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洋流和陆地水体补给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洋流和陆地水体补给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洋流和陆地水体补给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洋流和陆地水体补给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洋流和陆地水体补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洋流和陆地水体补给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3•温州二模)海洋潜热通量是指海面单位面积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当海面水温大于近海面气温时,海水蒸发加快;反之蒸发将被抑制。如图为我国近海海面年平均潜热通量分布图。甲海域年平均潜热通量比低纬海域更高,主要因为受图示洋流影响,甲海域()A.大气温度高 B.空气湿度大 C.海气温差大 D.降水总量多“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东、西太平洋水温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2.沃克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赤道太平洋()A.大气温度南高北低 B.大气温度北高南低 C.表层水温西高东低 D.表层水温东高西低“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东、西太平洋水温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3.沃克环流势力的增强,可能带来()A.美国西部严重的旱灾 B.印度尼西亚火灾频发 C.我国南方连绵的暴雨 D.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①②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①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②路线却只用了22天。据此完成15~16题。4.哥伦布航海走①路线用时较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雾 B.暖流 C.潮汐 D.寒流5.冰山是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能够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当年,哥伦布在航行中最有可能看到冰山的海域是()A.甲 B.乙 C.丙 D.丁6.(2022秋•天心区校级期末)“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的是()A. B. C. D.7.(2022秋•兴庆区校级期末)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的洋流是()A.寒流 B.风海流 C.暖流 D.密度流8.(2022秋•南山区校级期末)关于洋流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对海洋航行无影响 B.顺洋流航行可加快航行速度 C.洋流降低了海水净化的速度 D.洋流对自然环境无影响9.(2022秋•大兴区期末)如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a自南向北流,使流经海域水温降低 B.洋流b自北向南流,使流经海域水温升高 C.图中渔场是由洋流a与洋流b交汇形成的 D.群岛北部的污染物会顺洋流扩散到群岛最南部10.(2022秋•邯郸期末)如图为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大西洋中热量亏损最大的纬度带以及亏损最大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0°—20°N纬度低,热量收入少于支出,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少 B.0°—20°S晴天多,蒸发旺盛,热量支出多 C.40°N—60°N受暖流影响明显,多阴雨天气,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少 D.40°S—50°S暖寒流的作用明显,得到的太阳辐射少11.(2022秋•通州区期末)读图“世界局部海陆及洋流分布图”,图中()①洋流A可能挟带冰山威胁航行②洋流B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③甲处海水密度低于丙处海水密度④乙处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2秋•丰台区期末)读我国西南地区某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图中河流()A.大致自东南流向西北 B.以地下水为主要的补给类型 C.MN处河谷发育在背斜构造上 D.①~④地中②最适宜发展聚落13.(2022秋•平谷区期末)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中东部低于西部,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能正确表示该环流的是()A. B. C. D.14.(2022秋•平谷区期末)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该现象可能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A.西岸森林大火频发 B.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C.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加快如图为我国某主要河流一监测站2019年11月17日﹣2020年3月16日通过水量和水位(水面平均海拔)变化情况。该时段河流从逐渐封冻至完全解冻期间,发生一次凌汛现象。据此完成3~4题。15.凌汛现象可能出现在()A.12月8日前后 B.12月27日前后 C.2月5日前后 D.3月14日前后如图为我国某主要河流一监测站2019年11月17日﹣2020年3月16日通过水量和水位(水面平均海拔)变化情况。该时段河流从逐渐封冻至完全解冻期间,发生一次凌汛现象。据此完成21~22题。16.该监测站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2022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旱情。至8月底,干旱灾害共造成378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15亿元。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的特旱、重旱分布(8月24日监测)。据此完成10~12题。17.与往年相比,今年长江中游地区的湖泊()A.河水补给量增加 B.地下水补给增加 C.延期进入丰水期 D.提前进入枯水期18.此次干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河湖水位下降 B.副热带高压异常 C.全球变暖加剧 D.锋面雨带移动慢19.此次干旱造成图示地区()A.通航效率提高 B.候鸟的栖息地扩大 C.电力供应紧张 D.森林火险等级降低比利牛斯山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是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的天然界线。该山地南北两侧的地理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山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而山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有的季节河流多泛滥。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气候干旱,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如图为比利牛斯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20.比利牛斯山作为“天然界线”的地理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B.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C.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D.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大致分界线21.推测埃布罗河泛滥主要出现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2.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流量的季节分配,有利于种植()A.茶叶 B.水稻 C.咖啡 D.甜菜二.解答题(共2小题)23.(2023•济南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北太平洋(5°N~25°N,120°E~180°)是全球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海域,南海(5°N~25°N,110°E~120°E)作为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也是热带气旋的源地(如图)。相较于西北太平洋,南海热带气旋生成数少,存在的时间短,强度上也较弱,但登陆后给我国华南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沿海地区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大。已有研究发现,西北大平洋及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与北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显著相关,受此影响,厄尔尼诺年期间,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生成数减少。(1)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中选择一个海域,分析造成两地热带气旋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2)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厄尔尼诺期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减少的原因。24.(2023•辽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俄亚大村(如图)是四川省俄亚纳西族的政府驻地,村落建造于地下水较丰富、相对平缓安全的凸岸山坡地带。房屋的墙壁、平顶屋顶基本相连,形似“蜂房”。房屋大多朝向东南,楼层之间以木板相隔,中间留有略宽的间隙。(1)推测该地区地下水丰富的原因。(2)分析“蜂房”建筑群选址于地下水较丰富、相对平缓安全的凸岸山坡的原因。(3)说明俄亚大村“蜂房”建筑特点的理由。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复习—洋流和陆地水体补给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3•温州二模)海洋潜热通量是指海面单位面积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当海面水温大于近海面气温时,海水蒸发加快;反之蒸发将被抑制。如图为我国近海海面年平均潜热通量分布图。甲海域年平均潜热通量比低纬海域更高,主要因为受图示洋流影响,甲海域()A.大气温度高 B.空气湿度大 C.海气温差大 D.降水总量多【考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当海面水温大于近海面气温时,海水蒸发加快,其海洋潜热通量高。【解答】解:甲海域年平均潜热通量高,说明该海域的水温高于近海面气温。根据图中信息,甲海域有由低纬度地区北上的暖流,因此相对而言,其水温较高,且由于纬度比低纬度海域高,近海面气温偏低,因此海面水温大于近海面气温,且差距较大,所以其年平均潜热通量高于低纬度海域,C正确,A错误。该海域附近低纬度地区和该海域都受同一洋流影响,因此空气湿度和降水总量的差距并不会太大,且潜热通量的高低主要受温差的影响,受降水和空气湿度影响不大,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海气相互作用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东、西太平洋水温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2.沃克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赤道太平洋()A.大气温度南高北低 B.大气温度北高南低 C.表层水温西高东低 D.表层水温东高西低【考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正常年份中,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西太平洋暖池水温最高,东太平洋水温最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转向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东西向的大气环流圈,气象学上称作“沃克环流圈”。【解答】解:赤道太平洋海域东部气流下沉,是表层水温低造成的,西部气流上升,是表层水温高造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沃克环流图为资料,涉及了海水运动和大气环流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东、西太平洋水温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3.沃克环流势力的增强,可能带来()A.美国西部严重的旱灾 B.印度尼西亚火灾频发 C.我国南方连绵的暴雨 D.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考点】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正常年份中,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西太平洋暖池水温最高,东太平洋水温最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转向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东西向的大气环流圈,气象学上称作“沃克环流圈”。【解答】解:当沃克环流势力增强时,会促进赤道太平洋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加强加利福尼亚寒流势力,造成美国西部沿海降水减少,形成旱灾,A对。因赤道太平洋西部气流的膨胀上升,给印度尼西亚带来丰沛降水,森林火灾减少,B错。沃克环流势力增强还能够增强夏威夷高压的势力,使我国北涝南旱,C错。沃克环流势力增强能够加强秘鲁寒流势力,沿岸的渔民可能喜获丰收,D错。故选:A。【点评】本题以沃克环流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沃克环流的影响,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①②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①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②路线却只用了22天。据此完成15~16题。4.哥伦布航海走①路线用时较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雾 B.暖流 C.潮汐 D.寒流【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海水运动——洋流.【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对污染物的影响: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解答】解:结合材料可知,①路线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逆流而行速度慢,花费时间较长;②路线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流航行速度快,花费时间较短。因此,哥伦布航海走①路线用时较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暖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有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5.冰山是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能够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当年,哥伦布在航行中最有可能看到冰山的海域是()A.甲 B.乙 C.丙 D.丁【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冰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洋流和风,海底地形、海冰和地转偏向力也会对其运动轨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解答】解:据图可知,甲处为从高纬度南下的寒流经过,有可能会从高纬度海区带来冰山,A正确。乙处和丙处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不可能带来冰山,BC错误。丁处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寒流,但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没有冰山,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世界某区域略图为背景,主要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能力。6.(2022秋•天心区校级期末)“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的是()A. B. C. D.【考点】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东南信风势力强劲,南美洲、非洲大陆西岸的离岸风势力增强,上升流增强,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渔业增产。【解答】解: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区表层海温持续异常偏低,该处气流下沉;与此相反,赤道太平洋西部海区表层海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因此在赤道上空形成图A所示的大气环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对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难度中等,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7.(2022秋•兴庆区校级期末)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的洋流是()A.寒流 B.风海流 C.暖流 D.密度流【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洋流对气候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②对渔场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有上升流的海区,营养物质丰富形成渔场;③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顺洋流可加快航速;寒暖交汇处、冬季暖流上空、夏季寒流上空多大雾,不利于海运安全;洋流携带来自高纬度的冰山也影响海运安全;④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沿岸荒漠环境说明水分条件差,主要是受寒流减湿影响形成,A正确,C错误。密度流是因为海水密度不同形成,对沿岸荒漠影响小,D错误。风海流有暖流有寒流,B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8.(2022秋•南山区校级期末)关于洋流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对海洋航行无影响 B.顺洋流航行可加快航行速度 C.洋流降低了海水净化的速度 D.洋流对自然环境无影响【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对污染物的影响: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着洋流会加快航行的速度,节省燃料;逆着洋流会减慢航行速度,浪费燃料,A错误,B正确。洋流加快了海水净化速度,C错误。洋流会扩大污染范围,影响自然环境,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有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9.(2022秋•大兴区期末)如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a自南向北流,使流经海域水温降低 B.洋流b自北向南流,使流经海域水温升高 C.图中渔场是由洋流a与洋流b交汇形成的 D.群岛北部的污染物会顺洋流扩散到群岛最南部【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舟山渔场形成原因:1、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养分充足;2、有长江水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3、有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在此交汇,使水流搅动,养分上浮;除此外,渔场形成原因还有上升流、纬度因素、季节温差等。【解答】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洋流a从低纬流向高纬度,因此a为暖流,使流经海域水温升高,故A错误。洋流b从北向南,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b为寒流,使得海域水温降低,故B错误。图中渔场由于寒流和暖流交汇,使水流搅动,养分上浮,浮游生物生长,形成渔场,故C正确。群岛北部的污染物不会顺着洋流扩散至群岛最南部,中间有小岛阻挡,且洋流流向为西北东南向,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洋流的影响,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10.(2022秋•邯郸期末)如图为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大西洋中热量亏损最大的纬度带以及亏损最大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0°—20°N纬度低,热量收入少于支出,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少 B.0°—20°S晴天多,蒸发旺盛,热量支出多 C.40°N—60°N受暖流影响明显,多阴雨天气,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少 D.40°S—50°S暖寒流的作用明显,得到的太阳辐射少【考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海水温度取决于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解答】解:由材料可知,热量亏损最大的纬度带应该是纵坐标数值为负值且绝对值最大的纬度带,由此可知40°N—60°N符合,C正确。0°—20°N纬度低,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多,A错误。0°—20°S属于热量盈余区域,B错误;40°S—50°S以寒流为主,蒸发较为微弱,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海气相互作用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11.(2022秋•通州区期末)读图“世界局部海陆及洋流分布图”,图中()①洋流A可能挟带冰山威胁航行②洋流B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③甲处海水密度低于丙处海水密度④乙处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对污染物的影响: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解答】解:由所学洋流知识可知,从极地地区向低纬度漂移的洋流可能挟带冰山,A为阿拉斯加暖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不可能挟带冰山,①错误。B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②正确。甲处纬度较高,且位于拉布拉多寒流流经处,水温较低,密度较大;丙处纬度较低,且位于暖流流经处,水温较高,密度较小;故甲处海水密度应高于丙处,③错误。乙处位于北半球北上暖流与南下寒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纽芬兰渔场,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洋流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12.(2022秋•丰台区期末)读我国西南地区某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图中河流()A.大致自东南流向西北 B.以地下水为主要的补给类型 C.MN处河谷发育在背斜构造上 D.①~④地中②最适宜发展聚落【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凸高为低,等高线向高处凸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弯曲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河流发育在山谷处,方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补给是指河流中水的来源,河流水的补给来源有多种形式,包括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这些不同的河流水补给方式,其最终都源于降水。【解答】解:读图,结合图中的方向标和凸向可知,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A错误。我国西南地区降水较多,因此主要是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方式,B错误。结合图中的岩层结构可知,该地岩层为中间老两侧新,因此为背斜,C正确。②地为凹岸,受到河流侵蚀较强,因此不适合发展聚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形、河流补给等,意在考查学生迁移知识分析具体地理特征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13.(2022秋•平谷区期末)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中东部低于西部,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能正确表示该环流的是()A. B. C. D.【考点】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海洋与海岸带.【分析】厄尔尼诺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解答】解:赤道附近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中东部低于西部,说明西部海区水温更高,气流受热上升,靠近海面形成低压,东部海区水温低,气流受冷下沉,靠近海面形成高压,海面气流从东部海区吹向西部海区,高空气流从西部海区吹向东部海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14.(2022秋•平谷区期末)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该现象可能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A.西岸森林大火频发 B.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C.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加快【考点】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海洋与海岸带.【分析】厄尔尼诺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解答】解: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中东部海水异常升温,使得东部海区气流上升,水汽凝结,东岸地区降水增多,C错误。西部海区,海水温度较低,气流下沉,使得西岸地区空气干燥,西岸森林大火频发,A正确。由于信风的减弱使得海水堆积在中东部,说明表层海水运动速度慢,D错误。太平洋东部的海区寒流减弱水温升高,大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减小,B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如图为我国某主要河流一监测站2019年11月17日﹣2020年3月16日通过水量和水位(水面平均海拔)变化情况。该时段河流从逐渐封冻至完全解冻期间,发生一次凌汛现象。据此完成3~4题。15.凌汛现象可能出现在()A.12月8日前后 B.12月27日前后 C.2月5日前后 D.3月14日前后【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水面结冰的河道,上游河冰先融,下游河道尚未解冻,易出现“凌汛”。【解答】解:结合图片数据可知,12月8日前后水位突涨;结合季节和所学可知,此时河流水位上升应为凌汛导致,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凌汛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如图为我国某主要河流一监测站2019年11月17日﹣2020年3月16日通过水量和水位(水面平均海拔)变化情况。该时段河流从逐渐封冻至完全解冻期间,发生一次凌汛现象。据此完成21~22题。16.该监测站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区域特征;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凌汛现象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河流必须有冰期,二是河流必须有较低的纬度流向较高的纬度。【解答】解:四川盆地和江南丘陵均位于南方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没有冰期,就不存在凌汛现象,AB错误。图示该河流从11月份开始封冻,说明11月份气温已经很低,华北平原11月份不可能如此冷,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发生凌汛的河流的位置,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明确凌汛产生的条件。2022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旱情。至8月底,干旱灾害共造成378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15亿元。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的特旱、重旱分布(8月24日监测)。据此完成10~12题。17.与往年相比,今年长江中游地区的湖泊()A.河水补给量增加 B.地下水补给增加 C.延期进入丰水期 D.提前进入枯水期【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河流的补给方式: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解答】解:读材料“2022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旱情”可知,长江流域在7月以来由于降水异常减少,导致干旱,长江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雨水,夏季降水减少,河流水位降低,湖泊水量减少,提前进入枯水期,D正确,C错误。2022年7月以来降水减少,河水补给量和地下补给量都减少,A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我国部分区域的特早、重旱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今年长江中游地区的湖泊水位,读图分析解决问题。18.此次干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河湖水位下降 B.副热带高压异常 C.全球变暖加剧 D.锋面雨带移动慢【考点】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自然灾害.【分析】副热带高气压为下沉气流,在其影响下降水少,因此副热带高压会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降水。【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长江流域,位于30°N附近,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异常,降水稀少,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旱灾,B正确。河湖水位下降是干旱发生的结果,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对此次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旱情的影响小,B错误。锋面雨带移动慢会导致南涝北旱,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我国部分区域的特旱、重旱分布为背景,考查了此次干旱产生的主要原因,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19.此次干旱造成图示地区()A.通航效率提高 B.候鸟的栖息地扩大 C.电力供应紧张 D.森林火险等级降低【考点】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自然灾害.【分析】干旱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质、减产,农业歉收。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干旱将造成水力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在干旱季节,容易发生火灾,且难以控制和扑灭。大多数火灾,特别是大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干旱季节。【解答】解:读材料可知,此次干旱是由于长江流域的夏季降水量异常减少,河流水位下降,河流通航能力下降,A错误。由于长江流域干旱,导致流域内河流、湖泊水位下降,候鸟的栖息地缩小,B错误。此次干旱在夏季,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用电需求量增加,电力供应紧张,C正确。长时间高温少雨,森林火险等级提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我国部分区域的特早、重旱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此次干旱对长江流域的影响,读图分析解决问题。比利牛斯山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是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的天然界线。该山地南北两侧的地理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山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而山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有的季节河流多泛滥。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气候干旱,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如图为比利牛斯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20.比利牛斯山作为“天然界线”的地理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B.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C.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D.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大致分界线【考点】区域的含义.【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天然界线”的地理意义主要指大水系分水岭、气候、植被类型等的分界线。【解答】解:结合纬度可知,当地纬度为北纬30°到北纬50°附近,因此比利牛斯山应为温带海洋和地中海气候的分界线。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区域环境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21.推测埃布罗河泛滥主要出现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汛期需要结合季节、气候和降水进行分析。【解答】解:结合图片可知,该地位于40°N的大陆西岸,因此当地应为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是集中在冬季,因此汛期应为冬季。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陆地水体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22.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流量的季节分配,有利于种植()A.茶叶 B.水稻 C.咖啡 D.甜菜【考点】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大坝调节下游的流量,使得河流季节流量变化较小,可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解答】解:茶叶喜欢种植排水条件较好的坡地,下游地势平坦,且茶叶对水源的整体要求并不高,A错误。水稻种植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大,而埃布罗河下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水源较为缺乏,通过调节径流,可为水稻种植提供更稳定的水源,B正确。咖啡属热带作物,对热量要求较高,该地相对纬度较高,不适宜咖啡种植,C错误。甜菜喜温凉,适合种植在中高纬地区,该埃布罗河下游位于亚热带地区,其气温相对较高,不适宜甜菜种植,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二.解答题(共2小题)23.(2023•济南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北太平洋(5°N~25°N,120°E~180°)是全球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海域,南海(5°N~25°N,110°E~120°E)作为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也是热带气旋的源地(如图)。相较于西北太平洋,南海热带气旋生成数少,存在的时间短,强度上也较弱,但登陆后给我国华南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沿海地区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大。已有研究发现,西北大平洋及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与北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显著相关,受此影响,厄尔尼诺年期间,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生成数减少。(1)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中选择一个海域,分析造成两地热带气旋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2)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厄尔尼诺期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减少的原因。【考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应用.【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海水运动——洋流.【分析】(1)两地热带气旋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需要结合面积和纬度进行分析。(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秘鲁上升补偿流减弱甚至消失,赤道中东部地区洋面水位较低,赤道逆流加强,补偿中东部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反方向,就会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秘鲁寒流减弱,上升营养物质减少,鱼的饵料减少,再者冷海水上泛减少,水温升高,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大量鱼类缺氧死亡。【解答】解:(1)结合材料“相较于西北太平洋,南海热带气旋生成数少,存在的时间短,强度上也较弱”可知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特征的差异。从南海角度分析,南海海域面积小,海洋暖水较薄,形成的热低压较弱;同时其距陆地较近,台风形成后很快登陆,发育时间明显较短,强度较小。从西北太平洋角度分析,其海域面积明显大于南海,海洋暖水层较厚,形成的热低压较强,同时其距陆地较远,台风形成后在海洋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登陆,发育时间长,强度较大。(2)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暖水区东移,太平洋东部海域海水温度升高,太平洋西部海域海水温度偏低,不易达到形成台风的温度条件(26﹣27℃);由于赤道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偏低,使得海洋提供给大气的热量和水汽减少,对流活动减弱,不利干台风的形成,因此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生成的数量减少。故答案为:(1)西北太平洋海域,海域面积大,上层海洋暖水较南海深厚;距周围陆地远,发育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南海海域,海域面积小;西部、北部均紧邻大面积大陆,发育的时间短,强度较小。)(2)厄尔尼诺期间,东南信风减弱,赤道暖水区东移;西北太平洋海洋表层的温度降低,台风生成所需要的海面温度(26~27℃)条件不容易达到;近海面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故而使得生成数减少。【点评】本题以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图文资料为材料,涉及气旋特征判断,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4.(2023•辽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俄亚大村(如图)是四川省俄亚纳西族的政府驻地,村落建造于地下水较丰富、相对平缓安全的凸岸山坡地带。房屋的墙壁、平顶屋顶基本相连,形似“蜂房”。房屋大多朝向东南,楼层之间以木板相隔,中间留有略宽的间隙。(1)推测该地区地下水丰富的原因。(2)分析“蜂房”建筑群选址于地下水较丰富、相对平缓安全的凸岸山坡的原因。(3)说明俄亚大村“蜂房”建筑特点的理由。【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1)该地区地下水丰富的原因需要结合补给类型和温度进行分析。(2)聚落选址需要结合水源、地形和防范灾害进行分析。(3)聚落形态设计需要结合地理位置和气候进行分析。【解答】解:(1)结合图中俄亚大村的位置上可知,俄亚大村位于板块挤压带,再加上青藏高原隆起,岩层比较破碎,岩石裂隙较多;该地区降水丰富、多高山,积雪融水多,储存在裂隙中,形成丰富的地下水。(2)横断山脉海拔高,阻断了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使得进入的水汽较少,降水少;该地区山高谷深,且纬度较低,使该地区易形成干热河谷;地下水丰富地区,便于蓄水防火,便于生活用水;相对平缓的山坡,地形平坦有利于民居建造;凸岸山坡地形,海报较高有利于防范洪水,有利于减轻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等对房屋产生的危害。(3)各家的墙壁、屋顶几乎都相连,可以减少了用地面积,节约土地,节约建设成本,还可以抵御匪患侵扰;由图可知俄亚大村位于图中山脉东侧,房屋大多朝向东南,房屋视野开阔,互不遮挡,有利于采光;由于地处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屋顶多为平顶,平顶屋有利于晾晒谷物;该地区为典型的干热谷,气温高,由地形的峡管作用可知,房屋楼层之间以木板相隔,中间留有略宽的间隙,有利于充分利用当丰富的风力资源,使屋内保持空气流通。故答案为:(1)位于板块挤压地带,再加上青藏高原隆起,岩石裂隙较多;大气降水,或积雪融水多储存在裂隙中,地下水资源丰富。(2)横断山脉阻断了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水汽进入,降水少,且纬度较低,使该地区成为干热河谷,地下水丰富,便于蓄水防火;相对平缓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建造房屋;山坡地形有利于防范洪水,有利于减轻山体崩塌、滑坡等对房屋产生的危害;(3)各家的墙壁、屋顶几乎都相连,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建设成本,抵御旧时的匪患侵扰;房屋视野开阔,互不遮挡,并且大多朝向东南,有利于采光;屋顶多为平顶,地处干热河谷地区,降水较少,有利于晾晒谷物;房屋楼层之间以木板相隔,中间留有略宽的间隙,有利于充分利用当丰富的风力资源,使屋内保持通风、干燥。【点评】本题以四川省俄亚大村的地理环境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卡片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37151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371523:海—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