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92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汉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①《孙子兵法》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史记》④地动仪A.②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2、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出现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北宋前期B.北宋后期C.南宋后期D.元朝后期3、下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4、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喝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逛“瓦子”,吃甘薯D.挂年画,贴“桃符”5、【题文】“挥师台岛逐荷夷,威镇海疆复祖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6、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于齐、晋结好C.天子势力强大于诸侯D.周王室衰微7、这项古代工程堪称“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代表”,历经多次大地震和暴雨洪水的考验,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一古代工程是()A.赵州桥B.大运河C.都江堰D.长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___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9、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______。在中国历史上,______第一次凿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10、元朝郭守敬编制《太阳历》与现行公历的一周年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______(判断对错)11、相传距今______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______和______最为强大,世代友好相处,结成______。12、西周的疆域比商朝进一步扩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朝实行了______。13、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北宋史学家______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______。

(2)元杂剧作家最负盛名的是______的《窦娥冤》。

(3)元代的劳动妇女______从海南黎族人民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14、他先后进谏200多次,被唐太宗称为明得失的“镜子”,他是_________。1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唐朝制瓷技术高超,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2)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瓷都。(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7、京剧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中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于19世纪末期。()18、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陶瓷业中心。19、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正确B.错误20、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因此,他享有“诗仙”的美称。

。A.正确B.错误21、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宋代书法家,人称“宋四家”。2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大减弱。______(判断对错)23、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山西大同。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1题,共5分)24、填空题。(1)大型政论片《跨越》分为“走向光明”“换了人间”“春到高原”“世纪凯歌”等六部,记录了西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走向光明”指1951年____;“换了人间”指____,西藏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两弹元勋”指:____;大庆石油工人“铁人”是:____。(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党中央发动了____和____运动。(4)一五计划期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____建成;1970年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发射成功。(5)《863计划》的八大领域中,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属于____技术,机器人乐队属于____技术。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2题,共12分)25、读材料回答问题。隋朝大运河(1)请写出运河A、B两处的古地名。

(2)这条运河是谁主持开凿的?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4)如果隋朝时有一个商人想要运载一船粮食从洛阳到江都,试写出他所要经过的河段名称。26、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历史悠久的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制度。(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图二中管理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3)依据图三提供的信息,指出清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分别是什么?(4)据材料和上述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2题,共4分)27、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请把和下列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用线连起来,共6分)雍正帝抗击倭寇戚继光收复台湾郑成功设驻藏大臣康熙帝设伊犁将军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乾隆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28、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多与古代战役相关。你能将下列成语与其相关的战役用线相连吗?你一定能行!桂陵之战退避三舍马陵之战阵前倒戈长平之战减灶诱敌(因势利导)城濮之战纸上谈兵牧野之战围魏救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本题考查汉朝的科技成就。注意关键词”汉朝“”科技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可以排除。③《史记》属于史学方面的成就,可以排除。汉朝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有: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④地动仪。故选A。【解析】【答案】A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后期,到南宋最后最后完成。故选C。

【解析】C3、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此漫画反映的是清朝对外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伍,故选C。【解析】C4、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经济和社会风貌。南宋时,临安城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因此游夜市有可能,北宋东京城夏季已经有冷饮,因此喝冷饮也有可能,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而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因此坐牛车,住邸店也有可能,北宋东京城早已出现了瓦子,因此逛瓦子也有可能,宋代人们在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因此挂年画、贴桃符也有可能,但是在宋代吃甘薯不可能,因为甘薯是明代时期从国外引进的。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答案】C5、B【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挥师台岛逐荷夷,威镇海疆复祖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故选B。【解析】【答案】B6、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衰微,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材料中,鲁国朝见其他诸侯国的次数远远超过朝见周王,反映了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的历史史实。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解析】D7、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赵州桥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故选A。【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西汉末年【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传入的时间;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9、略

【分析】汉朝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和中亚以致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故答案为:

西域;张骞。

本题以王之涣《凉州词》和第一次凿通西域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有关内容。【解析】西域;张骞10、略

【分析】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元朝郭守敬编制《太阳历》与现行公历的一周年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郭守敬.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郭守敬的贡献.【解析】×11、略

【分析】相传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强大,世代友好相处,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故答案为:

四五千;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联盟.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知道相传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强大,世代友好相处,结成联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解析】四五千;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联盟12、略

【分析】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了分封制.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答案为:

分封制.

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

本题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分封制13、略

【分析】(1)北宋司马光历时19年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编者总结出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叫《资治通鉴》.

(2)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3)元代妇女黄道婆从海南岛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与内地原有的纺织工艺结合起来,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

故答案为:

(1)司马光;《资治通鉴》.

(2)关汉卿.

(3)黄道婆.

本题考查司马光;关汉卿和黄道婆.清代王鸣盛赞誉《资治通鉴》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以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马光、关汉卿和黄道婆的突出成就.【解析】司马光;《资治通鉴》;关汉卿;黄道婆14、略

【分析】本题考查魏征。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他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故填写:魏征。【解析】魏征。1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手工业的发展。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杰出代表,它是在白地陶胎上刷一层五色釉之后,以黄、绿、白、褐、蓝等颜色绘成花纹图案,在烧制而成,有各种人物和动物等,色彩鲜丽,造型生动,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故填唐三彩。(2)本题主要考查了南宋手工业的发展。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故填景德镇。(3)本题主要考查了指南针的相关内容。早在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填指南针。

【解析】(1)唐三彩(2)景德镇(3)指南针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刚经》。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解析】【答案】对17、×【分析】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京剧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中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于19世纪中期。【点评】了解京剧的形成时间。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的制瓷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错误。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因而“北宋”错误,应改为“南宋”。故选F。【解析】F19、√【分析】本题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入侵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并收复开发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李白相关知识。李白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故选A。【解析】A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宋四家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故本题说法正确。22、√【分析】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王权衰落,诸侯已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中国历史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局面。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东周的分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东周的分期,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3、×【分析】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山西大同,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解析】×四、列举题(共1题,共5分)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的相关知识。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随后,对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西藏的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促进了西藏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2)本题考查的是邓稼先和王进喜的相关知识。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3)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知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使国民经济发展遭受了挫折。(4)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它是“一五”计划时期的重要成就。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5)本题主要考查863计划的知识。1986年3月形成的《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其中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属于生物技术;机器人乐队属于自动化技术。

【解析】(1)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2)邓稼先;王进喜。(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武汉长江大桥;东方红一号。(5)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五、识图题(共2题,共12分)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起止点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结合图示,A为大运河的最北端:涿郡;B为大运河的最南端:余杭。(2)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中心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凿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因而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时期开凿的,中心点在洛阳。(3)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目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凿了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因而隋朝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4)本题主要考查sui隋朝大运河的四段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从图示可知,从洛阳到江都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

【解析】(1)涿郡、余杭。(2)隋炀帝、洛阳。(3)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历史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4)通济渠、邗沟。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全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及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本题主要考查对元行省制的认识,考查学生识图及识记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图二出现行省字样,应是元朝的疆域图。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