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备作业)(原卷版)_第1页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备作业)(原卷版)_第2页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备作业)(原卷版)_第3页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备作业)(原卷版)_第4页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备作业)(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图目录相关的主题是

A.两宋历史的短暂B.少数民族的崛起

C.民族政权的战争D.民族政权的并立

2.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时期的政权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经济发展D.科技进步

3.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从汉到唐,和从宋到清,其间的历史,有一个不大相同之点,便是:从汉到唐,中国是征异族的;从

宋到清,中国是给异族征服的。”下列选项中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异族”是

A.蒙古族B.鲜卑族C.女真族D.契丹族

5.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契丹的兴起”“宋辽议和”“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繁华

的都市生活”“发达的中外交通”等资料,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南宋时期史实的是

第1页共5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2020年江西)下面四幅形势图,与岳飞事迹相关的是

A.B.

C.D.

8.有学者认为,从更深的政治文化传统来看,岳飞之死实为宋代文化悲剧性质的产物,是自太祖以来政

治传统的历史循环。该学者认为宋代的“政治文化传统"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尚武轻文,武人干政

C.重文轻武,文人治国D.科举取士,钳制思想

9.电视剧《精忠岳飞》聚焦一代英雄岳飞,用符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带领“岳家军”

征战的传奇故事。在此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

A.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回许多失地B.岳飞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

C.宋高宗、秦松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D.岳飞在澶州之战打败辽军

10.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1127年1140年1141年

第2页共5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北宋建宋辽订立澶渊西夏建宋夏达成和金灭金灭北南宋取得郾城南宋与金签订

立之盟立议辽宋大捷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1.在宋代官府的劝农文中,多次频繁出现所谓“客户乃主户之本”,“客(户)主(户)相资,贫富相

养”。南宋朝廷在赈灾政策上就明确规定“农夫资巨室之土,巨室资农夫之力,彼此自相资,有无自相恤”。

这一现象

A.必然会激化主客之间矛盾B.说明南宋中央进一步集权

C.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D.反映了宋代农业经济衰落

12.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今河南开封)。”描述的社会现实是

A.西湖的美景B.杭州的富庶C.南宋的偏安D.南宋的繁荣

二、材料题

1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两宋形势图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和北宋并存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建立者的名字;“和”与“战”是各

政权之间关系的精炼概括,请列举出相应的典型史实。

第3页共5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材料二宋金对峙形势图

(2)观察材料二中的地图,写出金政权的建立者和南宋都城的名字;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大败金军主力的的

著名战役发生在哪里?导致南宋屈辱称臣、偏安江南一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我国的政治形势的特点。

1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唐至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

第4页共5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陆游《示儿》

(1)材料一中,唐太宗的话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与图二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何关联?

(2)材料二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3)材料三描述的是历史上哪个事件?这件事对宋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诗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