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_第1页
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_第2页
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为临床痉挛型脑瘫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功能训练,用传统运动疗法进行肢体功能恢复,采用调查分析等方式,实验组采用对照组的运动功能训练和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照两组患儿张力、足背屈角及总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肌张力为5.50±1.18,足背屈角为74.00±3.11,对照组患儿的肌张力为8.10±1.39,足背屈角为79.80±4.07,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中,通过采用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可以改善患儿肢体状况,有助于患儿临床治疗。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踝足矫形器;配合训练;运动功能;治疗

小儿脑瘫是指儿童在受孕期开始到婴儿期之间,由于各种内在或者外在的因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小儿脑瘫临床表现多为患儿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运动姿态特异,给儿童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临床中,痉挛性脑瘫占脑瘫总量的60%以上,若未能在前期对痉挛性脑瘫进行有效治疗,就会引发一系列运动遗留问题。我院采用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通过对8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用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分析对象,且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确诊为痉挛型脑性瘫痪,具备尖足症状。其中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纳入标准为:①与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确定的脑瘫患儿临床诊断标准;②患儿存在具有差异性的尖足特征;③一年内未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及近半年未进行过肉毒毒素治疗。

1.2研究方法

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5例,年龄为59.4±22.7(月),其中左侧尖足35只,右侧尖足37只;对照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为55.3±11.5(月),其中左侧尖足36只,右侧尖足34只,两组患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可比性较强。

对照组痉挛性脑瘫患儿采用运动功能训练,采用临床基础方法帮助患儿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关节状况。同时为了提升运动功能训练的效果,可采用临床按摩理疗的方式对患儿下肢的腓肠肌、比目鱼肌进行按摩,从而有效改善该处的血液流通情况,刺激运动组织。对患儿跟腱进行牵引运动,让患儿平躺在床上,一手固定住患儿的踝关节,另一只手拉着患儿的跟骨,缓慢地使踝关节完成背屈动作,改善患肢的生理状态。对超过18个月的患儿在其接受运动功能训练后要站在楔形垫进行站立训练,每天2-3次,时间控制在15min为宜。

观察组患儿除了进行常规的运动功能训练,要采用踝足矫形器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取患儿的仰卧姿势,依据患儿临床运动型功能障碍评分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据患儿脚掌大小、年龄选取合适的搁脚板,采用柔软的丝带将患儿的脚掌绑在搁脚板上,可以有效帮助患儿的脚掌始终放置在搁脚板上。将固定好的踝托安装到踝足矫形器上,将螺钉拧紧。将患儿的腿安置在机器上,调节好跟腱和腿弯支撑件,保证临床矫治不会出现摇摆的情况,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强度等参数的调整每次每只患足15-20min,每日1次。

1.3疗效评定方法

对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三个月治疗后疗效评定,评定方法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对患儿的肌张力、足背屈角进行测量评定,从而确定患儿的治疗效果。肌张力评分共分0、2、4、6、8、10分,6个等级,10分为最高等级。要求患儿仰卧位下肢伸展、身体放松,对其进行全范围换关节伸展,感受阻力,无阻力为0分,僵直不能活动为10分,根据阻力情况进行评分细化;足背屈角测量。取患儿仰卧位,测量休息位的踝关节背屈角度,为便于计量将中立位定义为0°。

2.实验结果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所有痉挛性脑瘫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肌张力、足背屈角均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组患儿的肌张力为5.50±1.18,足背屈角为74.00±3.11;对照组患儿的肌张力为8.10±1.39,足背屈角为79.80±4.07,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肌张力及足背屈角比较(X±S,°)

3.讨论

踝足矫形器用于治疗所有类型的痉挛性脑瘫患儿,对于关节表面较理想患儿的预防及矫治具有较好的效果。踝足矫形器具有跖屈和背屈、内收和外展、内翻和外翻等方面的运动功能,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避免进行外科手术。同时踝足矫形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参数设定,包括运动方向、屈展运动、关节活动角度、拉伸强度、牵伸时间等,医师通过这些参数的调整可以实现对踝足矫形器的有效控制,使其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类型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治疗。同时为了有效配合踝足矫形器运动功能治疗,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于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护理,有效促进患肢处的血液流通降低疼痛感。对于患肢疼痛感较强的患儿要开展湿毛巾冷敷,从而降低患肢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帮助患儿有效缓解疼痛感。

参考文献

[1]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2]郭铁成,卫小梅,陈小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