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备作业)(原卷版)_第1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备作业)(原卷版)_第2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备作业)(原卷版)_第3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备作业)(原卷版)_第4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备作业)(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2021·江西省靖安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水浒传》中描写道:“梁山好汉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

不仅有人说书唱曲,杂耍表演,还有人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他们到的地方是

A.瓦子B.大相国寺C.邸店D.坊市

2.(2021·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

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

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政府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A.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B.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

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3.(2021年江西中考历史)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

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4.(2022·江苏·沛县第五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

着女儿微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或听到的是

A.人们在争相传颂郑成功收复台湾B.人们在瓦子里听岳飞抗金的故事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大闹天宫》D.逛夜市上购买景德镇精美青白瓷

5.(2021年山西中考真题)中国传统节日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九年级(1)班开展“走近传统节日.感

受民族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李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

第1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A.传统习俗的变化B.中华民族传承的价值观

C.传统节日的起源D.社会习俗具有的娱乐性

6.(2021·山东·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末)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诗句描绘的场景与下列哪幅作品反映的社会状况基本相同

A.《雨中耕作图》B.《货郎图》C.《耕获图》D.《清明上河图》

7.(2022·河南·柘城县实验中学一模)观察图片,其探究的共同主题是

南阳汉画牛郎织女星宿图宋徽宗《闰中秋月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A.古代天文学成就的发展B.古代书法艺术的新成果

C.古代绘画艺术达到高峰D.古代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8.(2021·江西省靖安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形式。文学形式出现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B.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C.印刷术等技术的创新D.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中外交流

9.(2021·全国七年级)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

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

第2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10.(2021年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图是《元代戏曲家分布图》。据此可以说明当时

A.广大民众生活安逸B.北方文人大量南迁

C.戏曲广泛流行南北D.戏曲表演形式多样

11.(2021年湖南永州中考真题)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

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A.《离骚》B.《诗经》C.《窦娥冤》D.《天工开物》

12.(2021年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

吹笛吹口哨舞蹈击节板

A.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第3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13.(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某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

的主题是

A.汉赋的兴起B.唐诗的繁荣C.宋词的发展D.元曲的流行

14.(2022·广东·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传统观点认为,元末社会经济的衰退导致了元杂剧

的衰落;后来有研究者认为,杂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知识分子地位发生变化;又有学者提出,剧本结构的

弊端是元杂剧衰落的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元杂剧衰落原因的认识

A.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合理的B.基于对其他剧种衰落的研究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15.(2021年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历史事实,有可

能同时被这两部著作记录的是

A.夏朝建立B.北朝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C.秦灭六国D.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二、材料题

16.宋元时期都市、文化比较繁荣。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都市)

材料一餐馆、剧院、酒肆、林立,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算命、杂耍、设棋局、演杂技、演木偶戏的

各类人等充斥其间。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材料一中描述的地方在宋元时期叫做什么?在这些场所里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之为什么?

第4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2)试举出三座宋元时期拥有上述材料中描述的场所的世界性大都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娱乐场所

主要是为哪一阶层服务的??

(文学)

材料二元代对中国艺术最主要的贡献是戏曲,元代戏曲家将诗词与歌舞戏剧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类

似于歌剧的新剧种。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3)材料二所说的“新剧种”指的是?根据材料分析,这种“新剧种”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了一套读书理论,他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4)读一读材料三中王国维描绘读书三个境界的诗歌,感受一下这三句诗歌,你认为它们的文学体裁是什

么?宋元时期,擅长这种文学体裁的文学家中,风格委婉、细腻、清秀的是谁?

17.某校初一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宋代社会风貌”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某学校小组收集的有关宋代服饰的三幅图片

①从宋代的服饰上可以看出人的等级差别,图一和图二的服饰对比,统治者和劳动者的服饰有什么不同?

第5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②图三体现了哪一陋习?

下面横轴里的材料分别体现的是宋朝城市生活风貌。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绘宋朝的生活画卷:“当时,

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这话虽然夸张,但也由此可见,宋代人们的社会生活

水准在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张亮同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了宋代的娱乐和住行,听完故事,可以了解到宋朝人想听说

书、看杂技的地方是哪里?宋朝文学艺术繁荣,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