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鸦片战争前夕,主张严厉禁烟、派人调查外国动态、防御外敌入侵、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2、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28”的深刻含义源于()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3、“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是指:()A.《资政新篇》B.《四洲志》C.《海国图志》D.《天演论》4、下列内容与西藏历史发展不相符的是A.1950年以和平方式获得了解放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一五计划时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D.青藏铁路现已建成通车5、【题文】我们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A.它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B.它取得了的伟大胜利C.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6、“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井冈山会师7、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胜利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8、四个同学在表演一个课堂剧:1902年四个朋友在北京相遇,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A.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B.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C.说:我现在家住东交民巷D.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9、中华民国成立于()A.1911年B.1912年C.1913年D.1915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看图回答问题。

图人物名字是①______;他被后人评价为②______。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他又组织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名字是③______。

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④______。11、中外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百日维新期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

(2)1904年;清政府拟定了______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实施的学制。

(3)国民大革命期间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______为中国近代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军事人才。12、一五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有:武汉长江大桥、青藏铁路、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等。13、【题文】1世纪时;佛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

错误:____订正:____1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15、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经()传入我国中原地区。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对解放战争期间淮海战役的描绘。17、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8、谭嗣同、杨锐、梁启超、康有为、康广仁、刘光第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被后人称为“戊戌六君子”。()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A.TB.F20、【】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1、“一国两制”是邓小平针对香港问题而创造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______(判断对错)22、袁世凯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______(判断对错)23、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农业合作化。()。A.TB.F24、在中国、苏联及其他同盟国的打击下,曰本投降。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1题,共2分)25、(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2)请你举出四个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的城市。(3)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以上的四个经济特区外,还有一个特区是什么地方(4)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了岳阳、九江、芜湖外,还有哪两个城市?(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怎样形成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鸦片战争前夕;主张严厉禁烟;派人调查外国动态、防御外敌入侵、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林则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

故选A.

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学习林则徐国家利益、无畏无惧的精神品质.【解析】【答案】A2、D【分析】略【解析】D3、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魏源的《海国图志》的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海国图志》【解析】【答案】C4、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西藏的史实。西藏实现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B、C、D项均正确,故选A。【解析】【答案】A5、D【分析】【解析】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D。【解析】【答案】D6、C【分析】【分析】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诞生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意义的认识。7、D【分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实现统一。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8、C【分析】注意题中的时间“1902年”;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所以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故选:C。

本题以四个同学在表演一个课堂剧为切入点;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解析】C9、B【分析】略【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人物名字是孙中山,他被后人评价为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他又组织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政府;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指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答案为:

①孙中山.

②民主革命先行者.

③同盟会.

④三民主义.

本题以图片孙中山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解析】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同盟会;三民主义11、略

【分析】(1)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立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1904年;清政府拟定《奏请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中、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3)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近代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军事人才.

故答案为:

(1)京师大学堂.

(2)《奏定学堂章程》.

(3)黄埔军校.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戊戌变法;《奏定学堂章程》、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平时多积累.【解析】京师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黄埔军校12、略

【分析】试题分析: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的7月1日建成通车。青藏公路是在一五计划时期交通建设的成就。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解析】【答案】青藏铁路改青藏公路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史实。1世纪时;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的是基督教,佛教是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因此,本题要把佛教改为基督教。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解析】【答案】错误:____订正:____14、略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故填:淮海、平津。

故答案为:

【解析】淮海、平津15、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传入我国;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主张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教,来世就能得到幸福,因而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封建统治,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通的,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因此称为丝绸之路。因而答案应填:丝绸之路。

【解析】丝绸之路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分析】“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是毛泽东对渡江战役的描绘。

【点评】关于渡江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9年4月21日—23日,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蒋介石退居台湾,形成了台湾问题。17、√【分析】【分析】土地改革;使农民得到土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得到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18、×【分析】【分析】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但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巩固的阻挠。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康有为逃亡国外,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知识点。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故题目错误,故选B。【解析】B20、略

【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建交的相关知识点。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本题说法错误。【解析】×《联合公报》改为《建交公报》21、×【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一国两制”是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而创造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因此说法是错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识记邓小平同志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

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22、×【分析】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锋,首先开赴湖南;湖北战场。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猛攻武昌城,为其所在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叶挺独立团的相关史实。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解析】×2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化三改”的相关知识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成分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故题目错误,A错误,B正确。故选B。【解析】B24、√【分析】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中国;苏联及其他同盟国的打击下,曰本投降,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日本投降的相关史实。【解析】√四、识图题(共1题,共2分)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经济特区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