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新版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A新版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A新版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A新版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A新版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98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题文】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关键因素是()A.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B.北京大学的办学体制完备C.《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迁到北京D.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北大宣传新思想2、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题文】隋唐时期;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和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反映了隋唐文化的特征是。

A高度繁荣B吸纳、融合C世界领先D影响巨大4、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A.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B.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D.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5、如表摘编自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

。农作物相关记述稗“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A.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B.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C.认为水稻供应不足以度荒D.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4题,共8分)6、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7、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8、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9、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题文】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继位约7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11、苏格拉底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美德即知识”等思想,在强调自由的同时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的城邦制度。______(判断对错)12、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______(判断对错)13、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革命,它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14、“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属于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______(判断对错)15、元朝在全国范围内都推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______(判断对错)16、1993年欧盟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______(判断对错)17、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这一做法打破了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______(判断对错)18、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把上帝从无生命领域赶走,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3题,共27分)19、宋代是一个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绘画艺术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图是南宋夏圭的《山水十二景》(局部)。(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绘画作品艺术风格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材料二(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内藤湖南,1909(3)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对宋代历史地位的认识有何不同?概括其理由。20、世界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想和文化。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中外文化有了交流、碰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1)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和亚里斯多德观点的异同。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2)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材料三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之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三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认识。(4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解析】因为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一大批新文化运动健将和学术精英的到来,使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解析】【答案】A2、D【分析】【分析】“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体现了王安石对北宋孱弱的无奈,而“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则体现了王安石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③④正确;①②并未从题干材料中反映,故正确选项为D项。

【点评】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1.社会矛盾激化: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⑵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⑶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3、B【分析】【解析】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体现出其吸纳外来文化的特征,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体现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征。【解析】【答案】B4、B【分析】由“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知罗斯福新政最终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正确;

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引起的;是无法消灭的,所以A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故A排除;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经济的一次自我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故排除C;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就开始出现;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主要考查罗斯福新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性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解析】【答案】B5、B【分析】依据题干表格中的农作物以及相关记述可知;反映的是徐光启对农作物的备荒的研究,说明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故B项正确。

ACD三项在表格中不能体现;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需要掌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分析理解的能力。【解析】B二、双选题(共4题,共8分)6、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由“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得知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国两制”的保障。所以选B。【解析】【答案】B7、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罗马版图的扩大。不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其它是正确的。所以选C。【解析】【答案】C8、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由“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得知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国两制”的保障。所以选B。【解析】【答案】B9、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罗马版图的扩大。不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其它是正确的。所以选C。【解析】【答案】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时期的治国思想,在西汉初年经济凋蔽,统治者采用的是黄老无为的思想与民休养生息,缓解社会矛盾,恢复发展经济,属于课本基础知识,依次填写内容即可。【解析】【答案】休养生息、黄老思想11、略

【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而不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楚识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识记,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基础题,难度不大.【解析】B12、A【分析】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会议重点: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解析】A13、略

【分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打破了牛顿所说的绝对时空观,所以题干说法正确。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爱因斯坦相对论【解析】【答案】A14、B【分析】“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并未体现“天人合一”,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对限制君主势力的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有一定作用限制。【解析】B15、错误【分析】据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事务;设宣慰司管理边远少数民族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主要是考查元朝的行省制;要掌握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本题主要是考查元朝的行省制,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解析】错误16、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美苏两极格局已经解体,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欧盟的影响。关键信息是“1993年欧盟的成立”。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解析】B17、A【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董仲舒思想,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起用儒生参政,设立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提高了儒学地位,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汉代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结合所学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汉代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结合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思考。【解析】A18、正确【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证明了自然界运行的客观规律,把上帝从无生命领域赶走,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

故答案为: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经典力学体系;要求学生结合经典力学体系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正确四、连线题(共3题,共27分)19、略

【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获取有效信息,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以“南宋绘画艺术”作为切入点。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较大难度。关于第一小问,从图片本身给予观察和认识。关于第二小问,难度较大,重点注意凸显”南宋政权状况以及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维度。(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正确归因历史事物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要求,避免答非所问。根据材料二信息,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注意从以下维度展开:政府的重视;印刷术本身的发展;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等。(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材料三与材料四,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本问以“宋朝商业革命的影响”作为切入点。根据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三没有肯定宋朝”商业革命“对宋代社会转型所起的作用,而材料四较充分地肯定了”商业革命“对宋代社会转型所起的作用。关于第二小问的”理由“,难度较大,根据材料四信息,重点注意把握住”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维度,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特点:构图不对称,墨色恬淡;注重意境。原因:南宋政权偏安;理学兴起。(2)因素:政府的重视;印刷术的发展(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文化昌盛(三教合一潮流、理学兴起、教育发展、科举考试、影响);社会需求。(3)不同:材料三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材料四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社会的特征。理由:商业革命;理学兴起。20、略

【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比较认知的能力。要注意明确题干”二者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