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南飞的大雁D.日出东方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一个玻璃瓶(内装一部分水),瓶口斜朝上始终静止在手中不动,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瓶之所以不掉落,是由于受到了空气的浮力B.玻璃瓶之所以不掉落,是由于受到了手对它的压力C.随着手握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将逐渐增大D.用手握住瓶子,在向瓶子内注水的过程中,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逐渐增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D.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
B.三棱镜分解白光。
C.水面上山的“倒影”
D.手影游戏。
5、在无其他光源的情况下,红色的舞台追光灯照在身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这时观众看到她()A.全身都是红的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绿色C.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紫色6、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物体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反作用力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受到的重力D.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7、我市为了杀灭美国白蛾调动了直升飞机,在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
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8、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
)
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绳的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如右图所示.当绳被小球拉直球静止时,下列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球受到地球吸引力和绳对球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和球受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球受地球吸引力和绳对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10、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一个同学轻敲桌底,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昕到远处的雷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11、关于图中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蜡烛能传声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
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2、下列关于使用刻度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B.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尺C.记录结果时,要记录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D.一把断了的米尺一定不要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13、关于电动机和发电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C.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器;发电机是把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
D.发电机是一种用电器;电动机是一种电源。
14、物体高1.8
米,平面镜高0.6
米,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
米.
关于物体、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可以成完整的像B.像与平面镜的高相同,0.6
米C.像与物体的高相同,1.8
米D.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米15、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的小车的s鈭�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7隆芦20
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隆芦5
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15
秒钟,两车相距10m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的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____用公式表示就是:____.17、“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很小.18、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
约为5.4隆脕104km)
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填“云层”或“地面”)
设翻一个跟斗的时间是1s
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______真空中的光速(
填“>
”“<
”“=
”)
.19、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鈭�
时间关系如图.
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__运动,其速度大小为______m/s.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运动.20、甲、乙两人做拔河游戏,甲赢了,则甲对乙的拉力____乙对甲的拉力,地面对甲的摩擦力____地面对乙的摩擦力,地面对甲的摩擦力____甲对地面的摩擦力,地面对乙的摩擦力____乙对地面的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1、(2012春•兴海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开瓶器.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把末端是为了增大____,就可轻松省力地将瓶塞拔出;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____压强.小明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后,在6s内将瓶塞拔出,若瓶塞长6cm,瓶塞受到的平均阻力为90N,则小明克服瓶塞阻力做功为____J,其做功的功率为____W.22、(2011•张家界)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23、如图所示是世界最大水力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三峡拦河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它筑成可“上窄下宽”的形状,这样做的物理学原因是____;为保证船只正常通航,需修建大型船闸,船闸所应用的物理学原理是____原理.
24、如图秒表的示数:______min
______s.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5、超声波能够成像.____(判断对错)26、电路中电键和用电器一般是串联的.____.(判断对错)27、我们可以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这些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4题,共36分)28、作图。
(1)如图甲;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小红两人,请根据小明和小红的影长,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要求画出光路图.
(2)如图乙,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9、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
30、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
画出杆顶A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2)
若杆在2s
内右移1m
杆移动的速度是m/s
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
。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31、完成如图的光路图
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32、电流表应____在电路中.33、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车,车会向前运动加快,当不再用力时,车会慢慢停下来。这个现象是否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34、实验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一则日记:
10月15日星期三晴。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放学了.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大街上.街上人来人往,喧闹非凡,叫卖声;车铃声、汽笛声仿佛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回到家里,放下书包,躺在软软的沙发上,觉得上了一天的课有些疲劳.当我打开录音机欣赏那优美的轻音乐时,全身的每一个毛孔别提有多舒服了.“小明,把录音机关掉!”这是爸爸的声音,他在书房里看书,我的心里不解,心也凉了半截
(1)针对日记;请提出一个与声音现象有关的问题.
(2)小明的爸爸不允许小明欣赏轻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帮助小明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都能两全其美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解析】【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在流动,属于机械运动;
B;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属于机械运动;
C;南飞的大雁;大雁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D;日出东方;太阳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2、D【分析】【分析】用手握住一个玻璃瓶,保持静止,则瓶子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0;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玻璃瓶应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平衡力.【解析】【解答】解:AB;由于玻璃瓶静止;所以玻璃瓶受力平衡,则玻璃瓶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玻璃瓶受到的重力等于摩擦力,因此玻璃瓶不会掉落;故A、B错误;
C;随着手握瓶的力增大;并且玻璃瓶始终静止,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由于玻璃瓶的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也不变;故C错误;
D;向瓶内注水后;玻璃瓶和水的总重力增大,因为瓶子仍静止,故摩擦力与增大后的重力相等,故D正确.
故选D.3、C【分析】解: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不能有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小铁钉时,磁铁也受到铁钉的吸引力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该选项说法正确;
D;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故D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解析】C
4、C【分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答】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B.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合题意隆庐
C.平静湖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手影是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D不合题意。故选C。【解析】C
5、C【分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不反射.【解析】【解答】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就反射红光,呈现红色;绿裙子只能反射绿光,红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
故选C6、D【分析】解: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
故A错误;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
故B错误;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
故C错误;
D;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相互作用力.
故D正确.
故选D.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据此对照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解析】D
7、A【分析】解: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质量变小,速度不变,所以动能减小;质量减小,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A.
(1)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
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本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属于基本内容.
在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时,要注意看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怎么变化.【解析】A
8、D【分析】解:
物体吸收了热量;可能用来加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升高;也可能用来改变物体的状态,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所以,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故选D.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知道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即可正确选择.【解析】D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BC【分析】【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解析】【解答】解:A;球受到地球吸引力和绳对球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和球受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球受地球吸引力和绳对球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球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C.10、BD【分析】解:A;一个同学轻敲桌底;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但不符合题意;
B;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可研究声音传播的速度,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可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声音越大;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D.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两个方面去考虑.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把小实验与识点要联系起来.【解析】【答案】BD11、BC【分析】解:A
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不是蜡烛能传声.
故A错误;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B正确;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C正确;
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敲击时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D错误.
故选BC.
(1)
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
(3)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4)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
本题通过不同的物理情景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解析】BC
12、ABC【分析】【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
(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析】【解答】解:
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此选项正确;
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此选项正确;
C;记录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此选项正确;
D;断了的刻度尺也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从某一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此选项错误.
故选ABC.13、CD【分析】
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转动的原理制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发电机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不一定是动能与电能间的转化,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发电机是电源;电动机是用电器,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解析】【答案】发电机是通过外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磁生电的现象;而电动机则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电生磁的现象.
14、AC【分析】解:A
无论平面镜大小如何;一定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有时我们看不到完整的像.
故A正确.
BC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像高1.8m.
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等距;物体与像的距离为4m.
故D错误.
故选AC.
物体在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等大;到平面镜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成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平面镜大小无关.
本题容易混淆的地方是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和平面镜大小无关.
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AC
15、BD【分析】解:A
乙车在7隆芦20s
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隆芦5s
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录脳<v脪脪
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
时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两车经过15
秒钟;甲运动了30m
乙运动了20m
两车相距10m
故D正确.
故选BD.
(1)
在s鈭�t
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
在s鈭�t
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
(3)
由图知;两车在10s
时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
本题考查了由s鈭�t
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解析】BD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竖直向上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浮=F下表面﹣F上表面【分析】【解答】解:浸在液体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因为液体有重力,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下的压力作用;
同时;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物体产生向上的压力作用;
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
用公式表示为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17、略
【分析】解:(1)“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很小.
故答案为:产生;传播;响度.
(1)防止噪声有三个途径:一是阻止声音的产生;二是阻断声音的传播,三是防止声音进入人耳;
(2)声音的大小用响度来表示;声音越小表示响度越小.
无论是防止噪声还是其它声音,我们都可以从三个途径的角度去考虑;会分析一些与声音有关的词语中所反映的声音的特性是什么,是考试中常出现的内容.【解析】产生;传播;响度18、略
【分析】解: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孙悟空的飞行速度:v=st=5.4隆脕104km1s=5.4隆脕104km/s
真空中的光速:c=3隆脕105km/s
由此可知;孙悟空的飞行速度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故答案为:地面,<
.
判断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来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先根据速度公式算出孙悟空飞行的速度;然后和真空中的光速进行比较.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速度大小的比较,要知道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析】地面;<
19、略
【分析】解:
(1)
由图知;甲的路程与时间是正比例图象,所以小车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当甲车的运动时间是2s
时,通过的路程是20m
则甲车的速度:v录脳=st=20m2s=10m/s
(2)
由图象可知;取时间相同时,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通过的路程长,则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那么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的.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10
西.
(1)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从甲的图象上;找出一个点,看这个点对应的纵轴和横轴分别是多少,然后利用速度公式算出甲的速度;
(2)
要判断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关键是要看甲车和乙车的哪个速度大:若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则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若两车速度相等,则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若乙车速度小于甲车速度,则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用图象来直观形象的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已成为中考物理考查的热点.
图象信息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识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匀速直线;10
西20、略
【分析】【分析】拔河比赛时,两人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的拉力与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因为两人之间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谁就会获胜.【解析】【解答】解:甲;乙两人之间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甲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甲的拉力,甲之所以获胜,是因为甲的摩擦力较大.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面对甲的摩擦力等于甲对地面的摩擦力,地面对乙的摩擦力等于乙对地面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等于;等于.21、略
【分析】【分析】①根据杠杆的种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
②根据公式p=可知;当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
③已知瓶塞的长度和阻力的大小;根据公式W=FS可求克服瓶塞阻力做的功;
④已知克服瓶塞阻力做的功和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P=可求做功的功率.【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再用双手按压把末端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压把相当于省力杠杆;
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
小明克服瓶塞阻力做的功为W=fs=90N×0.06m=5.4J;
做功的功率为P===0.9W.
故答案为:动力臂;增大;5.4;0.9.22、略
【分析】【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秒;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
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公式:v=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解析】【解答】解:在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秒,即甲运动了秒;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秒.所以甲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运动的时间;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甲;乙.2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连通器【分析】【解答】解:(1)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强.(2)三峡大坝的船闸是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在通行时,闸室分别与上游或下游构成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故答案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连通器.
【分析】(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通行的.24、略
【分析】解: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5
”和“6
”之间,偏向“6
”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
之间有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
指针在37.5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
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
.
故答案为:537.5
.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解析】537.5
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5、√【分析】【分析】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等特点,在生产、医疗、科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解析】【解答】解:超声波具有声音的特点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另外还具有定向性好好穿透力强等特点,在医疗上的B超就是应用超声波成像的,所以题中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26、√【分析】【分析】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电路中的所有用电器,并且不受位置的影响.据此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为了实现对用电器的有效控制;在电路中电键和用电器一般是串联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7、√【分析】【分析】一束平行光射向物体的粗糙表面,经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解析】【解答】解: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表面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五、作图题(共4题,共36分)28、略
【分析】【分析】(1)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可知;连接物体和它影子的顶端所形成的直线必定经过点光源.所以分别把小芳和小刚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即点光源的位置.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解析】【解答】解:
(1)将小红和小明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光源的位置,如图所示:
(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9、略
【分析】
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垄脵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垄脷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垄脹
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解析】解: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如图所示:
30、(1)
(2)0.5向左移不变【分析】(1)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2)
杆的移动速度是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物体远离平面镜,则像也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冲刺试卷一
- C语言式编程风格探讨试题及答案
- VFP编程思想启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VFP考试知识地图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代码重用的试题及答案
- 财务分析中的高级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核心知识的试题及答案重点
- 超市合作的合同协议书
- 软件技术员实战模拟题试题及答案
- 详细解读2025年税法试题及答案
- 有趣的颜色猜猜猜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
- 解码医美个性化未来-2023.10
- 北京故宫的资料简介100字
- 土木工程宾馆毕业设计答辩ppt
- 初中数学思维训练120讲
- GB/T 462-2023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 回转窑回转滚筒干燥机使用说明书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 第四节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