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期末冲刺卷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多聚体是由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单位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如图表示细胞利用基本单位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中含有胸腺嘧啶,则该生物大分子是DNAB.若该生物大分子具有催化作用,则该生物大分子一定是蛋白质C.若该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中含有尿嘧啶,则该生物大分子是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D.若该生物大分子是糖原,则该生物大分子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的含氮碱基是A、C、G和T,RNA的含氮碱基是A、C、G和U。2、多糖包括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其中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详解】A、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RNA中没有,若该生物大分子的某基本单位(核苷酸)中含有胸腺嘧啶,则该生物大分子一定是DNA,A正确;B、若该生物大分子具有催化作用,则该生物大分子是酶,可以是蛋白质或RNA,B错误;C、若该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中含有尿嘧啶,则该生物大分子是R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若该生物大分子是糖原,则该生物大分子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A。2.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据此,对Mn2+的作用正确的推测是(
)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B.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对硝酸还原酶发挥功能有重要作用C.Mn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Mn2+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D.硝酸还原酶发挥作用需要被激活,Mn2+是该酶的活化剂【答案】D【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BD、由题干信息可知,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Mn2+可能是硝酸还原酶的激活剂,体现了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AB错误,D正确;C、Mn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C错误。故选D。3.蓖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中脂肪含量达70%,下图是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物质的含量变化,种子干重在萌发第1~8d增加,随后开始下降。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显示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水解为葡萄糖而含量下降B.推测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水解产物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C.萌发第8d种子干重开始下降可能是分解糖类用来供能D.种子的饱满程度和活性可能会影响该实验数据的测量【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为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含量下降,葡萄糖、蔗糖含量上升,可见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然后再转变为葡萄糖、蔗糖作为胚生长和呼吸消耗的原料。【详解】ABC、据图分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含量下降,葡萄糖、蔗糖含量上升,可见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并转变为糖类如葡萄糖、蔗糖作为胚生长和呼吸消耗的原料,A错误,B正确;C、萌发第8d种子干重开始下降可能是分解糖类用来供能,有机物消耗增加,干重减少,C正确;D、种子的饱满程度和活性可能会通过影响有机物的含量和呼吸强度而影响该实验数据的测量,D正确。故选A。4.水和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这两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离子带电,因而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因而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C.耐旱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一般比水生植物高D.无机盐对于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以及酸碱平衡等是非常重要的【答案】D【解析】【分析】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水能溶解极性分子,因此是水分子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都必须在以水为基质的环境中进行;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使水的沸点升高,因此水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需要吸收或释放较多的热量,能缓解细胞内温度的变化。【详解】A、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水能溶解极性分子,而大多物质的分子具有极性,因而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B错误;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影响细胞的抗逆性,该比值越低抗逆性越强,据此可推测耐旱植物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一般比水生植物低,C错误;D、蛋白质和无机盐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其中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另外血浆中的HCO3-等离子在维持酸碱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即无机盐对于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D。5.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疟原虫的生物膜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B.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C.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D.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含有两层膜,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2、生物膜系统是指真核细胞内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溶酶体膜等)等结构共同构成的膜系统。【详解】A、根据题干中“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可知,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B、根据题干中“青蒿素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可知,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B正确;C、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根据题干中“青蒿素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可知,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C正确;D、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可见青蒿素破坏膜结构,线粒体具有膜结构,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D错误。故选D。6.下图甲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乙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中①是高倍镜,②是低倍镜B.①物镜被②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C.②物镜被①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D.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乙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右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甲分析可知,②与①相比,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更近,这说明②的放大倍数大于①;图乙中细胞a位于视野的左方,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故要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载玻片向左移动。【详解】A、由分析可知,②的放大倍数大于①,这说明甲中①是低倍镜,②是高倍镜,A错误;B、①物镜被②物镜替换后,是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高倍镜下视野的亮度会减弱,B错误;C、②物镜被①物镜替换后,是高倍镜转换为低倍镜,低倍镜下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C正确;D、由图乙观察可知,细胞a位于视野的左方,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故要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载玻片向左移动,D错误。故选C。7.根据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科学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细胞对不同化学物质通透性的实验,可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细胞膜在电镜下呈现“暗-亮-暗”,由此提出膜都是三层结构的动态模型C.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流动镶嵌模型能合理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等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A、欧文顿通过研究不同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的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的静态模型,B错误;C、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能合理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等现象,D正确。故选B。8.下图为RagC蛋白复合物的跨核孔穿梭运输示意图。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与核膜上的mTORC1结合,激活了mTORC1,进而抑制物质SKN1,从而抑制SKN1对物质ACAD10的激活作用,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中无活型RagC转化为激活型RagC需要ATP提供能量B.据图分析,激活型RagC对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C.抑制细胞呼吸不会影响激活型RagC和无活型RagC出入核孔D.RagC蛋白复合物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与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由双层膜构成,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图中显示,细胞核中无活型RagC转化为激活型RagC并不需要ATP提供能量,A错误;B、图中显示,激活型RagC与核膜上的mT0RC1结合,抑制物质SKN1,从而抑制SKN1对物质ACAD10的激活作用,而ACAD10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激活型RagC对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B错误;C、结合图示可知,无活型RagC进入细胞核,激活型RagC运出细胞核都需要ATP供能,抑制细胞呼吸会抑制ATP产生,进而影响激活型RagC和无活型RagC出入核孔,C错误;D、RagC蛋白复合物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与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进一步激活核膜上的mTORC1信号分子后,转移到细胞核内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ATP-ADP的相互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能量来源只有生物体内的放能反应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使肌肉收缩D.过程①和②中用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反应场所一般也不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特殊化学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详解】A、过程①是ATP的合成过程,该过程需要的能量来源可以来自生物体内的放能反应,也可来自光能,A错误;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是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实例之一,B正确;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给细胞中耗能的生理过程,包括肌肉收缩,C正确;D、过程①和②中用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前者是合成酶,后者是水解酶,反应场所一般也不相同,前者往往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而后者发生在细胞中所有耗能的部位,D正确。故选A。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敷料,以防止感染厌氧菌B.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此时细胞呼吸需要大量氧气C.中耕松土即可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也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增加无机盐的含量D.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答案】D【解析】【分析】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2、酿酒时:早期通气,可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可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详解】A、厌氧菌不能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因此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以防止厌氧菌繁殖,A正确;B、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高,H的比例较高,萌发时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较多,所以播种时宜浅播,B正确;C、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促进根部细胞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和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正确;D、常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中贮藏种子,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贮藏时间,而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比较强,消耗有机物较多,不利于贮藏,D错误。故选D。11.某研究小组利用百合科植物(2n=16)的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活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所示的①~⑤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像⑤中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图中含有16条染色单体B.图像②所示的时期,细胞中先出现染色体,再出现由微管蛋白形成的纺锤体C.上图所示的时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①→②→③→④→⑤D.装片制作时需要从一侧滴入龙胆紫染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以便对根尖充分染色【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细胞有丝状的染色质,因此其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出现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前期;③为有丝分裂末期;④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⑤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详解】A、图像⑤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图中含有32条染色单体,A错误;B、图②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散乱的排列在细胞中,该细胞属于有丝分裂前期,该时期发生的主要变化为:细胞中先出现染色体,再出现由微管蛋白形成的纺锤体,核膜和核仁消失,B正确;C、图中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为有丝分裂前期;③为有丝分裂末期;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⑤为有丝分裂中期,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①→②→④→③→⑤,C错误;D、进行观察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时,制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染色是将根尖放入盛有龙胆紫染液(甲紫)的玻璃皿中染色,D错误。故选B。12.某种野兔的脂肪有黄脂、褐脂、白脂和无脂四种表现型,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将一只白脂雄兔和多只黄脂雌兔杂交,取F1中的多只褐脂兔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褐脂兔162只,白脂兔81只,黄脂兔80只,无脂兔41只。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亲本白脂免和黄脂兔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B.F1中一只黄脂雌兔和白脂雄兔,正常减数分裂都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2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D.根据上述F2的表现型及比例,说明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F1中的多只褐脂兔(AaBb)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褐脂兔162只,白脂兔81只,黄脂兔80只,无脂兔41只,比例接近4:2:2:1,即(4/16):(2/16):(2/16):(1/16),推断褐脂兔为AaBb(4/16),白脂兔为aaBb(2/16),黄脂兔为Aabb(2/16),无脂兔为aabb(1/16),即AA_和__BB致死,因此亲本白脂免和黄脂兔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A正确;B、白脂兔为aaBb,产生配子为1aB:1ab,黄脂兔为Aabb,产生配子为1Ab:1ab,B正确;C、因为AA_和__BB致死,因此F2纯合子只有aabb,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C正确;D、根据上述F2的表现型及比例,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是存在致死现象,影响性状分离比,D错误。故选D。13.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之间自由组合B.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C.只考虑3、4与7、8染色上显示的基因,该个体能形成4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D.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该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5和6、7和8),且7和8这对性染色体的大小不同,为雄果蝇。【详解】A、据图可知,A、a与B、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AB进入一个配子,ab进入另一个配子,它们连锁在一起,因此A、a与B、b之间不能自由组合,A错误;B、由图可知,该果蝇为雄性个体,图中7为X染色体,8为Y染色体,因此,从染色体情况看,它能形成X、Y两种配子,B错误;C、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DdXeY,产生DXe、dXe、DY、dY四种配子,且数量相等,C正确;D、e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所以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不同,D错误。故选C。14.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交、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的非同源区段上,朱红眼为隐性性状C.若正、反交的F1中的雌雄果蝇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型及比例相同D.反交实验F1中雌雄性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暗红眼雄性和雄性暗红眼比例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说明暗红眼为显性;本实验中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若位于XY同源区段,则反交后代雄性也应该是暗红眼,所以控制果蝇颜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的非同源区段。【详解】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在常染色体上,否则在性染色体上,A正确;B、“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说明暗红眼为显性性状,朱红眼为隐性性状;本实验中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若位于XY同源区段,则反交后代雄性也应该是暗红眼,所以控制果蝇颜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的非同源区段,B正确;C、正交的F1的基因型是XAXa、XAY,自由交配得到的结果是XAY、XaY、XAXA、XAXa,表现型比为1∶1∶2;反交的F1的基因型是XAXa、XaY,自由交配得到的结果是XAY、XaY、XAXa、XaXa,表现型比为1∶1∶1∶1,C错误;D、反交实验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暗红眼雄性和雄性暗红眼比例分别为1/4和1/2,D正确。故选C。1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I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有明显差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C.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I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是不一致,减数分裂I过程中,特有的行为有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正确;B、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恢复到体细胞数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B正确;C、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分裂II的后期,C正确;D、受精卵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D错误。故选D。16.S型肺炎链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一种是R型,无英膜、菌落粗糙、不致病;另一种是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菌和R型菌进行实验。下列对其结果分析最合理的是(
)A.甲组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均可恢复健康B.乙组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入青霉素后只有一种菌落继续生长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菌D.丁组的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无菌落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由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可知,S型细菌的DNA才会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菌。【详解】A、甲实验中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所以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不能恢复健康,A错误;B、乙实验中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因此乙组可观察到两种菌落,结合S型细菌可以抗青霉素,但是R型细菌不能抗青霉素,因此加青霉素后只有一种菌落继续生长,B正确;C、由于R型菌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所以不能转化出PenrS型细菌,C错误;D、丁组中因为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没有PenrS型细菌的生长,但R型菌的菌落能正常生长,D错误。故选B。17.某DNA片段由5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A+T占碱基总数的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一条链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的相等B.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两个碱基通过氢键相连C.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90个D.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着两个磷酸基团【答案】C【解析】【分析】1、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DNA中的碱基计算:在两条互补链中A+G/T+C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详解】A、由规律可知,在两条互补链中A+G/T+C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所以DNA分子一条链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的比值为倒数,A错误;B、在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错误;C、DNA片段由5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A+T占碱基总数的34%,则C+G=1000×66%=660,则C=330,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密啶脱氧核苷酸是330×(22-1)=990,C正确;D、DNA分子中两端的脱氧核糖各连接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中间的脱氧核糖连接着两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C。18.将1个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DNA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加热处理,使双螺旋结构解开,密度梯度离心后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14N条带占1/8,15N条带占7/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共培养了3代,其中2个DNA分子含有14NB.加热处理会破坏DNA分子的空间结构,且不可逆转C.该实验不可用于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D.若将提取的DNA分子进行离心,也将出现两种条带【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将DNA被14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5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5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5N。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后代的DNA解螺旋后始终只含有2条链含14N,根据14N条带占1/8,可知后代一共有16条链,8个DNA分子,其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14N。【详解】A、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将1个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DNA培养液中,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4N的DNA链均为2条,根据“将DNA加热处理,使双螺旋结构解开,密度梯度离心后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14N条带占1/8”,可知子代DNA的链总数为16,DNA为8个,因此共培养了3代,其中2个DNA分子含有14N,A正确;B、DNA加热处理使双链解开,破坏的是DNA两条链之间的氢键,且可以恢复,B错误;C、无论DNA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将DNA加热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后代出现的条带均是14N条带占1/8,15N条带占7/8,因此该实验不可用于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C正确;D、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若复制一次后将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将出现中带(14N//15N)和重带(15N//15N)两种,D正确。故选B。19.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中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B.若一个胚胎干细胞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异常,可能会导致黑尿病C.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异常,不会导致白化病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控制【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时期越早,变异范围越大,反之越小。【详解】A、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非直接控制,A错误;B、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时期越早,变异范围越大,反之越小,所以一个胚胎干细胞(能分裂和分化)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黑尿病,B正确;C、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时期越早,变异范围越大,反之越小,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胞(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表现突变的范围较小,不会导致白化病,C正确;D、图中代谢过程可知酶A缺乏可影响多个性状,即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同时尿黑酸的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即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控制,D正确。故选A。20.DNA分子中碱基上连接一个“-CH3”,称为DNA甲基化。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导致DNA甲基化,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生物体的性状B.甲基化转移酶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核孔C.DNA甲基化有可能使基因无法被识别,失去转录活性D.DNA甲基化因为没有改变DNA的序列,所以不会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2.紧扣题干信息“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导致DNA甲基化,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因此失去转录活性”答题。【详解】A、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合成受阻,进而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这样可能会影响生物的性状,A正确;B、甲基化转移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细胞核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因此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核孔,B正确;C、DNA甲基化会导致RNA聚合酶无法识别,导致mRNA合成受阻,C正确;D、DNA甲基化是指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这不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但是碱基的甲基化可以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D。21.蚕豆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位女性患者和一位正常男性结婚,却生下了一个患病的女儿。据研究,女儿患病的原因是其体内相关基因启动子中的胞嘧啶加上了甲基基团(-CH3),从而失去转录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患病女儿不携带蚕豆病致病基因B.患病女儿的RNA聚合酶无法与该相关基因结合C.患病女儿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无法解旋是患病的原因之一D.该女儿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不够【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情况下,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所生的女儿应该正常,而该患病女儿是由于甲基化导致相关基因不能转录所致。【详解】A、根据父母的表现型可知,该患病女儿携带蚕豆病致病基因,A错误;B、根据“女儿患病的原因是其体内相关基因启动子中的胞嘧啶加上了甲基基团(-CH3),从而失去转录活性”可知,其RNA聚合酶不能与该相关基因结合,导致其患病,B正确;C、该患者体内的染色体可以正常的解旋复制,但相关基因不能转录,C错误;D、该女儿患病的原因是,相关基因不能正常转录,无法合成相应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B。22.恶性高热是一种潜在致命性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一般无症状,但当接触麻醉剂后,会诱发患者出现高热等症状,死亡率极高。某家庭的母亲和女儿皆患有恶性高热,母亲因该病去世,女儿经及时抢救而康复。科研人员对该家庭成员进行了基因检测。控制该性状的某一基因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切割成两条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用凝胶电泳法分离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所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完全显性,且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B.结合3、4可推断2号不患病的概率是100%C.该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碱基的替换形成D.4号与无麻醉剂接触史的女子结婚,后代的基因型最多【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该家庭女儿患恶性高热,儿子相关致病基因检测结果与女儿相同,因此儿子也患恶性高热;父亲只有500bp和800bp的片段,女儿和儿子既含1300bp片段,也含500bp和800bp的片段,说明女儿和儿子都是既含致病基因,又含正常基因,若是该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儿子就不会同时含有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因此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A正确;B、根据题意,“控制该性状的某一基因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切割成两条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若是致病基因被切割成两条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父亲有可能是患者,B错误;C、据题图可知,某限制酶作用于相应基因后,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的碱基对的总长度不变(都是1300bp),因此推测该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碱基的替换形成,C正确;D、由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号是杂合子,用A/a表示相关基因,4号与无麻醉剂接触史的女子(基因型为AA、Aa或aa)结婚,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或AA、Aa、aa,或Aa和aa,子代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可能有2种、3种、2种,后代的基因型最多,D正确。故选B。23.下图1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2是对部分家庭成员进行乙病相关基因检测的结果(用限制酶处埋乙病相关基因后进行电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同B.Ⅲ8不可能从Ⅱ7获得致病基因C.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男孩,患两病的概率为1/8D.若Ⅲ9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患乙病,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双亲正常生下患甲病女儿(Ⅱ5),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正常生下同时患甲病、乙病的儿子(Ⅲ8),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结合DNA电泳图可知Ⅱ6和Ⅱ7乙病相关基因条带不同,说明6号和7号基因型不同,即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8同时患甲病、乙病,设甲、乙病的相关基因分别为A/a和B/b,则Ⅲ8的基因型是aaXbY,推出Ⅱ6和Ⅱ7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同,A正确;B、Ⅲ8的基因型是aaXbY,Ⅱ6和Ⅱ7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可知Ⅲ8的一个a基因(致病基因)是从Ⅱ7处获得的,B错误;C、Ⅱ6和Ⅱ7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再生一个男孩,患甲病aa概率为1/4,患乙病XbY概率为1/2,患两病的概率为1/8,C正确;D、分析图2,Ⅱ6乙病基因型为XBXb,有三个电泳条带,Ⅱ7乙病基因型为XBY,有1150、200长度的两个条带,Ⅲ8乙病基因型为XbY,只有1350的1个电泳条带,说明1350长度的电泳条带代表Xb基因,由此可知Ⅲ9不含Xb基因,即Ⅲ9乙病基因型为XBXB,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由此可知若Ⅲ9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的儿子患乙病(XbY),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B。24.某昆虫的绿翅(A)对黄翅(a)为显性,若翅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调查某地该昆虫种群绿翅的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A的基因频率。若春季绿翅的表现型频率为X1、A的基因频率为Y1,秋季绿翅的表现型频率为X2、A的基因频率为Y2,则下列预测中不合理的事(
)A.绿翅的表现型频率X1>X2B.a的基因频率(1-Y1)<(1-Y2)C.春季Aa的基因型频率为2Y1(1-Y1)D.秋季AA的基因型频率为2Y2-X2【答案】C【解析】【分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同表现型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是均等的,等位基因都不产生突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分析题意可知,该昆虫有绿翅和黄翅,在春季时,植被都为绿色,昆虫的绿翅为有利性状,黄翅个体容易被捕捉;到秋季时,植被多变为黄色,昆虫的黄翅为有利性状,绿翅个体容易被捕捉。【详解】A、由分析可知,绿翅在春季为有利性状,在秋季为不利性状,故X1>X2,A正确;B、在春季,a黄翅的基因频率为1-Y1,到秋季,a黄翅的基因频率为1-Y2,由于在秋季,黄翅为有利性状,故(1-Y1)<(1-Y2),B正确;C、由题意可知,在春季,绿翅(AA、Aa)频率为X1,A的基因频率为Y1,则(AA%、Aa%分别为AA、Aa的基因型频率),展开计算得Aa=2X1-2Y1,C错误;D、由题意可知,在秋季,绿翅(AA、Aa)频率为X2,A的基因频率为Y2,则(AA%、Aa%分别为AA、Aa的基因型频率),展开计算得AA=2Y2-X2,D正确。故选C。25.下列有关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频率B.在基因突变基础上发生基因重组可使子代具有多样性,有利于进化C.生物的突变是偶然的、随机的、不定向的,但进化却是定向的D.生物进化离不开可遗传变异,但生物体发生可遗传变异不一定发生进化【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组会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改变基因频率,A错误;B、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使子代具有多样性,有利于进化,B正确;C、生物的突变是偶然的、随机的、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进化是定向的,C正确;D、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会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改变基因频率,故生物体发生可遗传变异不一定发生进化,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26.(10分)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内质网→__________→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填写基团)。(3)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细胞器),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_________合成的车间。细胞膜、_________以细胞器膜及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答案】(1)高尔基体(1分)(2)核糖体(1分)
高尔基体(1分)
—COOH(或羧基)(1分)(3)内质网(1分)
脂质(1分)
核膜(1分)(4)一定流动性(1分)
特异性受体(1分)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1分)【解析】【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然后专转运到其他部位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蛋白质类激素和抗体。题图分析:甲表示内质网,乙表示高尔基体;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菌。(1)结合题图可知,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是消化的车间,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还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通常是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根据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可知,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可表示为—COOH,因为氨基酸的羧基参与了脱水缩合过程。(3)内质网是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内质网的存在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细胞膜、核膜以细胞器膜及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从而使细胞表现出结构上的完整和统一性,能高效、有序完成各项生命活动。(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依赖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流动性;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需要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糖蛋白)结合,进而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这是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的体现。27.(10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目前我国有2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全面推广种植耐盐稻,对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在海水稻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对盐胁迫下植物的抗盐机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水稻置于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mmol/L),测得其叶肉细胞的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与非盐碱地的水稻相比,种植在盐碱地的水稻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实验中测定其叶绿素的含量时,可采用_____试剂提取。(2)为了探究高盐胁迫条件对叶绿体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实验小组将正常条件及高盐胁迫条件下培养的成熟叶研磨,通过_____法获得叶绿体,并制成悬液。在配制叶绿体悬液时,往往要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目的是_____。(3)据图分析该植物叶肉细胞的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的原因:盐胁迫第15天之前可能是因为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使胞间CO2浓度降低;第15天之后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从色素含量变化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答案】(1)升高(1分)
无水乙醇(1分)(2)差速离心(2分)
形成等渗溶液,维持叶绿体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分)(3)降低(2分)
色素含量降低,光反应速率降低引起碳反应速率降低,吸收利用的CO2减少(2分)【解析】【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不同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不同。(1)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高,细胞的抗逆性越低,因此与非盐碱地的水稻相比,种植在盐碱地的水稻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叶绿素可溶于有机溶剂,实验中测定其叶绿素的含量时,可采用无水乙醇试剂提取。(2)根据各细胞器密度的不同,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叶绿体,并制成悬液。在配制叶绿体悬液时,往往要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目的是形成等渗溶液,维持叶绿体正常的形态和功能,防止叶绿体吸水涨破。(3)据图2分析,该植物叶肉细胞的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盐胁迫第15天之前可能是因为叶肉细胞的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降低,使胞间CO2浓度降低。结合图中有关色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可知,第15天之后色素相对含量降低,故推测第15天之后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的原因可能是色素含量降低,光反应速率降低,为碳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减少,引起碳反应速率降低,吸收利用的CO2减少。28.(10分)矮牵牛(2n=14)是一种自花传粉植物,其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控制红色花的基因是A、B、C,控制白色花的基因是a、b、c,各显性基因效果相同且具有累积效应,显性基因越多红色越深,隐性性状为白色花,请回答下列问题:(1)矮牵牛种群中,一共有____种表现型。(2)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均为红花植株,则满足该结果的条件是_______。(3)若基因A/a、B/b、C/c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抗旱基因D成功插入某矮牵牛植株的染色体DNA中,得到某种类型的抗旱矮牵牛植株,请设计实验确定属于如图哪种类型:①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②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为类型Ⅰ;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为类型Ⅱ。【答案】(1)7(2分)(2)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每条染色体上均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或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显性基因不全位于一条染色体上)(2分)(3)让抗旱矮牵牛植株自交[或让抗旱矮牵牛植株测交(与白色花矮牵牛植株杂交)]
(2分)
抗旱:不抗旱=3:1[抗旱:不抗旱=1:1]
(2分)
抗旱:不抗旱=15:1[抗旱:不抗旱=3:1](2分)【解析】【分析】控制红色花的基因是A、B、C,控制白色花的基因是a、b、c,各显性基因效果相同且具有累积效应,显性基因越多红色越深,隐性性状为白色花,个体中的显性基因个数有6、5、4、3、2、1、0个,即表现型有7种。(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矮牵牛种群中,一共有7种表现型。(2)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均为红花植株,则满足该结果的条件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每条染色体上均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或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显性基因不全位于一条染色体上。(3)为确定抗旱基因D插入的位置,可以让抗旱矮牵牛植株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不抗旱=3:1,则为类型Ⅰ;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不抗旱=15:1,则为类型Ⅱ。或让抗旱矮牵牛植株测交(与白色花矮牵牛植株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不抗旱=1:1,则为类型Ⅰ;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不抗旱=3:1,则为类型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及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连锁现象等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9.(10分)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正在进行DNA复制,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DNA由两条单链组成,这两条链按__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2)甲图中的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酶。若a链中某段DNA的序列是5’-GATACC-3’,那么它的互补链b的序列是5’-_________________-3’。(3)乙图中7是____________________。DNA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两条链的碱基通过9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4)若该双链DNA片段中,A占23%,其中一条链中的C占该单链的24%,则另一条链中的C占_____。(5)若图甲中的亲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宿管员宿舍设施设备巡查聘用合同4篇
- 颜色评估与管控课程设计
- 2025年手机购买与5G技术适配升级合同3篇
- 2025年度电子商务代理合同范本(含网络安全保障服务)4篇
- 长春市新朝阳实验学校2025届中考生物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茶文化体验区项目承包合同范本4篇
- 安徽省天长市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生物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劳务派遣合同签订与劳动者权益保护3篇
- 二零二五版租赁车辆租赁期满回购及残值评估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用品店场地租赁合同样本4篇
-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 仓库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32册)08
- 初中古诗文言文背诵内容
- 天然气分子筛脱水装置吸附计算书
- 档案管理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完整版)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 计算机辅助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岛城市学院
- 知识库管理规范大全
- 电脑耗材实施方案、供货方案、售后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