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平调耍牙的保护与传承研究》2600字_第1页
《宁海平调耍牙的保护与传承研究》2600字_第2页
《宁海平调耍牙的保护与传承研究》26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海平调耍牙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目录TOC\o"1-2"\h\u15019宁海平调耍牙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119748一、引言 15055二、平调与耍牙的关系 28650三、宁海平调传承带来的启示 332321结语 34229参考文献 4摘要:宁海平调是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明末清初,其唱腔高亢粗犷、低回婉折,辅以独特绝活“耍牙”“抱瓶滑雪”“一马双鞭”等深受赞誉。然而,在多元的现代,一众传统戏曲受潮流元素冲击,反思、探索并挖掘包括宁海平调在内的传统戏剧新的发展道路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就宁海平调的现存状况、存在问题、继承发展几方面进行探析。关键词:宁海平调;耍牙;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引言宁海位于浙江东部,是一座背山面海的古城,天台山与四明山,在县城西侧绵延,三门湾和象山港在古城东面围拢出一片宁静海域。相传,西晋名将王溶在征途中一路所经之处皆波涛汹涌,唯独在今天三门湾一带却是风平浪静,因此,便在得胜班师后奏请晋武帝将此命名为宁海.因位置的得天独厚这里后来成为海上贸易枢纽,经济的发展为宁海平调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无论出海捕鱼还是远洋运输,使以海为生的人们在外海的汹涌中迫切寻求心理慰藉,宁海平调则应运而生.而蛟龙这一形象则代表着出海人们所要经历的艰险,剧中金莲斩杀蛟龙也是古时宁海人战胜艰险、奋力求生的精神写照。据《宁海平调史》一书记载,平调始于明末清初,至今有三、四百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浙江宁波、宁海、台州一带,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颇受当地入喜爱。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新昌、嵊州的调腔,是在宁海一带的支流;另一种是传自宁波“五公座”的甬昆戏班;传统唱腔通常采用一人领唱,尾句众人帮腔,唱腔高亢、粗犷,又不失平柔、婉约。后在发展中受昆曲影响,调腔婉转低回,故称平调.宁海平调在200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平调中包含多项为人称道的绝活——“耍牙”、“抱瓶”、“双鞍”、“雀步”等,其中,变口技艺平调“耍牙”最令人叹为观止。“耍牙”与川剧“变脸”合称为“西脸东牙”,可见其重要性。宁海平调耍牙利用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控制獠牙,达到上下自如、快速弹吐,它以精湛的“变口”工夫,吸引观众的视线,塑造的独角龙不可一世的骄横之态。且耍牙时必须兼顾唱念做打的熟练程度,整个表演过程如龙蛇行地,而耍牙的技艺却如锦上添花,恰到好处。“耍牙”从传统的二颗发展至如今看到的十颗,其演变达百年之久,至今已经历六代,其演变发展过程迂回曲折。二、平调与耍牙的关系目前关于宁海平调与耍牙关系,出现了这种现象:大众关注点只停留在耍牙技艺之难,很少会注意到承载这门技艺的传统戏曲.所以,如何看待二者关系是传承的关键.首先,宁海平调产生至今有三、四百年,耍牙技艺是清末出现,初时耍牙可能是单独存在的杂技或依附于其他行业的表现方式,后发现宁海平调剧中人物(如独眼龙等凶恶角色)能通过耍牙技艺,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特征,生动地将善与恶的形象划分得一目了然,就将耍牙技艺结合到其中,经百余年之久,逐步演变至今得到固定表现形态;其次,必须强调耍牙依附于平调。耍牙以单独的形式存在时,脱离了宁海平调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戏曲,仅仅只是作为一门杂技表演存在。通常,戏曲中会根据脸谱的构图、色彩或刻画面部表情和特征去体现面目狰狞、品德恶劣的坏人。所以说,耍牙是作为宁海平调的艺术特征而出现在大众视野((就像提起变脸就能想到川剧),起到标志性的引导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艺术特征就起到很好地辨别、记忆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千多年的深厚底蕴,艺术形式百花齐放。任何一项艺术,都有其使人泾渭分明的艺术特征,例如:呼麦低沉悠远与贵州山歌高亢音色的鲜明对比;艺术特征是区别于他种艺术的分界线,具有抽象性;又是该种艺术集中体现的高潮和精华。保护一项艺术必须先保护其艺术特征。对于宁海平调而言,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剧中精湛的耍牙技艺,用唇舌灵活的舞动口中的骨牙,使其上下翻动,不乏真牙般灵动.故保护好耍牙是保护宁海平调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失去艺术特征的文化不再具有其独特性,也就失去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再经文化间交流融合后,文化间是否会从多元变迁至一元呢?这一点有待深入分析思考。三、宁海平调传承带来的启示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一成不变是陈旧、腐朽,需要有人去打破规矩,更好地传承。就宁海平调而言,从起源初期,逐渐吸收了其他剧种的特点,一步一步演变至今.古老的宁海平调耍牙技艺讲究传男不传女,由于传承受限,濒临消失,现今必须打破这一陋习才能使这项技艺得以传承。在多元、以创新为主的时代,我们的传统艺术形式走进了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传统艺术不景气了,是因为创新得不够,事实上是因为继承得不够,百年老店是因为一样东西做得好,他才坚持下来,而不是每日创新,才成为百年老店.而传统文化和艺术,就是因为继承不够,在没有传统的基础上去盲目创新才会导致原本已经成熟的艺术被人们所抛弃或遗忘,如果在继承好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创新,才能理顺;只有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更好的发扬光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另外,重申报、重开发、轻管理、轻保护的现象比较突出,守艺人绝非字面意义的“守艺”,而是为民族守艺。传承人和相关保护机构不重视保护、管理、发展,将思想束缚在地方,这样的文化注定会成为时代发展的牺牲品,直至消亡。结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呈现和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对维护人类多样性、推动世界各国及民族间的交流、延续历史文化命脉等具有重要意义。受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的不断改变,以及本身存在形态的独特性、活态性、流变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使它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工程,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确保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宁海平调——作为宁海人民精神寄托,百年来以曲回婉折的唱腔音调抚平当地人内心的惶恐不安.即便如此,也难逃被新兴发展时代淘汰的厄运,几度面临濒危消失的状况。本文从几方面简要分析阐述导致宁海平调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致力于恢复中华传统文化之兴盛,保护与传承包括宁海平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各类非遗的文化底蕴、时代价值和社会公用惠及大众,发挥其最大功效。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