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案TOC\o"1-2"\h\u4951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 2221331.1智能制造的定义与意义 2129241.1.1智能制造的定义 2305821.1.2智能制造的意义 34611.2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3270481.2.1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395711.2.2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3165081.2.3定制化生产与个性化服务 3193931.2.4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3322461.2.5跨界融合与创新 4282181.2.6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构建 416371第二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4321732.1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义与作用 472972.2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 49709第三章制造业现状分析 5200013.1制造业发展现状 5259953.2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55867第四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6258274.1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概述 6148194.2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 737364.2.1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792294.2.2网络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7155854.2.3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7273884.2.4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710840第五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目标与规划 8135485.1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目标 826035.2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规划 8324295.2.1建设阶段划分 827785.2.2建设重点 95608第六章平台架构设计 9245566.1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947426.1.1设计原则 946696.1.2总体架构设计 9123436.2平台模块划分与功能定义 1050796.2.1模块划分 10126676.2.2功能定义 1015219第七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10326587.1数据采集技术 11115357.1.1概述 1159467.1.2传感器技术 1182617.1.3网络通信技术 1141427.1.4边缘计算技术 11149167.2数据处理与存储 11158047.2.1数据预处理 1183437.2.2数据存储 1263827.2.3数据分析与挖掘 1221279第八章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 12269068.1应用系统开发 1238228.1.1开发策略 1214958.1.2开发流程 13186578.1.3开发工具与技术 1396358.2应用系统集成 1315838.2.1集成策略 1317328.2.2集成方法 13190158.2.3集成步骤 1427691第九章安全保障与运维管理 14196269.1安全保障措施 14302999.1.1安全风险管理 14324329.1.2网络安全防护 15247419.1.3数据安全保护 15267109.1.4设备安全 15115839.2运维管理策略 15236819.2.1运维组织架构 15243099.2.3运维工具与平台 15185269.2.4运维培训与人才储备 1555119.2.5运维监控与评估 1616073第十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61894310.1项目实施步骤 161020510.1.1项目启动 16472010.1.2项目规划 163228910.1.3项目实施 162074010.1.4项目验收与交付 16355810.2项目推进策略与评估 16417410.2.1项目推进策略 17431110.2.2项目评估 17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1.1智能制造的定义与意义1.1.1智能制造的定义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制造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绿色化、高效化的生产需求。1.1.2智能制造的意义智能制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优化产品质量: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控制,降低不良品率。(3)满足个性化需求:智能制造系统可根据市场需求,实现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4)降低资源消耗:智能制造系统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5)提升企业竞争力:智能制造有助于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提升市场竞争力。1.2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1.2.1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1.2.2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1.2.3定制化生产与个性化服务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定制化生产与个性化服务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企业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灵活调整,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1.2.4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关注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1.2.5跨界融合与创新智能制造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融合,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科学等。跨界融合与创新成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动力。1.2.6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构建,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协同发展。第二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2.1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义与作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在工业领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机、物、信息等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应用的系统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以下定义与作用:(1)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它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制造业提供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技术服务。(2)作用:(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连接人、机、物、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促进产业协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共享,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3)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4)增强企业竞争力: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实时掌握市场动态、优化生产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2.2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层次:(1)设备层:主要包括各类工业设备、传感器、控制器等,负责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环境数据等,为平台提供数据来源。(2)网络层: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设备层与平台层的连接,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与交换,保证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3)平台层: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负责对设备层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4)应用层:基于平台层提供的数据,开发各类应用,如生产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设备维护系统等,实现企业内部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作业。(5)服务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包括数据分析、决策支持、远程监控等,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具有以下特点:(1)开放性:平台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可以接入各类设备、系统和应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2)可扩展性:平台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灵活扩展功能和模块,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3)安全性:平台采用加密、认证等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4)实时性:平台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为企业提供实时决策支持。第三章制造业现状分析3.1制造业发展现状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以下从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规模扩张: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制造业产值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对全球制造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产业结构优化: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3)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我国制造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4)智能化水平提高: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工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3.2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与机遇。挑战:(1)产业升级压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制造业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如何实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课题。(2)资源环境约束: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较大。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3)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在创新能力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机遇:(1)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等,为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市场需求: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新能源汽车、5G通信、智能家居等领域,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3)国际合作: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日益紧密。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合作、海外并购等方式,我国制造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和竞争。面对挑战与机遇,我国制造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第四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4.1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概述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其核心在于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现代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智能制造提供数据支撑、计算能力和智能决策。(2)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互联互通的保障,包括工业以太网、无线传感网络、5G等,为制造过程提供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3)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自动化的关键,包括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等,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4)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制造的智能化核心,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为制造过程提供智能决策和优化。4.2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4.2.1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1)大数据:通过采集制造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潜在的价值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2)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制造资源的弹性扩展和高效利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制造设备、系统和产品的互联互通,提高制造过程的透明度和协同性。4.2.2网络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1)工业以太网:采用工业以太网技术,实现制造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提高制造过程的响应速度。(2)无线传感网络: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实时监测制造设备的状态,实现故障预警和预测性维护。(3)5G:利用5G技术,实现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为智能制造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撑。4.2.3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1)技术:运用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2)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制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生产稳定性。(3)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制造过程的各种参数,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4.2.4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1)机器学习: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制造过程中数据的智能分析,优化生产过程。(2)深度学习:运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制造过程的智能识别和预测,提高产品质量。(3)自然语言处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人与机器的智能交互,提高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第五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目标与规划5.1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目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目标在于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目标如下:(1)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互联互通。(2)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制造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3)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4)构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创新型人才。5.2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规划5.2.1建设阶段划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平台推广阶段和生态构建阶段。(1)基础建设阶段:重点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设施、云计算设施、大数据中心等,为平台运行提供基础支撑。(2)平台推广阶段: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各领域的应用,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互联互通。(3)生态构建阶段: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2.2建设重点(1)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降低企业使用成本。(2)平台功能完善: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研发,提供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等一站式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3)产业链整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引进国际一流人才,为平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5)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6)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六章平台架构设计6.1平台总体架构设计6.1.1设计原则在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1)高度集成:整合各类资源和信息,实现各模块间的无缝对接,提高系统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2)开放性:支持多种协议和接口,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扩展。(3)安全性:保证平台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4)可扩展性:根据业务发展需求,方便增加新模块和功能,提高平台适应能力。6.1.2总体架构设计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现场数据。(2)数据传输层:利用有线和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平台。(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存储和分析。(4)应用层:根据业务需求,开发各类应用模块,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5)用户层:企业员工、管理层和外部合作伙伴等使用平台进行业务操作。6.2平台模块划分与功能定义6.2.1模块划分根据平台总体架构,将平台划分为以下模块:(1)设备监控模块(2)数据管理模块(3)生产管理模块(4)质量管理模块(5)维护管理模块(6)人力资源管理模块(7)能源管理模块(8)信息安全模块(9)系统管理模块6.2.2功能定义(1)设备监控模块: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预警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2)数据管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存储和分析,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支持。(3)生产管理模块:根据生产计划,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4)质量管理模块:实时监测产品质量,预警质量异常,降低不良品率。(5)维护管理模块: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6)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员工工作效率。(7)能源管理模块:实时监测能源消耗,优化能源使用,降低生产成本。(8)信息安全模块:保证平台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9)系统管理模块:对平台进行配置、升级和运维,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第七章数据采集与处理7.1数据采集技术7.1.1概述数据采集是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基础环节,其目的是获取实时、准确的生产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源。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等。7.1.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数据采集的核心,通过各类传感器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传感器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高精度: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为数据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2)高可靠性: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多样化:传感器种类繁多,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7.1.3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有线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场景;无线通信具有部署灵活、扩展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采集。7.1.4边缘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是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部分任务从云端迁移到边缘设备上,实现对实时数据的快速处理。边缘计算具有以下优势:(1)低延迟:边缘计算能够实时处理数据,降低数据传输延迟。(2)节省带宽:边缘计算仅将处理后的结果传输到云端,减少带宽消耗。(3)安全性:边缘计算能够在本地进行数据加密和脱敏,提高数据安全性。7.2数据处理与存储7.2.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转换等操作。数据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去重、去噪、缺失值填充等操作,提高数据的完整性。(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格式和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3)数据转换: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化等转换,使其适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7.2.2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以便于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数据存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结构化数据存储,具有良好的查询功能。(2)非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如文档、图片等。(3)分布式存储: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具有高可用性、高扩展性等优点。7.2.3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分析与挖掘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觉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数据分析与挖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2)机器学习:通过训练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回归等操作,实现数据的预测和优化。(3)深度学习: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表示,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第八章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8.1应用系统开发8.1.1开发策略在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过程中,应用系统开发应遵循以下开发策略:(1)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2)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功能扩展和后续维护。(3)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4)注重用户体验,保证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8.1.2开发流程应用系统开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业务需求,明确系统功能和功能指标。(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3)编码实现:按照设计文档,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编码。(4)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稳定可靠。(5)系统部署: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进行实际运行。(6)后期维护: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修复漏洞,优化功能。8.1.3开发工具与技术在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选用以下开发工具与技术:(1)编程语言:Java、C、Python等。(2)数据库技术:MySQL、Oracle、SQLServer等。(3)前端技术:HTML、CSS、JavaScript等。(4)开发框架:SpringBoot、.NETCore、Django等。(5)通信协议:HTTP、TCP/IP、MQTT等。8.2应用系统集成8.2.1集成策略应用系统集成应遵循以下策略:(1)统一数据标准:保证各系统间数据格式、数据类型、数据结构的一致性。(2)互联互通:采用合适的通信协议,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3)松耦合:降低系统间的依赖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4)安全保障:保证集成过程中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8.2.2集成方法应用系统集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数据集成:通过数据接口、数据库关联等方式,实现各系统间数据的共享和交换。(2)应用集成:通过服务接口、消息队列等方式,实现各系统间功能的整合和协同。(3)系统集成:通过硬件接口、软件接口等方式,实现各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整合。(4)人工干预:在必要情况下,通过人工操作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传递和处理。8.2.3集成步骤应用系统集成步骤如下:(1)系统调研:了解待集成系统的架构、功能和功能,确定集成需求。(2)设计集成方案:根据系统调研结果,制定集成方案,明确集成策略、方法和步骤。(3)实施集成:按照集成方案,进行系统间的接口开发和调试。(4)集成测试: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稳定可靠。(5)部署与运行:将集成后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进行实际运行。(6)后期维护:对集成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修复漏洞,优化功能。第九章安全保障与运维管理9.1安全保障措施9.1.1安全风险管理为保障制造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需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风险识别:对平台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等。(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后续风险控制提供依据。(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9.1.2网络安全防护(1)防火墙设置:在平台网络边界部署防火墙,对内外部网络进行隔离,防止外部攻击。(2)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觉并报警异常行为。(3)安全审计:对平台内外的访问行为进行安全审计,保证数据安全和合规性。9.1.3数据安全保护(1)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2)数据备份:定期对平台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在意外情况下能够恢复。(3)访问控制:设置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保证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数据。9.1.4设备安全(1)设备认证:对连接平台的设备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设备接入。(2)设备监控: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3)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9.2运维管理策略9.2.1运维组织架构(1)建立专门的运维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建筑学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音乐学院《生物信息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企业项目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习领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心得体会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数理统计及软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流行业智能化协作网络设计
- IT业务数据季度总结模板
- 业务操作-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名师预测卷1
- 农业公司年度汇报
- 柏拉图与《理想国》读书笔记
- 2024年08月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直升机教材简体》课件
- 2025年广东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招聘聘用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游学行业投资前景研究与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软件需求分析报告模板(完整版)
- 金融软件开发及维护合同
- RFID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V1.0-20120326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培训
- 202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A类)及答案解析
- 2024全新学生实验安全培训
-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寒假专项复习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