权认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帝国(世界)。据题干“基层群众基本上不会拉丁文”“农民们还在说自己的凯尔特语”“随着拉丁语仅停留在贵族圈里,从未抵达基层。”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重视上层架构,各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而且始终没有建立基层行政体系,除罗马法通行全国外,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C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且帝国建立应该是有利于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仅为语言差异,与“阶级对立”无关,更谈不上“罗马帝国的分裂”,排除B项;材料仅为语言存在差异,并没有涉及政权认同,排除D项。故选C项。12.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达到了中世纪议会发展史上的巅峰。下院地位进一步提高,议会的基本权力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君主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时常对议会的批评做出回应。议会对君主统治的批评和规范也并未与其维护王国统治的主要功能相悖。据此判断,该王朝实行的是()A.等级君主 B.议会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封君封臣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英国)。据材料“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达到了中世纪议会发展史上的巅峰。下院地位进一步提高,议会的基本权力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君主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时常对议会的批评做出回应。议会对君主统治的批评和规范也并未与其维护王国统治的主要功能相悖。”并结合所学可知,议会权力逐渐加强,君主利用议会实行统治,此时英国实行议会君主制,B项正确;实行等级君主制的是14世纪的法国,排除A项;17世纪英国最早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中世纪西欧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封君封臣制,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中世纪初期欧洲政治分裂割据,社会几无安全和秩序可言,罗马帝国崩溃和蛮族入侵使欧洲的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下,欧洲人生活贫困,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不久,社会结构、绘画、音乐、建筑、民族性格以及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都带上了基督教色彩。这段材料意在说明()A.教会神学兴盛有其特殊社会环境 B.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C.教会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单位 D.西欧封建社会是社会动荡的产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中世纪初期欧洲政治分裂割据,社会几无安全和秩序可言,罗马帝国崩溃和蛮族入侵使欧洲的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下,欧洲人生活贫困,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不久,社会结构、绘画、音乐、建筑、民族性格以及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都带上了基督教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分裂,社会不安定,人民需要精神慰藉,基督教神学符合社会的需要,说明教会神学兴盛有其特殊社会环境,A项正确;材料讲述基督教产生的原因,没有讲述基督教教化社会的作用,排除B项;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单位,排除C项;封君封臣制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项。14.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规定贫穷儿童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这反映了()A.工业革命催生社会保障制度 B.福利国家助长社会懒惰风气C.英国近代救济带有惩戒性质 D.城市化进程导致犯罪率攀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1-1834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和“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说明,应该虽颁布救济法但对于被救济者带有一定的惩戒,C项正确;1601年英国工业革命并未开始,排除A项;二战后英国才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英国救济,与城市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通过谷歌图书扫描并数字化的部分图书(占人类出版书籍的4%)的Ngram数据,可以查询从1800年到现在,所有出版物中一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变化曲线。以下是谷歌Ngram中“妇女投票权”一词出现的频率。下图中20世纪上半叶该词波峰出现的原因是()(%)A.政治变革 B.经济发展 C.科技革命 D.战争破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图中20世纪上半叶“妇女投票权”一词出现波峰,主要原因是当时全球范围内女性争取选举权和选举权被赋予的重要历史时期,如1920年美国第十九修正案通过,赋予女性投票权,这种进展反映了政治改革和社会运动的影响,A项正确;经济的发展会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材料中妇女投票权体现的是女性的政治权利,并非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排除B项;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但与女性投票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破坏与女性投票权没有直接关系,且20世纪上半叶也有相对和平的时期,与材料中女性投票权数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题,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初的社会治理重视根据理学宗旨整饬基层教化,强调敦厉风俗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然而,进入雍乾时期,地方政治因人地矛盾升级而亟须革新,皇帝在用人铨选方面也有所变化。雍正、乾隆不再推崇康熙时期颇受重视的理学官僚治理模式,诸如水利、农桑等较为专门性、技术性的知识,亦被视作为官之必需。为实现个人政治价值,部分理学官僚开始在处理地方政务的过程中主动将目光延伸到河工、漕运等技术领域,实现了从理学官僚到技术官僚的转变。自洋务运动开始,大量的新式技术官僚涌现。他们作为18世纪技术官僚的后辈,既是传统封建官僚体系中的新元素,也是近代西方科技向中国渗透的过程在制度上的反映。——摘编自张少娜《从理学官僚到技术官僚:清雍乾时期地方治理模式的转型》材料二19世纪,英国文官制度实行以“通才”为标准择优录取的原则。由于牛津、剑桥等贵族学校以培养通才著称,因此高级文官出现了贵族化的趋向。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长期处于文官队伍的中下层,使许多部门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福尔顿委员会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调整文官分级制度,专家科技人员自成一类称“科学类”。另外还设立专业技术、训练、法律、警察等十大类。此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彻底打破通才体制,而且政府机构臃肿也严重束缚着行政效率。——摘编自阎铃铃《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原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官僚和技术官僚的共同特点,并分析清朝部分理学官僚转变为技术官僚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并简评其实施效果。【答案】(1)共同特点: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家的治理。原因:人地矛盾凸显,社会矛盾激化;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统治者推动和重视);官僚的政治价值取向变化;社会环境变化;经世致用思潮影响;西学东渐。(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二战后英国经济恢复和发展;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模式和贵族化弊端;英国政府机构臃肿。实施效果:积极方面:调整文官分级制度,将专家科技人员自成一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地位,有利于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不足方面:未能彻底打破通才体制,政府机构臃肿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依然束缚着行政效率。【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共同特点:根据材料一“整饬基层教化,强调敦厉风俗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地方政治因人地矛盾升级而亟须革新”得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家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得出,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原因:根据材料一“地方政治因人地矛盾升级而亟须革新”得出,人地矛盾凸显,社会矛盾激化;根据材料一“为实现个人政治价值,部分理学官僚开始在处理地方政务的过程中主动将目光延伸到河工、漕运等技术领域”得出,官僚的政治价值取向变化;根据材料一“为实现个人政治价值,部分理学官僚开始在处理地方政务的过程中主动将目光延伸到河工、漕运等技术领域”得出,社会环境变化。根据材料一“也是近代西方科技向中国渗透的过程在制度上的反映”得出,西学东渐。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统治者推动和重视),经世致用思潮影响。【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背景:根据材料二“由于牛津、剑桥等贵族学校以培养通才著称,因此高级文官出现了贵族化的趋向”得出,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模式和贵族化弊端。根据材料二“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长期处于文官队伍的中下层,使许多部门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得出,英国政府机构臃肿;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二战后英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实施效果:根据材料二“调整文官分级制度,专家科技人员自成一类称“科学类””得出,调整文官分级制度,将专家科技人员自成一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地位,有利于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但未能彻底打破通才体制,而且政府机构臃肿也严重束缚着行政效率。”得出,未能彻底打破通才体制,政府机构臃肿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依然束缚着行政效率。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根据宋朝的相关文献记载,宋朝应试时:考生需依次对号端坐,在考场内,考生不许交头接耳,互通消息;考场实行门禁制度,严禁考生夹带书本进入考场,“专门设监门、巡铺等官吏,进行搜索、巡查,一旦查获,即严加处罚”,考生入场凭礼部发的号入门,一失其号,则不得入;考生在进入天子宫殿时,都身着新做的麻布衣服,衣服如白雪般随风飘舞(也能防止夹带);科举考毕,对考卷进行糊名、弥封、誊录。——依据赵剑峰《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封面图像考释》整理(1)据材料一图2,图1被认为是什么场景?有老师依据材料二的史实,对图2的解读提出了质疑,请结合图1中的细节,加以说明。(2)通过学者查证,该图名为“召试县令”图,出自明代张居正为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编写的教学课本《帝鉴图说》。“召试县令”出自《旧唐书·韦思谦传》,记述唐玄宗重视地方官任命,亲自考试县令的故事。据此分析选必1选用该图作为封面的合理性。【答案】(1)图2被认为是宋代科举考试的场景。然而,依据材料二的史实,对图2的解读存在质疑。从图1的细节来看,考生所着服装并非材料二中提到的新做的麻布衣服,且图中未体现出材料二中诸如“考生不许交头接耳,互通消息”“严禁考生夹带书本进入考场”“设监门、巡铺等官吏进行搜索、巡查”“考生入场凭礼部发的号入门,一失其号,则不得入”“科举考毕,对考卷进行糊名、弥封、誊录”等严格的考试规则和程序。(2)选用该图作为封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虽然该图描绘的是唐玄宗时期“召试县令”的场景,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相似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举选官的特点。其次,作为教学课本的封面,其主要目的可能是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选官场景,引发学生对相关历史的兴趣和思考,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宋代科举社会等内容做铺垫。最后,该图出自明代张居正为万历皇帝编写的教学课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教育价值,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窗口。【解析】【小问1】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图2“宋代科举社会”中将图1作为封面,所以图2被认为是宋代科举考试场景。据材料“都身着新做的麻布衣服,衣服如白雪般随风飘舞”及图1的细节来看,考生所着服装并非材料二中提到的新做的麻布衣服。且根据图图1描绘的现象来看,图中未体现出材料二中诸如“考生不许交头接耳,互通消息”“严禁考生夹带书本进入考场”“设监门、巡铺等官吏进行搜索、巡查”“考生入场凭礼部发的号入门,一失其号,则不得入”“科举考毕,对考卷进行糊名、弥封、誊录”等严格的考试规则和程序。【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设问“该图名为‘召试县令’图”“‘召试县令’出自《旧唐书·韦思谦传》,记述唐玄宗重视地方官任命,亲自考试县令的故事”可知,该图描绘的是唐玄宗时期“召试县令”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相似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举选官的特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被用作选择性必修一教材的封面,还可以从叫教材的特殊性来考虑,作为教学课本的封面,其主要目的可能是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选官场景,引发学生对相关历史的兴趣和思考,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宋代科举社会等内容做铺垫。句设问“出自明代张居正为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编写的教学课本《帝鉴图说》”可知,该图出自明代张居正为万历皇帝编写的教学课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教育价值,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窗口。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碑名变迁时间建立或更名原因克林德碑1903年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因德国公使克林德被击毙,清政府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牌坊以谢罪。公理战胜碑1918年一战结束后,国人认为克林德碑是国耻,将其拆除;协约国责令德国将其移至社稷坛并予以更名,以纪念一战的胜利,石碑坊也改名为“公理战胜坊”。保卫和平碑1952年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功绩,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保卫和平坊”。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克林德碑的建立与更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条理清晰)。【答案】克林德碑的建立与更名,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觉醒与崛起。1903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因德国公使克林德被击毙,在其被害处建立牌坊以谢罪,此碑被称为“克林德碑”。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清政府软弱无能和腐朽统治。在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清政府无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只能以这种屈辱的方式向列强求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918年一战结束后,国人认为克林德碑是国耻,将其拆除。协约国责令德国将其移至社稷坛并更名为“公理战胜碑”,牌坊也改名为“公理战胜坊”。这一更名反映出中国民众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意识增强,开始认识到公理和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中国在一战中作为协约国的一员,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渴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追求和平民主的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了“保卫和平坊”,这说明新中国的崛起。克林德碑的建立与更名,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觉醒与崛起,这一变化也映射出中国发展、民族复兴是时代的使命。【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近现代的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克林德碑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一战期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碑名变迁的情况可以拟定主题为:克林德碑的建立与更名,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觉醒与崛起。短文撰写内容可结合三个时间段建立或更名的原因,从“屈辱”“觉醒”“崛起”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注意史实正确,条理要清晰。如1903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因德国公使克林德被击毙,在其被害处建立牌坊以谢罪,此碑被称为“克林德碑”。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腐朽统治。在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清政府无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只能以这种屈辱的方式向列强求和。1918年一战结束后,国人认为克林德碑是国耻,将其拆除。协约国责令德国将其移至社稷坛并更名为“公理战胜碑”,牌坊也改名为“公理战胜坊”。这一更名反映出中国民众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意识增强,开始认识到公理和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中国在一战中作为协约国的一员,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渴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追求和平民主的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了“保卫和平坊”,这说明新中国的崛起。最后进行总结,克林德碑的建立与更名,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觉醒与崛起,这一变化也映射出中国发展、民族复兴是时代的使命。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某种意义上,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可称为“白银世纪”。17世纪末以后,葡萄牙在其属地巴西开始大量开采黄金;英国抓住了机遇,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梅修因条约》,葡萄牙向英国出口葡萄酒,英则向葡及其殖民地出口制造业商品。但是,葡对英的贸易总是呈现逆差,为了平衡贸易赤字,葡动用从巴西运回的黄金,于是黄金大量地流入英国国库,为英国货币稳定、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8世纪,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西欧商人资本,特别是荷兰商人资本,在荷兰丧失经济优势后,以购买英国国债的形式大量流入英国。——摘编自罗翠芳《16-18世纪商人资本在西欧国际流动的原因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商人资本在西欧国际流动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英国货币稳定的有利条件。【答案】(1)原因:西欧殖民者对殖民地开采黄金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商人资本逐利的本质;经济贸易的发展;平衡贸易赤字的需要。影响:为英国货币稳定、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2)有利条件:英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保证了政治稳定,货币政策稳定;大量黄金的涌入提供了货币保障;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吸引大量外国资本;殖民帝国建立,海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海外市场。【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欧)。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17世纪末以后,葡萄牙在其属地巴西开始大量开采黄金,英国抓住了机遇,”可知,西欧殖民者对殖民地开采黄金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据材料“葡萄牙向英国出口葡萄酒,英则向葡及其殖民地出口制造业商品,此后两国又签订一系列补充条约。但是,葡对英贸易总是呈现逆差,”可知,商人资本逐利的本质;“为了平衡贸易赤字,葡动用从巴西运回的黄金,把它们不断地送到英商手中,于是巴西黄金经过葡萄牙这个漏斗,大量地流入英国国库。”可知,经济贸易的发展;平衡贸易赤字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黄金大量地流入英国国库,为英国货币稳定、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可知,为英国货币稳定、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据材料信息“18世纪,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可知,使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据材料“西欧商人资本,特别是荷兰商人资本,在荷兰丧失经济优势后,以购买英国国债的形式大量流入英国。”并所学知识可知,周边国家的资金入股英国公司,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欧)。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大量黄金被运至英国,为英国货币稳定、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可知,大量黄金的涌入提供了货币保障;根据材料“18世纪,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西欧商人资本,特别是荷兰商人资本,在荷兰丧失经济优势后,以购买英国国债的形式大量流入英国。”可知,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吸引大量外国资本;从所学知识看,政治上,英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保证了政治稳定,货币政策稳定;殖民帝国建立,海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海外市场。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塘沟高级中学等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各诸侯国担任治国重任的“相”,皆属卿大夫等世袭贵族。战国时期的“相”往往只有职官的意义,不是传统的贵族身份的标识。这一变化()A.反映了卿大夫势力的衰落 B.导致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C.得益于社会结构的大变动 D.彰显了原始民主的影响力【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原因、本质、影响题。时空范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春秋时,各诸侯国担任治国重任的‘相’,皆属卿大夫等世袭贵族。战国时期的‘相’往往只有职官的意义,不是传统的贵族身份的标识”,这一变化确实反映了卿大夫势力的衰落。在春秋时期,卿大夫等世袭贵族担任治国重任的“相”,而在战国时期,“相”这一职位逐渐脱离了贵族身份的束缚,更多地是基于能力和功绩来选拔,这体现了卿大夫势力的衰落,A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分封制的瓦解,而且从材料信息看不出来,排除B项;虽然社会结构的大变动可能影响了这一变化,但题干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排除C项;原始民主的影响力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岳麓书院秦简记载了一件“赏金案”:公元前222年,陵县抓捕十四名盗贼,其中四人是很久前逃入楚国的秦人,另外十人则是在秦的楚国人。按秦律,捉拿秦国盗贼赏金14两,抓捕他国人在秦盗窃则给赏金2两。因盗贼身份难以界定,赏金无法定夺,陵县长官上文书给南郡太守请求决断。南郡太守回复:当地已归属秦国,四人还是秦人,每人赏14两;另外十人未入秦籍,仍视作楚人,每人赏2两。该案件体现了()A.秦统一进程中逐步加强地方管理 B.秦国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C.文书制保障了秦朝社会秩序稳定 D.全面推行郡县制利于秦法的实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抓捕盗贼,文书制度请示等都体现了秦国在统一进程中逐步加强地方管理,A项正确;“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选官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文书制保障了秦朝社会秩序稳定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秦国当时尚未统一,还未全面推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A项。3.《颜氏家训》(南北朝时颜之推著,成书于隋)记载当时南北语言的差异:“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这折射出当时()A.选官制度演变强化士庶之分 B.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开发C.社会变革影响民族交融程度 D.政治分裂加速了政权更迭【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颜氏家训》中提到的南北语言差异说明了当时南北方存在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局面的分裂和地方之间的隔绝,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因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较为明显,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对不同地区、文化之间交融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涉及南北地区的情况,而非士庶之分,排除A项;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开发,强调的是经济开发而不是材料强调的语言或文化交融,排除B项;D选项则侧重于政治分裂对政权稳定的影响,与题干中反映的语言文化差异无直接对应,排除D项。故选C项。4.唐初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的数量达300多个,唐太宗李世民苦于记各州长官们的名字,只好将他们都写在屏风上。为此,唐太宗()A.实行上计制 B.设置监察机构C.设立节度使 D.改革中枢机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唐初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的数量达300多个,唐太宗李世民苦于记各州长官们的名字,只好将他们都写在屏风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州、县二级制中,州数量过多,唐太宗因为难以记住各州长官的名字而烦恼,于是实行了上计制。上计制是指各地官员定期向中央汇报政绩,以此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是涉及考核官员的制定,而不是监督官员的制度,排除B项;节度使是唐朝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而材料是考核官员的制度,排除C项;材料是监督地方官员的,而不是中枢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5.明代以来,嘉定水旱灾害频发,不少农民弃稻种棉,但缴纳田租时仍需纳米,故百姓还需“以花成布,以布贸银,以银兑米”,中间几经周折耗损。为此时任礼部尚书、嘉定人徐学谟谒见首辅张居正,积极促成漕粮折银。漕粮折银后,嘉定形成了一整套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体系,布匹远销全国各地。材料主要说明明朝时()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六部已经正式成为了内阁下属机构C.人身依附关系明显减弱 D.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以花成布,以布贸银,以银兑米”“漕粮折银后,嘉定形成了一整套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体系,布匹远销全国各地”可知,明代农民弃稻种棉,棉花得到大量种植,为棉纺织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但此时缴纳田租时仍需纳米,百姓中间几经周折耗损。张居正改革推行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因此,材料主要说明明朝时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明朝时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A项理解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明朝时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史实错误,六部并非内阁的下属机构,排除B项;材料强调明朝时期经济结构变动与赋税变革相互推动,未涉及人身依附关系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6.以下为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其中“厘金”指的是: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对趋势表解读正确的是()A.内外形势推动晚清税务结构转变 B.民族工业发展推动税收增加C.关税主权丧失导致关税收入下降 D.国内关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1至1874年(中国)。据图可知,田赋收入相对稳定,而关税和厘金收入有所波动。特别是厘金,作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临时措施,其收入在特定时期有所增加,这反映晚清时期内外形势的变化对税务结构产生了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讲述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民族工业发展推动税收增加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排除C项;从图表中看出,关税收入在特定时期内有所波动,但并未表现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将县自治列为训政时期重要工作,“各乡镇间治民机关骤添二百余处”。但在时人看来,国民政府的自治措施“重在推行上级机关的政治,注意乡区邻间或保甲的编制”。由此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自治旨在()A.训练民众的民主意识 B.继承传统社会的统治秩序C.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 D.压缩边区政府的发展空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在中国推行县自治,但本质上是“重在推行上级机关的政治,注意乡区邻间或保甲的编制”,即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C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的自治旨在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训练民众的民主意识,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的自治旨在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还未出现边区政府,排除D项。故选C项。8.19世纪中期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没有解决好央地关系倒挂的问题。在大革命危机之际,在重要省区设立省委;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在解放区建立行政区,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克服了近代央地关系失序的弊端,为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支撑。由此可见()A.省制有效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B.“三三制”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C.行政区制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奠基 D.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19世纪中期后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没有解决好央地关系倒挂的问题。而在大革命危机之际,在重要省区设立省委;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在解放区建立行政区,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克服了近代央地关系失序的弊端,为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支撑。这些表明了在各个时期不断根据形势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有效克服了近代央地关系失序的弊端,即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D项正确;材料仅仅是强调大革命危机之际,在重要省区设立省委,而解放战争时期,建立行政区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不能体现省制有效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排除A项;“三三制”是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分配上的一种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在解放区建立行政区,并不能得出行政区制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奠基,排除C项。故选D项。9.1958年之后,中国逐渐建立起以“政社合一”为特点的人民公社体制,人民公社既是农村基层政权机关,又是农村经济单位,还是基层军事组织。1982年宪法确立了“乡政村治”模式,改公社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农村基层政权,乡以下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行村民自治。这一变化()A.推动了包产到户的出现 B.体现出基层民主的完善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D.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82年宪法改公社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农村基层政权,乡以下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行村民自治等规定,适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推动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D项正确;包产到户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民主的出现,并非完善,排除B项;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4年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再次强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这一行动的目的是()A.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B.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C.发展与非洲的睦邻友好关系 D.维护国际法的权威和公信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4年9月5日(中非国家)。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强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是国家治理体系,排除A项;题干中“强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主要强调的是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是发展与非洲的睦邻友好关系,排除C错;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是维护国际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排除D项。故选B项。11.罗马帝国的行省中,只有贵族、官僚能说拉丁语,基层群众基本上不会拉丁文。高卢和西班牙并入罗马300年后,农民们还在说自己的凯尔特语。屋大维苦心建构的“罗马民族认同”,随着拉丁语仅停留在贵族圈里,从未抵达基层。由此可知()A.帝国建立弱化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B.阶级对立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分裂C.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治理的历史传统D.语言差异不利于基层民众的政权认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帝国(世界)。据题干“基层群众基本上不会拉丁文”“农民们还在说自己的凯尔特语”“随着拉丁语仅停留在贵族圈里,从未抵达基层。”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重视上层架构,各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而且始终没有建立基层行政体系,除罗马法通行全国外,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C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且帝国建立应该是有利于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仅为语言差异,与“阶级对立”无关,更谈不上“罗马帝国的分裂”,排除B项;材料仅为语言存在差异,并没有涉及政权认同,排除D项。故选C项。12.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达到了中世纪议会发展史上的巅峰。下院地位进一步提高,议会的基本权力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君主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时常对议会的批评做出回应。议会对君主统治的批评和规范也并未与其维护王国统治的主要功能相悖。据此判断,该王朝实行的是()A.等级君主 B.议会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封君封臣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英国)。据材料“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达到了中世纪议会发展史上的巅峰。下院地位进一步提高,议会的基本权力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君主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时常对议会的批评做出回应。议会对君主统治的批评和规范也并未与其维护王国统治的主要功能相悖。”并结合所学可知,议会权力逐渐加强,君主利用议会实行统治,此时英国实行议会君主制,B项正确;实行等级君主制的是14世纪的法国,排除A项;17世纪英国最早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中世纪西欧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封君封臣制,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中世纪初期欧洲政治分裂割据,社会几无安全和秩序可言,罗马帝国崩溃和蛮族入侵使欧洲的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下,欧洲人生活贫困,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不久,社会结构、绘画、音乐、建筑、民族性格以及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都带上了基督教色彩。这段材料意在说明()A.教会神学兴盛有其特殊社会环境 B.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C.教会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单位 D.西欧封建社会是社会动荡的产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中世纪初期欧洲政治分裂割据,社会几无安全和秩序可言,罗马帝国崩溃和蛮族入侵使欧洲的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下,欧洲人生活贫困,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不久,社会结构、绘画、音乐、建筑、民族性格以及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都带上了基督教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分裂,社会不安定,人民需要精神慰藉,基督教神学符合社会的需要,说明教会神学兴盛有其特殊社会环境,A项正确;材料讲述基督教产生的原因,没有讲述基督教教化社会的作用,排除B项;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单位,排除C项;封君封臣制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项。14.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规定贫穷儿童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这反映了()A.工业革命催生社会保障制度 B.福利国家助长社会懒惰风气C.英国近代救济带有惩戒性质 D.城市化进程导致犯罪率攀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1-1834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和“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说明,应该虽颁布救济法但对于被救济者带有一定的惩戒,C项正确;1601年英国工业革命并未开始,排除A项;二战后英国才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英国救济,与城市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通过谷歌图书扫描并数字化的部分图书(占人类出版书籍的4%)的Ngram数据,可以查询从1800年到现在,所有出版物中一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变化曲线。以下是谷歌Ngram中“妇女投票权”一词出现的频率。下图中20世纪上半叶该词波峰出现的原因是()(%)A.政治变革 B.经济发展 C.科技革命 D.战争破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图中20世纪上半叶“妇女投票权”一词出现波峰,主要原因是当时全球范围内女性争取选举权和选举权被赋予的重要历史时期,如1920年美国第十九修正案通过,赋予女性投票权,这种进展反映了政治改革和社会运动的影响,A项正确;经济的发展会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材料中妇女投票权体现的是女性的政治权利,并非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排除B项;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但与女性投票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破坏与女性投票权没有直接关系,且20世纪上半叶也有相对和平的时期,与材料中女性投票权数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题,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初的社会治理重视根据理学宗旨整饬基层教化,强调敦厉风俗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然而,进入雍乾时期,地方政治因人地矛盾升级而亟须革新,皇帝在用人铨选方面也有所变化。雍正、乾隆不再推崇康熙时期颇受重视的理学官僚治理模式,诸如水利、农桑等较为专门性、技术性的知识,亦被视作为官之必需。为实现个人政治价值,部分理学官僚开始在处理地方政务的过程中主动将目光延伸到河工、漕运等技术领域,实现了从理学官僚到技术官僚的转变。自洋务运动开始,大量的新式技术官僚涌现。他们作为18世纪技术官僚的后辈,既是传统封建官僚体系中的新元素,也是近代西方科技向中国渗透的过程在制度上的反映。——摘编自张少娜《从理学官僚到技术官僚:清雍乾时期地方治理模式的转型》材料二19世纪,英国文官制度实行以“通才”为标准择优录取的原则。由于牛津、剑桥等贵族学校以培养通才著称,因此高级文官出现了贵族化的趋向。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长期处于文官队伍的中下层,使许多部门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福尔顿委员会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调整文官分级制度,专家科技人员自成一类称“科学类”。另外还设立专业技术、训练、法律、警察等十大类。此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彻底打破通才体制,而且政府机构臃肿也严重束缚着行政效率。——摘编自阎铃铃《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原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官僚和技术官僚的共同特点,并分析清朝部分理学官僚转变为技术官僚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并简评其实施效果。【答案】(1)共同特点: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家的治理。原因:人地矛盾凸显,社会矛盾激化;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统治者推动和重视);官僚的政治价值取向变化;社会环境变化;经世致用思潮影响;西学东渐。(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二战后英国经济恢复和发展;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模式和贵族化弊端;英国政府机构臃肿。实施效果:积极方面:调整文官分级制度,将专家科技人员自成一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地位,有利于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不足方面:未能彻底打破通才体制,政府机构臃肿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依然束缚着行政效率。【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共同特点:根据材料一“整饬基层教化,强调敦厉风俗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地方政治因人地矛盾升级而亟须革新”得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家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得出,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原因:根据材料一“地方政治因人地矛盾升级而亟须革新”得出,人地矛盾凸显,社会矛盾激化;根据材料一“为实现个人政治价值,部分理学官僚开始在处理地方政务的过程中主动将目光延伸到河工、漕运等技术领域”得出,官僚的政治价值取向变化;根据材料一“为实现个人政治价值,部分理学官僚开始在处理地方政务的过程中主动将目光延伸到河工、漕运等技术领域”得出,社会环境变化。根据材料一“也是近代西方科技向中国渗透的过程在制度上的反映”得出,西学东渐。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统治者推动和重视),经世致用思潮影响。【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背景:根据材料二“由于牛津、剑桥等贵族学校以培养通才著称,因此高级文官出现了贵族化的趋向”得出,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模式和贵族化弊端。根据材料二“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长期处于文官队伍的中下层,使许多部门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得出,英国政府机构臃肿;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二战后英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实施效果:根据材料二“调整文官分级制度,专家科技人员自成一类称“科学类””得出,调整文官分级制度,将专家科技人员自成一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地位,有利于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但未能彻底打破通才体制,而且政府机构臃肿也严重束缚着行政效率。”得出,未能彻底打破通才体制,政府机构臃肿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依然束缚着行政效率。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根据宋朝的相关文献记载,宋朝应试时:考生需依次对号端坐,在考场内,考生不许交头接耳,互通消息;考场实行门禁制度,严禁考生夹带书本进入考场,“专门设监门、巡铺等官吏,进行搜索、巡查,一旦查获,即严加处罚”,考生入场凭礼部发的号入门,一失其号,则不得入;考生在进入天子宫殿时,都身着新做的麻布衣服,衣服如白雪般随风飘舞(也能防止夹带);科举考毕,对考卷进行糊名、弥封、誊录。——依据赵剑峰《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封面图像考释》整理(1)据材料一图2,图1被认为是什么场景?有老师依据材料二的史实,对图2的解读提出了质疑,请结合图1中的细节,加以说明。(2)通过学者查证,该图名为“召试县令”图,出自明代张居正为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编写的教学课本《帝鉴图说》。“召试县令”出自《旧唐书·韦思谦传》,记述唐玄宗重视地方官任命,亲自考试县令的故事。据此分析选必1选用该图作为封面的合理性。【答案】(1)图2被认为是宋代科举考试的场景。然而,依据材料二的史实,对图2的解读存在质疑。从图1的细节来看,考生所着服装并非材料二中提到的新做的麻布衣服,且图中未体现出材料二中诸如“考生不许交头接耳,互通消息”“严禁考生夹带书本进入考场”“设监门、巡铺等官吏进行搜索、巡查”“考生入场凭礼部发的号入门,一失其号,则不得入”“科举考毕,对考卷进行糊名、弥封、誊录”等严格的考试规则和程序。(2)选用该图作为封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虽然该图描绘的是唐玄宗时期“召试县令”的场景,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相似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举选官的特点。其次,作为教学课本的封面,其主要目的可能是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选官场景,引发学生对相关历史的兴趣和思考,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宋代科举社会等内容做铺垫。最后,该图出自明代张居正为万历皇帝编写的教学课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教育价值,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窗口。【解析】【小问1】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图2“宋代科举社会”中将图1作为封面,所以图2被认为是宋代科举考试场景。据材料“都身着新做的麻布衣服,衣服如白雪般随风飘舞”及图1的细节来看,考生所着服装并非材料二中提到的新做的麻布衣服。且根据图图1描绘的现象来看,图中未体现出材料二中诸如“考生不许交头接耳,互通消息”“严禁考生夹带书本进入考场”“设监门、巡铺等官吏进行搜索、巡查”“考生入场凭礼部发的号入门,一失其号,则不得入”“科举考毕,对考卷进行糊名、弥封、誊录”等严格的考试规则和程序。【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设问“该图名为‘召试县令’图”“‘召试县令’出自《旧唐书·韦思谦传》,记述唐玄宗重视地方官任命,亲自考试县令的故事”可知,该图描绘的是唐玄宗时期“召试县令”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相似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举选官的特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被用作选择性必修一教材的封面,还可以从叫教材的特殊性来考虑,作为教学课本的封面,其主要目的可能是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选官场景,引发学生对相关历史的兴趣和思考,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宋代科举社会等内容做铺垫。句设问“出自明代张居正为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编写的教学课本《帝鉴图说》”可知,该图出自明代张居正为万历皇帝编写的教学课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教育价值,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窗口。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碑名变迁时间建立或更名原因克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儿童玩具特许经营协议
- 2025年人文出版合同
- 二零二五版学生军训教官学生军训期间心理辅导合同3篇
- 2025年分期医疗美容项目合同
- 2025年供应链服务合同解除协议
- 2025年企业办公软件许可协议
- 二零二五年酒店酒水线上线下联合促销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专利设计授权协议
- 2025年度金融机构外汇借款合同变更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办公系统定制开发与维护合同2篇
- 高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 2024年初三数学竞赛考试试题
- 窦性心动过速的危害
- 深基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 2024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解析答案
- 医药制造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以贵州百灵为例
- GB 31335-2024铁矿开采和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医院高风险意外事件应急措施和救护机制
- 桥本甲状腺炎-90天治疗方案
- 【复合附件版】个人借车免责协议书简单
- 焊接工装夹具设计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