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研精析】种群及其动态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研精析】种群及其动态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研精析】种群及其动态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研精析】种群及其动态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研精析】种群及其动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CONTENTS【新旧教材对比】增: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②种群密度与其他数量特征的关系;③血细胞计数板图片;④种群研究的应用。改:①标志重捕法改为“标记重捕法”;②年龄组成改为“年龄结构”;③K值的概念;④“J”型、“S”型增长改为J形、“S”形增长。删:种群的空间特征。2025届第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8讲

种群及其动态二、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第2课时)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活动)一、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第1课时)一、种群、物种与群落的概念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关键词: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⑴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⑵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基因库的最小单位。注意:某地的“鱼”“蛇”“鸟”“草”等指的是一类生物,而不是同一种生物,不能看作种群。种群内的个体既不存在地理隔离,也不存在生殖隔离。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并且产生

的一群生物。相互交配可育后代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的集合。各种生物种群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种群的特征种群特征是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种群特征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死亡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种群的空间特征拓展视野: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水稻的空间分布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瓢虫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种群密度)迁出率迁入率+-直接影响+-直接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间接影响年龄结构间接影响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注意: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1.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⑴种群密度:概念

:种群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单位面积单位体积陆地水体注意:种群密度≠种群数量涉及计算时注意单位!!【案例分析】为了满足东方白鹳的食物需求,保护区曾考虑引入植物新物种,但是受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南方多地生物入侵的教训,科学家在这件事上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假设已知A、B、C三地加拿大—枝黄花的数量分别是8000株、20000株、30000株。你能判断哪个地区加拿大—枝黄花生物入侵程度更严重吗?答:不能判断。在A、B、C三地面积未知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多少不足以作为判断依据,只有通过调查种群密度才能对入侵程度进行判断。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1.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⑵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估算法其他方法适用范围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最准确,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黑光灯诱捕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显微计数法(抽样检测法)适用范围有趋光性的昆虫相对密度,与历史纪录作对照,反映成灾程度适用范围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关键】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方法】五点取样法(正方形、不规则地块)、等距取样法(长方形、长条形)【计数原则】记上不记下,计左不记右【注】不适用于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公式主要是微生物,如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思考:源于选择性必修2P2:黑光灯诱捕昆虫和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原理相同吗?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何种信息传递?估算法——样方法步骤:随机取样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计数,计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求所有样方种群密度平均值[概念检测]⑴调查数量较少的陆生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并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⑵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

以甲地面积即可(

)√×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正好在边界线上,应“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估算法——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

=让标记个体在群体中随机分布N

=让标记个体在群体中随机分布,时间太短会导致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偏多,计算结果偏小。时间太长,标记个体有可能迁出、或死亡误差分析:主要取决于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偏大或偏小①若被标记个体再次被捕获的几率变小,则估算值偏_____;②若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估算值偏___;③若被标记个体的标志脱落,则估算值偏___;④若因初次捕获并标记放回后,尚未混合均匀,就在密集处进行二次捕获,则估算值偏____;⑤若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调查者发现,则估算值偏____;大大大小小(2022全国乙)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3)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S×n)/m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2.出生率和死亡率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到双独二胎、单独二胎、全面二胎,再到三孩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目的?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新生个体数种群数量(末数)【例】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数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655万人,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_____‰。12‰12拓展: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增长速率=(末数-初数)/时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少衰退型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3.迁入率和迁出率阅读教材P3-4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内容:⑴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⑶意义:⑵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增大相对稳定减小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4.性别比例全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人口性别比为105.2;

(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恩施州男性人口占51.14%,女性人口占48.86%,人口性别比104.68。

(2021年6月16日发布)

【资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性别构成上看,意义: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干扰和破坏害虫自然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尝试解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降低害虫种群数量。

注意:不是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如某些雌雄同株的植物。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5.年龄结构指各年龄段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用年龄金字塔表示。种群通常分为三个年龄组:幼年(生殖前期)——指尚无生殖能力的年龄阶段。成年(生殖期)——指具有繁殖能力的年龄阶段。老年(生殖后期)——指丧失了生殖能力的年龄阶段。年龄金字塔:【科普】根据国际通用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7%就进入老龄社会,超过14%就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中国离深度老龄化,仅仅差0.5个百分点。想一想:我国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能构成一个种群吗?请阐述理由。不能。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体研究意义: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拓展:读懂“种群存活曲线”Ⅰ型:凸型存活曲线: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平均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较低,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如:人类和大型哺乳动物等。Ⅱ型:对角线存活曲线:种群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基本相同。如:水螅、小型哺乳动物、一些鸟类等。Ⅲ型:凹型存活曲线: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研究意义:研究存活曲线可以判断各种动物种群最易受伤害的年龄,从而人为地有效控制这一种群的数量,以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如可以选择最有利的时间捕鱼或进行害虫防治。三.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提出问题:如果资源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那么1个细菌繁殖n代

之后的数量是多少?(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次)建构模型:⑴1个细菌第n代细菌数量(Nn)的计算公式是?Nn=1×2n⑵初始数量为N0个细菌第n代细菌数量(Nn)的计算公式是?Nn=N0×2n⑶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理想条件: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有哪些优缺点?曲线图:

直观,但不够精确。数学方程式:

精确,但不够直观。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阅读课本第7页“建立数学模型”,总结建模的一般步骤:研究实例假设数学性质表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怎样计算细菌繁殖n代后的数量?资源和生存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Nn=N0×2nNn代表繁殖n代后细菌数量,N0为细菌起始数量,n代表繁殖代数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____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_____。形式对事物的_____进行_____。通过进一步

,对模型进行

。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在构建数学模型上的应用四.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实例:1859年,澳大利亚]24只野兔

超6亿只野兔近100年后1.模型假设: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数量每年以λ倍增长,第2年是第1年的λ倍。2.建立模型: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种群数量种群数量每年以倍数λ增长时间(年)→注意J形曲线中λ>1且不变λ>1,种群密度λ=1,种群密度λ<1,种群密度增大不变减小=增长速率Nt—Nt-1

t种群增长速率图1切线斜率增长率=Nt—Nt-1Nt-1还有与细菌繁殖类似的“J”形增长类型吗?增长率=λ-1拓展归纳准确分析“λ”曲线1.16-20年内的年龄组成为稳定性()2.8-16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是增长型()3.第4年到第10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数量增多()4.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5.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间趋势,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