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解析版)_第1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解析版)_第2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解析版)_第3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解析版)_第4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甲午战争图志》记载: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绘制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

中,对这些地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小山、每一个村庄,都标示得清楚无误。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日军已经占领了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

B.日本制图技术高超

C.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D.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日本绘制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为

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D项正确;日本没有占领中国,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制图技术高超,排除

B项;材料不能反映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2.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由此揭示了洋务运动()

A.没有使中国走上“求富”的道路B.挽救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答案】D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的愿望。1895年,清王朝被迫签订了

《马关条约》,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梦想”破产,排除AB,D项正确;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无关,

排除C项。故选D项。

3.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D项正确;鸦片战争、洋

务运动时期,日本正面临西方的侵略,排除AC二项;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搞的自救运动,和日本设厂无关,

第1页共10页.

排除B项。故选D项。

4.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遭遇的一场侵略战争,图中出现了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人物。由此

判断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牺牲于平壤战役中,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殉国,徐邦道和丁

汝昌也参加了战争,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5.下图反映的两场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

A.都占领了中国的首都B.都体现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C.都与鸦片贸易直接相关D.都加剧着中国的民族危机

【答案】D

【解析】

结合材料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可得出分别是鸦片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结合所学,二者都加剧着中国的民族

危机,D项正确;二者并没有占领首都,排除A项;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C项与甲午

中日战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下图反映的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第2页共10页.

A.郑成功B.邓世昌C.杨靖宇D.黄继光

【答案】B

【解析】

依据图示“花园口”等信息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此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B项正确;郑成功是收

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排除A项;杨靖宇是抗日英雄,排除C项;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排

除D项。故选B项。

7.史学家蒋廷黻把近代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的现象形容为“引狼入室”。“引狼入室”

是因为()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C

【解析】

1895年4月,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等。这一条约内容便利了列强输入资本,C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便利了商品输出,排除A

项;《北京条约》的签订不符合材料中“扩大资本输出”的信息,排除B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促使清政府

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杜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

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办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开辟五口通商B.割台湾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答案】C

【解析】

甲午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措施“直接利用中国

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项正确;《马关条约》开辟重

第3页共10页.

庆等四处通商口岸,排除A项;割台湾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属于领土主权的破坏,排除B项;“增

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9.美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表面奉行中立政策,实际却站在日本那一边。战前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战

争期间,美国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

际压力,另一方面劝说清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美国这一行径旨

在()

A.推行“门户开放”政策B.借日本之手扩大侵华权益

C.巩固美日的同盟关系D.维护其在华的“势力范围”

【答案】B

【解析】

根据“美国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际压

力,另一方面劝说清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可得了美国是从自身

的利益考虑,想要借日本之手扩大侵华权益,B项正确;“门户开放”在甲午之后,也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A项;美日并不是同盟,排除C项;D项不是美国的目的所在,排除D项。故选B项。

10.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D.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主要在沿海地区,之后签订的相关条约把通商口岸扩大到了

内地,B项正确,排除A项;同时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D项太绝对,不符合材料及史实,排除D项。

故选B项。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

第4页共10页.

黄海之水腥且咸。……落日秋风哭宝剑。

——《民间歌谣》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历史事件(至少举出两例)?

(2)材料二中的图一所示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3)试着概括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综合以上,给了我们怎么样的启示?

【答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或威海卫战役失败)。

(2)《南京条约》。

(3)变化: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说明的问题: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言

之有理即可)

(4)落后就要按打,弱国无外交。(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

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西郊圆明园进行抢劫焚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以身殉

国。因此,依据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可知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依据材料“圆明园中尽烈火”可知是英

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依据“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依据地图中通商口岸

可知是《南京条约》。

(3)第一小问,依据图一中通商口岸均位于沿海地区,图二开辟的通商口岸开始深入到内地。第二小问,依

据材料中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可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4)依据材料中列强对华侵略的史实可知落后就要按打,弱国无外交。

2.阅读下列材料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

第5页共10页.

重危机,深刻、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警示的作用。

(1)熊代表①___(_国家),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

占中国____②平方千米领

土。

(2)太阳代表日本,它正用

线紧紧拉着③____,该地区

在④____(战争)后被日本

割占。

(3)犬代表英国,它强迫清

政府签订了⑤____、⑥____

等不平等条约,其势力范围主

要在长江流域。

——摘自部编版(4)象征德国的旗帜插在山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东,1897年,德国强占⑦

____(地区)。消息传来,康

有为上书⑧____(人物),

呼吁变法救国。

(5)鹰代表美国,它见各国

“势力范围”划定,便于1899

年提出了“⑨____”政策。

(6)结合《时局图》及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近代中国严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1)①俄国,②150多万

(2)③台湾,④甲午战争

(3)⑤《南京条约》,⑥《天津条约》

第6页共10页.

(4)⑦胶州湾,⑧光绪帝

(5)⑨门户开放

(6)近代后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寻找商品倾销地、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而开

拓殖民地.同一时期,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末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封闭守旧,导致落后于历史的发展

潮流,落后就要挨打

【解析】

(1)《时局图》中熊代表①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②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太阳代表日本,它正用线紧紧拉着③台湾,,该地区在④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割占。

(3)犬代表英国,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⑤《南京条约》、⑥《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其势力范围主要

在长江流域。

(4)象征德国的旗帜插在山东,1897年,德国强占⑦胶州湾。消息传来,康有为上书⑧光绪帝,呼吁变

法救国。

(5)鹰代表美国,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于1899年提出了“⑨门户开放”政策。

(6)根据所学,可从近代后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寻找商品倾销地、原料产地、

廉价劳动力而开拓殖民地.同一时期,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末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封闭守旧,导致落

后于历史的发展潮流,落后就要挨打等角度总结回答。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观察下图,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图中的“平壤”“威海卫”“旅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中有平壤战

第7页共10页.

役、威海卫之战、旅顺大屠杀等事件,战后,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

签订《辛丑条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896年春、四万万人齐下泪”并结合材料可知,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1894-1895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

年,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190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维新改良的潮流急速地涨涌于民族觉醒的曙光中,成为那个时代的主

流。它吸引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惊醒他们的是_______________的炮声。”材

料中“_______________”处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根据“维新改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运动,惊醒他们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甲午

中日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C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

一步加深,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

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A.《虎门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等给日本。依据材料“台湾已是贵国口

中之物,何必着意。”可知与《马关条约》有关,C项正确;《虎门条约》与台湾没有关系,排除A项;《北

京条约》与台湾无关,排除B项;《辛丑条约》没有割让领土,排除D项。故选C项。

第8页共10页.

5.(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

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邓世昌D.曾国藩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

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队沉着应战,壮烈殉国,C项正确;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运动,维护了中

华民族的尊严,排除A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了北洋水师,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作为

特使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排除B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

枪炮,1870年病逝于南京,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

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后来的条约附件又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

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高心湛《“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

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

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

国志士徐骤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