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08单元(A卷·夯实基础)一、语言实际运用:(40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与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
A.落地生根置疑若隐若现B.落地生根 质疑 不绝如缕C.入乡随俗 质疑 若隐若现D.入乡随俗 置疑 不绝如缕【答案】B【解析】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入乡随俗:到一个地方就遵从当地的习俗风俗习惯。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者声音细微悠长。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3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正在研究有关信息披露媒体条件的规则。
(2)很多医护人员说,“这就是我的工作”。此时此刻,这句话具有人心的力量。
(3)受疫情影响,韩国全国幼儿园和中小学将再两周开学。
A.制定震撼推迟B.制定 振奋 推迟C.制订 震撼 延迟D.制订 振奋 延迟【答案】B【解析】“制定”和“制订”:两个词语的搭配对象不尽相同。“制定”,一般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制订”,有“创制拟定”的意思,一般指定出具体的方案。第(1)句中的宾语是“规则”应用“制定”。“振奋”,使精神振作奋发;“震撼”,震动,摇撼。第(2)句中与“人心”搭配,用“振奋”较好。“推迟”和“延迟”:两个词都有时间推延、延续的意思,但“延迟”更强调某事件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进行。“推迟”后面一般有具体的时间。第(3)句中,有“两周”,言外之意是两周后有可能开学,所以应用“推迟”。故选B项。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当然,作为一位普通女性,对于丈夫莫扎特的伟大,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只是后来从社会上许多人的态度中,她才。
(2)和朋友闲聊到极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西洋剑时,李小龙:“原来,中国剑术最有效、最具破坏性的技巧可能就是‘截击’!”
(3)如果你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抑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怡然自得,物我两忘。
A.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豁然开朗B.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C.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D.豁然开朗 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答案】B【解析】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开通了。恍然大悟:也作“豁然大悟”,可以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原形容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后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1)她明白的是丈夫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件事,而非什么道理,故选“恍然大悟”。(2)是说李小龙受到武术上的启发,故选“茅塞顿开”。(3)由“有时情绪烦躁……”和“怡然自得”可知,应选“豁然开朗”。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着人们的情感抒发,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悬置B.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悬置C.制约左右控制支配悬置规定D.支配制约左右控制悬置规定【答案】B【解析】支配: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制约:限制约束。甲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左右:支配,操纵。控制:掌握住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规定: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悬置:在宇宙空间里把一个概念或者事物不与任何其他事物概念思想等相联系,让它真正地独立存在,然后再来分析研究。“悬置”与其他词意义差别较大,可以其为突破口。由“悬置”的意义来看,最值得独立出来分析研究的,显然是“人们的终极关怀”,故排除C、D两项。“支配”与“制约”,前者控制的意味较重,而“思维”是相对自由的,顶多被“制约”,很难被“支配”,排除A项。5.解释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含义(6分)。(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
今义:泛指大河。(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3)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
今义:美貌的女子。【答案】(1)长江、黄河(2)爪子、牙齿(3)指所思慕的人6.请替换加点的词,增强语句的生动性(4分)。(1)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风肆意地刮着,好像一把把刀子割在人们脸上。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好像一只只小精灵来到()人间。(2)初中那些零零散散的画面,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飘飘然的,飞向那一片属于()它们的蔚蓝色的天空。(3)早晨新鲜的空气趁着模糊的夜色涌进()了屋里。(4)当炎热的盛夏伴着知了的啼叫而逐渐逝去时,八月的尾巴“啪”的一下,将我推()到高三的门前。【答案】(1)降临(2)迎接(3)溜进(4)甩7、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典雅用语,而俗语多是来自口语的俚俗用语,尽管雅俗有别,但有时候却能表达极为相近的意思。请根据所给的成语或俗语写出近义的俗语或成语。(8分)(1)成语:痴心妄想近义俗语:
(2)成语:瞻前顾后近义俗语:
(3)俗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近义成语:
(4)俗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近义成语:
【答案】(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2)前怕狼后怕虎(3)因小失大(4)各持己见【解析】(1)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2)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3)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指抓住了小的,却把大的给丢了;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又喻很难观点一致。各持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见解。8、下面是江城中学“金秋读书会”活动筹委会发给某著名作家的邀请函正文,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我校第五届“金秋读书会”将于11月25日~30日举行,您是贵校杰出校友,我们荣幸地向您发出邀请,恭请您拨冗为广大莘莘学子做一次文学讲座。您现在是炙手可热的著名作家,日理万机,但我们仍十分期盼您的莅临。答: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答案】示例:①“贵校”改为“母校”;②“荣幸”改为“诚挚”;③“广大莘莘学子”改为“莘莘学子”;④“炙手可热”改为“蜚声中外”;⑤“日理万机”改为“事务繁忙”。【解析】这是语言实际运用试题中关于语言得体的一类题,要关乎敬谦、词语的使用范围等方面的问题,比如“日理万机”只是用于领导人的范围里,以前说“周总理日理万机”,一般人用“事务繁忙”就行,“莘莘学子”这个成语中就有“众多、广大”的意思,前面就不能再使用“广大”来修饰了,就是语义重复。9、下面是某同学在母校举办个人画展中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两处必须删除,请找出;其中三处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六年前,我成为美术学院众多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今天,作为画坛上的后起之秀,我能再次光临母校,举行个人画展,感到非常荣幸。正是母校严谨治学的精神才有了我今天的建树,有了母校的大力支持,我对此画展成功举办充满了信心。画展结束后,所有作品将免费赠送给母校,以感谢母校给予我的培养教育。①两处必须删除的词语:________②三处不得体词语修改:________【答案】众多、免费;“后起之秀”改为“新人”或“晚辈”;“光临”改为“回到”;“建树”改为“进步”。【解析】考点是语言得体。注意阅读题干。阅读题干,抓住重点,明确做题的方向;然后阅读文句,分析不得体的词语。必须删除的两处:“众多”与“莘莘”重复;“免费”与“赠送”重复。不得体的三处:“后起之秀”改为“新人”或“晚辈”,适用谦虚之语。“光临”改为“回到”,“光临”是敬辞,此处不当。“建树”改为“进步”,“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此处使用有自夸之嫌。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卢毓字子家,涿郡涿人也。父植,有名于世。毓十岁而孤,遇本州乱,二兄死难,养寡嫂孤兄子,以学行见称。时天下草创,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亡士妻白氏,始适夫家数日,未与夫相见,大理奏弃市。毓驳之曰:“夫女子之情,以接见而恩生,成妇而义重。今白氏生有未见之悲,死有非妇之痛,而吏议欲肆之大辟,则若同牢合卺之后,罪何所加?《书》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恐过重也。苟以白氏皆受礼聘,已入门庭,刑之为可,杀之为重。”太祖曰:“毓执之是也。又引经典有意,使孤叹息。”由是为丞相法曹议令史,转西曹议令史。文帝践阼,徙黄门侍郎,出为济阴相,梁、谯二郡太守。帝以谯旧乡,故大徙民充之,以为屯田。而谯土地墝瘠,百姓穷困,毓愍之,上表徙民于梁国就沃衍,失帝意。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毓心在利民,躬自临视,择居美田,百姓赖之。明帝青龙二年,入为侍中。在职三年,多所驳争。诏曰:“侍中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不懈于位者也。其以毓为吏部尚书。”毓于人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黄门李丰尝以问毓,毓曰:“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丰等服其言。齐王即位,赐爵关内侯。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爽等见收,太傅司马宣王使毓行司隶校尉,治其狱。高贵乡公即位,进封大梁乡侯,封一子高亭侯。正元三年,疾病,逊位。甘露三年薨,谥曰成侯。孙藩嗣。(节选自《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桓二卢传》)(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
B.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
C.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
D.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本句当中,“徙毓仆射”与“出毓为廷尉”为相同句式,所以“出”“毓为廷尉”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司隶”是“毕轨”的职务,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B项,“官”作“免”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C。(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书》,指《尚书》,是儒家核心经典之一,与《诗经》《礼记》《乐经》和《周易》合称五经。
B.践阼,指登上帝位。践,履踏。阼,阼阶、主阶。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C.青龙,指魏明帝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明清时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故明清时可将之作为对皇帝的称呼。
D.侯,周代位列五等爵的第二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文化常识的识记积累水平。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我们先从高考题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入手,分析高考涉及的考查点,明确备考方向。然后在重视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有些文化常识生疏,可以采用语境法。可以把所给文化重新放到语境中,根据文章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所给的所发是否符合语境即是否前后文意思贯通,与全文所讲的意思有无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A项,“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经》和《春秋》,不包括《乐经》。故选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卢毓品德高尚,学问深厚。卢毓在两位兄长死后照料寡嫂孤侄;为还未与丈夫见过面的白氏求情时能够引用经典阐述意见,让太祖感叹不已。
B.卢毓爱护百姓,敢于谏诤。文帝大举移民充实谯郡,卢毓怜悯百姓,为此上表而惹怒文帝;任侍中时因敢于辩驳和争论获得文帝称赞,官位得以升迁。
C.卢毓选贤荐能,见解独特。卢毓对人的评价和举荐首先看重的是性情品德,其次才是才能,他认为有才而不能办成善事是因为才能没有对准方向和目标。
D.卢毓历侍多君,仕途跌宕。卢毓先后侍奉五位君主,因爱护百姓、敢于谏诤导致官位多有变迁;曹爽掌权时遭贬谪,高贵乡公即位后被进封并惠及子孙。【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语段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分析能力。该试题首先要总观全文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然后把试题选项带入原文相应答题区间进行对照比较,即可找出得失。设题者常常会从语言的准确与否,因果关系,时空关联,张冠李戴人物事件错位或无中生有等角度出题。B项,“任侍中时因敢于辩驳和争论获得文帝称赞,官位得以升迁”理解有误。原文“明帝青龙二年,入为侍中。在职三年,多所驳争。诏曰:‘侍中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不懈于位者也。其以毓为吏部尚书。’”卢毓明帝时任侍中且敢于辩驳和争论并得到升迁,得到的是“明帝”的称赞,而不是“文帝”的称赞。故选B。(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②爽等见收,太傅司马宣王使毓行司隶校尉,治其狱。【答案】①(文帝)虽然准许了卢毓上奏的内容,心里却还怨恨他,于是贬谪了卢毓。②曹爽等人被收监后,太傅司马宣王派卢毓代理司隶校尉一职,审理曹爽等人的案件。【解析】理解翻译能力。文言语句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即要做到准确,通畅,有文采。准确要做到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都能够准确翻译,只要有实在意义的词都要结合语境恰当翻译,不可遗漏信息。通畅有文采,即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符合现代语法规范,翻译得文通句顺,翻译好再带入原文看是否合乎语境。另外,翻译时要善于抓住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这些往往是给分点。
①中,“所表”,所字结构,上奏(的内容);恨,怨恨;“左迁”,贬谪。②中,“见”,表被动;“收”,收监、逮捕;“行”,代理;“治”,审理;“狱”,案件。
【参考译文】
卢毓,字子家,涿郡涿县人。父亲卢植,在世时很有名气。卢毓十岁就成了孤儿,后来遇上本州战乱,两个哥哥也死于非命。卢毓就担负起抚养寡嫂孤侄的责任,他的学问和品德受到大家的称赞。当时天下混乱,不少人士逃往外地,因此,对逃亡的人刑罚很重,倘若有人犯了罪,就会株连他的妻子和孩子。有个人被判处了死刑,他的妻子白氏,刚嫁到他家没几天,还没和丈夫见过面,大理寺就报请将她一并处死陈尸于街市。卢毓驳斥这件事说:“大凡女子之情,因为和丈夫相处才产生恩爱,因为成了妇人才重视和丈夫的情义。如今白氏生有未曾和丈夫见面的悲哀,死有未成妇人的痛苦,可执掌刑法的人还想把她处以极刑,真要这样的话,那么如果白氏和丈夫已经行叩拜之礼,又应当给她加什么罪呢?《尚书》上说:‘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恐怕给白氏的判罚的确太重了。如果因为白氏已经接受了夫家的聘礼,进入了丈夫的家门,至多判几年刑也可以了。处死实在太过分了。”太祖曹操听了这番话,赞许道:“卢毓说得有道理,而且能够引经据典阐述自己的意见,真让人感叹不已。”由于这件事,曹操便任命他为丞相法曹议令史,后又转任西曹议令史。曹丕登基后,卢毓升任黄门侍郎,后又出任济阴相和梁、谯二郡太守。因为谯郡是曹氏的故乡,因此曹丕大批移民,到谯郡屯田。然而这里土地贫瘠,百姓穷困,卢毓怜悯人民,就上表曹丕,请求把百姓迁移到土地肥沃的梁郡,没想到这个建议很不合乎曹丕的心意,曹丕虽然批准了卢毓的要求,心中却恨恨不已,不久将卢毓降了职,让他担任了管理移民的睢阳典农校尉。卢毓一心利民,亲自到乡村视察,为老百姓挑选宅地和好田,百姓们非常信赖。明帝曹睿青龙二年,卢毓入朝担任侍中。卢毓在担任侍中职务的三年时间里,和明帝多次有过辩驳和争论。明帝下诏说:“侍中卢毓,秉性贞渝,心平体正,是一个不懈于位的人。因此我任命卢毓从现在起担任吏部尚书。”卢毓对人的评价和举荐,首先看重的是他的性情品德,其次才是他的才能。黄门侍郎李丰曾经为此询问过卢毓,卢毓说:“才能是为了用来成就善事,因此大才成就大的善事,小才只能成就小的善事,如今有些被人称作有才能的人并不能办成善事,正是因为他的才能并没有对准目标和方向。”李丰等人对他的见解都很佩服。齐王曹芳即位后,卢毓被赐爵关内侯。当时曹爽掌管大权,想要树立他的党羽,于是调任卢毓为仆射,不久,又把卢毓逐出内阁担任廷尉(尚书內朝官,九卿外朝官,故云出)。司隶毕轨甚至妄奏要罢免他的官职。大臣们纷纷上告毕轨,于是又让卢毓当了光禄勋。曹爽等人被收监后,太傅司马懿命卢毓行使司隶校尉的职权,审理曹爽等人的案件。高贵乡公曹髦即位后,晋封卢毓为大梁乡侯,又封他的一个儿子为高亭侯。正元三年,卢毓得病,辞去官职。甘露三年,卢毓去世,谥号成侯。他的孙子卢藩继承了爵位。三、写作(40分)《庖丁解牛》中“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一句表明了庖丁解牛之道。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参考例文】尊重事物的规律曾经有句口号是“人定胜天”,那只是一种幻想,因为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若胜了天,岂有安身之地。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才能获得在地球村永久、幸福的生活权利。哲学家培根说:“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对自然事物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加强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相安无事。柑橘在南方能长出饱满甘甜的果实,但是倘若将它种在淮北,那么它的果实就会变得又小又苦涩。因为这种移植是违背它生长的自然规律的。在澳大利亚是高等良材的桉树,移植到美国后,却只能长成“薪炭林”,用来烧火,这也是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规律。规律是与宇宙共存、亘古不变的。我们不可能改变规律,因此如果我们要想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规律。伟大物理学家焦耳年轻时,曾被当时流行一时的“永动机”设想深深吸引,并投入了十余载的时光全力钻研。但是,尽管他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他所得到的,只是不断的失败和越来越深的绝望。最终,他在一次傍晚漫步中猛然醒悟:“永动机是违背规律的,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存在!”于是他毅然放弃“永动机”研究,转而投入到能量守恒领域的研究。最终,焦耳取得了成功,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焦耳对永动机的研究因为违背规律而遭到失败,但是他及时的认识到尊重规律的重要性,并在此后依据规律办事,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为一代大师,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尊重规律。外国如此,中国何尝没有这样的例子?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开展“大量钢铁”“亩产万斤”等严重脱离实际的运动;违背生产关系发展规律,在广大农村还处于落后的手工生产模式时,推行过度超前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模式,最终是中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正如康德所说:“规律未必令你感到愉快,但是它就是这样的,不会以你的好恶为转移。”有的时候,规律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心愿和期望,但是为了让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我们就必须在尊重它的前提下处理各种事务,否则,我们必然遭受失败。规律具有客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稳站股份合同协议书
- 简短爱情协议书
- 地铁kpi绩效协议书
- 聚餐经费协议书
- 继续婚姻协议书
- 殡仪馆公建民营协议书
- 肉毒注射协议书
- 道和生发协议书
- 聘用店长协议书
- 贷款配资协议书
- 济南传统民居课件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2024年数字广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食堂钢丝球管理制度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岩土工程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河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证书-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三级实操样卷评分记录表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听力试题(附听力音频+答案+文本)
- ansys课程设计论文2
- 2022年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 第七讲-气流干燥系统设计特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