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07-2021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_第1页
DBJ-T13-07-2021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_第2页
DBJ-T13-07-2021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_第3页
DBJ-T13-07-2021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_第4页
DBJ-T13-07-2021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版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21年9月1日3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闽建科〔2021〕8号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福建省福道规划建设标准》等4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各设区市建设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各有关由省厅下达的《福建省福道规划建设标准》等4项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具体详见附件),经组织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2021年7月14日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布项目(4项)实施日期1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2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3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4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时废止5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闽建办科函〔2017〕1号)的要求,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勘察、设据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福建地区经验及科研成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勘察成果要求;5.地基计算;6.山区地基;7.软土地基;8.处理地基;9.浅基础;10.桩基础;11.基坑工程;12.边坡工程;13.监测;14.检验与验收;附录。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高新区创业路8号万福中心3号楼15~19层,邮编:35010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排序不分先后)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6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华侨大学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泉州)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侯伟生戴一鸣陈振建吴铭炳彭伙水陈云彬林功丁卢伟煌刘晓峰许国平陈学秉黄伟达卢贤锥叶茂青刘银芳许陈捷李玉富李绍祥肖伟吴平春吴茂明吴国清吴寅东邱宗新何伯干佘清荣陈国林陈家春林树枝罗贞海季国富郑也平蔡海鸿潘海文戴瑞奇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龚晓南黄可明程骐赖树钦陈文诚苏世灼黄建华8 12术语和符号 2 2 43基本规定 7 7 8 4勘察成果要求 4.2天然地基 4.4桩基础 4.6边坡 20 22 245.1一般规定 24 25 30 35 386.1一般规定 3896.2填土地基 386.3山地土质地基 406.4土岩组合地基 416.5岩石地基 43 44 477.1一般规定 477.2软土地基利用及措施 497.4软土地基基坑 507.5软土地基桩基 517.6软土地基大面积荷载 52 548.1一般规定 548.2换填地基 558.3预压地基 578.4压实及夯实地基 8.5复合地基 63 699.1一般规定 699.2扩展基础 699.3柱下条形基础 769.4筏板基础 78 79 10.1一般规定 8210.2选型与布置 8310.3设计计算 11基坑工程 11.4施工 12边坡工程 12.4施工 13.5建(构)筑物 14检验与验收 14.2地基 14.5边坡 附录A福建沿海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经验参考值 附录B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参考值 附录C基坑支护设计参考指标 附录D花岗岩残积土、风化岩强度参考指标 附录E支护设计有关参数经验值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1.0.1为了在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验及验收。相关行业的地基基础工程可参照执行。1.0.3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技术工作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做到综合调查、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1.0.4从事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2.1.3土岩组合地基soil-rockcompositeground在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2.1.4复合地基compositeground,composite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而形成的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2.1.5桩基础pile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2.1.6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2.1.7不良地质作用adversegeologicactions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2.1.8原位测试in-sitetesting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2.1.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ubsoilbearing3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2.1.1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th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a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2.1.11地基基础变形允许值allowablesubsoildeformation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2.1.12地基处理groundtreatment为提高地基强度或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而采取的技术2.1.13支挡结构retainingstructure为岩土边坡保持稳定、控制位移,主要承受侧向荷载而建造的结构物。2.1.14建筑基坑buildingfoundationexcavations为进行建(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2.1.15基坑支护retainingandprotectionofexcavations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取的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等措施的总称。2.1.16建筑边坡buildingslope在建筑场地或其周边对建筑物安全或稳定有不利影响的自然边坡,或由于土方开挖、填筑形成的人工边坡。2.1.17边坡支护sloperetaining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等工程措施的总称。2.1.18逆作法top-downmethod利用主体地下结构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支护结构,自上而下施工地下结构并与土方开挖交替实施的施工2.1.19地下水控制groundwatercontrolling4在基坑内外采取的排水、降水、截水或回灌等控制地下水位的措施。2.2.1作用和作用效应F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压力值;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H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N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基中单桩所受竖向力;NEFk——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Po——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Pe——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P₂——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2.2.2抗力和材料性能a——土的压缩系数;c——黏聚力;E₅——土的压缩模量;5e——孔隙比;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a——深度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处理后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qpa——桩端极限端阻力特征值;9sa——桩侧极限摩阻力特征值;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h——单桩基础或裙桩中基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w——土的含水量;y——土的重度;δ——填土与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μ——土与挡土墙基底间的摩擦系数;v——泊松比;2.2.3几何参数A——基础底面面积;Ap——桩身截面面积;b——基础底面宽度(最小边长);或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6底面边长;d——基础埋置深度、桩身直径或边长;ho——基础高度;H——自基础底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Hg——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L——房屋长度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l——基础底面长度或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s——沉降量;up——桩身横截面周长;z——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n——地基沉降计算深度;β——边坡对水平面坡角。2.2.4计算参数α—平均附加应力系数;ψ——沉降计算经验系数;m——面积置换率,为单桩横截面积与单桩所处理的地基单元面积之比;n——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7b——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nd——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7刚度;2在上部结构的各种作用和作用组合下,地基不得出现失稳;3地基基础沉降变形不得影响上部结构功能和正常使用;4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5基坑工程应保证支护结构、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设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并应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和安全;6边坡工程应保证支挡结构、周边建(构)筑物,道路、桥梁、市政管线等市政设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3.1.2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资料应满足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及验收要求。3.1.3地基基础设计应根据结构类型、作用和作用组合情况、勘察成果资料和拟建场地环境条件及施工条件,选择合理方案。设计计算应原理正确、概念清楚,计算参数的选取应符合实际工况,设计与计算成果应真实可靠、分析判断正确。1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上部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2基坑工程设计应规定工作年限,且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83边坡工程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被保护的建(构)3.1.5在地基基础设计工作年限内,地基基础工程材料、构件3.1.6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采用经质量检验合格的材料、构件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监测。工程监测应确保3.1.7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采取措施控制振动、噪声、扬尘、废水、废弃物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对工程场地3.1.8当地下水位变化对建设工程及周边设施安全产生不利影3.1.9地下水控制工程应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不得造成不同水质类别地下水的混融;且不得危及周边建(构)筑3.1.10对特殊性岩土、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建设场3.2.1地基基础工程应根据设计工作年限、拟建场地环境类别、场地地质全貌及勘察成果资料、地基基础上3.2.2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构)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构)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表3.2.2选用。9甲级体型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含纯的建筑物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乙级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且荷载分布均匀的7层及3.2.3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计算的有关规定。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构)筑物均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3表3.2.3所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构)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不均匀沉降;3)软弱地基上存在偏心荷载;4)相邻建筑距离近,可能发生倾斜;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4对应考虑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及水平位移。要受力各土层坡度(%)架结构(层数)架结构(6m柱距)单跨吊车额定起重量(t)多跨吊车额定起重量(t)烟囱高度(m)高度(m)容积(m³)注:1地基主要受力层系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3b(b为基础底面宽度),独立基础下为1.5b,且厚度均不小于5m的范围(二层以下一般的民用建筑除外);2地基主要受力层中如有承载力标准值小于130kPa的土层时,表中砌体承重结构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有关要求;3表中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均指民用建筑,对于工业建筑可按厂房高5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3.2.4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2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3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均为1.0;4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3.2.5基坑工程、边坡工程设计时,应根据支护(挡)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或环境产生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3.2.9地基基础设计除满足上述规定外,尚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3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4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建筑基础3.3施工及验收3.3.1地基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施工前,应编制地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地基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应包括:地基施工技术参程、地基施工方法、地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测要求等;2处理地基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制振动和侧向挤压对邻近建(构)筑物及周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4换填垫层、压实地基、夯实地基采用分层施工时,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闭,并采取防止水浸、暴露和扰动基底土的措施。3.3.2基础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施工前,应编制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应包括:基础施工技术参数、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基础施工方法、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工程监测要求等;2基础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3钢筋安装应采用定位件固定钢筋的位置,且定位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4筏形基础施工缝和后浇带应采取钢筋防锈或阻锈保护措施;5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3.3.3桩基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基施工前,应编制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桩基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桩基施工技术参数、桩基施工工艺流程、桩基施工方法、桩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工程监测要求等;2桩基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施工技术参数;3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拖拉取桩;4锚杆静压桩利用锚固在基础底板或承台上的锚杆提供压桩力时,应对基础底板或承台的承载力进行验算。3.3.4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采取保证工程安全、人身安全、周边环境安全与劳动防护、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3.3.5当地基土为盐渍土、压实填土等特殊性岩土时,在地基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施工用水、场地雨水和邻近管道渗漏水渗入地基的处理措施。3.3.6地基基槽(坑)开挖时,当发现地质条件与勘察成果报告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及时会同有关单位查明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施,并报有关部门处理。3.3.8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或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周边环境安全,以及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对象或被保护对象进行工程监测。构件以及试块、试件等应有检验报告;质量检验;1)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2)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构件以及试块、试件等应提供检验报告;3)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进行验收,并形成检查或验收文件。1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地基岩土分类及其分布情况;3地基基础影响范围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水位及其变化;4地基土和地下水对地基和基础的主要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分析与判定;5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6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7工程风险提示。4.1.2岩土工程勘察应综合拟建场地的岩土特性及其分布、拟建项目的设计条件,提供岩土设计参数和地基承载力建议值,提出地基、基础的方案建议和基坑支护体系、边坡支挡体系的选型建议。4.1.3地基基础工程必须进行验槽,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尚应进行专门的施工勘察: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出现详勘阶段难以查清的问题时;2开挖基槽发现土质、地层结构与勘察资料不符时;3施工中地基土受严重扰动,天然承载力减弱,需进一步查明其性状及工程性质时;4开挖后发现需要增加地基处理或改变基础形式,已有勘5施工中出现新的岩土工程或工程地质问题,已有勘察资4.2.1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时,自基础底面算起的勘探深度应符1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独立柱基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1.5倍且不应小于5m;对于片筏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1倍,并应深入稳定地层;2对于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3当采取降水、抗浮减压设计时,勘探深度应揭穿含水层4当存在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且应穿透软弱层并进入下卧硬层不小于3m;5当需进行地基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6当需确定场地抗震类别而邻近无可靠的覆盖层厚度资料时,宜布置波速测试孔,其深度应满足确定覆盖层厚度的4.2.2在地基主要受力岩土层4.2.3地基承载力可根据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确定,当无经验时,可参照附录A及附录B取值。4.3.1地基处理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包含下列内容:1依据工程设计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地2针对可能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基处理设计和施4.3.2换填垫层法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待换填的不良土层及4.3.3预压法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层理变化情况,查明透水层的埋深及厚度、地下水类型、4.3.4夯实(压实)法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处理深度范围内4.3.5复合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1查明软弱土分布范围、埋深、地层结构、分层厚度及性2查明软土中砂类土夹层或透镜体的分布范围、厚度、密4提供桩间土承载力、预估增强体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5提供桩间土、增强体、复合地基、桩端以下变形计算深6对需验算复合地基稳定性的工程,提供桩间土、增强体4.3.6注浆法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土的级配、孔隙性或岩石的裂隙连通性和张开度,岩土层的渗透性和可灌性,地下水埋4.4.1桩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以下规定:1查明场地各层岩土的深度、厚度、分布、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可选的桩基类型和桩端持力层,提出桩基设计参数的建议;2当采用基岩作为桩的持力层时,应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3当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查明软弱下卧层分布、厚度、性质,并评价对桩基的影响;4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5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建议;6对欠固结土和有大面积堆载的工程,应分析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可能性及其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并提供负摩阻力系数和减小负摩阻力措施的建议;7边坡上的桩基工程,持力层为倾斜地层、基岩面凹凸不平或岩土中有洞穴的工程,应评价桩的稳定性,并提出处理措施8评价成桩可能性、成桩挤土效应,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4.4.2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端平面以下3d~5d(d为桩径),且不应小于3m;对桩身直径不小于800mm的桩,不应小于5m;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满足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要求;3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层时,可适当减小;4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d~5d且不小于5m,并应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5在岩溶发育区,应查明基岩内的溶洞、裂隙发育带和软弱岩层,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且不小于8m;6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7需进行抗浮设计,设置抗拔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4.3桩基承载力指标和变形计算参数,应根据工程等级、桩基静载试验、应力测试、岩土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当地经验综合确定,当无经验时,可参照附录B取值。4.5.1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以下规定:1基坑工程勘察的范围和深度应根据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满足基坑稳定性评价和基坑支护设计的要求,当基坑外无法布设勘探点时,应通过周边既有资料调查,对基坑外可能的岩土层变化进行分析,提供周边工程环境条件的调查结果。2在受基坑开挖影响和可能设置支护结构的范围内,应查明岩土和地下水的分布,提供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正常固结和超固结的黏性土、黏质粉土,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提供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或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欠固结土层应提供直剪、三轴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2)当深厚软土层沿深度方向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时,宜细分亚层,亚层厚度宜根据软土性状变化进行划分,细分后的亚层宜单独提供基坑支护设计所需计算参数;3)对粉土、砂土、碎石土,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提供有效应力强度指标;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可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和水下休止角等物理力学指标取值;4)针对深厚软土场地的一级基坑,宜进行十字板剪切试3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法、计算参数和施工控制的建议,分析评价基坑开挖产生流能性。当承压水对基坑开挖有影响时,应提供承压水水头高度,5提出基坑施工方法、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中可能遇到的4.5.2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或截水),且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4.5.3岩土层抗剪强度指标应通过测试确定,正常固结的软弱土采用固结(1h)快剪指标时应乘以0.8的折减系数,当无经验4.6.1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及邻近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1搜集边坡工程区域的相关气象资料及对边坡有影响的植被情况;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单元、微地貌特征,周边环境条件,2查明边坡类型、形态,边坡高度、坡度,坡面冲刷和植3查明岩土的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4查明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程度、闭合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组合关系、与临空面关5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头压力、富水性、补给排6提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不利结构面(或软弱面)的7分析边坡和坡顶、坡上建(构)筑物的稳定性,对坡下建(构)筑物的影响,提出最优坡形和坡角的建议;4.6.3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明确边坡的破坏模式和滑动面形态,选用相应的计算公5边坡对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评价以及安全保障措施4.6.4风化岩残积土应提供天然快剪强度指标、饱和快剪强度度指标;缺乏经验时,花岗岩残积土、风化4.7特殊性岩土与特殊场地4.7.1当场地与地基存在特殊性岩土时,岩土工程勘察成果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1节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盐渍土,应测定其易溶盐含量,确定含盐类型,评价2对红黏土,应明确原生或次生类型,分析裂隙发育特征,3对填土,应查明堆填或填筑的方式和形成时间,分析填料性质、分布范围,评价填土地基的密实度、均匀性和地基稳4对软土,应查明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分析固结历史、5对风化岩和残积土,应查明母岩性质、风化程度,判断6对污染土场地,应调查污染源、污染史、污染途径、污染物成分和污染的影响,查明污染土的空间分布并评价其危4.7.2当拟建场地及附近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时,岩土工程勘察成果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1节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1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潜在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分2对溶洞、土洞和其他洞穴,应评价其稳定性及对工程的3对潜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查明其形4对存在的断裂,应明确其位置、活动性和对工程的影响,5对采空区,应分析判定采空区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的适4.8.1地下水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响的地下水时,应分层量测地下水位,并查明互相之间的水力2提供地下水历史最高水位、近3年~5年最高地下水位,河谷地区尚应调查了解历史洪水位,工程需要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及要求提供抗浮设计水位;3提供地下水控制设计与施工以及评价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所需的各地层水文地质参数。4.8.2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具体地质情况,查明地下水对特殊岩土的影响;在岩溶、土洞、塌陷、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发育地区,查明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在污染土场地,应查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程度。4.8.3查明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当场地有多层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时,应分层采取地下水试样进行水化学分析,评价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采取的地下水试样应能代表天然条件下的水质情况。当存在干湿交替的强腐蚀性影响,应标明影4.8.4分析地下水对工程桩基施工、基坑开挖的影响,对流砂、坑底突涌进行评价,提出地下水控制措施的建议。5地基计算2对地基变形有控制要求的工程结构,均应按地基变形3对受水平荷载作用的工程结构或位于斜坡上的工程结构,5.1.2地基基槽(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基槽(坑)5.2基础埋置深度5.2.1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工程结构,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1建(构)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4相邻建(构)筑物的基础形式及埋深。1除岩石地基外,一般建筑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5m;2除岩石地基外,采用天然地基的建(构)筑物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1/15;3桩基础的承台或筏板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5.3承载力计算式中:P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应符合式(5.3.1-1)要求外,尚压力值(kPa)。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A——基础底面面积(m²)。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式中:M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Pkmin——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kPa)。3当基础底面形状为矩形且偏心距时(图5.3.2),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m)。加压力值(kPa);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fa——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对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式(5.3.3-1)中的pz值可按下列0——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可按表35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式中:f——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标准第5.3.4条的原则确nb、Na——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3.5取值;Y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浮重度(kN/m³);b——基础底面宽度(m),当宽度小于3m时按3m考d—基础埋置深度(m),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0000最大干密度大于2100kg/m³的级配砂石0中砂、粗砂、砾砂和碎石土5.3.6当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根据式中:fa——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于砂土小于3m时按3m考虑;ck——基底下1倍短边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土的黏聚力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φ(°)0024685.3.7对破碎和极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地区经验取值,也可通过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对于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现场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方法确定。当无经验时,可根据岩石的完整程度,采用芯样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f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响;完整岩体可取0.5,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对较破5.3.8天然地基或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5.4.1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确定。1存在相邻建筑时,应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其值可按应力叠加原理进行计算;2大面积地面荷载(如填土等)引起的地基沉降,应按大面积均布荷载单独计算。1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2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3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为主,沉降量控制为辅。5.4.5地基变形允许值可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参考表5.4.5规定的数值确定。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mm)(按不调整轨道考虑)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mm)注:1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2有括号者适用于中压缩性土;5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m~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5.4.6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土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s'——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mm);定,也可采用表5.4.6数值;(图5.4.6);Po——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E;——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应取土的zi、Zi-1——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5.4.7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Es),应按下5.4.8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图5.4.6),应符合下式规定:式中:△s'——在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的计算变形值((mm),△z见图5.4.6并按表5.4.8确定。5.4.9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m~3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可按简化公式(5.4.9)进行计算。的坚硬黏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量大于50MPa,或至该层土表面。此时,地基土附加应力分布应考虑相对硬层存在的影响,按本标准公式(6.4.2)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5.4.10当建筑物地下室基础埋置较深时,地基土的回弹变形量Pe——基坑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压力(kPa),地下水位以下E.——土的回弹模量(kPa),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中土的固结试验回弹曲线5.4.11回弹再压缩变形量计算可采用再加荷的压力小于卸荷土ró——临界再压缩比率,相应于再压缩比率与再加荷比关系曲线上两段线性交点对应的再压缩比率,由土的Ró——临界再加荷比,相应在再压缩比率与再加荷比关系曲线上两段线性交点对应的再加荷比,由土的固结rR'=1.0——对应于再加荷比R'=1.0时的再压缩比率,由土的固结回弹再压缩试验确定,其值等于回弹再压缩变p——再加荷基底压力(kPa)。5.4.12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宜5.5稳定性计算5.5.1均质土坡的坡顶建(构)筑物地基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滑5.5.2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构)筑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当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小于或等于3m时,其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图5.5.2)应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2.5m。b——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m);式(5.5.2-1)、式(5.5.2-2)的要求时,可根据基底平均压力按式(5.5.1)确定基础距坡顶边缘的距离和基础埋深。3当边坡坡角大于45°、坡高大于8m时,应按式(5.5.1)及第12章要求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和边坡支护设计。5.5.3地基的稳定性计算,尚应考虑1应按考虑地震作用、降雨、洪水及其他相邻荷载影响的2应根据岩土层实际性状选取其物理力学指标,当土层受扰动(如滑动或明显变形)或施工中可能扰动,应采用残余抗5.5.4受地下水浮力作用的建筑与市政工程应满足抗浮稳定性1根据地下水历史最高水位、洪水位、勘察水位、工程特浮结构抗浮设计水位不得低于设计室外地坪以下0.5m;2抗浮构件的受拉承载力、抗拔承载力及筋材受拉承载力计算;4有变形、裂缝控制要求的地下结构底板和抗浮构件的变5地下结构底板的受冲切、受弯、受剪及局部受压承载力5.5.6锚固构件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性施工和相应的检测。锚固1清土、端部处理应在锚固构件完成后不少于3d或超孔隙2清土宜采用小型挖掘机挖土与人工挖土配合进行,不得3应均衡分层开挖,流塑状软土地基高差不应超过1.0m。5.5.7抗浮结构及构件施工过程中宜对环境、已施工完成设施6.1.1山区(包括丘陵地带)地基的设计,应对下列条件进行1建设场区内,在自然条件下,有无滑坡现象,有无影响3施工过程中,因挖方、填方、堆载和卸载等对山坡稳定4地基内岩石厚度及空间分布情况、基岩面的起伏情况、6.1.2在山区建设时应对场区作出必要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评价。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6.1.3山区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和保护天然排水系统和山地植6.2.1填方工程设计前应具备详细的场地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查明填料成分与来源,填土的分布、厚度、均匀性、密实度与压缩性以及填土的堆积年限等情况。位于塘、沟、积水洼地等地区的填土地基,应查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6.2.2当利用压实填土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时,在平整场土提出质量要求。未经检验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压实填6.2.3填方设计的内容包括填料的性质、压实机械的选择、密选择典型的场区进行现场试验,取得填方设6.2.4对含有生活垃圾或有机质废料的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6.2.5填土地基的分层填筑2巨粒土、粗粒土料宜选用强夯法、冲击压实法处理,其3土夹石混合料或细粒土料宜选用冲击压实或振动碾压法6.2.6位于斜坡上的填土,应验算其稳定性。对由填土而产生的新边坡,当填土边坡符合表6.2.6的要求时,可不设置支挡结构。当天然地面坡度大于20%时,应采取防止填土可能沿坡面滑6.2.7填土地基在进行压实施工时,应加强地面排水措施。当边坡坡度允许值(高宽比)压实系数(λ。)坡高在8m以内卵石占全重30%~50%)占全重30%~50%)6.2.8对大面积填土的设计和施工,应验算并采取有效措施确建(构)筑物、重要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等进行变形监测。6.2.9填土的压(夯)实处理施工环境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对振动、噪声和扬尘对周围环境等造成的影6.3山地土质地基6.3.1山地土质地基以坡积土地基、残积土地基、冲洪积土地6.3.2山地土质地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特别考虑区域内有无滑6.3.3山地土质地基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挖方、填方、堆载、6.3.4在山地土质地基中,应考虑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及补6.3.5山地土质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设计指标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及原位测试来确定。当山地土质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及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等补强加固措施。0.5m~1.0m,宽度宜为1.0m~2.0m,顶面宜向台阶内倾斜,坡度宜为1%~2%。2台阶部位宜使用粗粒土料或土夹石混合料分层回填并宜采用强夯法处理;当使用细粒土料分层填筑时宜采用振动碾压法处理。1过渡段在场地设计标高下3.0m内挖方界面宜按坡比1:10~1:8开挖成斜坡;在场地设计标高下3.0m~8.0m内宜按高宽比为1:2开挖成台阶,每步台阶高度宜为0.5m~1.0m。2对于场地设计标高下0.6m~8.0m内的填料和压(夯)实法应与填筑区相同;填料为粗粒土料和土夹石混合料时可采用冲击压实法、强夯法处理,填料为土夹石混合料或细粒土料时可采用振动碾压法、冲击压实法处理。6.4.1建筑地基(或被沉降缝分隔区段的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属于土岩组合地基:3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6.4.2当地基中下卧基岩面为单向倾斜、岩面坡度大于10%、基底下的土层厚度大于1.5m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设计:作地基变形验算。特征值fk(kPa)四层及四层以下的砌具有150kN及以下吊2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应考虑刚性下卧层的影响,按下式sg=βgzS₂式中:s——存在刚性下卧层时,地基土的变形计算值(mm);βg——刚性下卧层对上覆土层的变形增大系数,按表6.4.2-2采用;S₂——变形计算深度相当于实际土层厚度按本标准第5.4.6条计算确定的地基最终变形计算值(mm)。β3在岩土界面上存在软弱层(如泥化带)时,应验算地基4当土岩组合地基位于山间坡地、山麓洼地或冲沟地带,6.4.3当遇到土岩组合地基时,应考虑其地基稳定性及变形协调,采用组合的基础形式,包括:浅基础(条形基础、独立柱基)和桩基、墩基结合,岩石锚杆和墩基结合,岩石部分铺设褥6.4.4对于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当石芽间距小于2m,其间为硬塑或坚硬状态的红黏土时,对于六层和六层以下的砌体承重结构、三层和三层以下的框架结构或具有150kN和150kN以下吊车的单层排架结构,其基底压力小于200kPa时,可不做地基处理。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可利用经检验稳定性可靠的石芽作支墩式基础,也可在石芽出露部位作褥垫。当石芽间有较厚的软弱土层时,可用碎石、土夹石等进行置换。构时,宜在基础与岩石接触部位采用褥垫进行处理。对于多层砌体承重结构,应根据土质情况,结合本标准第6.4.6条、第时,夯填压实度可参照下列数值进行设计:2土夹石(其中碎石含量为20%~30%):0.70±0.05按本标准第6.4.4条、第6.4.5条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处理时,可适当调整建筑平面位置,或采用墩基、桩基或梁、拱跨越等处理措施。适当加宽。对抗震有要求时尚应满足抗震缝宽度要求。1置于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体上的建筑物可仅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同一建筑物的地基存在两种或多种竖硬程度不同,且岩体变形模量差异达2倍及2倍以上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3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内存在软弱下卧岩层时,应考虑软弱下卧岩层的影响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4桩孔、基底和基坑边坡开挖应采用控制爆破,到达持力层后,对软岩、极软岩表面应及时封闭保护;5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采用多种基础形式;6当基础附近有临空面时,应验算向临空面倾覆和滑移稳定性。存在不稳定的临空面时,应将基础埋深加大至下伏稳定基岩;亦可在基础底部设置锚杆,锚杆应进入下伏稳定岩体,并满足抗倾覆和抗滑移要求;同一基础的地基可以放阶处理,但应满足抗倾覆和抗滑移要求;7对于节理、裂隙发育及破碎程度较高的不稳定岩体,可采用注浆加固和清爆填塞等措施。6.5.2对遇水易软化和膨胀、易崩解的岩石,应采取防水、止水措施,缩短暴露时间,必要时宜降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应采取保护措施减少其对岩体承载力的影响。6.5.3对处于断层破碎带范围内的地基、因爆破施工造成岩石松动破碎的地基,宜适当降低承载力特征值并加大基础埋深。6.5.4地基中有软硬不均的岩层时,应采取在硬层分布区设褥垫层或在软层分布区超挖回填混凝土等措施。6.5.5对岩层面(或软弱结构面)倾角小于边坡坡角的顺向坡,地基基础设计时应进行沿层面(或软弱结构面)滑动稳定性的验算。在确定基础埋深时,应考虑相邻基础之间的相互影响。6.5.6对承受上拔力或较大水平力的基础或需要考虑抗浮的基础,可采用岩石锚杆予以锚固。6.6岩溶与土洞6.6.1在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当存在岩溶(溶洞、6.6.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主体宜避开岩6.6.4对于完整、较完整的坚硬岩、较硬岩地基,当符合下列1洞体较小,基础底面尺寸大于洞的平面尺寸,并有足够2顶板岩石厚度大于或等于洞的跨度。6.6.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且荷载较小的建筑物,当符合1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形基础宽度的6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的条件时;2基础底面与洞体顶板间土层厚度小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形基础宽度的6倍,洞隙或岩溶漏斗被沉积物填满,其承载力特征值超过150kPa,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性时;3基础底面存在面积小于基础底面积25%的垂直洞隙,但6.6.6不符合本标准第6.6.4条、第6.6.5条的条件时,应进6.6.7对地基稳定性有影响的岩溶洞隙,应根据其位置、大小、2对较大的岩溶洞隙,可采用梁、板和拱等结构跨越,也可采用浆砌块石等堵塞措施以及洞底支撑或调整柱距等方法处长度应大于梁高1.5倍。3基底有不超过25%基底面积的溶洞(隙)且充填物难以挖除时,宜在洞隙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底板4对于荷载不大的低层和多层建筑,围岩稳定,如溶洞位1在地下水强烈活动于岩土交界面的地区,应考虑由地下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岩表面的岩溶地区,应注意人工降水陷范围内不应采用天然地基,并应注意降水对周围环境和建(构)筑物的影响。3由地表水形成的土洞或塌陷,应采取地表截流、防渗或方法进行处理。由地下水形成的塌陷及浅埋土洞,应清除软土,细石混凝土灌填。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尚应采用梁、板或拱跨7软土地基7.1.1当地基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7.1.2软土地基的设计应按地基变形控制设计,同时应进行地7.1.3当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场地7.1.4施工时,应注意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底面的保护,减少扰动。荷载差异较大的建筑物,宜先建重、高部分,后建轻、7.1.5软土地基的建筑应加强施工监测和使用期的变形观测。7.2软土地基利用及措施7.2.1利用软土地基直接作为持力层时,1天然含水量小于55%的淤泥和淤泥质土,且其上覆具有厚度不小于2m的较好土层,宜利用其上覆较好的土层作为持元,可划分成多个独立单元,设置允许自由沉降的连接构造。7.2.3当建(构)筑物设置沉降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构)筑物的沉降缝宜设置在以下部位: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5)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6)分期建造的交界处。2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具体宽度应结合建筑结构类型、层数等确定。(构)筑物长高比按表7.2.4确定。表7.2.4相邻建(构)筑物基础间的净距(m)预估中心沉降量(mm)计算确定。降值,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调整:1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应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抬高;建(构)筑物各部分(或设备之间)使用功能有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标高提高;的净空;3当建(构)筑物有管道穿过时,应预留足够尺寸的孔洞,管道宜采用柔性接头等;4必要时,可在建(构)筑物的承重构件中,设置可调基础。下结构处理方案:础、筏板基础等;下室的形式,或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形式。7.2.7为减少建(构)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可采用下列措施:填土;2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向联系梁;4采用加筋垫层调整地基的变形。地基等方法。7.3.2当软土层的厚度小于3m且出露地表时,可采用换填、浅7.3.3当软土层厚度较大,可采用增设竖向排水体,如塑料排水板、砂井等结合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采用堆载预压处理时,预压荷载宜大于设计承载力,预压时间应根据设计加固要求7.3.4当建筑对变形和承载力要求较高,可通过设置竖向增强7.3.5当软土地基需同时满足地基沉降、稳定性、承载力及工7.4软土地基基坑7.4.1软土基坑勘察除应查明开挖范围内的基坑勘察相关要求1勘探深度应满足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要求,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不应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3倍,一般性勘探孔不应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且宜穿越软土层至下卧好土层;2通过调查、搜集已有资料或专门勘察提供基坑外围不少于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已有建筑、市政管线、1应通过整体稳定性验算,寻找最不利滑动面,应考虑坑2应充分考虑软土的变形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当周边有对变形敏感的建(构)筑物或市政设施时,不得采用变形不4应对围护结构、周边土体、建(构)筑物、道路、市政7.4.3软土基坑工程设计应根据软土的性状、厚度及分布情况,1应根据场地土层情况及周边环境条件制定周密的施工组2应严格采用分层、均衡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分层厚度视软土的性质控制确定,宜为1m~1.5m,同时应满足土体稳定3开挖机械应根据轻型低履带压力的设备,减少对土体的7.5软土地基桩基7.5.1软土地基的桩基工程勘察除应查明软土的分布、厚度及7.5.2桩基应穿过软土层置于较好的持力层,当桩基无法穿透7.5.3桩基类型的选择应考虑软土的挤土效应、流变性和扰动7.5.4深厚软土地基中桩基设计应考虑土方开挖及堆载所引发7.5.5当桩周围软土因自重固结、场地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大面积挤土沉桩等原因而产生的沉降7.5.6对于可能存在桩侧负摩阻力的桩基工程,桩基静载荷试验应考虑后期桩侧摩阻力影响,相应提高静载荷试验的最大试桩荷载。7.5.7软土地基主、附体建筑宜采用相同的基础形式以保证变形协调。7.5.8采用静压沉桩工艺桩时,应考虑压桩设备的地基土承载力要求,以控制传至软土表面附加应力不超过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为宜,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加固处理措施。7.5.9旋挖、钻(冲)孔灌注桩应考虑软土地基成孔的可行性,挤土型灌注桩、螺旋取土压灌桩应考虑挤土产生的缩径、夹泥断桩对工程质量的影响。7.5.10土方开挖后应对工程桩进行变位监测,并作为验收资料存档。7.6软土地基大面积荷载7.6.1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大面积堆载,当填土厚度大于1.0m或大面积地面荷载大于15kN/m²时,应按软土地基的大面积堆载进行设计,并应考虑以下不利影响:1直接造成地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使用功能的影响;2软土的欠固结或产生基桩负摩阻力对工程的影响;3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4当软土地基的底面坡度大于15°时,宜考虑水平位移的不利影响。7.6.2大面积填土地基必要时应进行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对填土进行成分、分布和堆积年代的描述,分析其均匀性、固结状态或密实性,作出可能造成对工程影响的评价,提出处理的建议。7.6.3在建筑场地范围内具有大面积荷载时,应预估场地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考虑其不均匀沉降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7.6.4在建筑范围内具有地面荷载的单层厂房、露天车间和仓上部结构及桩基的不利影响。当有条件时,宜利用堆7.6.5地面荷载应均衡,宜按设计要求有控制地分层、分期施工,避免大量、快速、集中堆荷,并应根据使用要求、堆荷特7.6.6结构设计时,宜考虑上部结构的次应力,可适当提高桩、7.6.7软土地基大面积填土地基的基槽开挖,应编制施工组织1软土地基的大面积填土造成软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2由于大面积填土引起的附加应力,开挖后可能出现软土3由于土体的变形,可能使原有的基桩或其他地基处理的4当开挖深度较大,应进行基坑支护设计。7.6.8软土地基大面积填土荷载应加密布设变形观测点,观测8.1.1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地基处理或加强上部结构与地基处理相结合的方案。1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2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场地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并结合试验结果,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案。8.1.3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评价、处理范围和有效加固深度内地基均匀性评价。复合地基应进行增强体强度及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尚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8.1.4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8.1.5当地基土为欠固结土、可液化土等特殊性岩土时,复合地基设计采用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应满足处理后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技术要求。8.2.1换填垫层适用于浅层软弱土或不均匀土质的地基处理。8.2.2对于工程量较大的换填垫层,应按所选用的施工机械、换填材料及场地的土质条件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换填垫层压实效果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合比宜为2:8或3:7)、粉煤灰、矿渣等,或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8.2.4换填垫层的厚度应根据置换软弱土的深度以及下卧土层8.2.4采用。中砂、粗砂、砾砂、圆砾、角砾、粉质黏土、6试验确定;8.2.5垫层底面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垫层底面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确定:θ——压力扩散角,按本标准表8.2.4取值;当z/b<0.25时,按表8.2.4中z/b=0.25取值。2垫层顶面各边超出基础底边缘不应小于300mm,且从垫8.2.6垫层的压实标准可按表8.2.6选用,矿渣垫层的压实系数可根据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的试验结果,按最后2遍压实的压换填材料类别压实系数λ。振密砂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30%~50%)土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30%~50%)中砂、粗砂、砾砂、角砾、圆砾、石屑的压实控制标准,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时,对粉质黏土、灰土、粉煤灰及8.2.7换填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8.2.8对于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变形8.2.9垫层地基的变形由垫层自身的变形和下卧层变形组成,1换填垫层在满足本标准第8.2.4~8.2.6条的条件下,垫层地基的变形可仅考虑其下卧层的变形;2对地基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物,应计算垫层自身的变形;3垫层下卧层的变形量可按本标准第5.4.6条的规定进行计算。8.3.1预压地基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黏性土地基。8.3.2预压地基按处理工艺可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等。8.3.3真空预压适用于处理以黏性土为主的软弱地基。当存在填土、粉土、砂土等透水、透气层时,加固区周边应采取确保膜下真空压力满足设计要求的密封措施。8.3.4对重要工程,应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在预压过程中应进行地基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等项目的监测,并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推算土的固结系数、固结度及最终竖向变形等指标。8.3.5对深厚软黏土地基,应设置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等排水竖井。当软土层厚度较小或软土层中含较多薄粉砂夹层,且固结速率能满足工期要求时,可不设置排水竖井。砂井的砂料应选用中粗砂,其黏粒含量不应大于3%,渗透系数应大于1×10⁻²cm/s。8.3.7排水竖井可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的平面布置形式。排水竖井的间距可根据地基土的固结特性和预定时间内所要求达到的固结度确定。8.3.8排水竖井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2对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竖井深度应大于最危险滑动面以下2.0m。3对以变形控制的建筑工程,竖井深度应根据在限定的预4真空预压的竖向排水通道宜穿透软土层,但不应进入下8.3.9当排水竖井采用挤土方式施工时,应考虑涂抹和井阻对8.3.10预压处理地基应在地表铺设与排水竖井相连的砂垫层或1厚度不应小于500mm。2砂垫层砂料宜用中粗砂,黏粒含量不应大于3%,砂料中可含有少量粒径不大于50mm的砾石;砂垫层的干密度应大于8.3.11堆载预压处理设计的平均固结度应大于90%,且应在现8.3.12真空预压的膜下真空度应稳定保持在80kPa以上,且预压时间不宜低于90d。8.4压实及夯实地基8.4.1压实地基处理适用于大面积填土地基。压实填土的填料1级配良好的砂土或碎石土,以卵石、砾石、块石或岩石碎屑作填料时,分层压实时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0mm;2性能稳定、无腐蚀性、无放射性危害的矿渣、煤渣等工3以粉质黏土、粉土作填料时,其含水量宜为最优含水量,5不得使用淤泥、耕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8.4.2夯实地基可分为强夯和强夯置换处理地基。强夯处理适8.4.3地下水位以上填土,可采用碾压法和振动压实法,非黏性土或黏粒含量少、透水性较好的松散填土地基宜采用振动压8.4.4碾压法和振动压实法施工时,应根据压实机械的压实性场试验确定碾压分层厚度、碾压遍数、碾压等施工参数。初步设计可按表8.4.4选用。平碾(8t~12t)羊足碾(5t~16t)振动碾(8t~15t)冲击碾压(冲击势能15kJ~25kJ)8.4.5对已经回填完成且回填厚度超过表8.4.4中的铺填厚度,或粒径超过100mm的填料含量超过50%的填土地基,应采用较和压实填土所在部位按表8.4.6的要求确定。8.4.7以压实填土作为建筑地基持力层时,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等,对拟压实的填土提出质量控制要结构类型控制含水量(%)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内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内—8.4.8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或可通过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试验,并结合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8.4.9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8.4.10强夯处理地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地区经验确定。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8.4.10-1进行预估。2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根据现场试夯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宜满足表8.4.10-2的要求,当单击夯击能E大于12000kN·m时,应通过试验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3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遍~4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应适当增加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4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应少于2周~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5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础底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倍~3.5倍,第二遍夯击点应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6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周至数周(砂性土宜为1周、粉性土宜为2周、黏性土宜为4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7根据基础埋深和试夯时所测得的夯沉量,确定起夯面标9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的压1强夯置换墩的深度应由土质条件决定。除厚层饱和粉土外,应穿透软土层,到达较硬土层上,深度不宜超过10m。3墩体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坚硬粗颗粒材料,且粒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30%。4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并应满足下列2)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1.5倍~2.0倍;3)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可按表8.4.10-2确定。5墩位布置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对独立基础或条6墩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原状土的承载力选定,当满堂布置时,可取夯锤直径的2倍~3倍。对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下的墩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1.5倍~2.0倍。墩的计算直径可取夯锤直径的1.1倍~1.2倍。7墩顶应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500mm的压实垫层,垫层材料宜与墩体材料相同,粒径不宜大于100mm。8软黏性土中强夯置换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墩静载荷试验确定;对于饱和粉土地基,当处理后形成2.0m以上厚度的硬层时,其承载力可通过现场单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9强夯置换地基宜按单墩静载荷试验确定的变形模量计算8.4.12强夯及强夯置换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对可液化地基,超出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不应小8.4.13当场地表层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材料的施工措施。施下水位降低至坑底面以下2m。施工时,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当地基土的含水量低、影响处理效果时,宜采取增湿8.4.14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邻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