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6:文言文断句
练习一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8处)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日:“虐―盍_戾_史_人.盍此_珥一也仝我—虎先人
近一土一少_卷_头—比一大—五—凡负—虎—血—刎—之』LA_二一举一面一来—我—虎—也。无刺一虎之劳,
而有剌两虎之名。”(选自《战国策》)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石奢者,楚陪王相也.竖直廉正无所同避行县道有.人者相迫之及其父也巩
其一父_而__还_自_系一图。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
臣罪当死。”遂自刎而死。(选自《史记》)
1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初,上潜龙时,尝从容与宇文庆考及天下事。乂此庆恐上遭忘丕更收用欲一见其蒙思
飒一共—求—」仁.言「为一弟―而一奏—N—上一曲一一衣—大,为「自一觉—上—母—力口—仇—札。卒于家。(选自《隋-E》)
1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演劲正,可备拾遗补阈之选。即命对。铸首陈:“动
之一他.笑.大.于一垄一感一物.三一道_芙_过—于―诚.诚.至/无一至.汕L归一样一宣.于—陵一较.奉一网.宣.于_晶_阚
一名—大W夏—卷土—灵—何—雎—禹?”帝嘉纳之。(选自《宋史》)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都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目:“可。“于是召而教之公前,口:“炫.邹—汝.为―直.芨—主.乌一面一前.之罪一一一也"史一看一意
以一马.之一故.汆.人—是一第_三_也,题诗一侯一闻「之一以一至一君一重—乌=以_鞋_±_是_罪_三_也。”敖烛邹罪
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选自《晏子春秋》)
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皇—袪—中—广―漉—州.蛮—便—史—鬲.反—胶—影•引[__又—破_,,_江_九_
外[_国_广_刘_怜一夕上_§鱼_功_竟_上_表一曲_彳工_婴_旦_7<_又寸,自言:“臣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
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致阙下c”帝壮其言。(选自《宋史》)
7.用斜线(/)给下面义言义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9处)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蚊”,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国受书而悦之,日—举一嫂.者—尚_明「也—尚一明—也.者一举一也—而—任—之一燕-和L白—王「工—大—优—国—以一
沧则一治_矣一韭_书_遭—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选自《韩非子》)
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卢钧字子和,系出范阳。举进士中第,以拔萃补秘书正字。全—迄生上&_丕_宣_昊_典_歼.钓_且.电
东道苴度便篁堤左土至以座汉呈至邑色刻拉武JL达钓篁星也假金超基芭
_度_昭「义—军。会樵死,敕乘羽往,进检校兵部尚书,专领昭义。(选自《新唐书》)
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8处)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人有烛而不与,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之而读之。岂一人.大一用一文一不
/只_塞_雷「多一书.衡_及_为—共"用_作_而―丕_求_真_±_人_怪_而」可_之_衡_曰_愿/匕生_人_茫.遍/之
之—王.人—感—区—资逢」以—书一遂—成一大.学。(选自《太平广记》)
1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楚民俗好席车①,王以为扉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今一数一下「民一不一史一加一丛—丕—可一三,
心一线高车至通款闾里_使_高一其_才田②乘车者皆_芨_子_芨_天丕能数工丰。”王许之。居
半岁,民悉自高其车。(选自《史记》)
【注】①座车:矮车。②棚:门槛。
答案
1.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
也
原文: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
一举而兼两虎也。
【译文】有两只老虎为争一个人而打斗起来,管庄子准备去杀它们。管与阻止他说:“老虎是凶猛的
野兽,人是它们的美食。现在两只老虎因为争人而打斗起来,小的必定会死,大的必定会受伤。您等到老
虎受伤后再去杀它,就可以一下杀死两只老虎。没有耗费杀一只老虎的力量,却获得了杀两只老虎的名声。”
2.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原文: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译文】石奢,是是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坚毅正直廉洁公正,不阿谀奉承也不屈从回避。一次他巡行
各县,恰逢路上有凶手杀人。他追上凶犯,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后回来,把自己囚禁了起来。
他派人告诉楚昭王说:“杀人凶犯,是我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缜,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
罪犯,这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于是自杀身亡。
3.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悦/自是上每加优礼
原文: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悦,自是上每
加优礼。
【译文】当初,皇上未称帝时,曾在闲暇时与宇文庆讨论天下大事。到了这个时候,宇文庆恐怕£上
遗忘,不再录用,想要■表明迂去曾受恩宠眷顾,就详细记录皇上以前诜的话,写成奏堂上奏给皇上。皇上
看了奏章十分高兴。从此皇上常常对他优厚礼遇。宇文庆在家中去世。
4.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荚过于诚/诚孝既至/则归梓宫于陵寝/奉两宫于魏阙/绍大业/复烧土/
又何难焉
原文: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诚孝既至,则归样宫于陵寝,奉两宫于魏阙,绍大业,
复境土,又何难焉?
【译文】何铸字伯寿,余杭人。卿史中丞廖刚举荐何铸操行刚正,可以作为拾遗补阙的人选。于走命
他当面回答皇上的问话。何铸首先说:“感动上天的德行没有比孝更大的,感化万物的方法没有比诚更好
的。诚和孝都做到了,那么使先帝的灵柩归于陵墓,恭敬地迎接两朝帝后回到朝廷,继承国家大业,恢复
国境楂土,又有什么难的呢?"皇帝祢赞何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5.烛都/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
士/是罪三也。
原文:烛都,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
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译文】齐景公喜欢射鸟,让烛郢给他管鸟但鸟飞走了。齐景公大怒,诏令官吏杀掉烛邹。晏子说:
“烛都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出后根据他的罪状杀掉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叫来烛邹并在齐景
公面前列出他的罪状,说:“烛邹,你为我们的国君管鸟却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罪;让我们的国君为
了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让诸侯们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
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求杀了烛都。齐景公说:“不要杀,我*到教训了。”
6.皇祐中/广源州蜜侬忖商反/法笆州/又破沿江九州/闽广州/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近日人对
解析:本句中出现两个主语:“智高”“青”。而“反”“陷”“破”"围”是智高的一系列行为动
作,“陷”“又破”“围”前均应断开。
原文:皇祐中,广源州蜜依智高反,陷昌州,又破沿江九州,国广州,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生日
入对。
【译文】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擅长狗马射箭。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谋反,攻陷邕州,接
若又攻下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岭南联动。狄青上奏拿请求前去,第二天入朝应对,自己说:“我
从军队中被征召任用,除了作战杀敌没有可以报效国家的。希望得到蕃落崎兵数百名,加上禁军,(我会)
绑着贼兵头目回到朝中。”皇帝认为他的话很雄壮。
7.日/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原文;P;“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老,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
非书意也。
【译文】楚国首都郢有人给燕国相国写信,在夜晚书写,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着蜡烛的人说“举地”,
说若便把''举烛”误写到了信上。举烛,不是书信本来的意思,燕国相国得到书信很高兴,说:“举•炫,
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意思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燕国相国(把这件事情)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
兴,国家因此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这并不是书信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
似这样的人。
8.会昌中/汉水害襄阳/拜钧山南东道节度使/筑提六千步/以障汉果/王师伐刘赫/武宗以钧宽厚能得众
/诏会节度昭义军
原文:会昌中,汉水害襄阳,拜构山南东道节度便,筑堤六千步,以障汉暴。王师代刘稹,武宗以钩
宽厚能得众,诏兼节度昭义军。
【译文】卢妁字子和,是范阳人。卢钧进士及第,以书判拔萃补授秘书正字。会昌年间,汉水泛溢危
及襄阳城,授予卢钧山南东道节度使一职,他筑堤六千步,来挡汉水。官军讨伐刘稹,武宗认为卢钧宽容
厚道能得人心,下诏命他兼任昭义军节度使。适逢刘粮死去,朝廷命他乘驿车前往。升任检校兵部尚书,
专门管理昭义军。
9.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为其佣作而不求直/主人怪而问之/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
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原文: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官多书,衡乃为其佣作而不求直。主人怪而问之,衡日:“愿得主人书遍
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手稹土,勤奋好学但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蜡烛但不赠予他,匡所就把培壁苗了一个洞
引来邻家的光亮,拿书映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主人叫文不识,家中富有且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
去做展工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原因,匡衡说:“我希望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
听了(深为)感叹,把书借给他读,(匡衡)于是成了大学问家。
10.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便高其植/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原文: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南其才田。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
下车。
【译文】楚国百姓的习俗是爱坐矮车,楚王认为矮车不便于驾车的马匹奔跑,想下令把矮车改高。M
相说:“政令屡次下达,百姓无所适从,不能这样做。大王您如果一定要把车改高,臣请求下令给乡里,
让乡里的人加高门槛。乘车的人都是君子,他们不会频繁地下车。”受王答应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百
姓都自动加高了他们的车子。
练习二
1.月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当—者—贵—而一美—者一贱—阳.子」可_其
故逆旅少子对日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
日:“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心,安往而不爱哉!”(选自《定子》)
2.月斜线(/)给卜而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8处)
卖花老人者,不知何许人。尝渡江,经旬不归,人问之,答曰:“吾访故人殷七七于铁瓮城中耳c”
袖更出杜鹃花一枝红芬三爱所往来者有笔道人汪道人围棋烹茎为乐昔琼
范/见一中一有―黄一母一拉一画一二一钝一献一帅一守一生—皆一云—卓一鸟.篆—不一叽识.仗一人一尾—之一乃-人一现.后「
是_史—美_勾_啊_天_濯一处。相传老人或为童子,或为黄鹤,千年于兹矣。识者谓即黄兔后身云。
(选自《虞初新志》)
3.月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8处)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巷,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吟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柱—呢
审.上—晚一意—律_%_目速L董—在/三仝一传_嫔_和_改_堂_为_比」工走_或_上_虫_因/匕主—摄_二_旦一呆
凡眦一唯一杀_人_上_大—起上_Q打出—付—之一兆。(选自《唐语林》)
4.月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蜀货二人,皆卖药于市。一_:人一专_界_良_计一入_以_为一由「不一虚「价__亦_丕_过__取_赢二--人_良__
不一艮—皆_坦_两_其一价—之一贱一觉—惟_头_者一之一欲—而一旗「以.其一艮.丕一艮.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
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于是争靖之,其门之限月一易,岁余而大富。其兼取者趋稍缓,再期亦富。
其专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选自刘基《郁离子》•
5.月斜线(/)给下面义言文中的画线都分断句。(限7处)
吴威,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至文忠镇浙东圈为变孕正
么—之一举—土—阴,题曲一康一丞.南.康_俺_:住.谓.丞.儒.也.易一之。居数月,持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
相率效迹。(选自《明史》)
6.月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王义方,河州涟水人也。少孤贫,事母甚谨,博通《五经》,而蹇傲独行。初举明经一国诋灵
匹士蹬逢拽丸者宜童工为.题上全国病岂僵道督往及送丸丕班社无瓦出。义
方解所乘马与之,不告姓名而去。(选自《旧唐书》)
7.月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9处)
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
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缭帛藉船底,然后实以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
大—怂.诗一尽一齐一所一然.丕—尔.般_直_头一壁一兔一别L便.仓.惶避又一船.史一之.物—投一之一海—史.便一丕.瞋一拣
_拄。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选自《梦溪笔谈》)
8.月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信州刺史李位好黄、老道,数和神,部.—一书.声.吉,立_果一方.土一圉—不.执_瑟_军一禹一重一读一上一急
_变_城_位_逖_禁_3_儿_整_奏_剌_更_有丕_容_系一仗一冉_万_付一直一司—名—叁—御—史—台。妓与三司杂
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选自《新唐书》)
9.月斜线(/)给下面文盲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
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见因去,依僧寺以居。花—漫—出一丝一提一膝
_上_执一策—映―长.明_灯_读—之一艰—里.达一星一传一像一多—土J禺.狞一理庵.奥一小—儿.牯—若一不一见。
(选自《王冕传》)
1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9处)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
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直一生_安_敢_苞_箕_苞.土一更一里—之—"二面_至_至_妃_q_出__之_1艮_j+
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敦与昧行乎?”平公日:“善
哉!”
(选自刘向《说苑》)
答案
1.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口/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原文: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
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阳子到宋国,住在旅店。旅店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丑陋的受尊崇而美
丽的被轻视。阳子问这种情况的原因,旅店的主人回答说:“那个美丽的自认为美丽,但我不认为她美丽;
那个在陋的自认为2陋,但我不认为她在陋。”阳子说:“弟子们记住!行为善良而能去除向认为贤良的(炫
粮的)思想的人,到哪里去会不受喜爱呢!”
2.袖中出杜鹃花一枝/红芬可爱/所往来者有笔道人珏道人/围棋克茗为乐/昔琼花观中/有黄冠持画一
轴献帅守/字皆云章鸟篆不可识/使人尾之/乃入观后井中玉勾洞天深处
原文:袖中出杜鹃花一枝,红芬可爱。所往来者有笔道人、珏道人,围棋烹茗为乐。昔琼花观中,有
黄冠持画一轴献帅守,字皆云章鸟篆不可识。使人尾之,乃入观后井中玉勾洞天深处。
【译文】卖花老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他曾经渡江,十来天没有回来,有人问他,他回答说:
“我只是去铁瓮城探访老朋友殷七七罢了。”他从袖子中拿出一枝杜鹃花,鲜红芬芳令人怜爱。和他来往
的人中有笔道人、珏道人,他们把下胤棋、煮香茗作为乐事。昔日在凉花观中,有一个叫黄冠的人拿一轴
画献给帅守,上面的字全都是云章鸟攀,不认识。师守派人尾随他,他竟进到琼花观后面井中玉句洞天深
处。相传老人有时是童子,有时是黄鹤,在这里已经(生活)千年了。认识的说他就是黄超的转世。
3.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侍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R果以眦睚杀人/上大
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原文: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侍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
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译文】乐师罗程,擅长弹琵琶,技艺天下第一,能够变换创作出新颖的乐曲。他得到唐武宗的宠爱,
倚仗着唐武宗的恩宠自己骄横放肆起来。唐宣宗初年,也召他到宫廷侍秦。罗程已经深知皇上通晓音乐的
曲调韵律,自己研习音乐尤其刻苦,皇上时常命令妃嫉唱歌,罗程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
因此罗程得到了皇上的宠幸。一天,罗程果然因为极小的仇恨杀了人,皇上震怒,立即下令将他赶出宫廷,
交给京城衙门(依法处治
4.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贱贵/惟买者之欲/而随以
其良不良应之
解析:解答断句题,首先应当通读语句,力求对语句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
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如本题中,横线后有“一人不取良”,考生凭语感不难得出“其一人专取良”与“一
人良不良皆取焉”应独立成句:又“计入以为出”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考生按照此方法分析不诈得
出答案。
原文: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贱贵,惟买者之
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
【译文】蜀地有三个商人,都在集市上卖药。其中一人专门进购优质药材,按照进价确定卖出的价格,
不虚报价格也不过多地取得利涧。其中一人优质不优质的药材都选购,他的药材售价的高低,只看买着的
需求,然后用优质的药材或不优质的药材来应对他们。其中一人不进购优质的药材,只求多卖,于是降低
药材的价格,要求多给就多给一点不予计较,于是人们争着到他那里买药,他店4甫的门槛每个月换一次,
一年多后他就非常富有。那位优质和不优质药材都进购的商人,前往他那里买药的稍微少些,过了两年也
富了。那专门进购优质药材的商人,店铺的生意中午就和晚上一样,早晨有饭吃而晚餐不够吃。
5.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原文: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译文】吴威,字德基,兰溪人。少年时跟从闻人梦吉学习,通晓《春秋》众史。李文忠镇守浙东,
聘请他为郡学正。很久之后,他被举荐到朝廷,被封为南康丞。南康风俗剽悍,人们认为南康丞是读书人,
轻视他。过了几个月,吴矮揭发隐伏的坏人坏事如同老练的狱吏,于是人人都大为吃惊,相继收敛形迹。
6.初举明经/因诣京师/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
原文:初举明经,因诣京师,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
无所出。
【译文】王义方,是泗州涟水县人。幼年孤苦贫寒,侍奉母亲很春敬,精通《五经》,正直高傲,特
立独行。当初考明经科,于是到京师去,途中遇到一个步行的人,那人自称父亲是颍上令,听说病得很重,
想兼程前往探视,但徒步行走不能快速前进,想不出好主意来。王义方解下自己所骑的马给他,没告诉他
姓名就离开了。
7.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仓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
/便不暇拣择
原文: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仓惶,取船中
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拣择。
【译文】李士衡在昭文馆任职时.出使高丽,一名武官做他的副手。高丽赠送给他的礼品财物,李士
衡都不放在心上,一切都委托给副便。当时,船底有渗漏的地方。(装船时)副使把李士衡所得绢类丝织物
垫在船底,然后把自己所得的东西放在上边,来避免漏水浸湿。航行到海上,遇到了大风,船将要倾发,
船工们非常恐惧,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都丢弃到海里去,不这样的话船太重,必定难以免祸。副使仓里之
下拿起船里的东西扔进海里,就没有时间去挑拣。大约投到一半的时候,风停了船也平稳了。之后清点所
投的东西,都是这个副使的东西,而李士衡所得的东西,由于在船底就一无所失。
8.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孔贱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有
司/诏还御史台
原文: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孔殡奏:“剌史有罪,不容系
仗内,请付有司。“诏还御史台。
【译文】信州刺史李位爱好黄、老之术,并屡次祭祀祈祷,部将韦岳控告李位集结方士图谋不抗,监
军高重湛上奏称有急变,将李位抓到客禁中审讯。孔妓上奏说:“刺史犯罪,不能拘押在宫禁中,靖交给
有关部门处治。”皇帝下诏把李住送回御史台。孔效和三司一同审理,发现李位没有谋反罪状。韦先因诬
陷罪被诛杀,而李位被贬为建州司马C
9.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原文: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译文】王冕是诸暨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墟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听众儒生念书,听完
以后就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
的母亲说:“孩子这样痴迷于读书,何不由看他去做呢?”王冕于是离开家,依傍着寺庙居住。夜里你偷
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
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只是一个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耒见。
10.百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解析:解答断句题,苜先应当通读语句,力求对语句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分析句子之间存在的
关系,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利用这种关系进行断句。如本题中的“少而好学”“壮而好学”“老而好
学”句式一致,“如日出之阳”“如日中之光”“如炳烛之明”句式一致。考生据此不难准确断句。
原文: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
炳灿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晚了为
什么不点上蜡坟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反而开君主玩笑的?"师旷说:“我难道敢戏弄自己的君
主吗?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光: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光:
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上蜡烛发出的光亮。点上蜡烛发出光亮和昏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
“讲得好啊!”
练习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袁淑)迁太子左卫率。太子劭将为弑逆,其夜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芾斌等,望相与戮力。
淑及斌并日:"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左右皆动。城惧,乃日:"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
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
会患风,或是疾动耳。"劭愈怒因问日事当克不淑日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
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罢。"淑出还省,绕床行,至四更
乃寝。
(节选自《宋书・袁淑传》)
A.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日/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
至耳/愿急息之
B.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E1/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
至耳/愿急息之
C.劭愈怒/因问日事/当克不/淑日/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
旋至耳/愿急息之
D.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
至耳愿急息之
(二)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停珪,字邦端,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
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
词臣不附刘琏,琏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于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
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
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
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
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
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三)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言人或曰夫/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
诸侯图鲁矣且寺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言君疑之掰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
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
吮之。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日/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凡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臼/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四)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符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其言,以为
不足听,乃上疏日;"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唆良椁奢靡
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
A.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唆良/搏奢靡/轻赋/值开/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B.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唆良/搏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C.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唆良/掷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D.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酸良/搏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五)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举进士,授郭县主薛。吴哦畔,乞解官养母,哦诛,摄府事以忠孝
两全荐之,调中江县丞。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之令
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有删改)
A.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
差知夹江县
B.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枝令/丁母忧/服除
差/知夹江县
C.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
差知夹江县
D.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
差/知夹江县
(六)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晏平仲平者莱之夷之人也人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力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不。其在
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印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埃。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A.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
帛
B.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出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
帛
C.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
帛
D.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直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苏烈,手定力,以手行,冀州武邑人....会郴堂光镇诸物,劫所部及琉勒、朱俱波、喝般
陀三国复叛,诏定方还为安抚大使,率兵至吐叶水而贼堞【注】马头川定方选情吐万水三千株之昼
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受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师进攻之,都受计穷,遂面缚降。俘献于乾阳殿,
有司请论如法。定方领首请日:“臣向谕陛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帝日:“朕为卿全信。”
乃宥之。葱岭以西遂定。
(节选自《新唐书・苏烈传》)
[注]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又名女墙。
A.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
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B.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
/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C.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
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D.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
/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八)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提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
些。子孙戒之,尚无生厥初。
A.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天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B.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百家之所/深耻
C.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九)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端应,廷臣辄笺
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印草后批:"可中书舍人,"
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摧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
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
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
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
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
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十)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尝乘牛车读《汉书》,杨素遇而开之,因召至家.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李密识度如比,
汝寻不及也。”由愚玄感与为深交,时或侮之,密口:“人言当指安宁可而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
震摄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玄感笑而服之。
A.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
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B.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宸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
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C.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
不如密/岂可以阶级梢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D.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窗帘供货协议书
- 猫咪照顾协议书
- 经费划转协议书
- 退还耕地协议书
- 自原赔偿协议书
- 机动地承包合同协议书
- 股权合并协议书
- 环保处理协议书
- 比亚迪退车保密协议书
- 退货退税协议书
- GB/T 28583-2025供电服务规范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5月名校高考预测卷高三语文试卷 含解析
- 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招聘辅导员考试真题2024
- 贵州游船倾覆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时事热点
- 公务员法律考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大庆市石油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解析
- 呼吸性酸中毒试题及答案
-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术机器人在后交叉韧带断裂中的导航优化-洞察阐释
- 检察院相关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 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