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指导书_第1页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指导书_第2页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指导书_第3页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指导书_第4页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指导书TOC\o"1-2"\h\u2628第一章农业科技创新概述 2304651.1农业科技创新的定义与意义 2169791.2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 312078第二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3127612.1农业大数据技术 3279272.1.1数据来源 4217102.1.2数据处理与分析 4265612.1.3应用领域 4197942.2农业物联网技术 428972.2.1信息感知 4264782.2.2信息传输 4108152.2.3数据处理与应用 4204812.2.4应用领域 4309882.3农业智能装备技术 5164192.3.1智能感知与控制 5124532.3.2机器视觉与识别 5103632.3.3无人驾驶与导航 5217202.3.4应用领域 51111第三章农业生物技术 5183133.1转基因技术 5313773.2组织培养技术 6221613.3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 625214第四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785404.1农业机械化技术 7136974.2农业自动化设备 7237554.3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管理 731215第五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8283965.1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8231495.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8269955.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929938第六章农业病虫害防治 9248766.1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918036.1.1监测体系建设 9209166.1.2预警技术 1023306.2生物防治技术 10307766.2.1天敌昆虫应用 1063036.2.2微生物防治 1094966.2.3植物源农药 10209496.3化学防治技术 10173006.3.1科学用药 10315266.3.2安全用药 1040806.3.3环保用药 11146576.3.4轮换用药 11306446.3.5综合防治 1130932第七章农业种植技术 11156057.1节能减排技术 11254097.1.1概述 11319387.1.2技术措施 1176177.2高效栽培技术 11312797.2.1概述 11201777.2.2技术措施 11231957.3抗逆性育种技术 129927.3.1概述 1294947.3.2技术措施 128598第八章农业养殖技术 1297558.1现代化养殖模式 1269608.2养殖环境控制技术 1386968.3养殖废弃物处理 1320921第九章农业农产品加工与保鲜 14214029.1农产品加工技术 14169509.1.1物理加工技术 14252429.1.2化学加工技术 1486949.1.3生物学加工技术 1447909.2农产品保鲜技术 14170669.2.1冷藏保鲜技术 14164189.2.2气调保鲜技术 1492009.2.3生物保鲜技术 1559719.3农产品加工与保鲜设备 1516499.3.1干燥设备 15113169.3.2冷藏设备 15135129.3.3包装设备 15296659.3.4生物保鲜设备 156347第十章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与管理 153209210.1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151022110.2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162684610.3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 16第一章农业科技创新概述1.1农业科技创新的定义与意义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在农业生产领域,通过对现有技术、方法、理论及管理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农业科技创新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科技创新可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科技创新有助于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有助于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4)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市场。1.2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2)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生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提供了有力支持。(3)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绿色生态农业成为发展方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5)农业产业链整合。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6)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有利于我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第二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2.1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领域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一种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数据来源农业大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市场交易、政策法规、农业科研等多个领域。具体来源包括农业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市场价格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2.1.2数据处理与分析农业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清洗、数据整合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2.1.3应用领域农业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生产、市场预测、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对农业生产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通过对市场交易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农产品价格走势;通过对政策法规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2.2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一种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信息感知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参数,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2.2.2信息传输农业物联网技术采用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将感知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数据基础。2.2.3数据处理与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例如,根据环境参数调整农业生产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2.4应用领域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大田作物、畜牧养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设施农业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温室的调控;在大田作物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在畜牧养殖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环境的监测和调控。2.3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一种技术。农业智能装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智能感知与控制农业智能装备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状况,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整生产措施。2.3.2机器视觉与识别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的识别、分类和检测。例如,在采摘过程中,通过机器视觉识别成熟的果实,实现自动化采摘。2.3.3无人驾驶与导航农业智能装备技术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操作。例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等设备,可以在农田中进行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2.3.4应用领域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智能装备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在农业管理中,通过智能装备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业服务中,通过智能装备技术提供精准农业服务。第三章农业生物技术3.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使其表现出新的遗传特性。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抗病性和改善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是基因转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脂质体介导转化法等。我国在转基因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大豆等品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推广转基因技术时,应充分考虑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社会伦理等因素,保证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3.2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通过无菌条件下培养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实现快速繁殖和育种的一种生物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快速繁殖名贵植物、保存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培育抗病性强的植物品种等。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愈伤组织培养、胚胎培养、悬浮细胞培养等。我国在组织培养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培养出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品种。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在于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限制、节省土地和劳动力。但是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条件要求严格、繁殖系数较低等。未来,应进一步优化组织培养技术,提高繁殖系数和培养效率,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植物资源。3.3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如微生物、植物、动物等)及其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环保型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等。我国在生物农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生物肥料是指含有一定量有益微生物的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减轻病虫害等。生物肥料主要包括细菌肥料、真菌肥料、复合生物肥料等。生物肥料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研发投入不足、推广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较弱等。未来,应加大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推广体系,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四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4.1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替代传统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这一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耕耘机械:包括犁、耙、旋耕机等,用于土壤耕作、改良和施肥。(2)种植机械:包括播种机、移栽机等,用于作物种植。(3)植保机械:包括喷雾机、施药机等,用于病虫害防治。(4)收割机械:包括收割机、脱粒机等,用于作物收割。(5)运输机械:包括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等,用于农产品运输。4.2农业自动化设备农业自动化设备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设备。这些设备具有高效、精确、智能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农业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土壤环境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2)自动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信息,自动控制灌溉设备进行灌溉。(3)自动施肥系统: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控制施肥设备进行施肥。(4)自动化植保设备:通过无人机、等设备,实现病虫害防治的自动化。(5)农产品加工自动化设备:如水果分级机、蔬菜清洗机等,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率。4.3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管理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管理是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合理选择和配置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2)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4)政策扶持与引导: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5)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环保。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高,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第五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5.1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分、破碎、干燥等,目的是减小废弃物体积,便于运输和储存。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焚烧、热解、气化等,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或原材料。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堆肥、厌氧消化等,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为了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入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例如,对农业废弃物处理项目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5.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渗透等途径进入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造成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进施肥技术、推广生态农业、实施农田水利措施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布局,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进施肥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料等,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磷流失。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可以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田水利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抗侵蚀能力,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5.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在政策层面,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在法规层面,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各地也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各级及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农业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是农业病虫害防治的首要环节,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1.1监测体系建设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监测点布局:根据作物种植区域、生态环境、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因素,合理设置监测点。(2)监测方法:采用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等多种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监测。(3)监测数据收集与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传输。6.1.2预警技术预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数学模型预警: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2)遥感技术预警: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3)大数据预警:通过收集、分析历史病虫害数据,预测未来病虫害发生风险。6.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生物因素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等优点。6.2.1天敌昆虫应用天敌昆虫主要包括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通过合理应用天敌昆虫,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6.2.2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6.2.3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替代化学农药,降低环境污染。6.3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虽然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因此,在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6.3.1科学用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剂量和施药时机,保证防治效果。6.3.2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技术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6.3.3环保用药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3.4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6.3.5综合防治将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相结合,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防治。第七章农业种植技术7.1节能减排技术7.1.1概述节能减排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种植方式、优化生产流程、采用新型农业设备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手段。7.1.2技术措施(1)优化种植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合理配置作物种类和品种,提高光、水、肥资源利用效率。(2)改进施肥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氮、磷、钾等元素流失。(3)推广节能灌溉: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能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改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7.2高效栽培技术7.2.1概述高效栽培技术是指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优化栽培措施,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一种技术手段。7.2.2技术措施(1)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栽培条件,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2)合理密植: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效率。(3)科学施肥:采用平衡施肥、追肥等技术,保证作物生长所需营养,提高肥料利用率。(4)病虫害综合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7.3抗逆性育种技术7.3.1概述抗逆性育种技术是指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培育具有抗病、抗旱、抗寒、抗盐碱等抗逆功能的作物品种,以提高农业生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技术。7.3.2技术措施(1)收集和保存抗逆性资源:广泛收集国内外抗逆性优异的种质资源,建立抗逆性资源库。(2)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逆性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具有抗逆性基因的亲本。(3)抗逆性育种方法:采用常规育种、分子育种等手段,将抗逆性基因导入优良品种,培育抗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4)抗逆性品种筛选与推广:对培育出的抗逆性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保证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将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八章农业养殖技术8.1现代化养殖模式现代化养殖模式是指在现代科技、管理理念以及市场需求的指导下,对传统养殖方式进行的改革与创新。该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设施现代化。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养殖设备,如自动化喂食、饮水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以提高养殖效率。(2)养殖技术现代化。运用遗传育种、疫病防治、营养调控等先进技术,提高养殖对象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3)养殖管理现代化。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保证养殖过程科学、有序。(4)养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养殖产品的附加值。8.2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是保障养殖对象生长健康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湿度控制。通过空调、加湿器等设备,保证养殖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有利于养殖对象生长。(2)光照控制。采用人工光源,调节光照强度和周期,满足养殖对象的光照需求。(3)空气质量控制。通过通风换气、空气净化等手段,保持养殖环境空气质量良好。(4)水质控制。对养殖水体进行监测和调控,保证水质达标,预防水质恶化。8.3养殖废弃物处理养殖废弃物处理是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尿液、尸体、饲料残渣等,其处理方法如下:(1)粪便处理。采用堆肥、发酵等方法,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2)尿液处理。通过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方法,将尿液中的有害物质降解,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尸体处理。采用焚烧、深埋等方法,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4)饲料残渣处理。通过饲料回收、饲料添加剂开发等途径,减少饲料残渣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5)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将养殖废弃物与其他农业废弃物进行协同处理,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第九章农业农产品加工与保鲜9.1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指将初级农产品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其附加值的过程。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满足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9.1.1物理加工技术物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农产品干燥、破碎、筛选、分级等。这些技术可以改善农产品的外观和口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通过干燥技术,可以将农产品中的水分降至安全水平,延长其保质期;通过破碎和筛选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9.1.2化学加工技术化学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农产品提取、腌制、发酵等。这些技术可以改变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提取技术可以从农产品中提取有效成分,制作成保健品;腌制和发酵技术可以改变农产品的风味,提高其口感。9.1.3生物学加工技术生物学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农产品酶解、发酵、生物转化等。这些技术可以利用生物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例如,酶解技术可以将农产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发酵技术可以产生有益菌,改善农产品的保健功能。9.2农产品保鲜技术农产品保鲜技术是指采用一系列措施,延长农产品保质期的方法。农产品保鲜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农产品损耗,保障市场供应,提高农民收入。9.2.1冷藏保鲜技术冷藏保鲜技术是通过降低农产品温度,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从而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冷藏保鲜技术包括冷藏、冷冻、冷藏运输等。例如,将农产品存放在0℃至4℃的冷藏环境中,可以显著延长其保质期。9.2.2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是通过调整农产品储存环境的气体组成,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达到保鲜效果。气调保鲜技术包括改变气体组成、真空包装等。9.2.3生物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是利用生物资源,如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益生菌等,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农产品保质期。生物保鲜技术包括利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涂抹、喷洒、浸泡等。9.3农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