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五四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人教五四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人教五四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人教五四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人教五四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五四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0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A.表现型B.基因型C.不利变异的基因D.肽链结构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以下哪些生物()

①病毒②蓝藻③高等植物④哺乳动物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3、如下图所示;生活在水池中的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肩平片状,浸在水中的叶则呈狭小细长的丝状。下列分析和推测合理的是()

A.丝状叶是水诱导水毛茛产生的变异B.扁平叶是显性性状,丝状叶是隐性性状C.两种形态的叶,细胞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D.若减少水池中的水,则露出水面的丝状叶将变成片状叶4、彩椒有绿椒;黄椒、红椒三种类型;其果皮色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彩椒为绿色,当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彩椒为黄色,其余基因型的彩椒为红色。现用三株彩椒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绿色×黄色→绿色∶红色:黄色=1:6:1

实验二:绿色×红色→绿色∶红色∶黄色=9:22:1

对以上杂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红色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C.实验二亲本红色个体隐性基因有4个D.实验二子代中绿色个体纯合子比例为05、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A.1B.2C.3D.46、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线状D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病毒,灭活后可用于制备疫苗B.ASFV在增殖时需宿主细胞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C.ASFV的DNA分子含有T、G四种碱基D.ASFV的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7、番茄(2N=24)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6号染色体有3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如图所示)。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该三体番茄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Ab、ABb、ABB.该三体番茄与正常番茄杂交,子一代中出现三体番茄的概率为1/4C.该三体番茄植株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一个细胞中最多会出现50条染色体D.该三体番茄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1次所得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b8、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设甲遗传病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乙遗传病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个体5的基因型是AaXBXbC.个体8的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个体2D.若个体8和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孩子不患甲病的概率是1/39、某地医护人员为监测预防遗传病,对3606位高龄孕妇进行羊水检测,得到胚胎细胞样本,进行染色体检查,其中196例染色体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结果表明自然人群中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概率约为196/3606B.某胎儿的胚胎细胞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均正常,该胎儿仍可能患遗传病C.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对孕妇在孕期进行产前诊断,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遗传病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图甲、乙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图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①和③,对应图丁的b和cB.图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C.精原细胞、造血干细胞的分裂过程均可以用图丙表示D.图丁中a时期对应图丙的②,b时期对应图丙①③的某一段11、豌豆的圆粒(R)、皱粒(r)是一对相对性状,黄色(Y)、绿色(y)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四株豌豆,基因型分别为YyRr(甲)、yyRr(乙)、YyRR(丙)、yyrr(丁)。用植株甲自交或分别与植株乙、丙、丁杂交,设杂交子代的数量足够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植株甲自交,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B.若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的比例为1/4C.若植株甲与植株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为1:1:2:2:1:1D.植株甲与植株丁的杂交结果可以用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12、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待其经历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后,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再经历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此时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的标记情况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A.①B.②C.③D.④13、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若在减数分裂I前期的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互换。研究发现,用RNA酶处理可破坏SC的结构。在减数分裂I前期的晚期,SC解体消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C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尿嘧啶B.SC对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无作用C.破坏SC可能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I时都没有SC形成14、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一个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这种狮子鱼通体透明研究发现其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大量丢失,此外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增强了抗压能力使其能够生活在7000米以下的海沟中,而其他种类的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超深渊狮子鱼生活在黑暗的深海中,眼睛由于很少使用而发生了视觉退化B.超深渊狮子鱼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其他狮子鱼存在地理隔离,但无生殖隔离C.环境的定向选择提高了超深渊狮子鱼与细胞膜稳定有关基因的频率D.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争夺食物和栖息空间中相互选择、协同进化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杂交育种的缺点是:只能利用_____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_____。而且杂交后代会出现_____,_____缓慢,过程复杂。16、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有共同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______________,揭示了当今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____________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17、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_____→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18、在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大分子之间往往能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的结构,完成下表:。结构主要组成成分特点描述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②______消失四分体__________期形成;④_____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__________期形成;④_____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多个核糖体与⑤______结合形成的复合物RNA、蛋白质能同时合成⑥______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DNA、蛋白质其所含RNA聚合酶可催化⑦______19、物种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__________并且产生__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0、若一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21、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D、d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做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3)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4)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_____________。

(5)写出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图为某动物精巢内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相对量的变化曲线图(②--⑤),请据图回答(设该动物细胞核中有6个DNA分子)。

(1)图中②时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这时细胞内有_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图中④时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这时细胞内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个姐妹染色单体。

(3)图中③发展④时期,DNA分子数的变化是_________,发生这种变化是由于________分离;并进入两个子细胞。

(4)描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像________。

(5)描述该动物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________23、回答下功Ⅰ;Ⅱ两个小题。

I.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人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某T0植株体细胞含有1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中含有HVA基因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_______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____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台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l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子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24、Ⅰ.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选取二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1)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Ⅱ.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I2无乙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2题,共4分)25、T4噬菌体中双链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可发生多种突变。T4噬菌体这一片段发生突变的所有突变型独立感染大肠杆菌后;均丧失产生子代的能力。

(1)T4噬菌体基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将DNA注入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______和______过程,利用______提供的物质合成蛋白质;用以产生子代噬菌体。

(2)现有仅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T4噬菌体的三种突变型(突变体甲;乙、丙)。突变型噬菌体成对组合同时感染大肠杆菌;两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可以共用;两个噬菌体的DNA会有类似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中遗传物质交叉互换的过程。

实验发现:

①甲与乙同时感染大肠杆菌,产生了子代噬菌体,表明甲、乙中的相应突变基因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②甲与丙同时感染大肠杆菌,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产生子代噬菌体。表明两突变体产生的蛋白质______(填写“能”或“不能”)相互弥补缺陷,故甲、丙的相应突变基因是由______突变来的。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一个基因中_____(可以/不可以)发生多个突变。

③甲与丙同时感染大肠杆菌后,偶尔也会产生子代噬菌体。原因是两个突变体的DNA之间发生片段的交换,使得其中一个噬菌体的DNA拥有了全部的_____(填写“正常”或“突变”)基因;从而可以产生后代。

(3)结合已有知识,就T4噬菌体而言,请判断基因是否是遗传物质控制其性状的功能单位,是否是其发生突变或重组的最小结构单位,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26、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不存在等位基因的是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获得的矮秆抗病小麦占子代中比例最小是______组的方法;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矮秆抗病Ⅱ植株还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处理,以便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该方法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x)。用x与纯合高秆植株杂交,若子一代均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则说明矮秆性状是_________造成的结果,若子一代和子二代均为高秆,没有矮秆植株出现,则说明矮秆性状是________引起的,是______________(可遗传,不可遗传)的变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详解】

自然选择是生物生存的环境对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选择,具有更多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生物更容易在环境中生存下去,而生物的这些特征都是生物表现型的不同方面。

故选A。2、B【分析】【分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因此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据此答题。

【详解】

病毒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①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②错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③正确;哺乳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④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内容及使用范围,明确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3、C【分析】【分析】

基因型能决定表现型;而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A;丝状叶是水环境条件影响的结果;不是诱导水毛产生的变异,A错误;

B;扁平叶和丝状叶是由环境引起的;其基因型相同,没有显隐性关系,B错误;

C;叶片来自于同一株水毛莨;因此组成这两种叶的细胞基因组成是相同的,C正确;

D;浸在水中的叶成狭小细长的丝状;基因已经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不能再变成片状叶,D错误。

故选C。4、B【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果皮色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C、c表示,绿色的基因型为A-B-C-,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其他基因型为红色。

【详解】

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一中绿色×黄色→绿色:红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说明果皮的色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实验一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则子代的基因型共有8种,其中绿色的基因型为AaBbCc,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B错误;

C、实验二亲本红色个体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abbCc或AaBbcc;隐性基因有4个,C正确;

D、实验二中子代有黄色,说明亲代绿色的基因型为AaBbCc,根据子代绿色所占比例为9/32(3/4×3/4×1/2)可知,亲代红色基因型中两对等位基因各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对等位基因隐性纯合,可能为aaBbCc、AabbCc或AaBbcc;因此实验二子代中绿色个体中不可能存在纯合子,纯合子比例为0,D正确。

故选B。5、B【分析】【详解】

人的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目为2条,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中含有X染色体数目为1条或2条,卵细胞中为1条,因此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2条,故B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C【分析】【分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

【详解】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生活在培养基上,A错误;ASFV在增殖时需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和酶,模板来自于病毒,B错误;ASFV的DNA分子含有A、T、C、G四种碱基,C正确;ASFV的DNA分子中有的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有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C。

【点睛】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可以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不能生活在培养基上。7、B【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则基因型为AABBb的三体番茄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B∶Ab∶ABb∶AB=1∶1∶2∶2。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AABBb的三体番茄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BB、Ab、ABb;AB;A正确;

B;该三体番茄与正常番茄杂交;后代中变异个体(即染色体数异常)的几率为1/6+2/6=1/2,B错误;

C;该三体番茄植株的染色体有25条;一个细胞中最多出现50条染色体,C正确;

D、有丝分裂所得子细胞的基因型不变,仍为AABBb;D正确。

故选B。8、C【分析】【分析】

本题旨在以遗传系谱图的方式考查人类遗传病。分析系谱图:3号和4号均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号和4号均不患有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由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3号和4号均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根据个体9(aa)和个体10(XbY)可推知,个体5的基因型为AaXBXb;B正确;个体8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个体3,C错误;若个体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和正常女性(aa)结婚,所生孩子不患甲病(aa)的概率是1/3,D正确;错误的选C。

【点睛】

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考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熟练运用口诀判断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再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计算相关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9、A【分析】【分析】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详解】

A;发病率的调查需要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而题中的染色体异常概率196/3606,是在高龄孕妇中检测出来的结果,因此该检测结果不能表明自然人群中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概率,A错误;

B;某胎儿的胚胎细胞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均正常;但正常的染色体上可能含有致病基因,因此,该胎儿仍可能患遗传病,B正确;

C;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导致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正确;

D;对孕妇在孕期进行产前诊断;可对异常的胚胎适时终止妊娠,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遗传病,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C【分析】【分析】

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乙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丙图:图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①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④没有同源染色体,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卵细胞或精细胞。分析丁图:a组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组染色体:DNA=1: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c组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对应图丙的①,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乙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对应图丙的③,对应丙的④,A错误;

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其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正确;

C;精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所以可以用图丙表示,但造血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不能用图丙表示,C错误;

D、a组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对应图丙的②;b组染色体:DNA=1: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可对应图丙①的某一段,有可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可对应图丙③的某一段,D正确。

故选AC。11、C:D【分析】【分析】

豌豆的圆粒(R)、皱粒(r)是一对相对性状;黄色(Y);绿色(y)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植株甲YyRr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若甲自交,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A错误;

B、植株甲YyRr、植株乙yyRr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Yyrr的比例为1/2×1/4=1/8;B错误;

C、植株甲、植株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Yy×Yy→YY:Yy:yy=1:2:1,Rr×RR→Rr:RR=1:1;因此,子代基因型之比为(1:2:1)×(1:1)=1:1:2:2:1:1,C正确;

D;题干中明确了“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植株甲为双杂合子,植株丁为隐性纯合子,两者杂交符合测交实验,若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CD。12、A:C:D【分析】【分析】

DNA分子的复制:

1;条件:(1)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2)能量:由ATP水解提供。(3)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2;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3;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4;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

玉米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根据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的第一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有放射性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标记;之后,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第二代;复制后在所得到的第二代DNA分子中,两条链均不含放射性的占1/2,只有一条链有放射性的占1/2;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得到的子细胞内DNA分子的标记情况会出现①;③、④所示的结果。

故选ACD。13、A:B【分析】【分析】

1;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

2;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详解】

A;由题意“用RNA酶处理可破坏SC的结构”可知;SC结构的本质是RNA,RNA彻底水解产物有4种碱基(A、U、C、G)、核糖和磷酸,故SC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尿嘧啶,A正确;

B;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后期随着着丝粒的分裂而分离;而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与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有关,故SC对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无作用,B正确;

C;由题意可知;SC不能形成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互换,故破坏SC不可能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Ⅱ时都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故没有SC形成;而减数分裂I时,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有SC形成,D错误。

故选AB。14、A:B:D【分析】【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并非是因为眼睛很少使用而发生了视觉退化,而是黑暗的环境条件对超深渊狮子鱼进行了选择,导致超深渊狮子鱼的视觉退化,即自然选择决定其进化方向,A错误;

B;超深渊狮子鱼与其他狮子鱼是不同的物种;故存在生殖隔离,同时由于生存场所不同,两者也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

C;结合题干信息“超深渊狮子鱼体内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增强了抗压能力”可知,深海环境的定向选择提高了超深渊狮子鱼的与细胞膜稳定有关基因的频率,C正确;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超深渊狮子鱼是一个物种,个体间不存在协同进化,D错误。

故选AB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已有基因创造新的基因分离现象,育种进程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细胞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共同点共同的原始祖先差异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初级精母细胞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姐妹染色单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后期由于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2)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称为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

(3)多个核糖体与mRNA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能够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4)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开始进行转录过程;R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

【点睛】【解析】①.DNA、蛋白质②.后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或四分体时)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⑤.mRNA⑥.多条肽链⑦.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或mRNA的形成,只答到“DNA双链的解开”不得分)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相互交配可育后代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0、B【分析】略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21、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说明毛颖相对于光颖是显性性状,抗锈相对于感锈是显性性状。

【详解】

(1)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可知毛颖;抗锈均为显性性状。

(2)根据毛颖、抗锈均为显性性状,可知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DDrr;ddRR。

(3)由亲本基因型为DDrr、ddRR,可知F1基因型为DdRr;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且抗锈:感锈=3:1,毛颖:光颖=1:1,则丁的基因型为ddRr,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2×1/4=1/8。光颖抗锈植株(ddR__)所占的比例是1/2×3/4=3/8。

(4)F1基因型为DdRr,丁的基因型为ddRr,二者杂交得到的F2中表现型与甲(DDrr)相同的概率为1/2×1/4=1/8,F2中表现型与乙(ddRR)相同的概率为1/2×3/4=3/8,故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1-1/8-3/8=1/2。

(5)由F1基因型为DdRr,丁的基因型为ddRr可知,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1:2。

【点睛】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准确判断显隐性;其次能利用逐对分析法,根据后代分离比,尤其是“3:1”、“1:1”,推断出丁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解析】毛颖、抗锈DDrr、ddRR1/83/81/2RR∶Rr=1∶222、略

【分析】【分析】

②间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⑤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详解】

(1)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对应雄性的细胞名称是精原细胞,该生物体细胞含6条染色体,故精原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

(2)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前期和中期含有3条染色体,6条染色单体;后期含有6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

(3)③减数第一次分裂经过细胞分裂进入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DNA和染色体均会发生减半12→6,因为同源染色体分裂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

(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精原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前期和中期含有3条染色体,后期着丝点分裂发生短暂的加倍为6条,末期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变为3。故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6→3→6→3。

【点睛】

DNA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NA和染色体减半的原因均为细胞分裂。【解析】精原细胞63次级精母细胞3或66或012→6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6→3→6→323、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不同;考查考生对生殖发育;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关系,以及简单计算杂交后代某种类型出现的概率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形式和角度都富有新意。

(1)该抗旱植株中含一个HVA基因;类似于杂合体(HVA可看作显性基因)。其自交得到的种子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属于该植株自身的结构,因此100%含HVA基因。但胚则属于自交子代,杂合子自交,含显性基因HVA的子代占75%。

(2)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说明该T0植株产生的配子中有50%的含HVA基因,B图符合;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说明该T0植株产生的配子中有100%的含HVA基因,A图符合;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产生不含HVA基因的配子的比例为1/4;自交得到不含HVA基因的植株的比例为1/4×1/4=1/16,含HVA基因的植株的比例为15/16。该实验为验证控制CO2的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要证明是细否细胞质遗传可进行正交和反交。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由此可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种,雌蝇2种,雄蝇1种。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亲本基因型为XNXn,XNY,F1代雌蝇基因型为XNXNXNXn,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亲本基因型为XNXnXnY。F1代雌蝇基因型为XNXnXnXn,比例1:1,雄蝇基因型为XnY,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1/11

考点:考查考生对生殖发育;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关系;以及简单计算杂交后代某种类型出现的概率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点评:注意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各四种交配方式。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了生物进化。AA×Aa、Aa×Aa、Aa×aa、AA×aa,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解析】①.100%②.75%③.B④.A⑤.15/16⑥.控制CO2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⑦.耐受型(♀)×敏感型(♂)⑧.X⑨.3⑩.n⑪.XNXN、XNXn⑫.N⑬.9.09%(或者1/11)24、略

【分析】试题分析:分析表格实验:甲(灰鼠)×乙(白鼠)→F1全为灰鼠→F2中灰鼠:黑鼠:白鼠=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灰色,只有B时表现为黑色,其余均表现为白色,则F1的基因型为AaBb,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3号和4号患甲病;出生正常的女儿9号,故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和2号都不患乙病,生患乙病的儿子7号,又因为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Ⅰ.(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aabb。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1的基因型为AaBb,F2代情况为灰鼠(1AABB、2AABb、2AaBB、4AaBb):黑鼠(1aaBB、2aaBb):白鼠(1AAbb、2Aabb、1aabb)=9:3:4;其中白鼠共有3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子占8/9。

Ⅱ.(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2)Ⅱ-6号是不患病的男子,基因型为aaXBY;Ⅲ-13号患乙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Ⅲ-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号。

(3)Ⅲ-10号患甲病,有不患甲病的弟弟,Ⅲ-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