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代谢与平衡第四节——人体的排泄一、营养物质的利用1、糖类的代谢①葡萄糖: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食物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供能肝糖元的分解――→血糖――→合成糖元(肝糖原和肌糖原)贮存脂肪、蛋白质的转化转变为脂肪贮存②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2、脂肪的代谢①脂肪: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食物的消化吸收合成脂肪,贮存能量血糖转化――→甘油和――→氧化分解供能体内脂肪分解脂肪酸转化为血糖(少量)②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3、蛋白质的代谢①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食物的消化吸收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氨基酸――→氧化分解供能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合成糖类和脂肪②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4、体内的能量代谢人体内有机物的增减与能量的变化关系: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有机物积累体重增加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有机物积累体重减轻二、体内物质平衡与废物的排出1、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①肾:产生尿液;②输尿管: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2、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3、肾的结构: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4、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1)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2)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5、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尿液各有什么?成份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酸尿素血液√√√√√√√血浆×√√√√√√原尿××√√√√√尿液×××√√√√三、水盐平衡水盐平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肾脏对于体内的水盐平衡的调节有重要作用。但它又有一定限度,超过该限度,人体会因为积累过多盐分则加速残废。1、水的平衡: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相反,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就只产生少量的尿。肾脏就是这样来平衡体内的水分的。体内水分过剩→肾脏→产生很多尿体内水分不足→肾脏→产生少量尿2、盐的平衡:如果我们喝水较多,又不增加盐分,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低的尿。如果我们摄人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把多余的盐分排出。体液中盐含量高→肾脏→排出含盐多的尿体液中盐含量低→肾脏→排出含盐少的尿3、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途径:(1)排出。①呼吸:通过呼吸,排出体内少量水分。②流汗: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及无机盐、尿素等。③排尿、排便:排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等。(2)摄入。通过饮水、进食摄入人体必需的水分和无机盐。另外,细胞的呼吸作用也会生成水分。4、动物排泄方式:(1)草履虫:借扩散作用;(2)蚯蚓:肾管排泄;(3)蝗虫、蜜蜂、苍蝇等:马氏排泄;(4)大部分动物:肾脏排泄。知识巩固练一、选择题1、如图,某食物的消化最终产物a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参与代谢以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食物是淀粉,那么物质a是氨基酸
B.b气体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c气体从肺排出时,胸腔体积增大,肺内压强增大
D.检验f成分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此人肾小管发生了病变【答案】B【解析】A、淀粉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不是氨基酸;故A错误;
B、由图可知,b是氧气,氧气进入血液中后,血液含氧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故B正确;C、由图可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肺排出体外是呼气过程,胸腔体积减小,肺内压强增大;故C错误;D、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和蛋白质,是肾小球出现了病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B。2、如图表示肾单位的组成和尿液的形成过程,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单位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血浆7.000.100.03液体A0.000.100.03液体B0.000.002.00A.液体A取自于图中③部位
B.液体B与A相比成分变化是因为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②处血液与①处血液相比,氧气含量明显降低
D.③处血液与②处血液相比,葡萄糖含量明显减少【答案】B【解析】A、对比表格中的成分可知,液体A是原尿,取自4处;液体B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是尿液,取自5处;故A错误;
B、由原尿形成尿液是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的;故B正确;
C、②处血液是经过肾小球后明显变化是尿素减少;故C错误;
D、③处血液是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和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所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增加;故D错误;故答案为:B。3、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和血液循环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⑤的基本单位是肾小体
B.甲图中,尿液形成并排出的途径为⑤→⑥→⑦→⑧
C.乙图中,若①③代表肾动脉和肾静脉,则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D.乙图中,若②代表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氧气的含量变化【答案】B
【解答】解:A、甲图中,⑤是肾脏,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小单位,故A错误;
B、甲图中,尿液形成并排出的途径为⑤肾脏→⑥输尿管→⑦膀胱→⑧尿道,故B正确;
C、乙图中,若①③代表肾动脉和肾静脉,则曲线代表尿素含量变化,故C错误;
D、乙图中,若②代表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4、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下表(单位:克/100毫升),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样液分别是(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A样液990.000.100.720.03B样液950.000.001.502.00C样液907.000.100.720.03A.原尿、尿液、血浆
B.原尿、血浆、尿液
C.尿液、原尿、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答案】A【解析】根据血浆、原尿、尿液三者成分的异同点解题即可。尿液的形成过程分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能将血液中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物质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指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故答案为:A。5、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
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
C.③的作用是滤过
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答案】B
【解答】解:A、③肾小管的作用是重吸收,故A错误;B、②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故B正确;C、③肾小管的作用是重吸收,故C错误;D、④肾静脉中流的液体是静脉血,故D错误;故答案为:B。
6、人体的排泄途径概念图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③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D.④指呼吸系统,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答案】C
【解答】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A不符合题意。B、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等经过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不符合题意。
C、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③指的是膀胱,C符合题意。
D、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二氧化碳经过④指呼吸系统,然后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7、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
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答案】D
【解答】A、2是出球小动脉,此时该处还没有进行气体的交换,所以血液中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B、6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此时已经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及气体的交换,所以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代谢废物均较少,故说法错误。
C、4是肾小囊,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故说法错误。
D、5是肾小管,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二、填空题8、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为不同的结构。(1)其中在处结构中的液体为尿液。(填序号)(2)在①和④血管中,尿酸和尿素含量较高的是。(填序号)【答案】(1)③(2)①【解析】(1)原尿存在于肾小囊中,肾小管末端的③收集管内的液体为尿液。
(2)①肾小动脉内的液体是未经过滤的血液,④肾小静脉内是过滤后的血液,尿素含量前者比后者高。9、如图为人体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包括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系统,字母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①②过程属于新陈代谢中的哪一种作用:。(2)原尿经重吸收作用,部分水和无机盐以及进入肾小管附近毛细血管回到血液中。(3)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哪个系统排出体外:。(4)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使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呈红色,由于该种蛋白质的特点,使得血液可以将肺泡中的氧气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答案】(1)同化作用(2)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3)泌尿系统
(4)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解析】(1)①、②表示生理过程,其中①表示消化过程、②吸收过程,属于新陈代谢中
的同化作用。
(2)原尿经重吸收作用,部分水和无机盐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肾小管附近毛细血管回到血液中。(3)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
(4)该种蛋白质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的特点,使得血液可以将肺泡中的氧气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10、下表为血浆、原尿、尿液部分成分含量,下右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箭头a、b表示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过程,①、②、③表示结构,试回答:(1)Y液体取自的部位是图中的(填序号)。(2)若生理过程a中的水为M(g),生理过程b中的水为N(g),③中的水为W(g),则M、N、W的大小关系为。【答案】(1)③(2)M=N+W且M>W>N【解析】(1)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滤出,形成原尿,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终尿。血浆、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是有区别的,血浆中葡萄糖、尿素、蛋白质三种成分都有,原尿中只具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质,可含有葡萄糖和尿素,尿液中不具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含有尿素;
(2)经肾小球滤过作用后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和全部的葡萄糖和蛋白质会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据此可判断出M、N、W三者间的关系。(1)由表格数据可知,Y液体中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所以Y是尿液,取自部分是图中的③;(2)经肾小球滤过作用后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和全部的葡萄糖和蛋白质会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所以原尿中含水最多,尿液中含水最少,M、N、W三者间的关系为:M=N+W且M>W>N
故答案为:(1)③;(2)M=N+W且M>W>N11、如图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排泄途径A是,B是。(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滤过作用和的重吸收作用两大过程。(3)如尿检时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的部位可能是。【答案】(1)皮肤;泌尿系统(2)肾小球;肾小管(3)肾小球【解答】(1)图中排泄途径A是皮肤,因为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B是泌尿系统,因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废物。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等。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大过程。因为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
(3)如尿检时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这是因为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就会增加,红细胞和蛋白质也能滤过到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中;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不能将血细胞和蛋白质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导致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所以如果尿检中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故答案为:(1)皮肤;泌尿系统(2)肾小球;肾小管(3)肾小球12、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相关的器官,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1)B中蛋白质通过①过程进入血液的物质是。“毒胶囊”中的有害物质经①过程后至少需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肾脏,对肾脏造成伤害。(2)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填结构)完成。(3)生理过程④表示作用。(4)图示中的细胞通过②过程分泌的某种激素不足时,会形成糖尿,那么由这种细胞组成的内分泌腺是。【答案】(1)氨基酸;2(2)皮肤(3)肾小管的重吸收(4)胰岛【解析】(1)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毒胶囊”中的有害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流经的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脏;因此毒胶囊”中的有害物质两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肾脏。(2)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图中A表示的是呼吸系统,C表示的是泌尿系统,图中没表示的是皮肤。(3)肾小囊腔内的原尿流入肾小管后,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④表示的生理过程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糖尿是由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部分随尿排出造成的,是由于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引起的,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13、在刚刚结束的体育中考上,小明同学参加了1000米的考试项目。下面是相关记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类型,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1)小明考试当天能量早餐主要有面包、牛奶等,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a是,正常情况下小明的血液中a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2)长跑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乙图的途径是3→→1(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图甲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原因是的重吸收。与平时相比,在此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明显增加的途径有(填甲图中数字)。(4)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在终点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由于冲刺过猛,他摔倒在地,擦伤了膝盖。小明“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解答】解:(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人体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此时血糖浓度会升高;而体内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这样,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胰岛属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2)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气时膈肌舒张、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肺缩小、胸廓缩小。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3肺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1主动脉→全身各处。(3)图示中,a是葡萄糖。D是肾脏,葡萄糖在肾脏内从进入血液到离开血液的流动途径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Ⅰ肾静脉中流静脉血,Ⅱ肾动脉中流动脉血。在长跑时,通过⑤排汗排出大量的水分。(4)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6上行传导束→7大脑皮层。故答案为:(1)葡萄糖;胰岛素;(2)6→7;(3)肾小管;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