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舆情风险隐患排查一、目的
舆情风险隐患排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舆情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组织内部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引发负面舆论的各类隐患,提高组织对舆情风险的预警和应对能力,维护组织形象和社会稳定,保障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以及涉及信息发布、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等活动的组织和机构。
2.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部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员工,以及与组织有业务往来的外部单位。
3.本制度适用于涉及组织形象、声誉、利益等方面的舆情风险排查和治理工作。
4.本制度适用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等多元化舆论场的舆情风险排查。
三、职责
1.组织领导职责:
(1)组织最高领导负责制定舆情风险隐患排查的总体策略和目标,对排查工作进行全面领导。
(2)组织领导层要关注舆情动态,对排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舆情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1)负责组织舆情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制定排查计划、方案和流程。
(2)负责收集、整理、分析舆情信息,发现潜在风险点,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3)负责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舆情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负责建立健全舆情风险隐患排查档案,对排查结果进行记录和监控。
3.各部门职责:
(1)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舆情风险管理部门开展排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2)各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舆情风险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
(3)各部门要定期对排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风险隐患的再次发生。
4.员工职责:
(1)员工要严格遵守组织制定的舆情风险隐患排查制度,积极参与排查工作。
(2)员工要主动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舆情风险点,为排查工作提供线索。
(3)员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舆情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引发负面舆论。
四、隐患排查范围
1.信息发布审查:排查组织内部信息发布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稿、公告、社交媒体内容等,确保信息发布前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审批,防止不实信息和敏感信息的泄露。
2.舆情监测:监测组织相关的网络论坛、社交媒体、新闻报道、博客等,及时发现可能对组织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的言论和话题。
3.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及公共场合的言论和行为,确保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规定,不会引发负面舆情。
4.媒体关系:评估组织与媒体的关系状态,排查是否存在潜在的媒体危机,包括不利的媒体报道、记者采访中的风险等。
5.重大活动与会议:对组织举办的重大活动、会议、展览等进行排查,确保活动内容和流程不会引发公众不满或负面报道。
6.产品与服务:排查组织的产品与服务是否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或服务瑕疵,这些可能成为消费者投诉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7.法规遵从性:检查组织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广告法、网络安全法等,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法律风险和舆情危机。
8.组织内部沟通:评估内部沟通机制的有效性,确保内部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避免因信息误传导致的内部不满和外部误解。
9.危机历史:回顾组织历史上的危机事件,分析其成因和后果,排查是否存在类似隐患的再次发生。
10.外部环境变化:关注外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排查这些变化可能对组织带来的舆情风险。
11.合作伙伴与供应链:排查与组织有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环节,确保合作伙伴的行为和产品质量不会对组织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12.公共形象与品牌:对组织的公共形象和品牌进行定期排查,确保品牌传播与市场定位一致,避免品牌形象受损。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组织定期的综合检查,全面评估舆情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
2.检查内容应包括信息发布流程、员工行为规范、媒体关系维护、重大活动策划等。
3.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员工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4.综合检查应由跨部门组成的检查小组进行,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专业检查
1.针对特定的舆情风险领域,如法律合规、品牌管理、危机应对等,进行专业检查。
2.专业检查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内部或外部专家负责。
3.检查应深入分析潜在风险点,提出专业性的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
4.定期对专业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确保检查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季节特点,对可能出现的特定舆情风险进行排查。
2.例如,在节假日前后对员工行为、公共活动等进行重点检查。
3.季节性检查应考虑行业特性,如旅游行业的旺季检查等。
4.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确保季节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节假日检查
1.在重要节假日或特殊日期前,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针对性检查。
2.关注节假日期间的员工行为和公众舆论,防止不稳定的舆情出现。
3.节假日检查应包括应急响应机制的测试,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组织安全。
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作为未来改进的依据。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持续性的舆情风险监控,通过日常监控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2.定期检查则是在固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全面排查,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3.日常检查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则由检查小组实施。
4.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向相关管理层报告,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设备安全检查:长假前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
2.安全防护设施: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如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紧急停车装置等。
3.应急预案:审查长假期间的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4.安全培训:对值班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作业环境检查:检查作业环境是否整洁有序,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的违规存放。
6.电气安全: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7.危险化学品管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和运输管理,确保化学品安全。
8.安全疏散通道:检查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可以快速疏散。
9.安全监控设备:检查安全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等。
10.记录与报告:长假期间的安全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在长假结束后及时向管理层报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交通安全
1.车辆安全检查:长假前对组织所属车辆进行全面的机械和安全性能检查,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2.驾驶员资质审查:审查驾驶员的驾驶资格和健康状况,确保驾驶员具备合法和良好的驾驶条件。
3.安全教育培训: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强化交通法规和应急处理知识的复习,强化安全意识。
4.行车路线规划:根据长假期间的交通状况,合理规划行车路线,避免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
5.车辆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定期维护保养,特别是刹车系统、轮胎、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关键部件。
6.应急物资准备:为长途行驶的车辆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包、灭火器、备用轮胎等。
7.交通法规遵守:确保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和拥堵路段,避免违规行为。
8.车辆监控管理:利用GPS等车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9.长途行车休息:合理安排驾驶员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10.记录与反馈:记录长假期间交通安全检查的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馈。
(三)环境保护安全
1.污染源检查:对组织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2.环保设施维护: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设施、噪声控制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3.环境监测:加强对废气、废水、噪声等环境指标的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应急预案:制定和更新长假期间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置。
5.环保法规遵守:检查组织是否遵守所有适用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包括排放标准、废物处理规定等。
6.环保意识教育:对员工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员工参与环保活动。
7.资源节约:推广节能减排措施,如节电、节水、减少废物产生等,降低长假期间的环境影响。
8.环境风险评估:对长假期间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意外泄漏等。
9.环保检查记录:记录长假期间环保检查的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措施和效果。
10.环保报告:长假结束后,向相关环保管理部门报告长假期间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数据等。
七、隐患排查分级
1.隐患等级划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紧急程度,将隐患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和轻微隐患四个等级。
2.重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组织声誉的隐患。
3.较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对组织声誉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隐患。
4.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对组织声誉产生较小负面影响的隐患。
5.轻微隐患: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组织声誉影响较小的隐患。
6.隐患等级评估:由专业人员根据隐患的性质、历史数据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等级评估。
7.隐患等级动态调整:根据隐患治理情况和新的风险评估结果,适时调整隐患等级。
八、隐患排查管理
1.隐患排查计划: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计划,包括排查时间、排查范围、排查方法和责任人员等。
2.隐患排查实施:按照排查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隐患整改责任:明确隐患整改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
4.隐患整改跟踪: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防止隐患再次发生。
5.隐患整改验证:整改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对整改效果进行验证,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6.隐患排查记录:详细记录每次隐患排查的过程、结果和整改情况,建立隐患排查档案。
7.隐患排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隐患排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隐患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8.隐患排查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隐患排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排查报告撰写:每次事故隐患排查后,应及时撰写排查报告,报告应包括排查时间、排查范围、排查发现的主要隐患、风险评估、整改建议和整改期限等。
2.报告提交:排查报告应提交至组织的相关管理部门,并在必要时向最高管理层汇报,确保隐患得到足够重视。
3.隐患档案建立:为每个发现的事故隐患建立档案,记录隐患的详细信息,包括隐患描述、排查记录、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等。
4.隐患档案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隐患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隐患监控机制:建立事故隐患的监控机制,对隐患的整改进度和效果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
6.隐患监控报告:定期编写隐患监控报告,报告应包括隐患整改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等。
7.隐患整改反馈:对已整改的隐患进行反馈,记录整改效果和员工、公众的反馈意见。
8.隐患预警系统:建立隐患预警系统,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进行预警,确保组织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9.隐患排查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隐患排查和监控数据进行管理,提高隐患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10.隐患排查公开:在确保不影响组织安全和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对隐患排查结果进行适当公开,接受内外部监督。
11.隐患排查持续改进:根据隐患排查和监控的结果,不断改进隐患排查流程和方法,提高隐患管理的有效性。
十、考核
1.考核目的:通过对舆情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考核,评估排查制度的有效性,促进排查工作的持续改进,确保组织舆情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2.考核指标: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包括隐患排查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隐患再次发生的频率等。
3.考核周期:根据组织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考核周期,如季度考核、半年考核或年度考核。
4.考核流程:明确考核流程,包括考核准备、考核实施、考核结果反馈和考核结果应用等环节。
5.考核实施:由专门成立的考核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实施,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份代持与代管合同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监测与施工测量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新能源设备搬运安装合同细则3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器发动机安装与测试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交通设施招标投标合同6篇
- 展会参展资格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水利工程钢筋加工与分包合同规范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室内外景观装饰一体化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演出活动承办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单位职工食堂员工健康体检承包合同2篇
- 中建集团面试自我介绍
- 《工业园区节水管理规范》
- 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
- 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 2024版《53天天练单元归类复习》3年级语文下册(统编RJ)附参考答案
- 2025企业年会盛典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3)模板
- 交通设施设备供货及技术支持方案
- 美容美发店火灾应急预案
- 餐车移动食材配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