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0页(共80页)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0•松江区二模)2020年1月,东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据研究,蝗灾多由旱灾引起,这表明自然灾害具有()A.广泛性 B.群发性 C.突发性 D.破坏性2.(2021•诸暨市模拟)下列自然灾害中,与蝗灾关联性最密切的是()A.旱灾 B.鼠害 C.赤潮 D.冻害3.(2014•深圳模拟)如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这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台风 B.暴雨 C.冻害 D.沙尘二.解答题(共17小题)4.(2020•宝山区二模)森林火灾会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澳大利亚是森林火灾频发的地区,2019年面临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的澳大利亚异常的高温天气和严重的干旱使得澳大利亚发生严重的森林大火,已造成了3人死亡,40多人受伤,超过150多座房屋被损毁,火灾燃烧面积超过10万公顷,火灾已经蔓延到了悉尼北部郊区,火灾也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了。干、热的夏季是其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期。材料二: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澳洲中西部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在东部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但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澳大利亚雨季降水偏少。另外,澳大利亚夏季受副高压的影响,会受到从北部刮来的干燥炎热的盛行风的影响。材料三:图1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2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率图。(1)写出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体现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特征。描述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特点。(2)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写出图中①②两处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判断图中从A﹣C沿途景观变化所表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名称。(3)从气候角度分析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干、热夏季的原因。(4)说明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5.(2020•河北模拟)杉木是重要的商品用材树种,在我国南方得到广泛种植,采用全垦挖穴或火烧炼山挖穴的方式种植,以人工纯林为主。大规模营造杉木林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呈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现象,带来严重的林下水土流失恶果。分析杉木林下发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6.(2022•淄博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阿拉伯海是印度洋西北部的边缘海,是亚洲东部及南部地区与欧洲、非洲之间航运的重要途经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热带气旋对阿拉伯海的海上运输和周边的生产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热带气旋的生成受水温、盛行风风速、湿度等因素影响。图1示意1982﹣2020年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源地分布(单位:个),图2示意阿拉伯海热带气旋频数的年内变化。(1)指出阿拉伯海年内两个热带气旋发生频数最多的时期,并对其共同成因做出合理解释。(2)说明阿拉伯海东部和西部海域热带气旋生成数量的差异并从洋流角度分析原因。7.(2022•淄博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盐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松辽平原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多河流、湖沼,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平均蒸发量为1000﹣1800毫米,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其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地下水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要素有关。如图示意该区域2000年盐碱地及年平均风速分布,如表为2000﹣2017年该区域盐碱地与其他类土地之间的转换情况。2000年2017年变化面积2000年2017年变化面积盐碱地水田579水田盐碱地26盐碱地旱地984旱地盐碱地290盐碱地林地23林地盐碱地8盐碱地草地686草地盐碱地1055盐碱地水域760水域盐碱地149盐碱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盐碱地——盐碱地未利用土地44未利用土地盐碱地27(1)简述松辽平原西部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的自然条件。(2)指出松辽平原西部盐碱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3)根据表中数据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要求:就2000﹣2017年盐碱化治理的主要成果和主要问题得出结论;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2022•浙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河流域作为我国的七大流域之一,河流季节性特点鲜明,降水和蒸发具有很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流域内春季多发干旱,夏季因历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进退、强度、时间、范围等不一致,降雨量差异很大,多旱涝灾害。材料二:气候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降水和气温上。整体上,海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呈现出由西北至东南的条带状变化,西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不同季节的植被覆盖度存在一定差异。如图示意海河流域2003﹣2015年植被覆盖度、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变化。(1)说明海河流域春季多发干旱的原因。(2)分析导致海河流域西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低的自然条件。(3)描述海河流域2003﹣2015年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说明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关系。9.(2022•聊城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洪涝灾害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自然灾害。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洪涝灾害频发。基于历史数据,揭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弱洪涝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EM﹣DAT)统计了1950﹣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图1为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图2示意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3为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1)据材料,描述印度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并分别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2)“基于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EM﹣DAT),推测进入21世纪后印度的洪涝灾害将会逐渐减弱”,有学者认为因推测依据的局限性,该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结合材料,解释导致上述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的具体原因。10.(2022•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巴公路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穿越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公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中巴公路不同路段地质灾害差异显着,其中红其拉甫(图1)段泥石流和溜石坡(图2)(中巴公路北部地区发育的一类特殊高寒高山冰川地带的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多发。(1)说明红其拉甫路段区域的气候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2)指出红其拉甫路段溜石坡多发的地形地貌条件。11.(2022•厦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瓦尔河位于欧洲西北部的低洼平原。1000多年来,瓦尔河堤坝不断加固,仍频繁溃决。2012年起,当地政府实施“还地于河“计划,将河流北岸堤防向外移动350米,开挖一条深5米的二级河道。当瓦尔河的水位较高时,河水可通过溢流堤进入二级河道。瓦尔河与二级河道之间的洲岛如今已建成滨河休闲公园。(1)从河道形态角度,分析“还地于河“计划实施前瓦尔河易发生水患的原因。(2)指出通过溢流堤水量最大的季节(冬季或夏季),并简述洲岛的功能。12.(2022•海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月19日21时27分,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39.83°N,77.21°E)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地震造成1人死亡、2人轻伤,当地部分房屋、输电线路和交通设施受损。如图为该次地震地理位置示意图及灾后景观图。(1)简述地震多发区灾前家庭应做的准备。(2)简述当地为做好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可采取的具体措施。(3)简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地震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13.(2022•焦作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的城市,横跨密西西比河。该聚落于1821年在密西西比河上游唯一的瀑布﹣圣安东尼瀑布附近建立;1867年连接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的铁路开通;1872年两岸居民点合并设市(位置如图1),至今仍延续欢迎新移民的传统;1926年,明尼阿波利斯成立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只经营和芝加哥之间的一条邮政航空线;1962年,开始建设城市空中连廊(图2)。明尼阿波利斯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一战”后发展成为美国“面粉城”。目前,明尼阿波利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转运中心之一,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化城市空中连廊系统,主要通过步行天桥将城市中心区商业、办公及公共建筑连成一体,以便有效防御冬季漫长的严寒和频发的寒潮、暴风雪,有效解决城市中心区步行人流与机动车流之间的矛盾等,但也给城市化带来一定的副作用。(1)简析明尼阿波利斯冬季漫长严寒和寒潮、暴风雪频发的原因。(2)说明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美国“面粉城”的区位优势。(3)简述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世界航空转运中心的有利条件。(4)列举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建设对城市带来的副作用。14.(2022•咸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7月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1小时降雨量达201.9mm。据统计,河南省此次暴雨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420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并导致51人遇难。如图为郑州此次暴雨受灾图。(1)结合材料,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郑州此次洪灾发生的原因。(2)从减灾角度,指出郑州抵御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15.(2021•浙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0年热带风暴“科罗旺”的中心12月21日早晨5时正式生成。预计,“科罗旺”将以每小时10~15km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并向越南南部沿海网箱养殖区靠近。材料二:图1为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为12月21日05时发布的未来60小时“科罗旺”路径概率图。(1)根据12月21日23时至23日17时“科罗旺”的变化,可知该台风经过海域海水温(升高或下降)和空气湿度(增加或减少)。(2)制作“科罗旺”路径概率图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简述受台风影响前越南西南部沿海网箱养殖业应采取的措施。(3)此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简析马六甲海峡风力常年较小的原因。16.(2021•山东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鹿特丹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北海沿岸,城市90%区域低于海平面,频繁的暴雨导致该城市内涝严重。当地设计了具有下沉空间的“水广场”(如图)。平时,广场是人们休憩、运动的公共场所。降雨时,雨水经净水系统过滤后,收集并储存在广场里,直到可以被排至附近的水体。(1)简述鹿特丹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2)说明“水广场”在鹿特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3)绘制该区域的水循环示意图。17.(2020•青羊区校级模拟)读材料和图,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蝗虫喜爱潮湿和高温的环境,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蝗虫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每年夏、秋为蝗虫繁殖季节。但2019年底,东非地区气候非常极端,经常出现大雨。2020年2月非洲地区遇到了25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蝗虫灾害。非洲蝗虫猖獗且顺风扩散,这次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东非﹣亚丁湾﹣印度﹣尼泊尔﹣缅甸﹣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材料二:吉布提面积仅2.32万平方千米,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戈壁和荒漠,矿产资源缺乏,经济较为落后,但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由中国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非洲最大自贸区﹣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于2018年11月正式建成。如图示意吉布提的位置。(1)蝗虫繁殖季节是夏、秋季节,为什么东非2月蝗虫灾害严重。(2)分析吉布提经济较为落后的原因。(3)分析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18.(2020•沈河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上下温度差特别悬殊,冷热空气急剧垂直运动,过快速度的空气对流形成从雷雨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很小而风力极大的强风旋涡。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100米以上,极端可达300米;强风旋涡使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空气稀薄,气压很低。当龙卷风扫过建筑物顶部或车辆时,会使建筑物或交通车辆发生“爆炸”。2019年7月3日下午,辽宁开原市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龙卷风袭击了小半个城市,10多分钟的灾害造成6人死亡,受灾房3591户,受灾人数达90余人。读我国多年强龙卷风统计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从影响范围、时间、降水量、风力大小,比较龙卷风与台风产生影响的差异。(2)4月是除7月外我国第二个高发月份。分析4月龙卷风高发的主要原因是。(3)龙卷风会使建筑物或交通车辆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19.(2020•济南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干流沿断裂带发育,泥石流灾害频繁,有“泥石流自然博物馆”之称(如图1)。2018年某地质队在小江干流某处选取横向剖面(如图2),沿剖面自西向东选择甲、乙、丙、丁四地垂直向下钻探,获得了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的有关数据(如表)。该地质队考察中发现,当地人利用人工阶梯改造河床微地貌形态,使河道纵向呈现一系列阶梯状,形成“人工阶梯一深潭系统”,该系统有效的减少了泥石流灾害,并改善了生态环境。地点甲乙丙丁海拔(米)2500150015002500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米)150075001250(1)请在图2中标注甲、乙、丙、丁四个勘探点的位置,并绘制沉积岩层在地下的分布示意图。(2)分析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形和地质原因。(3)说明“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减少泥石流灾害的作用原理。20.(2021•绥中县校级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初,全球特大沙漠蝗灾在东非、西亚和南亚地区10多个国家蔓延。沙漠蝗虫每天能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的植物叶片,可随风飞行100~200公里,是全球最具毁灭力的迁徙性害虫。蝗虫发育要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其产孵卵需含水量10%~20%的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若虫的存活,成虫喜干旱。此次蝗灾的爆发,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阿拉伯海的两场飓风,可能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蝗虫进入我国有南北两条线路,南由中南半岛进入云南,北从西藏进入内地。专家预测此次沙漠蝗虫入侵我国的可能性不大,控制蝗灾最有效的方式是空中喷洒杀虫剂,“鸡鸭灭蝗”的生物治蝗法也有显成效。如图示意2019~2020年蝗灾主要分布区及2018年阿拉伯海的飓风路径。(1)说明2018年阿拉伯海两场飓风及当地盛行风对此次蝗灾形成与蔓延的影响。(2)分析此次蝗灾可能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原因。(3)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明此次沙漠蝗虫不可能入侵我国的原因。(4)若此次蝗灾持续升级,指出我国在国际防灾减灾中可发挥作用的产业部门。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0•松江区二模)2020年1月,东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据研究,蝗灾多由旱灾引起,这表明自然灾害具有()A.广泛性 B.群发性 C.突发性 D.破坏性【考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分析】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区域性、群发性、突发性、破坏性和关联性等,本题要根据材料描述,结合自然灾害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材料,蝗灾多由旱灾引起,说明由一种自然灾害引发另一种自然灾害发生,体现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和群发性,B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突发性和破坏性,ACD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基础知识,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要求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并调用储备知识分析题意解决问题。2.(2021•诸暨市模拟)下列自然灾害中,与蝗灾关联性最密切的是()A.旱灾 B.鼠害 C.赤潮 D.冻害【考点】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分析】本题考查虫灾的知识,虫灾会蚕食农作物、草原、树木等;对农牧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损失严重。【解答】解: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虫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3.(2014•深圳模拟)如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这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台风 B.暴雨 C.冻害 D.沙尘【考点】寒潮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分析】读图可知,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以P地为中心向周围递减,在山谷地区发生频次多,且发生频次最多的P地地势较高,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这种地形地势特征最容易造成低温,而低温最容易造成冻害,因此这种灾害最有可能是冻害。【解答】解:图中P地灾害发生频次最多,其地形特征是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且地势较高,这种地形不会造成台风、暴雨或者沙尘,最有可能的是自北方而来的冷空气不断堆积导致气温低,在加上P地地势较高,所有P地最容易因低温而造成冻害严重。得结论。故选:C。【点评】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低温”,因此分析冷冻灾害成因要从造成“低温”的地形地势、季风环流等方面分析。冷冻灾害包括冷害、冻害、冰害和雪灾等,它总是伴随着寒潮出现的。在中国,寒潮的定义为: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引起所经之地出现剧烈降温、大风、降雪等天气,当降温幅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之为寒潮。二.解答题(共17小题)4.(2020•宝山区二模)森林火灾会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澳大利亚是森林火灾频发的地区,2019年面临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的澳大利亚异常的高温天气和严重的干旱使得澳大利亚发生严重的森林大火,已造成了3人死亡,40多人受伤,超过150多座房屋被损毁,火灾燃烧面积超过10万公顷,火灾已经蔓延到了悉尼北部郊区,火灾也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了。干、热的夏季是其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期。材料二: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澳洲中西部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在东部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但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澳大利亚雨季降水偏少。另外,澳大利亚夏季受副高压的影响,会受到从北部刮来的干燥炎热的盛行风的影响。材料三:图1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2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率图。(1)写出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体现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特征。描述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特点。(2)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写出图中①②两处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判断图中从A﹣C沿途景观变化所表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名称。(3)从气候角度分析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干、热夏季的原因。(4)说明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考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灾害.【分析】(1)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等,具有破坏性、广泛性、区域性等特点。(2)读图可知,①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为地中海气候,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干、热夏季的原因主要从澳大利亚的纬度、气候、大气环流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对火灾发生的影响。(4)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读材料“森林大火,已造成了3人死亡,40多人受伤,超过150多座房屋被损毁,火灾燃烧面积超过10万公顷,火灾也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可知,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的特征是破坏性。读图2可知,澳大利亚大火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平均每3年一次火灾。(2)读图1可知,图中①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应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分布在东南部40°﹣60°的岛屿,四面环海,属于温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中A﹣C是从北往南,纬度发生变化,存在热量差异,形成从赤道到沿海的纬度地带性的分布规律。(3)读图1可知,澳大利亚的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因此夏季气温高;读材料“在东部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但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澳大利亚雨季降水偏少。另外,澳大利亚夏季受副高压的影响,会受到从北部刮来的干燥炎热的盛行风的影响”可知,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盛行风的影响,加剧了澳大利亚火灾的发生。(4)森林火灾发生后燃烧了大量的森林植被,造成森林锐减,且材料“火灾也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可知,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森林的燃烧并对环境污染加剧。故答案为:(1)破坏性;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东部和东南部、东部)。(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地带性规律。(3)澳大利亚纬度较低,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其夏季气温较高,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就高;夏季尽管是澳大利亚的雨季,但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澳大利亚夏季降水偏少;夏季受副高影响会受到来自北部的风力影响,加剧火灾的产生。(4)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燃烧,导致环境被污染。【点评】本题以澳大利亚严重的森林火灾为背景,考查了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特点,要求学生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5.(2020•河北模拟)杉木是重要的商品用材树种,在我国南方得到广泛种植,采用全垦挖穴或火烧炼山挖穴的方式种植,以人工纯林为主。大规模营造杉木林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呈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现象,带来严重的林下水土流失恶果。分析杉木林下发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考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在新情境中迁移;自然灾害.【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进行生态建设:人类进行生态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从而降低灾害的频度。(1)修建水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减轻洪涝的发生;(2)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2、造成生态破坏:人类超强度的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就会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引起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解答】解: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应从人类活动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生态效益下降,保持水土能力降低来进行分析。杉木种植时采用全垦挖穴或火烧炼山挖穴的方式种植,以人工纯林为主,破会了地表土壤形态,同时使植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单一植物对水土的保持能力下降,致使杉木的生长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了杉木的经济效益。故答案为:人为原因:①通过全垦或炼山的方式种植破坏了山区土壤结构;②导致林下几乎无草覆盖,水土保持能力下降;③以人工纯林为主,森林生态效益减弱,土地退化;④由于商业目的定期采伐,幼林地多,森林覆盖率较低;⑤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加产量,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水土流失加剧。【点评】本题以杉木林下水土流失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杉木林下发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灾害的影响。6.(2022•淄博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阿拉伯海是印度洋西北部的边缘海,是亚洲东部及南部地区与欧洲、非洲之间航运的重要途经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热带气旋对阿拉伯海的海上运输和周边的生产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热带气旋的生成受水温、盛行风风速、湿度等因素影响。图1示意1982﹣2020年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源地分布(单位:个),图2示意阿拉伯海热带气旋频数的年内变化。(1)指出阿拉伯海年内两个热带气旋发生频数最多的时期,并对其共同成因做出合理解释。(2)说明阿拉伯海东部和西部海域热带气旋生成数量的差异并从洋流角度分析原因。【考点】台风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分析】(1)台风的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涡旋;分布在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2)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洋流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洋流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解答】解:(1)通过读阿拉伯海热带气旋频数的年内变化图可知:阿拉伯海年内两个热带气旋发生频数最多的时期为5﹣6月和9﹣12月。根据材料“热带气旋的生成受水温、盛行风风速、湿度等因素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此时间段内以晴天为主,太阳辐射强,使得海水温度高;处于季风转换期,风速低,使得季风对热带气旋的影响小,利于热带气旋形成。(2)读1982﹣2020年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源地分布图可知:阿拉伯海东部海域热带气旋生成数量比西部海域生成数量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海域为季风洋流,东部海域冬季受暖流影响显著,海水温度高,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西部海域夏季受寒流影响显著,海水温度低,不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故答案为:(1)时期:5﹣6月和9﹣12月。成因: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水温高;季风影响小(处于季风转换期,风速小)。(2)差异:东部海域生成数量多。原因:东部海域冬季受暖流影响显著,水温高;夏季西部海域受寒流影响显著,水温低。【点评】本大题以“阿拉伯海热带气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带气旋发生频数最多的时期和成因、洋流对阿拉伯海东部和西部海域热带气旋生成数量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7.(2022•淄博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盐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松辽平原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多河流、湖沼,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平均蒸发量为1000﹣1800毫米,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其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地下水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要素有关。如图示意该区域2000年盐碱地及年平均风速分布,如表为2000﹣2017年该区域盐碱地与其他类土地之间的转换情况。2000年2017年变化面积2000年2017年变化面积盐碱地水田579水田盐碱地26盐碱地旱地984旱地盐碱地290盐碱地林地23林地盐碱地8盐碱地草地686草地盐碱地1055盐碱地水域760水域盐碱地149盐碱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盐碱地——盐碱地未利用土地44未利用土地盐碱地27(1)简述松辽平原西部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的自然条件。(2)指出松辽平原西部盐碱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3)根据表中数据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要求:就2000﹣2017年盐碱化治理的主要成果和主要问题得出结论;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考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1)影响土地盐碱化的因素有降水、光照、地下水位、地下水盐度等。(2)松辽平原西部盐碱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差异可以从气温、风速等方面考虑。(3)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可以从引淡淋盐、合理灌溉等方面考虑。【解答】解:(1)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盐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松辽平原西部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平均蒸发量为1000﹣1800毫米,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松辽平原西部地下水埋藏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形成土地盐碱化。(2)据图分析,松辽平原西部盐碱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差异是南部(尤其是东南部多)多,北部少。从气候角度来分析,南部纬度低,气温较高,图中显示东南部风速较大,大于3.3米/秒,导致蒸发量大,容易出现盐碱化。(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成果是:总体上盐碱化土地面积大幅减少,盐碱地转为非盐碱地的面积之和远大于非盐碱地转为盐碱地之和。问题:草地盐碱化严重,增加较多(1055﹣686=369)。说明:盐碱地转化为其他类土地的面积为3076平方千米,其他类土地转变为盐碱地的面积为1555平方千米(或盐碱地转化为其他类土地的面积远大于其他类土地转变为盐碱地的面积);通过改造,大量盐碱地转变为旱地、水田、水域和草地。在转变为盐碱地的土地中,草地(1055平方千米)最多。故答案为:(1)气候较为干旱(或蒸发能力强);地下水位较高(或地下水埋藏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差异:南部(或东南部)多;北部少。原因:南部气温较高,风速较大,蒸发量大。(3)成果:总体上盐碱化土地面积大幅减少。问题:草地盐碱化严重。说明:盐碱地转化为其他类土地的面积为3076平方千米,其他类土地转变为盐碱地的面积为1555平方千米(或盐碱地转化为其他类土地的面积远大于其他类土地转变为盐碱地的面积);通过改造,大量盐碱地转变为旱地、水田、水域和草地。在转变为盐碱地的土地中,草地(1055平方千米)最多。【点评】本题目以2000﹣2017年该区域盐碱地与其他类土地之间的转换情况为背景材料,考查土地盐碱化成因及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8.(2022•浙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河流域作为我国的七大流域之一,河流季节性特点鲜明,降水和蒸发具有很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流域内春季多发干旱,夏季因历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进退、强度、时间、范围等不一致,降雨量差异很大,多旱涝灾害。材料二:气候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降水和气温上。整体上,海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呈现出由西北至东南的条带状变化,西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不同季节的植被覆盖度存在一定差异。如图示意海河流域2003﹣2015年植被覆盖度、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变化。(1)说明海河流域春季多发干旱的原因。(2)分析导致海河流域西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低的自然条件。(3)描述海河流域2003﹣2015年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说明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关系。【考点】干旱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地理要素.【分析】(1)影响干旱的因素有气温、降水、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2)导致海河流域西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低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海陆分布与夏季风的关系、植被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3)海河流域2003﹣2015年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一要描述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数值范围、极值和变化趋势,二要说明植被覆盖度与两者的关系,三要归纳年均降水量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高于年均气温。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因素有气温、降水、光照、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解答】解:(1)春季,受南下的干冷气团影响,多大风,蒸发作用强烈;春季气温回升快,植被生长速度快,需水量大;春季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尚未登陆,降水少。(2)该地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加上山脉的阻挡,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所以植被覆盖率较低。(3)据图可知,海河流域2003﹣2015年年均气温大致在9.0℃—11.0℃波动变化,其中2007—2012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12年达到最小值;2005﹣2007年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图例可知,年均降水量在340—460mm之间波动变化,2007﹣2014年成波动上升趋势,2014年接近于450mm,达到最大值。根据图例可知,2004—2015年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整体呈正相关;与年均气温在2003—2009年总体呈正相关,之后总体呈负相关。故答案为:(1)春季受北方大陆性气团影响,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天气干燥;雨季未到,降水少;春季多大风,蒸发旺盛。(2)该接壤区域处于内陆,地势较高,夏季风不易到达,降水较少;内蒙古高原多草原、荒漠。(3)年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年均气温在9.0℃—11.0℃波动,2007—2012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12年达到最小值。年均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年均降水量在340—460mm变化,2014年达到最大值。关系:2004—2015年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整体呈正相关;与年均气温在2003—2009年总体呈正相关,之后总体呈负相关。【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海河流域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9.(2022•聊城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洪涝灾害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自然灾害。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洪涝灾害频发。基于历史数据,揭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弱洪涝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EM﹣DAT)统计了1950﹣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图1为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图2示意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3为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1)据材料,描述印度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并分别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2)“基于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EM﹣DAT),推测进入21世纪后印度的洪涝灾害将会逐渐减弱”,有学者认为因推测依据的局限性,该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结合材料,解释导致上述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的具体原因。【考点】洪涝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灾害.【分析】(1)印度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主要结合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和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进行分析。(2)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如何分析: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的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地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水文水系(河道弯曲、支流多、含沙量大的河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土壤(流域内土质疏松,容易加大河流的含沙量,从而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植被(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人为原因有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解答】解:(1)由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可知,印度洪涝灾害呈现鲜明的季节变化特征,7﹣9月为高发季节,峰值出现在7月;由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可知,1950年~2016年洪涝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而且西南季风不稳定,年级变化较大。由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可知,印度北部,特别是东北部,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中部和西部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西南季风,是迎风坡,地形抬升明显,形成地形雨。(2)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EM一DAT)统计了1950一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仅有17年;数据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但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数据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对应分析,因此,推测的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故答案为:(1)空间分布:北部洪涝灾害频次高发,中部和西部的相对较低。影响因素:地形(地形雨;迎风坡降水)。时间分布:季节差异明显,雨季(7~9月)洪涝灾害高发,20世纪中叶(1950年)以来洪涝频次呈逐渐增加趋势。影响因素: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2)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仅有7年;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对应分析,推测的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点评】本大题以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和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推测依据的局限性分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0.(2022•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巴公路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穿越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公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中巴公路不同路段地质灾害差异显着,其中红其拉甫(图1)段泥石流和溜石坡(图2)(中巴公路北部地区发育的一类特殊高寒高山冰川地带的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多发。(1)说明红其拉甫路段区域的气候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2)指出红其拉甫路段溜石坡多发的地形地貌条件。【考点】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1)气候对于泥石流的影响可以从降水、气温进行分析。(2)地形地貌条件可以从地势落差、地形类型进行分析。【解答】解:(1)从材料中可知,泥石流出现在中巴公路北部地区发育的一类特殊高寒高山冰川地带,以及图中红其拉普附近有座7164米的高山,故答案为红其拉普路段是高寒气候区,此处海拔高,冬季积雪量大,冰雪覆盖量大,夏季气温升高,大量冰雪消融,提供形成泥石流的水体成分和动力条件,进而引发泥石流。(2)从图8中可以看出泥石流产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地势起伏大,坡度陡;表面有充足的松散固体物质;充足的松散固体物质是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影响松散固体物质的因素很多,如地质构造和不同地层岩性等都可以以不同方式提供碎屑物质,构成泥石流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答案为:(1)高寒气候,温差大,风化作用强烈,冻融作用显着,形成较多的碎石;该地降雨稀少,植被稀少,水土易流失;夏季降水集中,加上积雪及冰川融化,水源丰富,易暴发泥石流。(2)该地地处高山峡谷;山谷中上部坡度大,中下部坡度较缓。【点评】本题难度中等,注意对地貌进行分析即可,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1.(2022•厦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瓦尔河位于欧洲西北部的低洼平原。1000多年来,瓦尔河堤坝不断加固,仍频繁溃决。2012年起,当地政府实施“还地于河“计划,将河流北岸堤防向外移动350米,开挖一条深5米的二级河道。当瓦尔河的水位较高时,河水可通过溢流堤进入二级河道。瓦尔河与二级河道之间的洲岛如今已建成滨河休闲公园。(1)从河道形态角度,分析“还地于河“计划实施前瓦尔河易发生水患的原因。(2)指出通过溢流堤水量最大的季节(冬季或夏季),并简述洲岛的功能。【考点】洪涝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1)水患的原因需要从地形和降水角度进行分析。(2)水量最大的季节需要结合补给和气候进行分析;洲岛的作用可以从侵蚀和堆积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河道的特点是弯曲且狭窄,故易发水患的原因是河道弯曲,流速慢,水位易上涨;河道狭窄,排水不畅,泄洪能力较弱;(2)此处位于欧洲西北部,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强,降水多,故冬季为水量最大的季节;洲岛的作用可以从材料中得知,洲岛起到分水作用,减少洪水对堤防和河岸的冲击;提供城市休憩场所。故答案为:(1)原因:河道弯曲,流速慢,水位易上涨;河道狭窄,排水不畅,泄洪能力较弱;(2)季节:冬季;功能:减少洪水对堤防和河岸的冲击;提供城市休憩场所。【点评】本题相对难度适中,主要是考查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注意分析即可。12.(2022•海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月19日21时27分,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39.83°N,77.21°E)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地震造成1人死亡、2人轻伤,当地部分房屋、输电线路和交通设施受损。如图为该次地震地理位置示意图及灾后景观图。(1)简述地震多发区灾前家庭应做的准备。(2)简述当地为做好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可采取的具体措施。(3)简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地震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考点】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灾害.【分析】(1)地震多发区灾前家庭应做的准备主要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逃生途径、应急包等角度进行分析。(2)当地为做好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主要从建立预警系统、预警方案、修建避难场所、提高救灾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3)3S技术的联系与区别:GPS﹣﹣确定位置、速度和时间。RS﹣﹣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形成遥感图像。GIS进行数据处理,建立模型和各种专题地图,显示信息数据的空间分布。网络上的电子地图就是GIS的基本应用。GIS的数据可以通过GPS和RS获得,也可以通过工作人员步行采集等传统方式获得。遥感图像中的点、线、面要素进行数字位,就能作为GIS数据使用。【解答】解:(1)对于地震多发区,应提前进行家庭紧急疏散演练,同时要提高防震抗灾意识,对家庭人员进行防灾减灾培训,家庭还应放置地震相关急救设施,还要关注地震信息,学习地震知识,树立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2)对于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首先可以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建筑物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上,应重点提高建筑物防震抗震等级,并修建防灾减灾设施,还要提高全民防范意识,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培训,进行地震发生后的演练工作,不断提高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服务能力,防灾减灾工作是全球面临的问题,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和灾害后的重建与恢复工作。(3)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GPS),可利用全球定位装置监测地面沉降和地壳运动状况,预测地震的发生;利用遥感分辨地物,为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决策和依据;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灾情进行实时监测和查询,并在灾后对灾情做出快速评价及指导,以利于救灾活动顺利进行。故答案为:(1)树立防震意识,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清楚地震时的逃生路径,进行家庭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准备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用处;随时关注地震信息,提高安全意识等。(2)加强地震灾害监测,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震区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修建避难场所等防灾工程;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救援救助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国际救援与救助;加强灾后的恢复与重建等。(3)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地壳的运动状况,预测地震的发生;利用遥感技术为地震的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可对灾情进行实况监测,并在灾后对灾情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点评】本题以新疆喀什地区地震为背景材料,考查防灾减灾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13.(2022•焦作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的城市,横跨密西西比河。该聚落于1821年在密西西比河上游唯一的瀑布﹣圣安东尼瀑布附近建立;1867年连接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的铁路开通;1872年两岸居民点合并设市(位置如图1),至今仍延续欢迎新移民的传统;1926年,明尼阿波利斯成立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只经营和芝加哥之间的一条邮政航空线;1962年,开始建设城市空中连廊(图2)。明尼阿波利斯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一战”后发展成为美国“面粉城”。目前,明尼阿波利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转运中心之一,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化城市空中连廊系统,主要通过步行天桥将城市中心区商业、办公及公共建筑连成一体,以便有效防御冬季漫长的严寒和频发的寒潮、暴风雪,有效解决城市中心区步行人流与机动车流之间的矛盾等,但也给城市化带来一定的副作用。(1)简析明尼阿波利斯冬季漫长严寒和寒潮、暴风雪频发的原因。(2)说明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美国“面粉城”的区位优势。(3)简述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世界航空转运中心的有利条件。(4)列举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建设对城市带来的副作用。【考点】寒潮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影响工业区位因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灾害.【分析】(1)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科技等。(3)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世界航空转运中心的有利条件主要从机场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明尼阿波利斯的辐射范围角度进行分析。(4)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建设对城市带来的副作用主要从破坏城市面貌、限制城市的发展、后期维护费用、以及对当地零售业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解:(1)明尼阿波利斯位于45°N附近,纬度高,位于北美洲大陆内部,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冬季漫长严寒;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对冷空气阻挡较弱,冬季北冰洋寒冷气团可以长驱南下,因此导致寒潮频发;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南方暖气团北上,南下冷气团与当地较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导致暴风雪频发。(2)明尼阿波利斯靠近小麦带,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小麦(原料)充足,距离近、运费低;“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说明附近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能源充足;“至今仍延续欢迎新移的传统“,大量移民迁入,劳动力充足;据图可知,有密西西比河穿城而过,水运和铁路等运输便利。(3)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世界航空转运中心,优势是:据经纬度及芝加哥等信息判断,明尼阿波利斯位于美国中北部和北美大陆中心,辐射范围广,腹地广阔;“1926年,明尼阿波利斯成立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产业基础好,机场等基础设施完善;发展历史悠久,机场管理水平高。(4)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通过步行天桥将城市中心区商业、办公及公共建筑连成一体,会使地面上街道行人减少,降低城市街道零售商业的活力;空中连廊破坏城市面貌,不美观,不利于城市景观建设;“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化城市空中连廊系统”,网络化的空中连廊系统规模较大,使得城市再发展的空间受限;空中连廊昂贵的修理及维护费用增加城市财政负担,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故答案为:(1)纬度高,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冬季漫长严寒;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北冰洋寒冷气团南下方便,导致寒潮频发;南下冷气团与当地较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导致暴风雪频发。(2)靠近小麦带,原料充足,且运费低;附近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大量移民迁入,劳动力充足;有密西西比河穿城而过,水运和铁路等运输便利。(3)位于美国中北部和北美大陆中心,辐射范围广;产业基础好,机场等基础设施完善;机场管理水平高。(4)街道行人减少,降低城市街道零售商业的活力;破坏城市面貌,不利于城市景观建设;网络化的空中连廊系统使得城市再发展的空间受限;昂贵的修理及维护费用增加城市财政负担等。【点评】本题目以明尼阿波利斯为背景材料,考查气候成因、工业区位、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及城市化问题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4.(2022•咸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7月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1小时降雨量达201.9mm。据统计,河南省此次暴雨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420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并导致51人遇难。如图为郑州此次暴雨受灾图。(1)结合材料,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郑州此次洪灾发生的原因。(2)从减灾角度,指出郑州抵御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考点】洪涝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灾害.【分析】(1)本题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可从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2)防洪减灾工程措施分别是堤防与河道的整治、水库与水库调度、分滞洪区建设、防汛抢险。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解答】解:(1)根据材料“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1小时降雨量达201.9mm”等信息可知,受夏季风的影响,区域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州中西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快,而郑州附近地势较平坦,地表径流速度慢,排水不畅,导致水位上升速度快;加之城市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落后等因素,导致此次郑州洪灾严重。(2)自然灾害不可避免,要加强对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检测和预报;搞好流域的生态建设等降低洪涝灾害强度;调整库容,以应对洪峰带来的巨大水量:定期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地表径流下渗的能力等。故答案为:(1)暴雨来时急,持续时间长,降水多;郑州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大量路面硬化,地表水难以下渗;排水系统建设落后,排水不畅,地表径流量大。(2)加强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放水腾库工作,提高防洪能力;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排水通畅;扩大城市绿地、湿地面积,增加下渗等。【点评】本题以河南花生种植以及郑州洪灾的相关材料为载体,涉及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等相关知识。15.(2021•浙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0年热带风暴“科罗旺”的中心12月21日早晨5时正式生成。预计,“科罗旺”将以每小时10~15km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并向越南南部沿海网箱养殖区靠近。材料二:图1为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为12月21日05时发布的未来60小时“科罗旺”路径概率图。(1)根据12月21日23时至23日17时“科罗旺”的变化,可知该台风经过海域海水温下降(升高或下降)和空气湿度减少(增加或减少)。(2)制作“科罗旺”路径概率图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RS、GIS,简述受台风影响前越南西南部沿海网箱养殖业应采取的措施。(3)此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简析马六甲海峡风力常年较小的原因。【考点】台风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海水运动——洋流;自然灾害.【分析】(1)海水温度较高,蒸发旺盛,上升气流剧烈,会使台风势力增强。(2)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RS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台风影响某地之前,应该采取措施应对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3)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流向呈现夏顺冬逆的特点。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等。【解答】解:(1)根据图片,12月21日23时至23日17时“科罗旺”风速逐渐降低,说明台风势力逐渐减弱,台风经过海域水温下降,蒸发减弱,空气湿度减少。(2)制作“科罗旺”路径概率图需要该台风之前的移动路径,需要借助遥感技术(RS技术)获取卫星云图;对其路径进行预测并制成图片需要借助多种地理信息并需要具有制图功能的技术,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技术。台风影响前越南西南部沿海网箱养殖业应该采取措施减少网箱的密度,加固网箱,减少大风、巨浪等造成的破坏。(3)此时为12月份,北半球处于冬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空气是水平运动较弱;海峡的东北、西南侧是岛屿或半岛,地势较高,阻挡了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风力较弱。故答案为:(1)下降;减小(2)RS;GIS;措施:减少网箱养殖存量;加固网箱养殖设施。(3)逆;原因: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风力很小;海峡两侧岛屿、半岛阻挡了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处于赤道附近,终年高温,风力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台风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地理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减轻台风灾害的措施、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流向特点、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等。16.(2021•山东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鹿特丹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北海沿岸,城市90%区域低于海平面,频繁的暴雨导致该城市内涝严重。当地设计了具有下沉空间的“水广场”(如图)。平时,广场是人们休憩、运动的公共场所。降雨时,雨水经净水系统过滤后,收集并储存在广场里,直到可以被排至附近的水体。(1)简述鹿特丹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2)说明“水广场”在鹿特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3)绘制该区域的水循环示意图。【考点】洪涝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灾害;人口与城市.【分析】(1)出现内涝,从自然因素考虑,主要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城区所在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从人为因素考虑,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城市规划不够长远,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2)“水广场”在鹿特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从城市内涝、水质、城市景观、气候等方面分析。(3)水循环环节有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水汽输送。【解答】解:(1)读材料“频繁的暴雨导致该城市内涝严重”说明鹿特丹多暴雨,降水量集中,汇水速度快;材料“城市90%区域低于海平面”说明鹿特丹的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路面硬化,下渗少,排水不畅导致城市内涝严重。(2)读材料“降雨时,雨水经净水系统过滤后,收集并储存在广场里,直到可以被排至附近的水体”可知,水管处可以收集雨水,缓解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且可以有净化水的系统,改善城市水质;是人们休闲、运动的场所,可以构建城市景观;水的比热容大,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3)水广场的水蒸发通过水汽输送到城市的上空,形成降水,通过径流到水广场。故答案为:(1)多暴雨、降雨量集中,地势低平,城市硬化下渗少,排水不畅。(2)滞留洪水(或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质;构建城市景观,建设宜居的公共空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地气候。(3)【点评】本题以下沉空间的“水广场”为背景,考查了鹿特丹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水广场”在鹿特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17.(2020•青羊区校级模拟)读材料和图,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蝗虫喜爱潮湿和高温的环境,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蝗虫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每年夏、秋为蝗虫繁殖季节。但2019年底,东非地区气候非常极端,经常出现大雨。2020年2月非洲地区遇到了25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蝗虫灾害。非洲蝗虫猖獗且顺风扩散,这次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东非﹣亚丁湾﹣印度﹣尼泊尔﹣缅甸﹣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材料二:吉布提面积仅2.32万平方千米,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戈壁和荒漠,矿产资源缺乏,经济较为落后,但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由中国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非洲最大自贸区﹣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于2018年11月正式建成。如图示意吉布提的位置。(1)蝗虫繁殖季节是夏、秋季节,为什么东非2月蝗虫灾害严重。(2)分析吉布提经济较为落后的原因。(3)分析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考点】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题】原因类简答题;热点问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分析】(1)主要从东非2月份气温较高,容易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分析。(2)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工农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科技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等等综合因素的结果。(3)主要从地理位置和当地劳动力廉价等方面分析即可。【解答】解:(1)蝗虫喜爱潮湿和高温,东非本身地处热带冬季气温也较高;从蝗虫迁飞方向为东非﹣亚丁湾﹣印度﹣尼泊尔﹣缅甸﹣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且是顺风扩散,说明是受到西南季风影响,从而带来极端降雨天气多。这些就为蝗虫提供了好的繁殖环境。(2)从材料可以看出吉布提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短缺;该地区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常年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自然条件恶劣;该地区矿产资源不丰富,技术水平落后等。(3)要成为国际自由贸易区,首先应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扼守红海入印度洋的咽喉;东南与索马里接壤,西南、西部毗邻埃塞俄比亚,西北毗邻厄立特里亚;其次应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两低一广”的优势,即土地价格低和劳动力低廉以及市场或经济腹地广阔;当然也离不开一个国家政策的支持。故答案为:(1)蝗虫喜爱潮湿和高温,东非地处热带,气温较高;2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降雨天气让喜爱潮湿和高温的蝗虫得到了最好的繁殖环境,因此繁殖速度大大加快,造成了严重的蝗灾。(2)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短缺;常年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自然条件恶劣;矿产资源短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条件差,水平低。(3)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扼守红海入印度洋的咽喉;东南与索马里接壤,西南、西部毗邻埃塞俄比亚,西北毗邻厄立特里亚;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经济腹地广阔;政策支持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蝗灾和影响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18.(2020•沈河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上下温度差特别悬殊,冷热空气急剧垂直运动,过快速度的空气对流形成从雷雨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很小而风力极大的强风旋涡。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100米以上,极端可达300米;强风旋涡使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空气稀薄,气压很低。当龙卷风扫过建筑物顶部或车辆时,会使建筑物或交通车辆发生“爆炸”。2019年7月3日下午,辽宁开原市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龙卷风袭击了小半个城市,10多分钟的灾害造成6人死亡,受灾房3591户,受灾人数达90余人。读我国多年强龙卷风统计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从影响范围、时间、降水量、风力大小,比较龙卷风与台风产生影响的差异。(2)4月是除7月外我国第二个高发月份。分析4月龙卷风高发的主要原因是4月春季地面温度上升快;垂直空间上温差大;空气对流旺盛;且南北温差大使大气不稳定;导致龙卷风多发。。(3)龙卷风会使建筑物或交通车辆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考点】台风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专题】原因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分析】(1)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底部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包括美洲内陆、澳洲西部、印度半岛东北部等,常见的发生时间是春季和夏季。(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洋流、大气环流等。(3)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解答】解:(1)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其发源于热带或者副热带广阔的洋面上,台风级别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及其以上,多出现在夏秋季节。有台风眼、外围大风区和旋涡风雨区三部分组成;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导致树木、建筑遭到摧毁,风暴潮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结合材料,10多分钟的灾害造成6人死亡,受灾房3591户,受灾人数达90余人,说明龙卷风比台风活动空间小、出现时间短、产生降水少,但其破坏作用的风力大,出现的时间是春夏季节。(2)在春季,中低纬度由于太阳辐射强,升温快,而中高纬度则升温慢,因此导致了南北的温差加大;温差加大使得南北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加大;气压梯度力加大使北方冷气团向南运动,导致冷暖气团的交汇比较频繁、强烈、使得暖气团抬升,发展成为龙卷风。(3)发生“爆炸”导致玻璃满天飞是向外的作用力,龙卷风中心气压极低,经过建筑物或车辆时,其室内气压高,巨大的气压差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导致“爆炸”。故答案为:(1)龙卷风比台风活动空间小;出现时间短;产生降水少;但其破坏作用的风力大。(2)4月春季地面温度上升快;垂直空间上温差大;空气对流旺盛;且南北温差大使大气不稳定;导致龙卷风多发。(3)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的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龙卷风中心气压极低,经过建筑物或车辆时,其室内气压高,巨大的气压差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导致“爆炸”。【点评】本题以我国多年强龙卷风统计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19.(2020•济南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干流沿断裂带发育,泥石流灾害频繁,有“泥石流自然博物馆”之称(如图1)。2018年某地质队在小江干流某处选取横向剖面(如图2),沿剖面自西向东选择甲、乙、丙、丁四地垂直向下钻探,获得了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的有关数据(如表)。该地质队考察中发现,当地人利用人工阶梯改造河床微地貌形态,使河道纵向呈现一系列阶梯状,形成“人工阶梯一深潭系统”,该系统有效的减少了泥石流灾害,并改善了生态环境。地点甲乙丙丁海拔(米)2500150015002500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米)150075001250(1)请在图2中标注甲、乙、丙、丁四个勘探点的位置,并绘制沉积岩层在地下的分布示意图。(2)分析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形和地质原因。(3)说明“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减少泥石流灾害的作用原理。【考点】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自然灾害.【分析】(1)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①山高坡陡谷深。②有大量固体松散物。③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④降水强度大(集中多暴雨),持续时间长。(3)对于泥石流易发多发的地区,要开展滑坡风险性评估,必要时可对一些重点区域和沟谷进行监测,或者采取一些工程整治措施。房屋、帐篷不要搭建在沟口和沟道上;不能将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雨季或暴雨时尽量不要去泥石流多发的沟谷;发现上游形成泥石流后,应及时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解答】解:(1)该题绘制中需要注意四地的海拔以及四地同一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需要理解埋藏深度是该沉积岩层距离地表的深度),另外需要注意该河谷是“沿断裂带发育”,因此在河谷两侧该沉积岩层并不连续。(2)注意题干限定从“地形”和“地质”的角度回答。从地形的角度来看,小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处山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流域多沟谷,地势起伏较大,易发生泥石流;从地质的角度来看,根据材料可知,小江流域干流沿断裂发育,所以地质不稳定,岩石较为破碎,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所以导致泥石流灾害多发。(3)泥石流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一是泥沙石块多,二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而该系统能对水沙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减少泥石流的发生。读图可知,人工阶梯﹣深潭系统使得原先平顺的河床出现了跳跃,人工阶梯降低了水流速度,一方面,减轻了流水对沟谷的侵蚀;另一方面,水速的降低使得被搬运的部分沙石沉积,可以阻挡和沉积沙石,从而使流水和沙石产生分离,从而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故答案为:(1)(2)小江流域地处山区,多沟谷,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不稳定,岩石破碎,导致泥石流灾害多发。(3)该系统可降低水流速度,减轻流水对沟谷的侵蚀;阻挡、沉积沙石,使水沙(石)分离,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图表的绘制、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以及泥石流的治理等相关知识。在考查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同时,地理图表的绘制也属于基本的地理素养,应注意图表信息的准确转化。20.(2021•绥中县校级模拟)阅读图文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