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专练03 探究论述10题(范围:第1-13课)(原卷版)_第1页
题型专练03 探究论述10题(范围:第1-13课)(原卷版)_第2页
题型专练03 探究论述10题(范围:第1-13课)(原卷版)_第3页
题型专练03 探究论述10题(范围:第1-13课)(原卷版)_第4页
题型专练03 探究论述10题(范围:第1-13课)(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

题型专练03探究、论述10题(范围:第1-13课)

1.(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唐代社会状况主题学习活动

材料一

(1)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主要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简

牍等,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遗迹等,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等。据此判断以上史料的

类型(填写序号即可)。

属于文献史料的有:_____

属于实物史料的有:_____

属于图像史料的有:_____

(2)从材料一中选择一则史料(写出序号),说明唐朝的经济状况。

材料二唐朝诗人杜甫在《后出塞》中写到,“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描

写了北京地区的社会风貌。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唐代石经记载了唐代北京地区有米行、肉行、油行、五熟行、

果子行等30多种行业。各类行业繁多,行业分工很细。市场上出售从南方贩运而来的茶叶,反映了与南方

的经济联系。唐代时北京地区居住着众多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共处。

第1页共10页.

(3)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北京地区的社会风貌。

材料三唐朝开放包容、大气恢宏的特点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

响力。下表是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整理的“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简表”(部分)。

往来地区影响

中华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唐

日本代建筑也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日本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

模仿长安的建筑。唐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为“和服”。

唐代诗歌在朝鲜非常受欢迎,许多新罗使臣把中国的诗歌文化带到了

朝鲜半岛朝鲜,推动了朝鲜文学的繁荣。陶瓷器物等作为中国代表和象征的产

品也传入到朝鲜半岛,推动了该地区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

唐朝的《秦王破阵舞》传到印度,受到印度诸邦国的欢迎和喜爱。唐

南亚

代音乐节目“击瓯”,传到印度,流行至今。

波斯波斯仿照唐三彩制作了波斯三彩,仿照邢窑白瓷制作了白釉彩陶。

(4)依据材料三,论证“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这一观点。

第2页共10页.

2.(2022秋·江苏苏州·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与富弼上奏《答手诏条陈十事》,所谓十事是指“明黜陟、抑侥幸、精

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这些改革建议,被仁宗采纳,史称

“庆历新政”。其主要内容是:改变不分政绩好坏循例升迁的局面,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改变恩萌之滥,限

制官僚子弟亲友通过恩萌做官。改革科举内容和程式,以除只重词赋而忽视能力和品德取士的弊端。加强

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罢免老病无能者。调整多寡悬殊的外官职田,防止贪污,督其善政等。新政在整

个官僚集团引起很大震动,“按察使多所举劾,人心不自安,任予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

浸盛,而朋党之论滋不可解。”范仲淹的用人,王安石就曾经批评他“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

俗。”庆历五年(1045),辽使到开封告知辽夏战争结束,辽夏威胁相继解除,仁宗以为天下太平。范仲淹

被罢参知政事职务,改革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上册

根据材料,概括“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历史原因。

3.(2023春·湖南·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

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

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材料二: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

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许倬云《万古江河》

第3页共10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与辽之间的议和指的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次议和

带来的积极意义。

(2)请依据材料二中的中原汉族“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终于改变了自已,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这句话

来提炼一个观点,并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超

过200字)

4.(2023·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第4页共10页.

阶段历史现象

第一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向南迁徙到达关中地区,出现了“南夷与北戎交”的局面。西

公元前850年)周末年,戎狄攻破镐京,周朝迁都①。

第二寒冷期(公元初年-公元“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出现五族内迁局面,继而有

600年)孝文帝改革。

第三寒冷期(公元1000年-公北方少数民族契丹、②、女真、蒙古挥戈南下,建立政权与两宋长期对

元1200年)峙……1279年,元统一全国。

第四寒冷期(公元1400年-公

1636年,皇太极继皇帝位,国号“大清”。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清帝国。

元1900年)

——摘编自张利《气候变化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

(1)表格中①②两处分别应填写__________(地名)和__________(少数名族名)。

(2)从表格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

合,表述清晰。)

5.(2022春·山东青岛·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5页共10页.

材料一下表为隋朝经济发展状况表

项目隋初隋盛时结论

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①

垦田一千九百多万倾五千五百多万倾②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③粮仓丰实

材料二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开国。后来,他

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

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1)请你完成材料一中的结论①②部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铁木真和忽必烈两位蒙古族首领的贡献。

(3)中国历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所学知识,以“国家统一,大势所趋”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

的历史小论文,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清楚,语言流畅。

6.(2023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6页共10页.

材料: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229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

吴开发江东……。蜀……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昊、蜀

两国日益衰弱。”280年,取代魏国的西晋统一了全国。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

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与隋唐的繁盛),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简明中国史读本》等

阅读以上材料,请围绕国家统一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2022春·福建三明·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唐太宗积极创立和完善了各项政治制度和法规。他进行了分权制度的初步尝

试,从隋朝开始的三省六部发展到贞观王朝时三省职权划分明确,相互牵制,李世民的政令也要由门下省“副

署”生效,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皇权的独断性和随意性,极大地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效率,成为“贞观之治”出现

的一大制度保障。他还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

科目。他在位20多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开创了唐朝“贞观之治”治世局面。

——摘编自高峰《唐太家的治世之道》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确立的朝代。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楚。)

第7页共10页.

8.(2022春·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末)论述题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

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

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

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

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种“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运用所学史实证明。(要求紧扣所选观点,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不少于100字)

9.(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第8页共10页.

时间事件

589-604年隋朝统一,开皇之治

618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627-649年贞观之治

713-7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