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8分)1.《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在谈判具体细则时坚持以下原则:(一)在商业和私人交往方面让步,用贸易特权和友谊去收买外国的好战分子;(二)乞灵于文明的等级制礼貌行为以及中国的整个文化优越感来设置各种限制。由此可知,清政府()A.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基本原则B.维护传统意识形态C.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力图弘扬中华文化2.清朝规定中央户部十四司、御史十五道,地方督抚以下至佐杂,皆须回避本籍五百里以外,核查无误,方可补授官缺。1853年,朝廷发布办团上谕,开始大规模地直接任命中央官员“回籍”办理团练防剿事宜。这一转变源于()A.朝廷积极推行军事体制改革B.阶级矛盾激化加剧了统治危机C.列强扩大侵华损害国家主权D.压制地方维护中央权威的需要3.据《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统计,清末民初湖北地区士绅的多向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图可用于说明()A.社会流动催生新的社会职业结构B.湖北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C.社会流动涉及社会阶层范围广泛D.政治变革影响社会阶层流向4.武昌起义后,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内务部取代晚清民政部。其职权变化如下表所示。时期名称主要职权清政府统治时期民政部管理全国警察、卫生、户口等事务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内务部管理警察、卫生、宗教、礼俗、户口、田土、水利工程、善举公益及地方行政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及地方官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贯彻民生主义思想B.意图重建社会秩序C.尝试扩大阶级基础 D.全面学习西方制度5.近代张謇在创办实业过程中,创办育婴堂、养老院、图书馆、博物院等公益机构,荣氏兄弟也继承江南一带兴办义庄的传统,创办义学、设立公塾,而同时期中国工厂中的剩余价值率,平均可达到200%。这反映了()A.社会转型中绅商的价值取向B.西方文明推动公益事业发展C.资本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D.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实业发展6.1919年前后的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个从“个人解放”到“社会改造”的演进过程,“社会改造”逐渐成为思想界言说的重点并汇成一种“时代思潮”。这一演进可说明()A.新的救国主张得到广泛传播B.国民革命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思想启蒙任务基本完成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7.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由毛泽东担任书记。农委制定《目前农运计划》,指导各地农民运动的开展,一个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迅猛开展起来。此时农民运动的开展()A.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支援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C.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8.1928年至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统一财政、整顿税务、整理债务、再借新债的财政政策,并利用政权力量,大肆培育江浙金融财团,建立了“四行两局”的金融体系。国民政府的这些做法()A.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强化了官僚资本对金融业的控制C.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经济基础D.保护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9.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创立妇女夜校、问字所、识字班、读报团,为女性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场所。赣南、闽西苏区规定,6岁以上的女孩同男孩一样接受免费教育。各级农民协会设立妇女干部,女性在苏区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这可用于说明,中国共产党()A.将女性解放与抗战相结合B.坚持群众路线C.倡导社会主义国家新风尚D.重视党建工作10.1944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论国际货币基金》的社论,该社论指出中国将在国际秩序中获得大国地位以后,仍然强调“固有赖于盟国的长期资金、技术和物资的援助,更重要的还是以救火一般的速度,来挽救当前工业生产与出口的农业生产之衰落”。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重在强调()A.立足自身发展的紧迫性B.建立国际贸易体系的必要C.加强多领域的国际协调D.发挥联合国创始国的影响11.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位外国记者从战斗中总结出人民的力量是“推翻了正统军事公式的因素”,是“军事公式里巨大的未知数”。此外,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承认,“遭遇百姓抛弃的境遇极其危险”。这些认识主要基于该时期()A.革命统一战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B.中国共产党调动了民众的革命积极性C.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发生了变化D.恶性通货膨胀加速了国民党的失败12.1950年4月,陈毅在讲话中指出“处于新民主主义管理之下的上海”,依靠国内的充分供应,“物价转入稳定,脱出通货膨胀的苦海”。他指出通过这场风波,“上海正在起变化”。陈毅的讲话()A.成为“米棉之战”的指导思想B.强调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C.助力了上海公私合营的开展D.肯定新政权的社会治理能力1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深刻指出“体育是关系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写入教育方针。这反映出新中国体育事业()A.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中心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C.在顶层规划中逐渐走向完善D.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4.下图反映了1994—2000年中国农民人均负担税费额及其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情况。这可用于说明()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惠及农村发展B.农产品的流通改革走向深化C.城乡之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D.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明显改善15.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积极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和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加强联系。这表明我国外交活动()A.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B.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C.致力于摆脱两极对峙格局的威胁D.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6.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理念;此后,国家陆续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等发展理念。这表明()A.计划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B.改革开放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C.国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二、非选择题(共4题,计52分)17.(14分)审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静态看对义和团的态度动态看对义和团的评价八国联军侵华前,清廷内部在讨论义和团问题时出现了以下意见:(太常寺卿袁昶)衅不可开,纵容乱民,祸至不可收拾,他日内讧外患相随而至,国何以堪?(军机大臣刚毅)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侍读学士刘永亨)乱民当早除,不然,祸不测。(端王载漪)义民起田间,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今以为乱,欲诛之,人心一解,国谁与图存?评价一1899年,御史黄桂鋆上奏:“臣闻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摘编自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评价二虽然义和团的行为愚昧,其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有识的外国人亦承认“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谓今后各国对待中国,应尊重而不可卑视。……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作为史料,清廷内部对义和团的态度对研究19世纪的晚清政局有何史料价值?(4分)作答:

(2)指出评价一和评价二观察问题的视角的异同,并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10分)作答: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1912年9月,《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本国之部》作为教科书首次使用“中华民族”的说法,它既强调汉族的主体地位,也说明其他各族(五族)与汉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实体。同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新制本国史教本》等书虽大力宣传“五族共和”观念,但均用“中华民国”表述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并未成为首选。1923年,《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使用“中华民族”表述民族实体的历史课程纲要。依据纲要编订的《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将五族扩大为七族,以“华族”为主体,注重各民族的分合、发展及民族间关系的阐述。1929年,《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施行,“中华民族”一词在历史教科书中频繁出现,内涵也更加丰富,并与“中国民族”“华族”等词并用。1932年,《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强化并凸显民族叙述,中小学教科书纷纷以“概念”的形式使用“中华民族”一词。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初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概念地位,并强调“中华民族演进”“民族交融与扩大”“全民族团结”“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原因”“中华民族之形成与现在之复兴”等内容的讲述。“中华民族”正式成为族名,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认可。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仍作为教科书的核心概念保留并传承。——摘编自杨梅《由“新名词”到“新概念”——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一词的概念史解读》对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发展演变进行解读。(12分)作答: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产值各省区分布格局变化——摘编自贺灿飞、胡绪千《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格局演变》(1)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格局的空间演进特征。(6分)作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工业格局的因素。(6分)作答:

20.(14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联邦德国、苏联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趋势(单位:万美元)——摘编自严鹏《简明中国工业史(1815—2015)》根据材料,分别概括1950—1976年中国与以上四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趋势,并加以解释。(14分)作答:

参考答案1.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谈判具体细则时坚持文明的等级制礼貌行为以及中国的整个文化优越感,由此可知,清政府维护传统意识形态,B项正确;据材料“用贸易特权和友谊去收买外国的好战分子”可知,清政府没有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基本原则,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C项;据材料“乞灵于文明的等级制礼貌行为以及中国的整个文化优越感来设置各种限制”可知,清政府维护传统意识形态,而不是弘扬中华文化,排除D项。2.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19世纪中叶,清朝统治下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繁爆发。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更是给清朝统治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应对这种统治危机,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官员任命制度,允许一些中央官员“回籍”办理团练防剿事宜,以加强地方的军事防御力量。这种做法是为了更有效地动员和利用地方资源来镇压起义,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B项正确;清政府的政策变化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是推行军事体制改革,排除A项;1853年,西方列强还没有扩大侵华的规模,排除C项;清政府“开始大规模地直接任命中央官员‘回籍’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导致地方势力扩大,不利于维护中央权威,排除D项。3.D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末湖北地区士绅主要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到民国初年,则流动到教育、法政、军事、实业等多个领域。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民初,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清王朝的灭亡,促使传统“功名”之士开始向其他行业流动,这体现了政治变革影响社会阶层流向,D项正确;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职业结构发生变化,使从事传统职业的人们迅速向新的社会职业流动,即社会职业结构变化影响社会流动,A项因果倒置,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士绅阶层的流动方向,未提及士绅阶层人数增加和地位上升,不能体现其“发展壮大”,且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传统士绅阶层或者走向没落,或者流入其他阶层,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士绅阶层的流动,并未体现其他阶层的流动,不能得出流动涉及阶层广泛的结论,排除C项。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武昌起义后,在诸省各自为政的状况以及南北对峙的背景下,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内务部,扩大了原来民政部的职权,内务部管理和监督所辖各官署的地方行政事务及地方官,有防范各省政制自行其是乃至分裂割据的用意,反映了当时南京临时政府意图重建社会秩序,B项正确。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政府,扩大内务部职权不能起到扩大阶级基础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全面学习西方制度”,排除D项。5.A解析据材料可知,一方面近代实业家积极创办传统的社会公益事业,另一方面中国工厂剩余价值率很高,这说明社会转型中绅商具有传统儒家思想和资本家剥削的双重价值取向,A项正确;荣氏兄弟创办的义学、公塾并不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近代中国工厂剩余价值率高,但无法说明阶级矛盾激化,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排除D项。6.A解析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抨击封建旧道德、旧文化,推动个人解放与思想启蒙;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社会改造”由此成为思想界的言说重点,这说明新的救国主张得到广泛传播,A项正确。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思想启蒙任务基本完成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改变,一直都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7.B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926年”可以看出此时是国民革命时期,当时农民运动迅速发展,配合支援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B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就已经建立,排除A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之后开创的,排除C项;此时中国共产党没有建立苏维埃政权,排除D项。8.B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掌权后,实施统一财政、整顿税务、整理债务,再借新债的财政政策,建立了“四行两局”的金融体系,这为国民党官僚资本进一步垄断全国金融和经济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这些做法并不一定能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因为官僚资本和外国垄断资本是密切勾连的,排除A项;这些做法以掠夺国内民营经济为代价,并不能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排除C项;这些做法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9.B解析中国共产党在苏区为女性提供学习机会和场所、规定女孩同男孩一样接受免费教育、设立妇女干部等,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重视广大妇女群众的利益和发展,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此时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题干重点在于中国共产党开展妇女工作,而非党建工作,排除D项。10.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既看到了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意识到了国内经济发展的紧迫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际贸易体系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建立国际贸易体系的必要”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经济领域,无法体现“多领域”,排除C项;1944年联合国尚未成立,排除D项。1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认识是指重视人民的力量,该认识主要基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调动了民众的革命积极性,B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形成的,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恶性通货膨胀的相关信息,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在依靠国内充分供应后,物价逐渐稳定,这体现了新政权的社会治理能力,D项正确;陈毅的讲话肯定了新政权的社会治理能力,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此时中国革命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推行公私合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3.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展人民体育,毛泽东的号召及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写入教育方针,都反映出新中国体育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B项正确。体育只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体育事业“走向完善”,排除C项;材料中指出“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写入教育方针”,但没有明确指出该“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排除D项。14.A解析材料中农民人均负担税费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负担税费额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说明农民收入增加,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农民的负担税费额及其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情况,无法体现出农产品销售情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居民与农村农民人均收入的对比,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5.B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活动集中在政治领域,改革开放后,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与之相适应,中国在外交上加强了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联系,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建立联系,没有涉及与两极对峙格局的关系,排除C项;区域经济发展指的是与地理位置上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国与欧盟的经济联系不属于区域经济,排除D项。1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践中不断提出现代化的新理念,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变化,排除A项;“国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偏概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17.答案(1)史料价值:史料涉及不同的立场,可以用来研究晚清政局中的派系之争;史料内容可以用来研究清政府对于外患的态度。(4分)(2)异:评价一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出发,肯定义和团的正义性;评价二较为客观全面地评价义和团运动,一方面承认其行动的愚昧,另一方面肯定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同:都肯定了义和团运动。因素:阶级立场不同,评价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利益,而郭廷以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所处时代和占有史料不同,黄桂鋆是当时历史的见证者,所见较为片面,而郭廷以是后世学者,史料较为充分,研究较为全面;研究视角的差异,黄桂鋆从原因角度分析,而郭廷以从影响角度分析。(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史料涉及不同的立场,可以用来研究晚清政局中的派系之争;材料内容的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因此史料内容可以用来研究清政府对于外患的态度。第(2)问第①小问,异:根据材料“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可知,评价一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出发,肯定义和团的正义性;根据材料“虽然义和团的行为愚昧,其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可知,评价二较为客观全面地评价义和团运动,一方面承认其行动的愚昧,另一方面肯定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同:根据材料可知,两种评价都对义和团运动有所肯定。第②小问,阶级立场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利益,而郭廷以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历史研究受到时代和史料多寡的影响,两人所处时代和占有史料不同,黄桂鋆是当时历史的见证者,所见较为片面,而郭廷以是后世学者,史料较为充分,研究较为全面;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两者研究视角有差异,黄桂鋆从原因角度分析,而郭廷以从影响角度分析。18.答案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经历了从提出到成为“核心概念”并得到官方认可与普及的过程。(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提出五族共和,对民族主义有了新的阐释。“中华民族”在历史教科书中的运用对后来“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和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早期该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一战后,国际上民族自决运动兴起;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国内民族主义高涨;中共二大纲领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使民族主义内容更加完善。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构成从五族变为七族,“中华民族”这一词的内涵更加丰富,使用频率增加。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民政府强化了对“中华民族”的叙述,更加突出各民族交融、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华民族复兴等内涵,加速了“中华民族”向“核心概念”的转化,强化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从“名词”转化为“核心概念”,并获得官方认可,它既是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产物,又推动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进程。(10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首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内涵是不同的,前两个阶段“中华民族”的内涵基本强调以汉族为主,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华民族”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由此可以得出观点: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经历了从提出到成为“核心概念”并得到官方认可与普及的过程。其次,在论述的过程中要紧扣材料,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可把三个时期的背景叙述清晰,以明确社会矛盾的变化是如何促进“中华民族”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的。如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提出五族共和,对民族主义有了新的阐释。“中华民族”在历史教科书中的运用对后来“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和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早期该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一战后,国际上民族自决运动兴起;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国内民族主义高涨;中共二大纲领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使民族主义内容更加完善。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构成从五族变为七族,“中华民族”这一词的内涵更加丰富,使用频率增加。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民政府强化了对“中华民族”的叙述,更加突出各民族交融、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华民族复兴等内涵,加速了“中华民族”向“核心概念”的转化,强化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回扣主题,总结归纳。如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从“名词”转化为“核心概念”,并获得官方认可,它既是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产物,又推动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进程。19.答案(1)特征:总体趋势上,工业分布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展;东部地区工业地位始终保持领先,但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发展迅速;地域间差距逐渐缩小,工业分布趋向均衡。(6分)(2)因素:改革开放;国家发展战略;地区资源储备;交通运输条件;国内外市场;等等。(6分)解析第(1)问,据图片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东北、中部及个别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