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把中国民族乐器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得到如图甲、乙所示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唢呐和笙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B.唢呐和笙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C.唢呐和笙发出声音的声速不同D.唢呐和笙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在真空中传播B.物体振动的频率越低,响度越大C.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传递信息3.海底地形测绘船依靠声呐设备收集信息,信息的载体是()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4.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大弦”、“小弦”指的是琵琶中最粗和最细的弦。弦的粗细会影响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速度5.下列物理实验或操作中,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的是(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发声体在振动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保持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观察钢尺振动幅度,听钢尺发声变化——响度与振幅有关D.用不可伸缩的棉线缠绕硬币的边缘一周,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硬币的周长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一定为340m/sB.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二、填空题7.小华在班级联欢会上轻声哼唱《爱我中华》,“轻声”的“轻”是指声音的小,在前排的同学能听到,在后排的同学听不到他的声音,原因是听到声音的大小除与振幅有关外还与有关。8.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声音太大,同学们用手捂住耳朵,是在控制噪声。9.(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如下左图所示,小明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声音的不同;但对于声音主要是由哪个物体发出的有所疑惑,于是他又找来了薄铁片、薄塑料片和薄木板,用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梳齿上划过进行对比,发现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判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选填“梳齿”或“硬卡片”)发出的;(2)超声波具有净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破裂时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这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3)人们根据超声波方向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这说明超声波还能传递。10.汽车经过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如图所示,其中65.0dB指汽车喇叭声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汽车司机经常鸣笛来提醒路人注意安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在学校周围经常看到“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控制噪声。11.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12.吹笛子能发出声音是因为振动,人说话、唱歌时发出的声音是靠的振动。声音在真空传播速度为。三、实验题13.研究小组课外实践活动中选择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时,用报纸、海绵、毛巾等不同材料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实践过程如下:(1)设计活动时同学想到材料的厚度、包裹方式都可能影响隔音效果,则实验时具体操作时应选用相同的报纸、海绵和毛巾,用相同的包裹方式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听闹钟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的变化。(2)同学提出声音的变化不容易辨别,于是用声音监测仪来完成研究。将声音监测仪放在距闹钟1m处,记录声音分贝,再记录下被上述材料包裹后的声音分贝如表,请回答:次数隔音材料厚度包裹方式隔音材料包裹前声音响度/dB包裹后声音响度/dB材料的隔音性能相同相同报纸毛巾海绵①记录声音分贝时是否需要保证检测仪距闹钟距离相同?;②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3)小组同学发现生活中隔音材料的应用很广泛,使用隔音材料是在减弱噪声。四、简答题14.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万籟俱寂,而雪被人踩过后,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15.飞机的发动机舱安装在飞机的机翼上,如图所示。飞机的噪声主要来自飞机发动机,工程师在飞机的发动机舱内进行吸声处理,同时使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处理进气和排气管道,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同时,工程师在机舱内设置了绝热隔声层和阻尼层,也能有效地减弱机舱内因飞机发动机发出的噪声。请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工程师是通过什么途径降低机舱内因飞机发动机发出的噪声的。16.在临街的教室里上课,街道上汽车的鸣笛声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两种切实可行的减小鸣笛声干扰的方法。参考答案:题号123456答案DDAACB1.D【详解】A.由甲、乙两图可知,图甲、乙所示的波形图中的形状不同,所以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唢呐和笙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由甲、乙两图可知,图甲、乙所示的波形图中的振幅相同,所以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故唢呐和笙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故B错误;C.由于声音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与声源无关,所以唢呐和笙发出声音的声速相同,故C错误;D.由甲、乙两图可知,图甲、乙所示的波形图中的频率相同,所以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故唢呐和笙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故D正确。故选D。2.D【详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音调高低与频率有关,物体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故B错误;C.从环境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也可能是噪声,故C错误;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3.A【详解】海底地形测绘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下传播遇到海底反射,根据接受到的回波测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详解】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弦乐器发声是靠琴弦的振动,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会影响振动的频率,故弦粗细不同,在弹奏中主要影响的是其发出声音的频率,从而影响其音调的高低。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发声体在振动,将音叉的微小振动通过水花飞溅呈现出来,应用了转换法或放大法,故A不符合题意;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从而推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应用了科学推理法,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控制了露出桌面外钢尺的长度,改变拨动力度,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符合题意;D.用不可伸缩的棉线测量硬币的周长,应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A.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如果介质的种类和温度发生变化,则速度就不是340m/s,故A错误;B.不同的乐器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B正确;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分辨说话的人,故B错误;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的响度要小一些,避免打扰他人,故D错误。故选B。7.响度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详解】[1][2]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轻声和大声声音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轻声”的“轻”是指声音的响度小。其次,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所以前排的同学能听到,在后排的同学听不到他的声音。8.振动能量人耳处【详解】[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老师能发出声音是由于他的声带在振动。[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酒杯被声音震碎说明声音在传递能量。[3]减小噪音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个渠道进行,用手捂住耳朵当然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9.振动音调硬卡片能量信息【详解】(1)[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发声。[2]用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硬纸片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3]梳齿不变,滑动的物体改变,音色改变,所以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滑动物体发出的,即硬卡片。(2)[4]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3)[5]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的深度,绘制海底地形图等,这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应用。10.响度信息声源处【详解】[1]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此时的噪声是65.0dB;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65.0dB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2]汽车司机经常鸣笛来提醒路人注意安全,路人通过鸣笛声获得了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禁止鸣笛”的标志,意思是禁止汽车发出鸣笛声,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11.骨传导【详解】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12.空气柱人的声带0【详解】[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子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唱歌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在真空传播速度为0。13.厚度响度相同海绵的隔音效果最好,报纸的隔音效果最差传播过程中【详解】(1)[1][2]为了排除材料的厚度、包裹方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时应选用厚度相同的报纸、海绵和毛巾,用相同的包裹方式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通过听闹钟声音响度的变化,判断隔音效果。(2)[3]为了排除距离的影响,记录声音分贝时需要保证检测仪距闹钟距离相同。[4]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海绵的隔音效果最好,报纸的隔音效果最差。(3)[5]使用隔音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4.见详解【详解】答:一场大雪过后,由于松软积雪中的缝隙很多,声音进入后,很难再反射出来,因此,刚下的雪,能很好地吸收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独家研发合同书的协议
- 2025年智能化安装工程服务项目建议书
- 商务合作协议
- 2025年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技能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报告
- 银发经济未来趋势报告2025:老年旅游市场细分需求与高品质养老服务产品创新升级规划
- 2025年电力测量仪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绿色供应链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中的实践与2025年展望报告
- 桩基协议书范本大全
- 急救知识课件
- 2025年深圳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版)
- 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 桩基施工安全检查表
- 水玻璃有机酯自硬砂工艺简介
- 2022年公司管理制度发布流程
- XXX医院管道护理工作总结
- 超清地质年代表
- 中职 物联网 试讲题目2
- MLPR-310Hb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用户手册V1.09.02电子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